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脂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作者:杨冰;刘忠民;周强

    目的 探讨内脂素基因rs1323798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组(T2DM组)120例及正常对照组(CON组)150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内脂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T2DM组和CON组进行内脂素rs13237989位点基因型的检测,根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T2DM组和CON组内脂素rs1323798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分别为:CC 30.8%、TC 50.8%、TT 18.3%和 CC 38%、TC 46.7%、TT 15.3%;内脂素基因rs1323798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CO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1.582和1.225,P>0.05).在T2DM组中,TT型患者三酰甘油水平较CC、TC型患者高(P<0.05),TT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CC、TC型患者低(P<0.05).结论 内脂素基因rs13237989位点多态性与T2DM不相关,但可能对脂代谢有一定影响.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与内脂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灵;陈春莲;刘树娇;苏桂兰;甄瑞峰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L-18)和内脂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和IL-18,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血清IL-18和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显示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内脂素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脂素、IL-18均与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血肌酐、UAER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结论 IL-18和内脂素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其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内脂素的炎症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裕华;王际莘

    内脂素(visfatin)作为一个新的脂肪因子在改善糖耐量及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方面起重要作用,同时其还可催化哺乳动物细胞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合成补救途径的限速步骤,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有两种形式:细胞内Nampt和细胞外,二者分别调节细胞内外烟酰胺合成NAD,因而涉及许多细胞的调节过程[1].Visfatin/ PBEF/ Nampt编码的基因于1994年首次在人外周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发现,2005年日本学者FUKUHARA等[2]在脂肪组织中分离到这一脂肪因子且证实内脏脂肪产生的内脂素高于皮下脂肪.

  • 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血内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胎儿发育的关系

    作者:崔美玉;曲昌华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胎儿发育的关系.方法 收集子痫前期-子痫患者48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2例,重度子痫前期18例,子痫8例.另外选择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测量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内脂素、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水平,同时比较各组围生几的出生体质量、身长和胎盘质量,分析3组患者血内脂素与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HOMA-IR及围生儿生体质量、身长和胎盘质量的关系.结果 重度组与子痫组孕妇血糖、血胰岛素、HOMA-IR及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0.05),子痫组孕妇血糖、血胰岛素、HOMA-IR及内脂素水平水平均明显高于重度组(P<0.05).重度组、子痫组围生儿出生体重、胎盘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 0.05),子痫组围生儿出生体重、胎盘质量均明显低于重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内脂素与血糖、胰岛素、HOMA-IR均呈正相关性,与出生体重、胎盘质量呈负相关性,尤其是HOMA-IR关系密切.子痫组血清内脂素与血糖、胰岛素、HOMA-IR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出生体重、胎盘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 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存在IR及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升高,两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同时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淑琴;王建勇;陈永谦;满洁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我院初次诊断的T2DM患者共9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进行饮食干预和运动疗法,早晚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治疗过程中不用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罗格列酮4 mg/d.两组疗程均为16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7.8±3.2) mg/L vs.(3.2±1.3)mg/L],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85.6±18.5)μg/Lvs.(127.8±20.1)μg/L](P<0.01).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T2DM患者FBG、PBG、HbA1C、FINS水平,改善HOMA-IR (P<0.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增高[(3.2±0.9)mg/L vs.(7.7±2.1)mg/L],内脂素水平明显降低[(125.3±18.8)μg/L vs.(79.3±16.4)μg/L (P<0.01)].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BMI、FPG、HOMA-IR和内脂素呈负相关(P<0.01);内脂素水平与BMI、FPG和HOMA-IR呈正相关(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调控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达到纠正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内脂素在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

    作者:冯静;李红艳;王新玲;霍琰;王莉;唐增军

    目的 探讨内脂素在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M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门诊收治的GMS孕妇50例(GMS组)、同期正常妊娠无合并症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母体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的内脂素,并分析内脂素水平与GMS组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并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GMS组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的内脂素表达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GMS组的LDL-C、TC、TG、FPG、HOMA-IR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GMS组的巨大儿、早产儿发生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GMS组胎盘组织中内脂素表达与LDL-C、TC、TG、FPG、HOMA-IR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GMS组胎盘组织中内脂素表达与HDL-C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 GMS患者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内脂素均呈高表达,可能与GMS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 L-PGDS与内脂素在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高建伟;周志强;吴成稳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 D 合酶(lipocalintype prostaglandin dsynthase,L-PGDS)与内脂素(visfatin)在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32例,以及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标本共15例(对照组),根据病理切片HE 染色将斑块分为不稳定斑块组14例,稳定斑块组18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各标本L-PGDS和内脂素蛋白的表达。结果:3组间内脂素、L-PGDS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蛋白=76.586,17.439,P <0.01)。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板块中内脂素蛋白的表达增高(P <0.05),L-PGDS蛋白的表达减低(P <0.05)。不稳定斑块组内脂素蛋白的表达较稳定斑块组增高(P <0.05),L-PGDS蛋白的表达低于稳定斑块组(P <0.05)。相关性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板块中内脂素与L-PGDS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蛋白:r 稳定斑块组=-0.664,P =0.003;r 不稳定斑块组=-0.534,P =0.049)。结论:内脂素水平的上调与L-PGDS水平的下降可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与内脂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阴红;梁梅芬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与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择80 例PCOS 患者及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共42 例为对照.根据年龄和BMI 分为青春期肥胖PCOS 组23 例(年龄≤19 岁,BMI≥ 25 kg/m2),青春期非肥胖PCOS 组13 例(年龄≤19 岁,BMI< 25 kg/m2),育龄期肥胖PCOS 组29 例(年龄> 19 岁,BMI ≥ 25 kg/m2),育龄期非肥胖PCOS 组15 例(年龄> 19 岁,BMI < 25 kg /m2),青春期对照组13 例,育龄期对照组29 例.检测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空腹血清内脂素.结果:血清内脂素水平,肥胖PCOS 组高于非肥胖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无统计学差异;非肥胖青春期PCOS 组高于青春期对照组(P < 0.05);育龄期非肥胖PCOS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内脂素与INS 0 h、1 h 及HOMA-IR 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内脂素在PCOS 的代谢紊乱中发挥促进作用,可能在青春期PCOS 早期发病中起较大作用.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及FFA水平的变化

    作者:周倩;何凌;梁伟;陈定宇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106例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内脂素、FFA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T2DM患者血浆内脂素、FF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和空腹血糖是影响血浆内脂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变化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它可能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

    作者:谭丽艳;杨震宇;潘佳秋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亢或甲减)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内脂素水平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n=30)、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n=30)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n=30).取空腹血检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空腹血糖、血脂及内脂素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结果:甲亢组及甲减组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血清内脂素与FT3、FT4、TT4呈正相关,与TSH、胆固醇(TC)呈负相关.甲减组血清内脂素与BMI、TSH、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FT3、FT4、TT3、TT4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不论是甲亢组还是甲减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的改变,提示这种改变与甲亢时能量的消耗及甲减时能量的储备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作用机制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内脏脂肪素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作者:唱丽荣;毕锡娟;周桂霞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冠心痛(CHD)患者内脏脂肪素(visfatin)表达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单纯T2DM组、T2DM合并CHD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visfatin水平和胰岛素,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PG、血脂,测量所有观察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结果:单纯T2DM组、T2DM合并CHD组visfatin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合并CHD组显著高于T2DM组(P<0.01);肥胖组高于同组非肥胖组.visfatin水平与Homa-IR、WHR呈独立正相关.结论:T2DM合并CHD患者血清visfatin表达与Homa-IR、WHR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T2DM及合并CH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炎症标志物及组织因子的关系

    作者:赵剑;夏大胜;李彬;李超;张峰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磷酸化 c-jun、CD40L 及组织因子(TF)的关系。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5例(UAP 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5例、对照组60例,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血清内脂素、磷酸化 c-jun、TF 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浓度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 CD40L 平均荧光强度。结果UAP 组患者血清内脂素、磷酸化 c-jun、CD40L、TF、TFPI 水平及 TF /TFPI 值高于 SAP 组及对照组(P <0.05或 P <0.01);SAP 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磷酸化 c-jun、CD40L、TF、TFPI 水平及 TF /TFPI 值呈正相关(P 均<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磷酸化 c-jun、CD40L、TF 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 均<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可能促进炎症标志物磷酸化 c-jun、CD40L 及组织因子生成,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及预后。

  • 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淑军;张添松;古健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PCOS 患者23例,对照组15例,根据 BMI 将 PCOS 组分为 PCOS 肥胖组8例(BMI≥25)和 PCOS 非肥胖组15例(BMI <25);对照组分为对照肥胖组7例和对照非肥胖组8例。采用 ELISA 检测各组空腹血清内脂素浓度,同时于早卵泡期检测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 BMI、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PCOS 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PCOS 肥胖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肥胖组(P <0.05),而 PCOS 非肥胖组与对照非肥胖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 BMI、睾酮、空腹血糖、FINS、HOMA-IR 呈正相关(P 均<0.05)。结论PCOS 患者存在血清内脂素的代谢异常,其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血清内脂素水平可作为 PCOS 患者 IR 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 Visfatin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二红;黎小妍;张添松;邹先翔;古健

    目的 探讨visfatin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肝脏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应用DHEA皮下注射制备PCOS模型.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PCOS模型组20只,其中10只单次注射visfatin干预(PCOS+visfatin组).结束实验后RT-PCR检测肝脏HMGCOA还原酶和SREBP-2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PCOS组大鼠肝脏组织HMG COA还原酶和SREBP-2的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给予visfitin干预后PCOS大鼠肝脏组织HMGCOA还原酶和SREBP-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COS大鼠肝脏组织的表达.结论 Visfatin可能通过促进SREBP-2和HMGCOA还原酶的表达来参与肝脏的胆固醇代谢.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及内脂素的影响

    作者:耿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及内脂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年我院收治的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10mg/d,观察组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细胞炎症因子、内脂素及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和内脂素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陆新虹;温玉洁;胡欣;马小燕

    目的 研究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内脂素在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中的改变.方法 收集体重指数(BMI) <28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尿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T2DM组,尿ACR< 30 μg/mg),微量蛋白尿组30例(DN1组,尿ACR30~300 μg/mg),大量蛋白尿组30例(DN2组,尿ACR> 300μg/mg),健康体检人员组(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内脂素及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其中大量蛋白尿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血清内脂素与尿ACR水平呈正相关(r=0.558,P<0.01).结论 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与尿ACR密切相关,随着糖尿病肾病加重,内脂素也逐渐升高.内脂素有希望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靶点.

  • 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萍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储备的终末分化器官.然而自1994年瘦素的发现以及脂肪因子研究的深入,脂肪组织旺盛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脂肪组织不仅是机体能量储存器官,而且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1],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激素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内脂素(visfatin)是近认识到的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与先前在淋巴细胞中发现的一种称为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的免疫系统蛋白结构一致[2].多项研究表明它不仅具有类胰岛素活性,还能够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聚集, 其在内脏脂肪中特异性高表达,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发挥胰岛素样的降血糖作用,并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与合成.因此,它可能是与糖尿病和肥胖有关的一个肽类激素[3].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 血清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玉玲;林珏;苏宏业;陈浩

    目的:了解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测定各组的身高、体重、腰围(WC)、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水平等,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visfatin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升高(P<0.0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空腹血清visfatin水平与总胆固醇(TC)(r=0.267,P=0.009)、FPG(r=0.391,P=0.000)、低密度脂蛋白(LDL)(r=0.417,P=0.000)、HOMA-IR(r=0.683,P=0.000)、HbA1c(r=0.423,P=0.007)、WC(r=0.333,P=0.001)、WHR(r=0.306,P=0.004)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r=-0.252,P=0.000)呈负相关.结论:visfat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与脂代谢密切相关.

  • 内脂素、YKL-40在2型糖尿病中的炎症作用

    作者:沈寒蕾;王小蕊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提出了T2DM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的观点[1],其可能是由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先天的免疫性疾病,炎症在T2DM的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T2DM和慢性亚临床炎症状态有很强的关联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炎症在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由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时相反应属先天性免疫反应,是一种慢性亚临床非特异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包括非特异性的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物质,后两者常被称为炎症标志物.氧化应激与炎症交互影响,通过转录水平调控,并通过多种信号机制损害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低氧条件下不同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内脂素的表达情况

    作者:宋康;范培云;罗玮;魏兰;姚勇利

    目的 探讨低氧条件下藏、汉、回3个民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脂素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176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181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内脂素水平的差异,及观察组不同民族患者间内脂素、尿酸(UA)、体质指数(BMI)、TG、TC、HDL-C、LDL-C、腰围、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差异.分析观察组患者内脂素水平与UA、BMI、TG、TC、HDL-C、LDL-C、腰围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观察组不同民族患者内脂素水平与UA、BMI、TG、TC、HDL-C、LD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回族患者内脂素、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TG水平高于汉族和藏族,UA水平高于汉族(均P<0.05);观察组患者内脂素水平与UA、腰围、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其中不同民族患者内脂素水平与TG、UA水平均呈正相关,汉族患者内脂素水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低氧条件下,藏族、汉族、回族T2DM患者UA、血脂及内脂素水平存在差异,且内脂素与UA、腰围、HDL-C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具有民族特点.

476 条记录 20/24 页 « 12...16171819202122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