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纪红;张孟超;王春美;杨杰;刘云霞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糖尿病(DM)肾病(DN)患者肾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于该院内分泌科治疗并具有明确诊断及临床分期的6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据实验目的分为DM组和DN 组,后者又分为DN Ⅲ期组和DN Ⅳ期组,其中DM 组22例,DN 组46例( DN Ⅲ期组24例,DN Ⅳ期组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侧肾脏冠状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弥散梯度因子(b 值)为(0,600 s/mm2)和(0,1000 s/mm2)。对 DM 组及 DN 组患者肾脏表面弥散系数(ADC)值进行 ANOVA 分析,明确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b 值为600 s/mm2时,DN Ⅳ期组肾脏 ADC值与DM 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NⅢ期组肾脏 ADC 值分别与DM组、DN Ⅳ期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b值为1000 s/mm2时,DN Ⅲ期组肾脏 ADC值与D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N Ⅳ期组肾脏ADC值与D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DN Ⅲ期组肾脏 ADC 值与DN Ⅳ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用高b值DMI能发现早期DN的肾功能损害,所测量的ADC值与DN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 老年脑梗死超早期表观弥散系数特点及与溶栓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育臣;王宇;任士卿;崔建岭;马晓辉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超早期核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特点,及与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梗死中心区ADC,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老年组结合发病1 w时的临床结局进行直线回归及判别分析.结果老年组ADC均值为4.818 5±1.761 6,非老年组为5.934 2±1.680 2(t=2.297 5,P<0.05);老年组溶栓前ADC与发病1 w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47.400 8-6.354 5 ADC(P<0.01);发病1 w时溶栓结局的判别方程式:Y1=-3.893 9+1.886 5 ADC(恶化组),Y2=-11.011 2+3.802 8 ADC(非恶化组)(P<0.01),判别符合率为89.74%.结论 ADC定量分析对老年脑梗死超早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预后的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部分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培培;宋晓南

    目的 研究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CA2)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及其与病程、CAG重复序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例经基因检测证实为SCA2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得出CAG重复次数,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DTI检查,测量感兴趣部位的ADC值和FA值,并进行两样本参数的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不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部位(阳性部位)的ADC值和FA值与病程及CAG重复次数的相关性;分析CAG重复序列与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的延髓、小脑白质、小脑中脚、脑桥、黑质、壳核、苍白球、内囊前肢8个部位的ADC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延髓、小脑白质、小脑中脚、脑桥、壳核、内囊前肢、内囊膝部、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大脑白质11个部位的FA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CAG重复序列与阳性部位的ADC值无相关性,与小脑白质、壳核的FA值成负相关,与其余阳性部位的FA值无相关性.CAG重复序列与发病年龄成明显负相关.结论 (1)通过对脑组织中的某些部位进行ADC值、FA值测量能够有效的辅助SCA2诊断,其中以延髓、小脑中脚、脑桥处的测量为准确.(2)CAG重复序列与发病年龄明显相关.

  • 弥散张量成像的部分各项异性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在胶质瘤分级中应用的Meta分析

    作者:侯睿哲;赵颖佳;刘艳;陈群帮;付红;陈井彦;赵兴利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阐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部分各项异性(FA值)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胶质瘤分级中应用的意义,为胶质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神经外科学杂志、神经影像学杂志和有关神经外科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回溯检索综述性论文的参考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病例系列研究、评价研究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有9篇文献入选.低级别胶质瘤(LGG)肿瘤实质区的FA值低于高级别胶质瘤(HGG)肿瘤实质区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df=8,P=0.15;I2=33%,Z=2.78,P=0.005;WMDFA值=-0.02,95%CI:-0.03~-0.01);LGG肿瘤实质区的ADC值高于HGG肿瘤实质区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df=4,P=0.26;I2=24%,Z=2.19,P=0.03;WMDADC值=0.15,95%CI:0.02~0.28).结论:胶质瘤实质区FA值越大,ADC值越低,胶质瘤的级别越高;DTI的 FA值和ADC值有助于确定胶质瘤的分级.

  • DWI上ADC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范围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赵静玉;赵志梅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超急性、急性及亚急性期脑梗死的缺血半暗带范围.[方法]53例脑梗死患者中超急性期者为6例,急性期为18例,亚急性期为29例;给所有患者进行常规MRI,DWI检查,测量病灶平均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及病灶旁3,5mm区ADC.[结果]53例脑梗死患者病灶平均rADC为55%~75%;超急性及急性期病灶旁3mm处平均rADC为78%~80%,亚急性期为100%;超急性、急性及亚急性期病灶旁5mm的平均rADC为100%~105%.[结论]脑梗死在超急性期及急性期存在缺血半暗带,其范围为病灶旁3mm区,亚急性期无缺血半暗带.

  • MRI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建斌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6例急性脑梗死超急性期患者作为A组,将44例急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B组,将18例急性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作为C组。为所有患者进行MRI检查,在DWI序列ADC图中测量其大梗死病灶的ADC值、对称位置正常脑组织的ADC值,计算其病灶相对ADC(rADC)值,然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测量结果。结果:经检查发现,三组患者的病灶ADC值均明显低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病灶rADC值明显高于A组患者和B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病灶rADC值与B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ADC值可用于诊断急性脑梗死,并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的时间,为临床医师确定该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病毒性脑炎常规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分析

    作者:陈首名;李光纪;罗鹰;何志兵;马方伟;左斌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常规磁共振(MRI)及弥散加权成像(PW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常规MRI及DWI表现,比较病毒性脑炎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8例患儿病灶主要累及皮层及皮层下、基底节、丘脑以及中脑;呈斑片状或大片状稍长T1、稍长及长T2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16例呈轻度斑片样强化;3例患儿常规MRI未见明确异常,仅增强扫描局部轻度强化.DWI呈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13例,患侧ADC值[(0.54±0.17)×10-3 mm2/s]较对侧正常脑组织[(0.92±0.16)×10-3 mm2/s]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能够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病灶,应该常规作为病毒性脑炎检查序列,DWI结合传统MRI能较好诊断病毒性脑炎.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早期放化疗疗效及预后

    作者:曾晓红;黄荣;蒋军;何瀚;邹育超;周菲菲;闵燕飞;陈默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宫颈癌患者早期放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同期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共74例,于放化疗前、放化疗中、放化疗结束时进行磁共振(MR)扫描及DWI检查.记录不同时间段的肿瘤体积和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变化,依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比较放化疗前后不同疗效组ADC值及其变化率.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以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WI对宫颈癌复发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放化疗前、中、结束时患者的肿瘤体积和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化疗前相比,不同疗效组放化疗后的ADC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放化疗后各组ADC值和ADC变化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对宫颈癌复发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3%和95.45%.结论:DWI可以预测宫颈癌早期放化疗临床疗效,并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直肠癌MRI研究进展

    作者:蒋健;张文娟;刘光耀;马强华

    MRI是目前直肠癌诊断、分期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在判断肿瘤对邻近器官、结构的浸润程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对有较高复发风险的低位肿瘤.常规MRI尤其是高分辨MRI能够清晰显示直肠相关解剖,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通过确定肿瘤边界,直肠系膜有无受侵,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可以准确有效的进行术前诊断、分期;DWI有助于鉴别辅助治疗后失活与存活组织、筛选出辅助治疗有效的患者,在评估治疗后疗效、提示患者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发现准确进行淋巴结分期、鉴别复发仍然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进一步探讨,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本文就近年来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价、术后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表现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念云;王子杰;王春刚

    作为MRI领域新兴的检查手段,弥散加权成像利用布朗运动原理,其实质是一种能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成像技术,通过水分子的微观运动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状态.表观弥散系数的提出为肿瘤的诊断和评价创造了条件.本文综述了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转移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肝脏良恶性肿瘤以及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不同表现,以期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不同的肿瘤治疗手段改变了肿瘤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的构成度.由于凋亡小体和细胞缺失增加了间质间隙的空间容积,在损伤的肿瘤组织中增加了水的流动(弥散).MRI DWI基于水分子的流动性,可以提供治疗效果的分子指标.MRI DWI检测治疗所致改变的敏感性可以通过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来观察到.

  • 乳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确定乳腺癌肿瘤边界中的研究

    作者:朱红;姜红军;刘许慧;荆梅

    目的 探讨乳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确定乳腺癌肿瘤边界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8月间4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女性患者,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及乳腺线圈对患者的40处病变进行常规扫描,包括常规T1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常规SET2扫描、回波平面成像(DWI)扫描,分别测量患者的乳腺癌肿瘤与肿瘤周围组织的ADC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40处病变分别有6处属于导管原位癌,1处属于乳腺肉瘤,另外33处属于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明显低于肿瘤周围组织;乳腺癌肿瘤的周围组织中,在同一层面的不同方向表观弥散系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同一方向上的不同层面上,距离肿瘤近的第一层表观扩散系数显著小于其他远离它的三个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变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中,ADC值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乳腺恶性病变的ADC值低于良性病变,为乳腺癌病变性质的鉴别提供了可靠参数,有望成为确定乳腺癌手术边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的借鉴和推广.

  • 表观弥散系数和各向异性值对脑出血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永兵

    目的 研究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值(FA)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按照预后是否良好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测脑出血术后2周内所有受试对象的ADC和FA值,分析ADC、FA对脑出血术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出血手术清除率达到8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C、FA、糖尿病、高血压病为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FA值诊断手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710~0.899),ADC为0.771(95%CI:0.669~0.872),而ADC+FA诊断脑出血术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791~0.953).结论 ADC和FA对脑出血术后疗效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钱森;施敏敏;黄永础;许淑惠

    目的:探讨3.0 TMR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的Pca 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4例及前列腺炎19例的DWI资料(b值为2500 s/mm2),分别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三组组间ADC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ADC诊断前列腺癌的佳阈值.结果:Pca组、BPH组、炎症组ADC值(×10-3 mm2/s)分别为0.55±0.11、0.86±0.09、0.85±0.1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除炎症组与BPH组之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BPH组和炎症组合并为非癌组,非癌组ADC值为(0.85±0.12)×10-3 mm2/s,Pca组与非癌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3,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0.59×10-3 mm2/s作为Pca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97.0%,准确度为90.5%,特异度为90.5%.结论:超高b值(2500 s/mm2)DWI定量分析其ADC值有助于Pca的诊断,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

  •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占位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世东;柳善刚;张玉敏;李恒燕;亓蓉;薛辉;刘俊业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散成像,分析各种病变弥散成像的特点并测量肝脏和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DWI图像显示,病灶呈较高信号54例,当b值为700 s/mm2时,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转移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肝囊肿的ADC值分别为(1.67±0.36)×10-3mm2/s、(1.21±0.19)×10-3mm2/s 、(2.12.62±0.24)×10-3mm2/s、(2.23±0.16) 10-3mm2/s及(3.11 ±1.43) 10-3mm2/s,转移瘤与肝脏的ADC值存在显著的差异(t=3.202,P=0.011),肝恶性实性肿块与海绵状血管瘤及肝囊肿之间的ADC 值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磁共振弥散成像有助于肝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感兴趣区范围的变化对不同恶性度前列腺癌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特征的影响

    作者:杨孟;沈益君;王奇峰;钱敏;周良平;彭卫军

    目的研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范围变化对不同恶性程度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特征的影响.方法 筛选36例经根治性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的PCa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图像.在大病灶层面上选取不同大小的ROI,测量高、低恶性度PCa的直方图统计特征.ROI范围设定如下:ROI1,根据轴位T2WI上病灶的大层面的边界获得ADC图的ROI;ROI2,根据ADC图上病灶边界画出ROI;ROI3、4,根据ROI1获得ROI3、4,形状与ROI1相同,面积分别为ROI1的3/4和1/2;ROI5,根据轴位T2WI获得ADC图上所有病灶层面ROI,组成病灶整体ROI5.主要利用t检验筛选出高、低恶性度P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然后进一步评价不同范围ROI之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多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寻求具有佳鉴别效能的参数.结果共分析48个病灶(17个低恶性度和3 1个高恶性度)的数据.在高、低恶性度PCa之间,所有偏度值及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不同大小的ROI,ADC均值及其百分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恶性度PCa的值均高于高恶性度PCa),ROI1、2所对应的部分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随着ROI范围的缩小,除了高恶性度PCa ADC值所对应的10%百分位数以外,所有ADC值、百分位数及其所对应的标准差均随之减小,但高、低恶性度病灶所对应的差异越来越小.ROI5与ROI1的ADC值、百分位数及其标准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第10百分位数,ROI1所对应的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与ROI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1vs 0.860,P<0.05),但与ROI3、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91 vs 0.825,0.891 vs 0.817,P<0.05).结论不同范围的ROI对ADC值及其百分位数的测量均有影响,且对不同恶性程度的PCa影响程度不一;在区分不同恶性程度的PCa上,直方图分析法可获得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以T2WI上病灶边缘所对应的ADC值,其第10百分位数具有较好的PCa恶性度评估效能.

  • MRI造影剂钆喷酸葡胺对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响

    作者:钱敏;刘晓航

    目的 评价钆喷酸葡胺(Gd-DTPA)在体外对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影响. 方法 先后以T2map、化学位移选择饱和脉冲(CHESS)、压脂化学位移选择饱和脉冲(CHESS-FAT)及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对不同浓度Gd-DTPA溶液水模进行扫描.高浓度组Gd-DTPA浓度分别为0、0.05、0.075、0.1、0.15、0.2 mmol/L,低浓度组Gd-DTPA浓度为0、0.005、0.01、0.025、0.05 mmol/L.定性观察图像伪影,测量及计算各水模的T2值及3种DWI序列下的ADC值、信噪比(SNR).应用线性回归方法评价T2值、ADC值、SNR、浓度的相关关系. 结果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水模T2值随Gd-DTPA浓度升高依次下降,与造影剂浓度呈负相关.低浓度组水模在CHESS、CHESS-FAT和STIR组中,不同浓度水模SNR随Gd-DTPA浓度上升无明显变化,图像伪影轻微,ADC值未见明显变化.高浓度组在CHESS和CHESS-FAT组中,信号随Gd-DTPA浓度升高依次下降,SNR与浓度呈负相关,与T2值呈正相关,图像伪影轻微,ADC值未见明显变化;但STIR组水模可见明显伪影,SNR明显下降,但与浓度、T2值无明显相关.伪影重的水模ADC值下降,余无明显变化. 结论 Gd-DTPA造影剂在低浓度水平下,对CHESS、CHESS-FAT和STIR序列的DWI图像信号及ADC值无明显影响;但应用高浓度或强T2缩短效应的造影剂可能会影响DWI图像质量和ADC值.

  • 弥散峰度成像评价及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

    作者:胡飞翔;童彤;彭卫军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预测及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入组4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患者在放化疗前后各进行一次3.0T MRI检查.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肿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均值、校正弥散系数(correc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均值(MD)及弥散峰度系数(excess diffusion kurtosis coefficient,K)均值(MK),并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CR和非pCR组.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参数及其变化的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评估pCR与非pCR均值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法计算各参数预测新辅助治疗有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计值、阴性预计值、准确率及截断值.结果:40例患者中(pCR,n=10;非pCR,n=30),MKpre和MKpost在pCR组中(0.72±0.10和0.56±0.06)显著低于非pCR组(0.87±0.11和0.67±0.08)(P<0.001).ADCpost和ADCratio在pCR组中(1.31±0.13和0.64±0.40)显著高于非pCR组(1.15±0.18和0.36±0.29)(P值分别为0.011和0.026).此外,两组间MDpost和MDratio也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2.51±0.34 vs.1.99±0.30,P=0.001;0.82±0.51 vs.0.37±0.34,P=0.003).然而,两组间ADCpre、MDpre和MKrati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99、0.510和0.589).AUC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参数,MKpost具有佳诊断效能(AUC为0.893,截断值为0.5905),且具有90%的较高准确率.结论:DK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均展示出较好的预测及评价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潜力.DKI参数中,尤其是MKpost在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pCR与非pCR中显示出比DWI更高的特异度.治疗前的ADC和MD值并不可靠.

  • 膀胱癌3.0T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作者:范瑜;刘晓晟;路青;姚秋英

    目的:回顾性分析3.0 T MRI膀胱癌不同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探讨高场强MRI佳b值的选取.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进行MRI常规成像及DWI检查.梯度扩散因子b值分别取700 s/mm2、1 000 s/mm2和1 500 s/mm2.观察膀胱癌不同b值的DWI表现,测量肿瘤信噪比(SNRC)、肿瘤对正常膀胱壁和尿液的对比信噪比(CNRCB、CNRCU)及测量不同b值时肿瘤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WI可显示所有肿瘤病灶,呈偏高信号肿块影;随着b值增加,肿瘤SNRC下降,而CNRCB、CNRCU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增加,肿瘤平均ADC值虽有减小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F=3.04,P>0.05).结论:当b值取1 500 s/mm2时,在不影响病灶显示的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对比信噪比和相对准确的ADC值,有助于膀胱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

  • 扩散加权成像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张澍杰;饶圣祥;曾蒙苏;施伟斌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DWI图像,测量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小ADC值(ADCmin)和大ADC值(ADCmax).比较胰腺良恶性黏液性囊性肿瘤的平均ADC(ADCmean)、ADCmin和ADCmax,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性能.结果:胰腺良性黏液性囊性肿瘤(n=27)的ADCmean高于恶性肿瘤组(n=18;3.34×10-3 mm2/s vs 2.36×10-3 mm2/s,P<0.000 1),ADCmean鉴别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胰腺恶性黏液性囊性肿瘤的ADCmin低于良性黏液性囊性肿瘤(1.24×10-3 mm2/s vs2.54×10-3mm2/s,P<0.000 1),ADCmin鉴别肿瘤良恶性的AUC为0.94.胰腺良恶性黏液性囊性肿瘤的AD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10-3 mm2/s vs 3.86×10-3 mm2/s).结论:DWI中ADCmean和ADCmin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良恶性有鉴别价值.

  • 2种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

    作者:冯豪;许红莲;顾俊英;姚秀忠

    目的:分析比较呼吸门控脂肪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憋气 DWI 在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0例胰腺癌与17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术前行3.0T 磁共振 DWI检查的资料。DWI 基于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包括憋气 DWI 和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b 值为600 s/mm2。分析比较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比较2种 DWI 序列鉴别诊断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效能。结果:在憋气 DWI 序列上,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 ADC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上,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中,以 ADC≥1.33×10-3 mm2/s 为诊断阀值从肿块型胰腺炎中鉴别诊断胰腺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88.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和66.7%。在憋气 DWI 序列中,以 ADC 值≥1.45×10-3 mm2/s 为诊断阀值从肿块型胰腺炎中鉴别诊断胰腺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8.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和50.0%。结论:与憋气 DWI 比较,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对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420 条记录 8/21 页 « 12...567891011...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