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MRI表现和损伤部位表观弥散系数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晓明;陈丽娟;贾永庚;万玉珍;运彩虹;周亮;王生伟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MRI表现及其损伤部位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行MRI常规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损伤部位ADC值与Frankel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RI常规检查,患者中脊髓水肿22例,髓内出血8例,出血水肿混合型14例,无异常表现2例。正常颈髓与损伤颈髓ADC值分别为(1.05±0.12)×10-3 mm2/s、(1.21±0.23)×10-3 mm2/s (t=0.704, P<0.05)。损伤颈髓ADC值与Frankel分级呈正相关性(r=0.407, P<0.05)。结论常规MRI对诊断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有较大诊断价值;ADC值可反应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严重程度。

  • 前列腺外周带 ADC 值测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伟娟

    目的:探讨 ADC 测量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患者各43病例资料,分析其常规 MRI 表现,并分别测量病变区的 ADC 值,求取平均值,统计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结果:43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局灶性病变31例,弥漫性病变12例,ADC 值平均值为923±110.4;43例前列腺炎患者中,局灶性病变20例,弥漫性病变23例,ADC 值平均值为811±102.6。两组间ADC 值平均值比较,P 值小于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对 ADC 值的测量具有重要价值。

  • 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颈癌诊断分期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敏;田磊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扫描增强(DCE)在宫颈癌患者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经阴道内窥镜检查和宫颈刮片确诊的47例宫颈癌患者,对47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DWI和DCE检查,比较DWI、DCE及DWI联合DCE检查对判断宫颈癌患者术前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与患者病理结果分期之间的差异和一致性.结果 DW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5.11%(40/47),DCE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2.34%(34/47),DWI联合DCE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3.62%(44/47),DWI联合DCE对宫颈癌患者分期总准确率高于单独应用DWI或DCE.DWI与宫颈癌病理分期的Kappa值为0.789,DCE与宫颈癌病理分期的Kappa值为0.616,DWI联合DCE与宫颈癌病理分期的Kappa值为0.909,提示DWI联合DCE对宫颈癌进行分期与病理分期之间具有好的一致性.结论 DWI联合DCE较单独应用DWI或DCE能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分期准确率,与病理结果分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临床上宫颈癌患者术前诊断、分期及治疗策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对骨髓瘤细胞百分比的评价价值

    作者:王莉莉;盖风;曲林涛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ADC)与骨盆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瘤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髂骨骨髓穿刺检测骨髓瘤细胞比例,并于穿刺后行骨盆MRI检查,测量相应穿刺点的ADC值.结果 11例骨盆MM患者16个穿刺点,其中骨髓瘤细胞百分比正常的穿刺点5个,其ADC值为(510±268)×10-6mm2/s,余11个异常穿刺点的ADC值为(985±377)×10-6 mm2/s,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次穿刺测量的骨髓瘤细胞百分比与ADC值间的变化具有相关性(γ=0.32).结论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值可无创性评价骨盆MM骨髓瘤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和疗效,可作为MM的优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 淋巴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其病理相关性

    作者:赵芸芸;刘剑羽;徐辉

    目的 探讨淋巴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及淋巴瘤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将A20淋巴瘤细胞接种于30只Balb/c小鼠,制备小鼠淋巴瘤模型.对不同阶段的荷瘤小鼠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观察荷瘤小鼠肿瘤DWI信号,并测量其ADC值.应用Image-J 1.42q软件分析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比较淋巴瘤不同发展阶段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的差异,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及淋巴瘤ADC值与肿瘤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 第三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37±0.08)×10-3 mm2/s,第二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47±0.08)×10-3 mm2/s,第一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69±0.07)×10-3 mm2/s,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3,P<0.05).第三阶段的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密度(48.85±4.04)%明显大于第二阶段(42.65±4.48)%和第一阶段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31.75±4.19)%,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P<0.05).淋巴瘤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82,P<0.01).淋巴瘤的ADC值与其发展阶段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1).结论 ADC值可用于评价淋巴瘤发展进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并监测疗效.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经颅磁刺激后的疗效

    作者:张彩元;沈钧康;赵合庆;余峰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经颅磁刺激(TMS)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20只雄性大鼠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TMS组和假刺激组行DWI扫描,使用Philips Viewforum工作站软件重建表观弥散系数图,测量病变侧与正常侧的ADC比值,即相对ADC值(rADC).结果 TMS组梗死中心的rADC值明显高于假刺激组(P<0.01),TMS梗死边缘区的rADC值也高于假刺激组边缘区的rADC值(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能减轻大鼠脑梗死灶的水肿.ADC值是反映脑水肿的敏感指标.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幕上胶质瘤对锥体束的侵袭性

    作者:王丽君;王海涛;宋清伟;苗延巍;郎志谨;徐克

    目的 探讨MR DTI评价幕上胶质瘤对锥体束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DTI分析.按照肿瘤恶性程度分为高(n=16)、低(n=7)级别胶质瘤;按照临床是否有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异常分为有症状(n=11)和无症状(n=12).分析测定患侧和对侧锥体束ADC值和FA值,并进行锥体束三维成像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患侧内囊后肢层面锥体束FA值显著低于对侧(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各层面锥体束ADC值与对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异常者的患侧内囊后肢层面锥体束ADC值高于对侧(P<0.01),患侧锥体束内囊后肢层面及大脑脚层面锥体束FA值低于对侧(P<0.05),而脑桥层面FA值与对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异常者的患侧锥体束重建可见锥体束浸润、破坏.结论 应用DTI能够较准确地判定幕上胶质瘤对锥体束的侵袭情况.

  • 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散的定量研究

    作者:卢洁;李坤成

    目的定量研究正常成人脑组织内不同解剖部位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av)值. 方法 24例MR检查正常的健康志愿者,行弥散加权成像,在ADCav图上测量脑内不同部位的ADCav值. 结果正常成人ADCav值分别是:侧脑室体部脑脊液(2.86±0.3)×10-3mm2/s,皮层灰质(0.85±0.02)×10-3mm2/s,皮层白质(0.71±0.02)×10-3mm2/s;尾状核头部(0.75±0.02)×10-3mm2/s,豆状核(0.72±0.02)×10-3mm2/s,丘脑(0.74±0.02)×10-3mm2/s;内囊后肢(0.69±0.02)×10-3mm2/s,半卵圆中心(0.72±0.02)×10-3mm2/s,胼胝体膝部(0.76±0.02)×10-3mm2/s,胼胝体压部(0.77±0.02)×10-3mm2/s;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通过定量测量脑内ADCav值,获得成年国人的ADCav正常值,为鉴别病理改变提供基础对照.

  • 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在儿童海马硬化术前评定中的应用

    作者:陶晓娟;孙波;戴建平;高培毅;孙国强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测量在儿童海马硬化术前评定中的价值.方法 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海马硬化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应用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系统,对患儿进行DWI检查 (b=2000 s/mm2),并定量测量双侧海马结构的ADC值.结果弥散加权图像双侧对比可以观察到5例患者一侧海马结构信号降低(与手术侧别相一致).患者双侧海马结构ADC值的测量结果显示患侧的ADC值均高于对侧,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表观弥散系数值的测量能够早于常规MRI发现海马结构的异常,而且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时间短,成像速度快,适应儿童磁共振检查的需要,ADC值增高能成为儿童海马硬化术前定侧的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脑膜瘤

    作者:林艳飞;杨刚;吴越菲;王中秋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以及对脑膜瘤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9例脑膜瘤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良恶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5,P=0.29),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7.86,P=0.12).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强化区rADC值(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强化区ADC值(ADCt)、瘤周水肿区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区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于鉴别良恶性脑膜瘤;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多发性硬化弥散加权成像

    作者:于春水;李坤成;秦文;段云云;刘卓霞

    目的研究脑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病灶、表现正常脑白质及正常志愿者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差异.方法对37例正常志愿者和46例MS患者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分别测量T1WI低信号病灶、T1WI等信号病灶、额叶表现正常脑白质及正常志愿者额叶白质平均ADC值,比较其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各感兴趣区平均ADC值分别为T1加权像低信号病灶1.384×10-3 mm2/s;T1加权像等信号病灶0.977×10-3 mm2/s;额叶表现正常脑白质0.762×10-3 mm2/s;正常志愿者额叶白质0.744×10-3 mm2/s.上述各组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分辨出MS病灶,并能够检测出MS患者表现正常脑白质的弥散异常.

  • DWI以及ADC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宋莉;王霄英;谢晟;肖江喜;蒋学祥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以及表观弥散系数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脑肿瘤的DWI与ADC值特点.结果 44例脑肿瘤表现分为如下五类:DWI高信号ADC值升高(n=19)、DWI高信号但ADC值减低(n=11)、DWI低信号ADC值升高(n=9)和DWI混杂信号ADC值升高(n=5).转移瘤[(1.364±0.468)×10-3 mm2/s]、胶质瘤[(1.396±0.560)×10-3 mm2/s]及脑膜瘤[(0.935±0.182)×10-3 mm2/s]ADC值之间统计学差异不明显(F=3.47, P>0.05).结论 ADC值本身不能鉴别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 但DWI和ADC值可用于对脑肿瘤的评价,结合两者可提供肿瘤内部功能信息.

  • DWI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特征

    作者:柴瑞梅;王欣;黄德生;刘屹;张立娜;黎庶;徐克

    目的 探讨DWI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生物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DWI数据,测量ADC值,评价并比较ADC值在不同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间的差异,并分析ADC值与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级别及分子学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淋巴结阳性病灶ADC值低于淋巴结阴性病灶(P=0.035),高级别乳腺癌ADC值低于中级别、低级别乳腺癌(P=0.021、0.002),ADC值在不同分子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值与组织学分级呈低度负相关(rs=-0.357,P=0.00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分子分型呈弱的负相关(rs=-0.227,P=0.034;rs=-0.093,P<0.001).结论 DWI能够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特征.

  • MRI弥散成像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万里;李坤成;张春明;李亭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和ADC图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脑缺血患者行DWI检查,其中急性和非急性脑缺血各15例,计算两组脑缺血病灶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缺血病灶的ADC平均为0.42×10-3mm2/s,ADC图可见异常拟合的局部低信号.非急性脑缺血ADC值平均为1.40×10-3mm2/s,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组的ADC值和ADC图均有显著性差异(F一42.29,P<0.01).结论结合病史ADC值能作出脑缺血的定量诊断,ADC值和ADC图可区分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

  • 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股骨头坏死

    作者:董越;王琰;王绍武;郑淞文;姜原;王茹欣;宁殿秀;宋清伟

    目的 探讨MR DW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MR SE-EPI-DWI序列对3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0个髋关节[根据Steinberg分期分为Ⅰ~Ⅱ期(第1组)、Ⅲ~Ⅳ期(第2组)、V~Ⅵ期(第3组)]及90名健康志愿者共180个髋关节进行图像采集,b值分别选取300、500、700 s/mm2.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分析,得到ADC图.选取ROI为100 mm2,测量双侧股骨头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值为300、500、700 s/mm2时,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的ADC均值分别为(13.00±2.54)×10 4 mm2/s、(10.73±3.10)×10 4 mm2/s、(8.77±1.55)×10- 4mm2/s,正常股骨头的ADC均值分别为(3.63±1.34)×10 4 mm2/s、(1.87±0.76)×10-4 mm2/s、(1.49±0.53)×10-4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1组股骨头坏死区ADC值小,第2组ADC值大,而第3组ADC值又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 DWI可以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的病变区域,ADC值对于区分正常及病变区域、指导股骨头坏死分期有一定价值.

  • MRI表观弥散系数与腰椎间盘退变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张娅;陈建宇;蒋新华;蔡兆熙;刘珍珍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髓核弥散能力与其退变程度、解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下腰痛患者42例,行腰椎MRI,扫描序列为矢状位T1W、T2W及轴位T2W、DTI,椎间盘按Pfirrmann分级.测量不同退变分级及不同解剖水平各椎间盘髓核相对ADC值并进行比较,分析椎间盘退变分级、解剖水平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210个椎间盘(L1-2~L5-S1各42个),Pfirrmann分级Ⅱ~Ⅴ级分别为73个、95个、38个、4个.所有椎间盘相对ADC值平均为0.45±0.10,Ⅱ~Ⅴ级分别为0.48±0.08、0.45±0.10、0.42±0.09、0.23±0.15;L1-2~L5-S1分别为0.44±0.08、0.45±0.08、0.45±0.10、0.45±0.11、0.45±0.12.不同退变分级椎间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除Ⅲ级与Ⅳ级两组总体无差异(P>0.05)外,其他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ADC值与Pfirrmann退变分级具有相关性(r=-0.25,P<0.05).结论 DTI可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

  • 味觉刺激弥散加权成像评价正常涎腺功能

    作者:李眉;王振常;戴皓洁;许庆刚;李静

    目的 探测MR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否能记录味觉刺激时涎腺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并观察味觉刺激前后ADC值的变化. 方法 对17名健康志愿者行1.5T MR检查.DWI序列于静息时采集1次,给予含化维生素C片500 mg之后30 s至23 min左右连续采集.由DWI得到刺激前后涎腺的ADC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刺激前后的差异. 结果静息状态颌下腺ADC值(1.26±0.11)×10~(-3) mm~2/s高于腮腺(1.00±0.09)×10~(-3) mm~2/s(P<0.01).在酸刺激初的 2 min(0.5~4.5 min)腮腺ADC值[(1.08±0.10)×10~(-3) mm~2/s]显著升高(P<0.01),颌下腺ADC值[(1.27±0.15)×10~(-3) mm~2/s]稍升高(P=0.71);之后的7 min(2.5~8.5 min)腮腺ADC值[(0.09±0.01)×10~(-3) mm~2/s]和颌下腺ADC值[(1.11±0.12)×10~(-3) mm~2/s]明显下降(P<0.01);之后的9 min ADC值逐渐上升,至16 min(10.5~22.5 min)达高峰.腮腺[(1.13±0.09)×10~(-3) mm~2/s]明显高于基线值(P<0.01),颌下腺[(1.34±0.11)×10~(-3) mm~2/s]轻度提高(P=0.02). 结论 DWI可以无创地评价涎腺功能变化,味觉刺激后ADC值显示出三个阶段的变化,可能对早期发现涎腺功能改变起到一定的作用

  • 采用神经血管线圈和体线圈测量颈部良性淋巴结表观弥散系数值的稳定性

    作者:钟婧;陈韵彬

    目的 观察神经血管线圈和体线圈接收信号测量的颈部良性淋巴结的ADC值与指数化ADC(eADC)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对15名健康志愿者于同日内分别采用8通道神经血管线圈和体线圈行颈部DWI扫描,b值均取0、800 s/mm2,对比双侧(30个)及左右分侧(各15个)良性淋巴结DWI图、ADC图及eADC图特点,分别测量两种线圈测量出的淋巴结ADC及e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15名受检者采用两种线圈扫描均获得可测量ADC的图像.神经血管线圈测量出的淋巴结平均ADC值为(0.892±0.165)×10-3mm2/s,平均eADC值为(0.425士0.068)×10-3mm2/s;体线圈测量出的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0.857士0.142)×10-3 mm2/s,平均eADC值为(0.432士0.057)×10-3 mm2/s.采用两种线圈所获双侧或左右分侧淋巴结的ADC值、eADC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血管线圈或体线圈接收信号对颈部良性淋巴结DWI ADC值的测量无影响.

  • DWI评估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及其与PSA的相关性

    作者:张贝;王玮;宦怡;赵海涛;崔光彬;白建军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DWI表现和ADC值的变化情况及其与PSA的相关性.方法 对22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PCa患者测量治疗前后ADC值、PSA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患者治疗前后ADC值分别为(0.82±0.18)×10-3mm2/s、(1.13±0.35)×10-3 mm2/s,PSA分别为(418.89±1505.71)ng/ml、(330.68±1092.2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a患者治疗前后ADC值与PSA呈负相关(r=-0.763,P<0.0001).结论 单纯依靠PSA难以全面评估PCa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DWI可作为治疗监测与疗效评估手段,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PCa.

  •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的ADC值研究

    作者:李飞宇;王霄英;许玉峰;蒋学祥

    目的对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和无复发病人前列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2例经临床诊断并由MRI检查证实的内分泌治疗后局部复发和13例各项检查均无复发征象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病人.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量复发病人前列腺局部增大区域和未复发病人的外周带ADC值.对复发和未复发两组ADC值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组所有感兴趣区(31个)的ADC值范围(0.98~1.38)×10-3 mm2/s,平均值(1.12士0.14)×10-3 mm2/s,未复发组所有感兴趣区(56个)的ADC值范围(1.29~2.10)×10-3 mm2/s,平均值(1.65±0.24)×10-3 mm2/s.两组间ADC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9.32,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测量ADC值来诊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有无局部复发是有可能的.

420 条记录 2/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