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硬膜外阻滞麻醉致产褥期感染伴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例报告(1例)

    作者:孟凡宇;马霁

    产褥期感染为产科常见疾病,系在产前、产时与产褥期,因生殖道的创面受致病菌的感染,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或高热、寒战等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甚至肾功能障碍,危及产妇生命。本研究特选取1例典型病例,对产褥期感染伴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情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胎膜早破早期干预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帆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早期干预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4720例产科住院并分娩病例,此期间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1.1%.在胎膜早破病例中选取破膜2~12 h内即干预的病例250例作为干预组,另外250例破膜24 h后未干预或者24 h后分娩者作为对照组,统计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从500例胎膜早破病历资料统计分析可知,足月胎膜早破396例,占79.2%,未足月胎膜早破104例,占20.8%,足月胎膜早破占比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3.8倍.干预组减少胎儿窘迫、绒毛膜羊膜炎、产妇产褥病及新生儿窒息,增加顺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引产干预组顺产率和围产期母儿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 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杜春秀

    目的:探究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本次研究产褥期感染产妇80例,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采用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褥期感染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痊愈23例,占比57.5%;好转16例,占比40%;无效1例,占比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褥期感染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头孢唑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

  • 剖宫产术后口服抗菌药物预防产褥期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高琼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口服抗菌药物预防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168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头孢拉定联合奥硝唑、对照组进行青霉素联合甲硝唑预防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体温明显降低(P<0.05),术后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炎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表明,剖宫产术后口服头孢拉定与奥硝唑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改善产褥期产妇体征,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产科产褥期感染相关情况分析与治疗

    作者:杨霄

    目的:分析产科产褥期感染相关情况,并分析其中西医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8例产褥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孢唑林与清热解毒凉血组方免煎颗粒治疗,观察患者产褥期感染情况及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系统、生殖道、手术切口及泌尿道.患者产褥期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剖宫产、经产妇、妊娠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均由明显好转(P<0.05).结论:采用头孢唑林与清热解毒凉血组方免煎颗粒治疗产褥期感染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抗感染效果,改善血液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协同护理模式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

    作者:孙莉娟;吕连玉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妇产科分娩的4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名。观察组以协同护理为理论框架,进行为期6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发生急性乳腺炎2名、产后便秘26名、会阴伤口疼痛3名、痔疮和肛裂21名、乳汁分泌不足41名、子宫复旧不良16名,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911,17.655,6.019,11.368,9.011,4.334;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黄疸24名、湿疹31名、红臀21名、鹅口疮3名,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10,7.062,8.762,8.699;P<0.05)。结论协同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产褥期母婴健康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产褥期重症甲型H1N1流感一例的救治及护理

    作者:吴鸿珠;余辉

    重症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袭肺脏而产生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剧烈咳嗽、痰多、胸闷、口唇发紫,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死亡[1].孕产妇处于低免疫状态,如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容易发展成为肺炎型或重症甲型H1N1流感.孕产妇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率是非孕人群的10 ~ 20倍,病死率是非孕人群的20倍[2].2011年1月,我科收治了1例产褥期感染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 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石琳;李丽;贾晶星;桑子琼;陈雪莲

    目的:分析头孢唑林治疗产妇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产褥感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头孢唑林进行治疗;对两组产妇的疗效率及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共8例产妇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共5例产妇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褥期感染产妇的治疗中加用头孢唑林,可提高疗效和抗感染效果,显著改善产妇的血液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产褥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常蕊;王楠;高燕云;冯彩霞;李娜

    目的 研究产褥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实施分娩的产妇共2846例,其中产褥期感染者37例.采集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产褥期感染患者37例,感染率1.30%,共检出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70.27%,革兰阳性菌11株占29.73%.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出现较强耐药,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阴道加德纳菌对左氧氟沙星较为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出现较强耐药,其中溶血性链球菌对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四种病原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较为敏感或未出现耐药.结论 对于产褥期感染患者要早期预防,合理用药,及时处置,本研究药敏结果为产褥期感染患者更换或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不同分娩方式高危产妇产褥期感染相关因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贺利平;李晋琼;张瑛;周芸;孙文霞

    目的 探讨高危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高危产妇产褥期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分娩的8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阴道分娩组300例、剖宫产组300例、择期引产组200例.观察各组产妇的产时情况,并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并对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择期引产组产时输血率为5.00%(10/200)高于剖宫产组0.67%(2/300)(P=0.002).自然阴道分娩组产时损伤率为2.67%(8/300)高于剖宫产组0(P=0.004).自然阴道分娩组产褥期感染率为2.67%(8/300)低于剖宫产组8.67(26/300)、择期引产组15.00%(30/200)(P<0.001).剖宫产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0低于自然阴道分娩组、择期引产组(P均<0.001).自然阴道分娩组住院天数为(4.61±0.52)天少于剖宫产组、择期引产组(P<0.05).自然阴道分娩组、择期引产组轻度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5.00%(45/300)、15.00%(30/200)高于剖宫产组8.33%(25/300)(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期贫血、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剖宫产、产钳/胎头吸引是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因素,护理干预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剖宫产可减少分娩并发症,但住院时间较长;择期引产输血率、产后出血率均较高,切口愈合缓慢,应针对感染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 产褥期急性阑尾炎16例延误诊治的原因分析

    作者:许文顺;白云升;邹云东;江华;郭中叶

    目的 探讨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6例产褥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均获得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结论 产褥期应警惕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尤其对不典型腹痛伴发热的患者.产褥期急性阑尾炎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延误诊治,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

  • 益母草颗粒联合生化汤丸对促进产后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农凤元;米建锋

    目的 观察益母草颗粒与生化汤丸联合应用在促进产后恢复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300例经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产后给予益母草联合生化汤丸口服7 d,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处理,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胎膜残留率、宫缩乏力发生率、产褥期感染率等的差异.结果 胎盘娩出后,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产后24 h出血量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25)mL和(355±39)mL;胎膜残留率分别为4%和22%;宫缩乏力发生率分别为6%和34%;产褥期感染率分别为2%和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颗粒与生化汤丸联合应用,能很好地预防产后出血,降低胎膜残留率、减少宫缩乏力及产褥期感染率.

  • 降钙素原检测在产褥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荀生丽;黄靖冰;胡金菊;陈剑

    目的: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产褥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3月于本院住院分娩产妇10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为临床诊断感染组195例、产后低热组135例及对照组700例,对所有产妇展开PCT定量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以PCT≥0.5 ng/mL作为阈值时预测产妇感染,临床诊断感染组、产后低热组感染率分别为15.384%、8.148%均高于对照组的3.285%,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感染组经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产后低热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均转归良好.结论:PCT检测在产妇感染诊断方面特异性显著,对产褥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产褥期结核性脑膜炎一例误诊误治

    作者:杨华

    [病例]25岁.因产后发热并中下腹部隐痛1周,加重3天入院.患者于15天前于家中足月生产一男婴,产程基本顺利.产后恶露不尽,1周前出现下腹部隐痛,午后低热,未就诊.近3天下腹部隐痛及发热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6℃,脉搏86/min,呼吸20/min,血压118/78 mmHg.

  • 软产道损伤出血误诊八例

    作者:黄汉名

    我院2002~2004年收治8例软产道损伤出血,因对其认识不足,均误诊.为引起临床重视,现报告如下.

  • 产后腹腔结核13例漏诊分析

    作者:李健;艾尼瓦尔·艾力;阿不都合力里;热木提拉;王开旭

    目的:探讨产后腹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漏诊原因。方法对2011—2014年我院收治的13例产后腹腔结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分娩后平均1.6个月发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发热、食欲缺乏、体重进行性下降;部分病例伴有咳嗽、咳痰、胸痛、胸闷、气短、头痛、视物模糊。早期均漏诊,诊断为产褥感染,予抗生素抗感染及补液等对症治疗,但症状控制不理想,转我院后行剖腹探查,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13例,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结核10例,合并肠结核4例。术后均予抗结核治疗,9例病情好转,4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产后腹腔结核容易误漏诊,应注意鉴别;对于合并腹腔包裹性脓肿或出现肠梗阻、可疑肠穿孔患者应积极剖腹探查,术后常规给予抗结核、抗感染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 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丽;陈良方;李莉

    目的 观察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产褥期感染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及妇检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低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006,P<0.05).结论 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能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妇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 654-2抢救产褥感染性冷休克时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

    作者:屈冬梅;汪青梅;赵海军;吴志华;尹丽娜;叶学奎

    目的 观察应用消旋山莨菪碱(654-2)抢救产褥感染性休克患者对D-二聚体指标的影响,评价654-2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8例产褥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抢救过程中应用654-2的患者设为研究组(8例),将应用丹参注射液的患者设为对照组(10例),监测2组D-二聚体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D-二聚体指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2组在组间、时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在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54-2较丹参注射液能更好地降低D-二聚体水平,说明654-2对改善产褥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有更显著效果,对逆转休克起到关键作用.

  • 护理干预降低产褥期感染率的作用

    作者:高辉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降低产褥期感染率的作用.方法:2009年2月到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产后干预的产妇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产褥期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能降低产褥期感染率,提高产妇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 初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侯丽

    目的:分析初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共计70例产褥期感染产妇和同期80例健康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前出血的发生率为19.74%,合并慢性病的发生率为12.33%,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77%;对照组产前出血的发生率为7.23%,合并慢性病的发生率为5.67%,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2%,实验组产前出血、合并慢性病以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红蛋白为(112.34±5.89)g/L,对照组血红蛋白为(127.88±6.34)g/L,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程延长比率为25.74%,胎膜早破比率为14.93%,剖宫产比率为66.78%;对照组产妇产程延长比率为13.56%,胎膜早破比率为5.09%,剖宫产比率为45.78%,实验组产妇在产妇产程延长、胎膜早破以及剖宫产三方面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出血为(45.36±6.09)ml,对照组产妇出血为(32.19±3.88)ml,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牙周病发病率为23.77%,对照组产妇牙周病的发病率为14.2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产褥感染的部位依次为会阴部46.99%,阴道、子宫颈炎以及子宫内膜炎36.54%,急性输卵管炎和急性盆腔腹膜炎等8.32%,腹部伤口感染9.15%。结论初产妇产褥期感染以会阴部、子宫内膜、输卵管、盆腔感染为主,主要由于孕期原发病、机体虚弱、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牙周病、胎膜早破以及剖宫产等因素可增加初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并且与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有关。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