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

    作者:夏月平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了解了乳腺癌患病的易感基因,并分了乳腺癌常见的两个易感基因——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在全球人群中的发生特点,随后分析了乳腺癌其他一些不常见的基因突变,并总结了常见乳腺癌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以此指导临床治疗.

  • 基因测序法在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与风险评估

    作者:吴泽刚;李艳;童永清;郑红云

    目的 探讨武汉女性居民中乳腺癌相关乳腺和卵巢癌易感基因1/2(BRCA1/2)突变分布状况及患乳腺癌的风险程度.方法 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女性患者128例,其中乳腺癌术后58例、乳腺良性疾病7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50名.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其BRCA1/2基因序列,将检测序列与标准模板序列比对,分析检测区域突变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中,11例发生突变,突变率为19.0%(11/58),其中BRCA1基因8例(3例185 del AG、5例5382ins C),BRCA2基因3例(2例6174 del T、1例C5773T);乳腺良性疾病组中,5例发生突变,突变率为7.1% (5/70),BRCA1基因4例(1例185 del AG、3例5382 ins C),BRCA2基因1例(6174 del T);健康对照组中均未发现突变.乳腺癌组的突变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x2值分别为4.05、10.56,P均<0.05);乳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3,P>0.05).结论 武汉女性居民中存在BRCA1基因(185 delAG、5382 insC)和BRCA2基因(6174 del T、C5773 T)突变,该基因突变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 华南汉族乳腺癌患者BRCA基因突变携带情况调查

    作者:李章;胡泓;许楠;严文辉;周冬仙;杨玲;刘红

    目的 研究中国华南汉族乳腺癌患者群体中BRCA1/2基因突变的携带情况,为中国遗传性乳腺癌的研究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区域序列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70例来自华南地区汉族乳腺癌患者和70例健康人群对照进行BRCA1、BRCA2基因全部外显子区域的突变检测,分析在乳腺癌患者中BRCA基因有害突变携带情况. 结果 70例乳腺癌患者中总共检出5例BRCA基因有害突变,其中4个为新突变.在健康对照组未检出BRCA基因的有害突变.研究中还发现3个出现频率较低的突变.结论 70例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乳腺癌患者中存在4个新的有害BRCA基因突变,以及一些意义未明的突变,本研究丰富了中国人BRCA基因突变频谱.

  • 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张海添;陆云飞;曾健;林坚;廖清华;万福强

    目的 检测BRCA1和BRCA2基因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年12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44例乳腺癌患者标本作实验组,另取非癌乳腺组织标本30例作对照组.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DNA.针对各个外显子的碱基序列特征,设计有助于筛查基因碱基突变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每例DNA标本均用PCR扩增BRCA1基因的全部22个外显子和BRCA2基因的exon10和exon14两个外显子.分别将每例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泳动变位或出现异常区带的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对照组未检测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实验组中检测出20例BRCA1基因碱基改变,总突变率为13.9%,其中错义突变率为11.1%.BRCA2基因exon10和exon14未检测出突变.结论 BRCA1突变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筛查BRCA1基因突变对于中国人群乳腺癌患病风险评估、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遗传性卵巢癌组织中BRCA2基因突变的检测

    作者:乔玉环;陈萍;史惠蓉;赵国强;吴丹

    目的探讨BRCA2基因在遗传性卵巢癌组织中的突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的一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及非同位素DNA银染方法,检测12例遗传性卵巢癌组织及15例散发性卵巢癌组织中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6174delT突变的情况.结果 12例遗传性卵巢癌组织中有2例检测到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6174delT突变.15例散发性卵巢癌组织中无一例BRCA2基因第11外显子6174delT突变. 结论 BRCA2基因突变可能与遗传性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卵巢癌 基因 BRCA2 突变
  • 不同遗传背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72例患者及2例家系分析

    作者:陶陶;杨佳欣;沈铿;曹冬焱

    目的:比较不同遗传背景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及预后,通过家系分析,进一步了解BRCA基因突变的遗传模式。方法选取2000年4月至2009年6月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卵巢癌患者,共入选71例卵巢癌患者,采用变性高压液相色谱(DHPLC)联合DNA测序的方法对所有患者外周血BRCA1和BRCA2基因进行全序列检测。分别对携带和未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预后。选取2个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家族,对其全部女性成员进行BRCA1和BRCA2基因检测,并进行家系分析。结果71例卵巢癌患者BRCA基因总突变率为28%(20/71),其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23%(16/71)和6%(4/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携带和未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病理类型的构成有差异,携带者95%(19/20)为卵巢浆液性腺癌,85%(17/20)为高级别。发病年龄在携带与未携带者间虽无明显差异(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52.6、54.6岁,P=0.393),但高危家族中第2代的肿瘤发病年龄有早于第1代的趋势,且卵巢癌和乳腺癌均有早发趋势。携带和未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铂类耐药比例、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系分析显示,女性子代对于BRCA基因致病性突变的继承率很高,甚至可以高达100%;男性成员可以作为突变携带者,且消化道肿瘤高发。结论重视家族史和个人史对肿瘤的预测作用,尽早进行卵巢癌的遗传咨询和筛查工作;对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应重视其遗传背景的咨询。BRCA基因突变相关的卵巢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和预后是否优于散发性患者,仍需要基于不同遗传背景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 散发性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BRCA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伟玲;王志中;赵九洲;侯阳阳;吴新新;李武;董兵;童婷婷;郭永军

    目的:探讨散发性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HGSOC)的BRCA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病理诊断为HGSOC且患者家族中无乳腺癌或卵巢上皮性癌病史、患者本人无乳腺癌病史者(即散发性HGSOC患者)共68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前未予任何治疗。(1)采用第2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散发性HGSOC患者的BRCA基因突变情况;(2)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散发性HGSO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人附睾蛋白4(HE4)的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对散发性HGSOC患者不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3)对影响散发性HGSOC患者BRCA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远处转移、铂类药物敏感性以及血清CEA、CA125、CA199、HE4水平等)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结果(1)68例散发性HGSOC患者中,15例患者存在BRCA基因突变,BRCA基因突变率为22%(15/68),其中BRCA1基因突变率为16%(11/68)、BRCA2基因突变率为6%(4/68);且15例BRCA基因突变患者中4例为新发突变。(2)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的血清CEA、CA199、HE4水平均低于BRCA基因野生型(即BRCA基因未突变)患者,但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BRCA基因野生型患者(t=-3.536,P=0.003)。进一步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EA与CA199(r=0.897,P<0.01)、CA125与HE4(r=0.494,P<0.01)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3)单因素分析显示,BRCA基因突变与散发性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远处转移以及血清CEA、CA199、HE4水平均无关(P>0.05),而与血清CA125水平、铂类药物敏感性均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25高水平是影响散发性HGSOC患者BRCA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结论血清CA125高水平能够提示散发性HGSOC患者BRCA基因突变情况;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更加敏感,能够指导临床化疗用药。

  • BRCA2相关男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汪泽兴;管晓翔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肥胖、饮酒、服用雌激素)、职业暴露于高温环境和汽车尾气、疾病情况(睾丸疾病、肝病、胸部放疗等)、遗传因素(Klinefelten综合征、Cowden综合征、乳腺癌家族史及BRCA1/2等基因突变等).其中BRCA2突变明显增加MBC发病风险,BRCA2相关男性乳腺癌表现出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充分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遗传学基础、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学特征将为该类患者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MBC患者预后.

  • BRCA1、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风险预测及治疗

    作者:刘笑然;李惠平

    BRCA1/2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其机制主要为BRCA1/2蛋白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染色体结构和基因序列的完整性起到监护作用,从而预防肿瘤的发生。但BRCA1/2基因突变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始终存在争议。探讨BRCA1/2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常见突变类型和位点及它们在乳腺癌临床风险预测中的作用,可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指导。

  •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突变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李涌涛;杨亮;赵倩;欧江华

    目的 分析在新疆多民族地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BRCA1/2基因突变检测的意义.方法 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01 01-2013-09-30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选择一定人群进行BRCA突变检测,其中TNBC患者69例.通过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BRCA1/2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进行BRCA1/2基因的所有编码外显子及其邻近的内含子剪接区域突变分析预筛,DNA测序验证结果.结果 69例患者,14例(20.3%)出现BRCA1/2突变,其中BRCA1突变10例(14.5%),BRCA2突变4例(5.8%).去除有家族史及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后,41例单纯TNBC患者中BRCA1/2突变7例(17.1%),突变的患者均为绝经前患者.结论 在新疆多民族地区进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检测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中,TNBC是一个备选人群;选择绝经前TNBC患者,建议先进行BRCA1的检测.

  • 江西汉族女性BRC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易感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欣;胡妮娅;杨学习;李粉霞;徐伟文;李明

    目的:探讨BRCA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江西汉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Sequenom MassArray(R)iPLEX GOLD系统对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散发性乳腺癌患者152例和健康对照组165名的BRCA2基因编码区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766173,rs144848,rs1801426)进行基因型检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rs76617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02,P=0.032;x2=4.097,P=0.043).相对TT基因型,TG杂合型与TG+GG型均能显著性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OR值(95%CI)分别为1.971(1.060~3.666)和1.934(1.052~3.555),P分别为0.032和0.034.相对等位基因T,等位基因G为易感等位基因,0R值为1.792(95%CI=1.012~3.172,P=0.045).另外两个位点rs144848和rs1801426多态性分布频率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76617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江西地区汉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相关,另外两个多态性住点rs144848和rs1801426与江西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无关.

  • 中国家族性乳腺小叶癌患者BRCA1/2和CDH1基因胚系突变研究

    作者:曹文明;高赟;丁小文;黄圆;楼彩金;王晓稼

    目的 乳腺小叶癌具有独特的遗传学背景,目前针对我国乳腺小叶癌人群的遗传学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我国家族性乳腺小叶癌患者BRCA1、BRCA2和CDH1基因的胚系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2007-09-28-2014-12-06浙江省肿瘤医院183个家系符合家族性乳腺癌诊断标准,选择其中的乳腺小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测序方法检测BRCA1、BRCA2和CDH1基因所有编码外显子以及内含子和外显子拼接区的突变情况,对比基因组数据库以及in silico分析,明确突变是否为致病性;通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筛查BRCA1和BRCA2基因大基因组重排情况.结果 共有12个家系符合家族性乳腺小叶癌入选标准,所有家系中无胃癌患者.12个家系的乳腺癌先证者接受BRCA1、BRCA2和CDH1基因胚系突变研究.发现2例患者携带BRCA2基因致病性突变,分别为c.5682C>G(p.Y1894X)和c.6359C>G(p.S2120X),突变率为16.7%(2/12).未发现BRCA1和CDH1基因明显的致病性突变.共有5个新发突变,分别为BRCA1基因c.1537C>G和c.1966A>T、CDH1基因c.1937 13T>C、c.1008-+-139insAG和c.48+ 53de113.In silico分析发现,BRCA1基因非同义突变c.1966A>T和CDH1基因c.48+ 53de113可能具有致病性.在12例家族性乳腺小叶癌患者中未发现BRCA1和BRCA2基因大基因组重排.结论 我国家族性乳腺小叶癌患者中BRCA2是常见的遗传易感基因,BRCA1和CDH1突变少见,但由于病例数少,需要大组病例研究予以验证.新发现的BRCA1基因c.1966A>T和CDH1基因c.48+53del13可能与乳腺小叶癌遗传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140例中国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杨柳春;刘晓静;靳彦文;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李建鹏;孟迪;左思;公彦栋;曹诚;黄焰;姜军

    目的 探索中国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突变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诊解放军307医院乳腺外科的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140例,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35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105例),运用二代测序对入组患者BRCA1和BRCA2的49个外显子及其邻近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检测,对检测到的致病突变与乳腺癌信息中心(BIC)、ClinVar数据库中进行对照确定是否为新发现致病突变.采用x2检验分析致病突变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BRCA1/2致病突变率为21.4%(30/140),其中BRCA1致病突变率为7.9%(11/140), BRCA2致病突变率为13.6%(19/140).20个突变位点(BRCA1基因上的17_18delAA,1535_1536insATGA,2013_2014insGT,3266delT,3458delT.BRCA2基因上的1527delA,2059_2063delGATTA,2440delC,3919G>T,5461dupA,6304delG,6368dupA,6446_6447insTA,6552delG,8016dupA,8800C>T,8942_8943delAA,8899delA,9070_9073delAACA9274_9277delTATT)在BIC、ClinVar数据库均未见报道,并发现1例患者携带BRCA1 c.5470_5477delTGCCCAAT.三阴性遗传高风险性乳腺癌患者携带BRCA1/2致病突变率为34.3%(12/35),高于非三阴性者的17.1%(18/105)(x2=4.582,P=0.032).三阴性乳腺癌组中BRCA1致病突变率31.4%(11/35),非三阴性组为0(0/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604,P<0.001);三阴性乳腺癌组中BRCA2致病突变为2.9%(1/35),非三阴性组为17.1%(18/105),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3.430,P=0.064).结论 新发现的20 个突变位点可能为中国人特有,丰富了中国人群BRCA1和BRCA2突变谱.BRCA1 c.5470_5477delTGCCCAAT有可能成为中国人的始祖突变,但仍需后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突变情况值得关注,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三阴性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致病突变率较高.

  • 高表达DNA修复因子BRCA2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间的关系

    作者:庄顺红;胡慧仙;章敬成

    目的 探究DNA修复因子BRCA2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间的关系.方法 单细胞克隆实验筛选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Westem blot实验检测耐药细胞中BRCA2分子的表达水平;RNA干扰技术特异性下调耐药细胞内BRCA2的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实验探究BRCA2表达水平与耐药细胞细胞凋亡及自我更新能力间的关系.结果 成功筛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高表达BRCA2;为探究高表达BRCA2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间的关系,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相比于正常耐药细胞,BRCA2下调细胞内6孔板单个孔内细胞克隆大于20个细胞的克隆数降低5倍;而细胞凋亡Tunel实验显示,其中相比于正常耐药细胞,光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RCA2下调细胞凋亡比率上调6倍.结论 本研究首次初步发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耐药细胞高表达BRCA2,且特异性下调耐药细胞内BRCA2促进细胞凋亡及自我更新能力降低.以DNA损伤应答分子为切入点,发现DDR(DNA损伤应答)与EGFR之间的联系,以期为今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 BRCA2对乳腺癌癌症干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张军红;杨晶;王春华;袁芳;李青;李静;赵春华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2 (breast cancer suscepbility gene 2,BRCA2)对上皮型乳腺癌癌症干细胞的影响及从Notch信号角度分析其机制.方法 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反转录病毒干扰载体pMSCVneo/eGFP-U6构建BRCA2的载体,合成慢病毒颗粒,转染上皮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筛选出单克隆细胞后,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中干扰BRCA2的效果.球形成试验分析干扰BRCA2后对MCF7上皮型乳腺癌干细胞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分析BRCA2下调后对MCF7上皮型乳腺癌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癌症干细胞自我更新因子Notchl和Notch4在干扰BRCA2的上皮型乳腺癌中的影响.结果 干扰BRCA2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和对照载体测序正确,可以合成反转录病毒.Westernblot法发现干扰BRCA2的上皮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BRCA2的表达较对照细胞显著下调.球形成试验结果显示干扰BRCA2的上皮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球形成数量较对照细胞显著增加.克隆形成试验结果显示干扰BRCA2的上皮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较对照细胞显著增加.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干扰BRCA2的上皮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中Notch1的表达较对照细胞显著上调,未在对照和干扰BRCA2的MCF7细胞中检测到Notch4的表达.结论 BRCA2沉默的上皮型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可通过上调Notch1表达使其形成癌症干细胞的能力增加.

  • 中国汉族乳腺癌家系中BRCA1和BRCA2基因的胚系突变

    作者:周远征;孙强;林守清;汪健;刘斌;李京湘;周易冬;叶静;韩华;方福德

    目的检测中国家族性乳腺癌中BRCA1和BRCA2的胚系突变位点.方法对象为来自汉族的14个乳腺癌家系中的15例乳腺癌患者、散发性乳腺癌患者76例和正常对照100名,知情同意后取其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用15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2份pool DNA(每份pool DNA含50名正常对照者的等量DNA)作为样本,对BRCA1基因外显子4、8、11、18、19、20和部分内含子区域,BRCA2基因外显子1~14、外显子17~24和外显子27及部分内含子区域进行序列测定.用DNA Star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筛查基因突变位点及多态性位点,对有意义的突变位点在正常对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BRCA1的外显子11上发现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2个不改变氨基酸编码,4个改变氨基酸编码.其中2个为致病性位点:一个致病位点为G 1235 A(Trp 372 stop),导致蛋白质合成终止,该位点仅在1例29岁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另一致病位点C 1196 T(Pro 359 Leu)也只在1例37岁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发现,该位点在正常对照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进行基因分型后均为野生型,并在相关的文献和乳腺癌信息中心网站的突变数据库中均未检索到,为一新的中国家族性乳腺癌特有的致病位点.在BRCA2 的外显子3、10及11中发现8个SNP位点,5个不改变氨基酸编码,3个改变氨基酸的编码,其中2个位点A 1093 C(Asn 289 His)和A 3199 G(Asn 991 Asp)在2个pool DNA样本中均为野生型.结论在BRCA1上发现两个致病的SNP,可能与早发型乳腺癌有关,其中一个可能是中国家族性乳腺癌特有的新的突变位点.

  • 输卵管上皮内癌

    作者:赵建国

    输卵管上皮内癌为隐性癌,在乳腺癌易感基因( BR CA)突变患者中行预防性双附件切除时发现,其病因不明,人群中发病率不详,在BRCA基因突变患者中其发病率为4.4%~8%,且可早期出现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及盆腔种植转移.对于卵巢癌的起源问题,现仍有争议,认为卵巢癌有两种起源方式,其中高分化浆液性癌被认为是起源于输卵管.输卵管上皮内癌多无症状,早期诊断困难,即使行双附件切除后,仍需仔细行全部输卵管病理检查才能发现,所以临床易漏诊.治疗与卵巢癌相同,输卵管上皮内癌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Olaparib靶向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姗姗;狄文

    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卵巢癌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肿瘤靶向药物,可利用合成致死效应使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肿瘤细胞因无法修复已损伤的DNA而死亡.Olaparib是目前研究为广泛的PARP抑制剂之一,在欧盟与美国相继上市,用于对铂类敏感、BRCA突变的复发性晚期卵巢癌的支持治疗.近年来,olaparib无论是在单药治疗还是在与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或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试验中,都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olaparib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皮如玉;李佳蕊

    卵巢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处于疾病晚期,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的病死率中居首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复发和耐药。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是一种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新药,能选择性抑制PARP功能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大量试验显示,PARP抑制剂在具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的卵巢癌中有抗肿瘤作用,且有良好的耐受性。PARP抑制剂能显著延长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尤其对铂类敏感、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获益大。综述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代表药物在卵巢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BRCA2与P53在女性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作者:马金柱;罗力;刘明

    目的:探讨BRCA2和P53蛋白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6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48例乳腺增生症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RCA2及P53蛋白在各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RCA2表达在乳腺癌、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1.8%(36/86)、75.6%(65/86)和97.9%(46/4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53在乳腺癌、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2%(32/86)、16.3%(14/86)和8.3%(4/4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乳腺癌组织中BRCA2与p53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612,P>0.05).结论:BRCA2和p53蛋白异常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6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