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方法检测HPV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程娇影;卞美璐;马莉;丛笑;陈颖;刘军

    目的 探讨宫颈癌筛查中,不同方法检测HPV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424例,均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第二代杂交捕获HPV检测(HC-Ⅱ)和核酸实时荧光PCR同时对HPV16和HPV18进行分型检测(PCR12+2).检测结果分两组进行评价:HC-Ⅱ组(LCT联合HC-Ⅱ),共计424例;PCR12+2组(LCT联合PCR12+2),剔除3例脱落病例,共计421例.两组均对LCT结果在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和(或)高危型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此外,PCR12+2组同时还对LCT阴性,但HPV 16或18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检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两组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病变的筛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P>0.05).HC-Ⅱ和PCR12+2用于筛查≥CINⅡ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79.4%,20.4%,98.1%和96.3%,78.2%,23.2%,99.7%.(2)在PCR12+2组中,HPV16阳性34例,HPV18阳性5例(其中1例同时HPV16阳性),其他高危型HPV阳性74例,阴性309例.其中HPV16和(或)HPV18阳性比其他高危型HPV阳性导致组织病理学≥CINⅡ病变的风险更高,分别为51.3% (20/39)和8.1% (6/74).(3)在PCR12+2组中,HPV16阳性、HPV18阳性、其他高危型HPV阳性及HPV阴性者的致癌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98,P<0.01).结论 LCT联合PCR12+2检测用于筛查宫颈癌,可以鉴别出宫颈病变≥CINⅡ风险更高的患者.

  • HPV58型复合DNA疫苗抗肿瘤免疫效果的初步观察

    作者:王鹤;于继云;李力

    目的 初步观察PVAX1-HPV58mE6E7FcGB复合DNA疫苗的抗肿瘤免疫效果.方法 在检测该复合疫苗的免疫效果前,自行构建了稳定表达HPV58E6E7融合基因的B16-HPV58E6E7成瘤细胞系,表达并纯化了HPV58E6E7-GST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将该疫苗免疫C57BL/6小鼠(免疫组)后,通过抗肿瘤移植保护实验和肿瘤生长抑制实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负荷的B16-HPV58E6E7移植瘤的防治效果;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酶联免疫斑点检测、特异性杀伤实验观察该疫苗在被免疫小鼠体内诱发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以单纯抗原PVAX1-HPV58mE6E7 Fc免疫小鼠作为单纯抗原组.结果 抗肿瘤移植保护实验显示,经PVAX1-HPV58mE6E7FcGB疫苗免疫的小鼠成瘤率仅为9/15,但成瘤时间长[为(13.6±1.7)d],且肿瘤生长慢.在肿瘤生长抑制实验中,疫苗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抑制率达81.4%.体液免疫检测显示,该疫苗和单纯抗原均能在小鼠体内诱发特异性抗体,高滴度分别为1∶25 600和1∶12 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细胞免疫检测中,疫苗组激活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219±34)个/4×105个脾淋巴细胞]约为单纯抗原组[(55±25)个/4×105个脾淋巴细胞]的4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疫苗诱发的特异性针对B 16-HPV58 E6 E7细胞的杀伤率(高为43.3%)也明显高于单纯抗原组(杀伤率高为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AX1-HPV58mE6E7FcGB复合DNA疫苗能有效激发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显著抑制B16-HPV58E6E7肿瘤细胞的生长,在细胞免疫上优于单纯抗原,可作为HPV58阳性相关肿瘤及其癌前病变免疫治疗的候选疫苗.

  • 西藏自治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靳琼;沈铿;李辉;周先荣;黄惠芳;冷金花;章文华;龚晓明;程雪梅;索朗;祝燕春;郎景和;鲁重美;王萍;莫文秀

    目的 了解我国西藏自治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和亚刑分布及与HPV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 于2007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和那曲3个地区的3036例妇女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HPV DNA分型检测,并对与HPV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3036例妇女中,HPV感染患者为279例,总感染率为9.19%(279/3036),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刑HPV和HPV复合感染率分别为7.05%(214/3036)、2.14%(65/3036)和1.32%(40/3036);不同年龄、民族、地区妇女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感染的亚型中,HPV16(1.52%)常见,其次为HPV33(1.42%)、58(1.22%)、52(1.15%)和31(1.05%);不同年龄妇女巾,HPV感染的亚型分布也略有不同.单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态、初次性生活年龄和妊娠次数为影响HP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凶素分析表明,吸烟(P=0.027)、性伴侣数(P=0.198)和初次性生活年龄(P=0.237)为影响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两藏自治区妇女官颈HPV感染率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其常见的亚型为HPV16.影响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吸烟、性伴俏数和初次性牛活年龄.

  •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妇女高危型HPV的自然变化——前瞻性随访一年

    作者:何玥;吴玉梅;阴赪宏;耿宇宁;杨淑丽;康林棣

    目的 探讨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妇女高危型HPV(HR-HPV)的自然变化规律,为规范HR-HPV筛查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诊的433例NILM妇女,其年龄为22~74岁,平均年龄(45±21)岁.其中,<50岁263例,≥50岁170例;HR-HPV阳性156例,HR-HPV阴性277例.对433例NILM妇女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分别于3、6、9、12个月随访),行常规的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R-HPV检测的双筛查,如果TCT检查结果异常且HR-HPV阳性则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评估病情,观察HR-HPV的自然变化及子宫颈病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1)HR-HPV的自然变化:156例HR-HPV阳性的NILM妇女中,42例(26.9%,42/156)3个月内HR-HPV转阴,88例(56.4%,88/156)6个月内转阴,99例(63.5%,99/156)9个月内转阴,100例(64.1%,100/156) 12个月内转阴;<50岁妇女3、6、9、12个月时的HR-HPV转阴率均明显高于≥50岁者(P<0.05).277例HR-HPV阴性的NILM妇女中,35例(12.6%,35/277)3个月内HR-HPV新发阳性,70例(25.3%,70/277)6个月内新发阳性,80例(28.9%,80/277)9个月内新发阳性,83例(30.0%,83/277) 12个月内新发阳性;<50岁妇女3、6、9、12个月时的HR-HPV HR-HPV新发阳性率均高于≥50岁者,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颈病变的发生情况:156例HR-HPV阳性的NILM妇女中,无一例发生子宫颈病变;277例HR-HPV阴性的NILM妇女中,4例分别在6个月内和12个月内HR-HPV新发阳性且TCT检查异常,遂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后病理诊断2例为CINⅠ、1例为CINⅡ、1例为CINⅢ,病变进展率为1.4%(4/277),占HR-HPV新发阳性患者的4.8%(4/83).结论 对HR-HPV阳性的NILM妇女,建议每隔6个月进行细胞学和HR-HPV联合筛查,必要时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评估子宫颈病变情况;对HR-HPV阴性的NILM妇女,建议按子宫颈病变筛查常规每隔12个月进行细胞学和HR-HPV联合筛查,以早期发现子宫颈病变.

  • 子宫颈高危型HPV阳性而细胞学阴性患者临床管理方法的初步探讨——附137例因CINⅡ行LEEP术患者的分析

    作者:黄爱娟;赵昀;邹晓莲;闫瑾;赵超;崔淑慧;李燕燕;任丽华;李静然;李明珠;王悦;王建六;魏丽惠

    目的 初步探讨子宫颈高危型HPV(HR-HPV)阳性而细胞学阴性(HPV+/Pap-)患者的临床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行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LEEP)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37例.通过追溯137例患者阴道镜活检前的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R-HPV检测联合筛查结果以及LEEP术后的病理检查、术后4~6个月随访时的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R-HPV检测结果,复核HPV+/Pap-患者的子宫颈细胞学涂片的判读结果,初步分析其合理的临床管理方法.结果 (1)活检前HR-HPV阳性率为98.5%(135/137),细胞学阳性率69.3% (95/137),HR-HPV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学阳性率(x2=43.32,P<0.01).(2) HPV+/Pap-患者共42例,占30.7% (42/137).重新复核其细胞学涂片,16例(38.1%,16/42)维持原细胞学阴性结果,26例(61.9%,26/42)修订为细胞学阳性,首次细胞学判读的漏诊率为19.0%(26/137).这26例患者的细胞学涂片判读结果出现误判的原因,13例(50.0%)由于异常细胞数量较少造成漏诊,8例(30.8%)由于异常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异常细胞形态不典型而造成,另有5例(19.2%)由于染色问题影响判读结果.(3)LEEP术后病理检查显示,37例术后诊断升级,其中34例升级为CINⅢ,2例子宫颈微小浸润癌,1例为子宫颈浸润癌Ⅰb期;37例为CINⅠ或未见子宫颈上皮内病变;63例术后病理诊断依然为CINⅡ.LEEP术后4~6个月随访显示,细胞学阳性率为11.7%(16/137),HR-HPV阳性率为34.3%(47/137).结论 与单独细胞学检查比较,细胞学联合HPV检测明显提高子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度.对于初筛结果为HPV+/Pap-的患者,应复核其细胞学涂片,并进一步加强细胞学取材和细胞学判读的质量控制,以减少CINⅡ的漏诊.LEEP术在达到治疗作用的同时能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适时随访.

  • 高危型HPV阳性妇女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家建;田其芳;张甦;吕丽萍;董婕;吕卫国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阳性妇女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6月间,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包括既往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史及恶性肿瘤史,无子宫颈手术史,年龄为30~65岁,非妊娠期妇女]的高危型HPV阳性妇女。收集子宫颈脱落细胞,分别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HPV L1蛋白。所有高危型HPV阳性妇女均行阴道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部位行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比较不同组织学诊断妇女的子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蛋白的表达情况,评估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高危型HPV阳性妇女共386例,其组织学诊断为:正常子宫颈16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4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28例,子宫颈鳞癌(SCC)2例。HSIL和SCC妇女的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LSIL和正常子宫颈者[分别为19.2%(25/130)和66.4%(170/256);P=0.000]。在高危型HPV阳性妇女中,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预测组织学诊断≥HSIL病变(包括HSIL和SCC)的敏感度(分别为80.77%、50.77%)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8%、76.47%)均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P<0.01),但其特异度(分别为66.41%、81.25%)显著低于细胞学检查(P<0.01);而两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97%、57.89%)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619)。在高危型HPV阳性、细胞学检查正常的妇女中,HPV L1蛋白检测预测组织学诊断≥HSIL时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和94.12%,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54%和41.18%;而在高危型HPV阳性、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妇女中,HPV L1蛋白检测用于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86.36%、80.00%和86.36%。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高危型HPV阳性妇女的子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高危型HPV阳性,而细胞学检查正常或ASCUS妇女的一种合适的分流方法。

  • 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初筛手段的探讨

    作者:马莉;丛笑;卞美璐;石劢;王秀红;刘军;刘海燕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初筛手段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自愿接受高危型HPV分型检测的妇女共15192例,其年龄为(33±8)岁,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采用荧光PCR技术,可检测13种高危型HPV亚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对其中4315例行液基细胞学(LCT)检查;在HPV分型检测阳性患者(共2366例)中,对其中LCT检查阳性、LCT检查阴性但HPV16型阳性、非HPV16阳性但临床症状明确者(共648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后病理检查,将病理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或≥子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Ⅱ者视为病理检查阳性,病理诊断≤CINⅠ或≤CGINⅠ者视为病理检查阴性。(1)分析15192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状况。(2)以病理诊断为诊断子宫颈病变的“金标准”,分析高危型HPV感染及其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3)评价高危型HPV分型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初筛手段的价值。结果(1)接受HPV分型检测的15192例妇女中,HPV阳性(即感染)2366例,总感染率为15.57%(2366/15192)。其中,HPV单一亚型感染者1767例,单一亚型感染率为11.63%(1767/15192);HPV多重感染(即两种及以上亚型感染)者599例,多重感染率为3.94%(599/15192)。13种HPV亚型中,感染率高的3种亚型依次为HPV16、52、58型,其感染率分别为3.95%(600/15192)、2.86%(435/15192)和2.67%(406/15192)。(2)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CIN Ⅱ病变相关的亚型是HPV16、52和58型,占所有≥CINⅡ病变的57.7%(154/267);与≥CGINⅡ病变相关的亚型是HPV18型,3例≥CGINⅡ病变均为单一HPV18型感染。在HPV病毒负荷量≤103拷贝数/104个细胞的患者中,病理检查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18.2%(25/137),而在HPV病毒负荷量≥104拷贝数/104个细胞的患者中,病理检查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则为33.3%(247/7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6,P=0.000)。(3)HPV分型检测筛查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度为96.11%,特异度为85.76%,阳性预测值为30.94%,阴性预测值为99.70%。结论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在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中具有指导意义,HPV16、52和58型感染者发生≥CINⅡ病变的可能性大,HPV18型虽不是主要HPV感染亚型,但其与≥CGINⅡ病变密切相关。在有条件的医院,机会性筛查首选HPV分型检测作为初筛手段是可行的。

  • HPV分型检测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宁;佐晶;黄婴;安菊生;姚洪文;李晓光;张蓉;李斌;张询;郭会芹;吴令英

    目的:评价HPV分型检测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Ⅲ]行子宫颈锥切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238例行子宫颈锥切术治疗的HSIL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分析,术后每6个月随访1次,共3次(或至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病变复发),分别于术后6、12、18个月时进行,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细胞学检查和HPV分型检测。采用PCR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可检测21种HPV亚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0年7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8.3个月(6.5~43.0个月)。采用Kaplan-Meire法计算中位复发时间;HPV感染状态与病变复发的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分析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238例HSIL患者中,子宫颈锥切术后任1次HPV分型检测阳性者110例(46.2%,110/238),常见的HPV感染亚型为HPV16(45.6%)、58(26.5%),其单一亚型感染与病变复发之间无相关性(P>0.05)。238例患者中,术后复发17例(7.1%,17/238),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4.9个月(6.0~3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3次HPV分型检测中至少1次阳性、HPV持续感染、HPV多重感染、同一HPV亚型持续感染、术后18个月HPV仍然阳性与病变复发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PV多重感染(HR=8.6,95%CI为1.8~41.7,P=0.008)和同一HPV亚型持续感染(HR=5.1,95%CI为1.0~24.8,P=0.042)是病变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IL患者锥切术后存在HPV多重感染和同一亚型持续感染提示病变复发的风险增高。术后18个月内HPV转阴者复发风险较小。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林;栾少红;陈龙;虞雪莲;赵淑萍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E6/E7 mRNA检测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及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联合筛查,并进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检查的1 659例女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学比较不同病理学检查结果中,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法、HPV基因分型法及HPVE6/E7 mRNA检测法3种HPV检测方法检测的HPV阳性率变化及其差异,并对HPV E6/E7mRNA检测法与HPV检测的金标准HC2法,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对宫颈病变病理学诊断结果≥CIN2者,则记为CIN2+)患者中HPV阳性率的诊断一致性进行分析.本研究与所有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及试验设计经过青岛市市立医院及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 ①3种HPV检测方法在不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中的HPV阳性率两两比较结果均显示,HPV阳性率在正常或CIN1中,均低于CIN2或3,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IN2与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检测法的HPV阳性率在CIN1中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仅在病理学结果为正常宫颈组织中,HPV E6/E7 mRNA检测法的HPV阳性率(61.4%)低于HC2法(73.7%)或HPV基因分型法(77.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C2法和HPV E6/E7 mRNA检测法在CIN2+患者中HPV阳性率的粗符合率为82.6%(100/121),Kappa值为0.69.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法较HC2法,能更好反映宫颈病变的程度.这2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CIN2+中HPV阳性率的诊断一致性较好.

  • CO2激光治疗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作者:李媛媛;李雪丽;张晓梅

    目的 探讨CO2激光治疗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5年1至12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采用CO2激光治疗的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并且伴临床症状或体征的48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学分析轻、中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与重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了解48例患者经CO2激光治疗后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结果 CO2激光治疗后,27例轻、中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3%(26/27),21例重度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5%(19/2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0,P=0.823).48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HPV-DNA,其中45例为HPV呈阴性,3例仍然呈阳性,术后HPV转阴率为93.8%(45/48).结论 CO2激光治疗是临床治疗有症状宫颈糜烂合并HR-HPV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 p1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和p16/Ki-67双重染色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呈阳性妇女的宫颈病变筛查

    作者:廖光东;康乐妮;李静;曾玺;郄明蓉

    目的 探讨p1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2和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呈阳性妇女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10月,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招募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并且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HPV DNA检测,诊断为HR-HPV呈阳性的62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采集这62例HR-HPV呈阳性受试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均采取新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p16/MCM2、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对于HPV-16、-18呈阳性,或其他12种HR-HPV(HPV-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呈阳性,并且TCT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受试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若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再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统计学比较p16/MCM2、p16/Ki-67双重染色与TCT,对HR-HPV呈阳性受试者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16/MCM2和p16/Ki-67双重染色对HR-HPV呈阳性受试者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性.本研究经过四川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编号:K2014018).所有受试者均同意参加宫颈癌筛查,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纳入本研究的62例HR-HPV呈阳性受试者中,p16/Ki-67、p16/MCM2阳性率,均随宫颈病变程度增高而呈上升趋势(χ2=21.947,P<0.001;χ2=5.268,P=0.022).TCT阳性率与宫颈病变程度无显著相关性(χ2=1.850,P=0.174).②HPV-16、-18呈阳性受试者的p16/Ki-67阳性率为69.2%(9/13),显著高于其他12种HR-HPV呈阳性受试者的36.7%(18/49),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3,P=0.036).HPV-16、-18呈阳性受试者与其他12种HR-HPV呈阳性受试者的p16/MCM2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0,P=0.113).③TCT及p16/Ki-67、p16/MCM2双重染色,对纳入本研究的62例HR-HPV呈阳性受试者的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度分别为47.1%(8/17)、94.1%(16/17)、88.2%(15/17),特异度分别为68.9%(31/45)、75.6%(34/45)、42.2%(19/45).p16/Ki-67双重染色对HR-HPV呈阳性受试者宫颈病变筛查的ROC-AUC为0.848,显著大于TCT的0.5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36,P=0.006).p16/MCM2双重染色和TCT对HR-HPV呈阳性受试者宫颈病变筛查的ROC-AUC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1,P=0.515).结论 p16/Ki-67双重染色对HR-HPV呈阳性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TCT.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容易判读,有望成为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地区的HR-HPV呈阳性妇女阴道镜转诊分流的有效方法.p16/MCM2双重染色对HR-HPV呈阳性妇女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

    作者:王敬民;邹辉;时畅;郑军;于虹;石红

    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31372受检者中TCT 结果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级别的18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 TCT 结果为 ASC-US 及以上级别者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分流,对有宫颈癌高危因素者进行阴道镜或宫颈锥切术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2010-2012年接受 TCT 检查的患者数和异常宫颈涂片患者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 HR-HPV(+)检出率较ASC-US患者明显升高,前二者分别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 LSIL 与 HSIL 患者的 HR-HPV(+)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6,P >0.05)。③HR-HPV(+)患者的 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检出率随着 TCT 细胞学级别上升而增高,而 ASC-US,LSIL,HSIL 患者的该检出率分别为28.2%,38.2%,68.3%,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④ HR-HPV(+)患者的 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 HR-HPV(-)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 HR-HPV(-)患者与未检测 HPV 患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宫颈 TCT 检查结合 HR-H PV 基因检测是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规范化流程,重视对 ASC-US 及以上级别患者的干预,以及 HR-HPV 检测在 ASC-US 中的分流作用,是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工作重点,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 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18例分析

    作者:吕涛;郑寰宇;赵健;刘朝晖;廖秦平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方法、处理原则、追踪方法和病情变化,初步了解此类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妊娠合并CIN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完整进行"三阶梯"诊断.妊娠合并CIN检出率为0.16%.18例均行保守观察处理,孕期每3个月复查1次官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孕期无疾病进展.妊娠期病理诊断CIN14例、CIN24例、CIN310例.10例CIN3患者中4例产后复查仍示CIN3,1例产后复查为CIN2,此5例患者均于产后6~8周确诊后行宫颈电刀切除手术,且术后6~11个月细胞学检查恢复正常,另1例产后细胞学为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后失访,其余患者病理活检降级或细胞学正常;8例CIN1及CIN2产后病理活检诊断均降级或细胞学正常.18例患者中14例于孕期检测HPV,其中12例(85.7%)阳性,此12例中7例产后复查HPV,6例仍阳性.18例中剖宫产14例(77.8%),胎膜早破4例(22.2%),新生儿低出生体重1例,无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结论 宫颈"三阶梯"诊断方式对于诊断妊娠合并CIN是安全的.妊娠期未见CIN病情进展.妊娠期CIN保守观察处理未见妊娠不良结局.

  • HPV感染与非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志棣;潘琪

    目的:总结国内外HPV感染与非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探讨HPV可能的致癌作用,为非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HPV、鳞状上皮细胞癌”等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1-06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 134条.纳入标准:1)HPV的一般特性;2)HPV的致瘤性;3)HPV与鳞状上皮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49篇.结果:HPV感染与头颈部、皮肤、肺部鳞癌密切相关,与上消化道鳞癌的形成有一定相关性,与下消化道鳞癌的形成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HPV感染在导致各部位鳞癌发生上可能有着不同的基因作用机制,已证实与HPV感染相关的各部位鳞癌中HPV阳性者均发现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HPV感染与非宫颈部位鳞癌的形成密切相关.但各部位鳞癌发生与相关HPV感染的亚型并非一致,仍需不同地区进一步大样本检测结果.

  •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组织中乳头状瘤病毒和Ki-67及p16INK4a蛋白表达意义的研究

    作者:陈海霞;刘爱云;时念学;黄卫华;张彪

    目的:探讨Ki-67、p16INK4a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不同程度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的不同亚型、Ki-67、p16INK4a蛋白在182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PV在不同程度病变中总检出率52.19%(95/182);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中检出多的感染类型为HPV16/18,而HPV6/11在尖锐湿疣组检出率87.50%(21/24)高;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级别升高,Ki-67、p16INK4a阳性程度呈递增趋势.Ki-67、p16INK4a与HPV16/18型感染关系密切,χ2=11.779 8, P<0.01;Ki-67也与HPV6/11型有关.结论: HPV16/18型及Ki-67、p16INK4a 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对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

  • 检测HPV与宫颈病变关系的探讨

    作者:刘秀玉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发展成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HPV检测可发现宫颈病变高风险患者,及早发现和治疗宫颈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162例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筛查,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ASCUS分流作用的探讨

    作者:关婷;蔡虹;谢燕芳;张志文

    目的:探讨HR-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进一步处理措施中的分流作用.方法:对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385例患者, 分别进行HPV检测、阴道镜评估及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385例ASCUS患者, 组织学诊断为CIN 125例,发生率32.47%(125/385),其中高级别CIN(≥CINⅡ)及宫颈癌35例,占9.09%(35/385).HR-HPV阳性215例,阳性率55.84%(215/385),HR-HPV阳性组CIN检出率为46.98%(101/215),HR-HPV阴性组CIN检出率为14.21%(24/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5, P<0.01.阴道镜拟诊≥CINⅡ28例,符合24例,符合率85.71%.HR-HPV检测对发现ASCUS中≥CINⅡ病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32/35)和98.24%(167/170),阴道镜检查则分别为68.57%(24/35)和96.92%(346/357).结论:ASCUS中存在高比例的CIN,包括高级别病变和浸润癌.HR-HPV检测是一项敏感的分流手段,可有效浓缩ASCUS中潜在的CIN患者.

  • 北京地区宫颈细胞学ASC-US患者的病理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建东;武明辉;张淞文;张为远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进一步检查后的病理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7-03-18-2008-09-26对北京12个区县25~54岁6 339例已婚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409例患者进行了进一步检查和分析.结果:6 339例患者宫颈细胞学异常者607例(9.6%),其中ASC-US共409例(6.5%),占宫颈细胞学异常的67.4%.ASC-US/sIL为3.12.409例ASC-US阴道镜下组织活检结果显示炎症者172例(42.1%),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级者208例(50.9%),CIN Ⅱ 25例(6.1%),CIN Ⅲ 3例(0.7%),宫颈癌1例(0.2%).404例患者(98.8%)接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显示HPV感染率为30.7%(124/404).ASC-US患者是否感染HPV与CIN Ⅰ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88,P=0.208;而HPV感染者CINⅡ以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HPV者,x2=26.685,P=0.000;ASC-US的病理结果与HPV感染的负荷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754,P=0.458.结论:北京地区宫颈细胞学ASC-US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病率较高,应高度重视ASC-US人群,尤其是感染高危型HPV的ASC-US患者.

  • 头颈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进展

    作者:冯守昊;徐伟

    不同部位的头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病因学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均起源于消化道、呼吸道的鳞状上皮黏膜,仍然有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目前公认的SCCHN的风险因素是吸烟和饮酒.除此之外,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某些高风险亚型,已证实在SCCH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始动和促进作用.而且HPV阳性的SCCHN患者,对于放化疗的反应效果更好,预后也好于HPV阴性的患者.HPV感染与SCCHN的发病密切相关,不同的检测方法、肿瘤不同的解剖位置起源、研究人群的地缘差异、样本来源年代的不同导致了SCCHN患者HPV感染率的差别很大.因此,如何有效、快速、经济、简单地检测SCCHN组织样本的HPV感染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HPV阳性头颈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预后研究进展

    作者:税春燕;李超;刘伟;蔡永聪;姜健;孙荣昊;周雨秋;覃纲

    头颈鳞状细胞癌(鳞癌)发病率较高,在全身恶性肿瘤中位居第6位,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90%.过去一般认为烟草、酒精等危险因素与头颈鳞癌发生、发展有关,但新近研究表明,非烟酒相关的头颈鳞癌逐年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头颈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其发生、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本文就HPV阳性的头颈鳞癌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186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