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作者:叶颖;陈华;李显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疾病(LEAD)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根据踝肱指数(ABI)将其分为LEAD组和非LEAD组,观察两组的DPN发生率.结果:LEAD组DP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LEA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PN与LEAD显著相关(P<0.05).结论:DPN是LEAD的独立危险因素.

  • MSCT在CT下肢血管成像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敬忠;程晓燕

    目的:探究M S 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并进行就诊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102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并将抽取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析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应用不同方法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DSA诊断,研究组患者应用MS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观察并分析两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法检查的效果与特点.结果:研究组抽取的102例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结果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闭塞40例,占39.22%,患者下肢外伤性血管闭塞25例,占24.51%,动脉瘤8例,占7.84%,大动脉炎15例,14.71%,夹层10例,占9.80%,其余为动静脉瘘4例,占3.92%,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诊断的准确率.结论:针对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诊断选择应用MS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诊断导致真确率值得推荐和应用.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敏;李明珠;王玉成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SCT)检测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8例临床初诊疑为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64层MSCT后,对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根据结果来判断MSCT对下肢动脉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8例患者中有1例无法诊断外,其余17例都能清楚显影髂外动脉至月国动脉以上主干及病变结论: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下肢动脉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白红颖;杨进刚;胡大一

    目的 评价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通过测量踝臂指数(ABI)诊断的下肢动脉疾病(PAD)和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人选5270例年龄≥50岁的心脑血管疾病或存在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测定ABI值,采用Cockcrofl-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RCL),观察该人群中ABI异常(ABI≤0.9)和肾功能不全(CRCL<60ml·min-1·1.73m-1)的发生情况及其二者关联.结果 5270例患者中有2648例(50.2%)存在肾功能不全,746例(14.2%)经ABI证实为PAD.ABI与CRCL呈正相关(r=0.217,P<0.001).肾功能不全患者中PA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19.9%vs.8 3%,P<0.001).经对危险因素和伴随疾病校正后,CRCL与PAD独立相关(OR=0.98,95%CI:0.98~0.99.P<0.001).结论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PAD发生率高.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锐;杨蓉;周海;马志明;潘俊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为下肢动脉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扩展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42例下肢动脉疾病就诊患者,采用GE lightspeed VCT;64层螺旋CT和DSA行下肢血管造影.结果 42例患者CTA均清晰完整地显示检查范围内动脉血管影像,图像分辨率较高,能够显示各级主要分支血管.与DSA比较,共发现130段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其中38段轻度狭窄、51段中度狭窄、24段重度狭窄、17段闭塞.与DSA检查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探测器螺旋CT具有无创、省时、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薄、后处理方式多样、对比剂用量少、伪影较少、并发症少等优点.64层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可作为一种可靠的、快捷的、无创的下肢血管检查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齐春英;崔广和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下肢动脉病变者76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76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结果65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2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5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2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区分各种下肢动脉疾病并评价其严重程度,是一种无创伤、实时而又敏感的诊断方法。

  • 多普勒频谱在下肢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价值

    作者:李荆;王贤金;何小乔

    目的探讨多普勒频谱在下肢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下肢动脉病变者150例,230条患肢均进行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50例患者中,发现峰值流速改变的下肢动脉有116条,舒张期反向血流改变的下肢动脉有180条,其中动脉硬化闭塞症145条,血栓性脉管炎5条,假性动脉瘤4条,下肢皮下溃烂、发热而动脉正常者10条,心功能不全伴下肢水肿10条.结论多普勒频谱可反映血管壁顺应性及血管充盈情况,对同一种病可评价其病变程度,并非所有下肢动脉病变都有多普勒频谱改变,正常情况下也可发生改变.

  • 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特征分析

    作者:倪秋杰;朱昆生;张安晋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166例临床疑诊下肢动脉病变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阳性患者115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6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4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3例.结论各种下肢动脉疾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各具其特征.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下肢动脉疾病的关系

    作者:王曼曼;曾龙驿;孙艳;舒冏;张国超;穆攀伟;陈燕铭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下肢动脉疾病(LEAD)的关系.方法 对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合并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对这些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BMI、WHR、FINS、HOMA-IR、LDL-C、TG较非脂肪肝组升高(P<0.05).两组间LEAD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合并脂肪肝组重度及极重度LEAD发生率较高.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更易出现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较严重下肢动脉疾病.

  • 3.0T非对比增强MRA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与CTA对照

    作者:张岚;邢威;吴云虎;张刚;吴涛

    目的 探讨采用3.0T MR TRANCE技术的非对比增强MRA(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依次行NCE-MRA、CTA和DSA检查.由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4分法分别对CTA和NCE-MRA图像质量评分,并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级评价.比较NCE-MRA与CTA图像质量评分,评价CTA和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一致性;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和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以配对x2检验比较二者间的差异.结果 2名医师对NCE-MRA的质量评分为(3.55±0.30)分和(3.49±0.28)分,略低于CTA[(3.53±0.29)分和(3.45±0.34)分,P均<0.001].CTA与N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良好,2名医师的Kappa值分别为0.92和0.91(P均<0.05).CTA与NCE-MRA诊断下肢动脉显著性狭窄的敏感度(医师1:94.77%和94.12%,医师2:94.77%和94.12%)、特异度(医师1:93.86%和91.23%;医师2:92.98%和89.47%)和准确率(医师1:94.38%和92.88%;医师2:94.01%和92.1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TRANCE技术的NCE-MRA可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可作为下肢动脉病变、特别是合并肾功能不全及存在对比剂禁忌证患者的安全可靠的替代检查方法.

  • 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分析

    作者:张蒂荣;鲁树坤;王双双;张三娥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特征.材料和方法: 对36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急性动脉栓塞表现为病变段远侧动脉内血流频谱消失或出现静脉样血流频谱;动脉硬化闭塞症表现为病变段远侧动脉内舒张期血流频谱消失或出现全舒张期正向血流频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表现为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舒张期血流频谱消失或出现全舒张期正向血流频谱,病情严重者上述血流频谱改变可上延至腘动脉.结论: 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异常改变是鉴别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 下肢动脉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作者:门永忠

    近年来下肢动脉疾病特别是闭塞性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疾病25例,报道如下.

  • 踝部血压测量及踝臂血压指数

    作者:李燕;王继光

    踝臂血压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是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既准确又简便的无创指标.但文献报告的踝部血压及ABI测量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多普勒法是测量踝部血压的经典方法,先进的示波法自动测压仪目前在临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ACC/AHA指南建议用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中较高的收缩压作为分子,用较高一侧的肱动脉收缩压作为分母,计算ABI.ABI≤0.90可以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有下肢动脉疾病危险的人都应该进行ABI检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 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鑫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控制血糖、血压,防治其他慢性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奥扎格雷,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左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右腘动脉PSV、左肢踝肱指数(ABI)、右肢ABI、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腘动脉PSV、右腘动脉PSV、左肢ABI、右肢AB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P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疗效优于奥扎格雷,而两者的安全性相当,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奥扎格雷纳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慕晓梅

    目的 分析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对其治疗特点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90例, 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9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6例,一组为对照组共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9.73±23.14) cm/s、(57.95±24.61) 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4.66± 24.11) cm/s、(51.16±23.22)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26例,无效例数为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16例,无效例数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疗效

    作者:丁广军

    目的 探究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8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患者40例,常规组患者40例. 其中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有效,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世伟;张英男

    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是指下肢动脉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作为外周动脉病变(PAD)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老年人群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1,2].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外周动脉病变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它是通过置入球囊或支架的扩张作用排除血管的狭窄和闭塞,但是术后再狭窄(ISR)一直是这项微创手术的重要缺陷.

  • 下肢动脉血管腔内治疗后临床管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梦华;石建平;陈海鱼

    血管腔内治疗可有效缓解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间歇性跛行或严重下肢缺血[1]。近有研究表明经皮介入技术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疾病与外科血运重建疗效基本相同[2]。但下肢动脉介入干预后的再狭窄仍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本文总结了下肢动脉介入干预后的长期治疗和监测策略。

  • 下肢动脉疾病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要跟东;石建平;赵梦华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下肢动脉疾病)系指下肢动脉由于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进行性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症候群,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急性肢体缺血,其首要致死原因为心肌梗死(MI)和脑卒中[1].因此,对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应当进行积极的抗栓治疗,以预防血管事件和降低病死率[2].本文将对下肢动脉疾病的预防、间歇性跛行和急性肢体缺血的治疗以及介入和外科手术时的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踝臂指数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李觉;乔永霞;孙英贤;郭晓铭;庞文跃;罗盈怡;胡大一

    目的 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对比,评价踝臂指数(ABI)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ABI在人群筛检时的诊断界值. 方法 连续选取在上海同济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83例,其中男性245例,女性1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DSA检查及ABI的测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曲线下面积和敏感性、特异性及似然比. 结果 在以DSA显示下肢动脉狭窄≥50%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时.ABI等于0.95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85.0%,阳性似然比为8.81,阴性似然比为0.23.ROC曲线F面积为0.953(95%CI为0.920~0.985). 结论 ABI可以代替DSA识别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在我国人群中,可以考虑用ABI等于0.95作为筛检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界点.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