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ICC导管相关性早期皮疹的护理干预

    作者:甘淑贞;李丽香

    目的 探讨PICC导管穿刺点周围皮肤皮疹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3例PICC导管穿刺点周围皮疹的患者采用美皮康敷贴,观察其对早期皮疹的护理效果.结果 23例皮疹的患者痊愈,治愈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早期皮疹可使用美皮康敷贴,疗效显著.

  • 心电精准定位结合B超引导PICC导管锁骨下静脉置入术的探讨

    作者:吴桂梅;王娟;郝云;陈萍

    目的 探讨心电技术结合B超引导PICC导管锁骨下静脉置入术的精准定位.方法 61例行锁骨下PICC导管置入的患者,利用超声引导结合心电技术定位,观察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尖端到位精准率.结果 61例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100%,导管尖端到位精准率98.3%.结论 心电技术精准定位结合B超引导PICC导管锁骨下静脉置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置管定位的成功率,降低置管时的风险.

  • picc导管贴膜下皮肤过敏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外用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诚;徐云

    目的 探究picc导管贴膜下皮肤过敏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外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行picc置管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现透明膜过敏患者36例,对患者行全程护理模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出现症状时间越长,患者治愈时间越长,轻度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与其他患者对比P<0.05,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结论 picc置管贴膜下,患者容易出现皮肤过敏,且发病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差,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 早产儿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可行性

    作者:戴红艳

    目的 对早产儿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早产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导管,对对照组患者予以经上肢静脉留置导管,观察并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导管异位情况.结果 进行置管后,观察组早产儿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导管,置管期间安全性高,刺激性较小,准确性较高,比上肢静脉留置导管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加红

    目的 研究与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PICC知识知晓度、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之后,能显著提高患者PICC知识知晓度,且能有效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减少各种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PICC导管应用于白血病患者化疗的护理分析

    作者:刘小莉

    目的:观察在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护理中采用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09例,采用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置管给药,观察PICC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PICC导管置管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低,静脉炎发生率11.0%,渗血发生率4.6%,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2.8%,导管堵塞发生率3.7%,脱管发生率1.8%;平均留置时间215天。结论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中,采用PICC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穿刺成功率高,需要在留置管护理中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化疗顺利进行。

  • 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奚艳

    目的 分析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进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20,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效果

    作者:祝文艳

    目的 研究分析在肺癌患者护理中PICC置管中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中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状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5%与65.0%,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与6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推广.

  • PICC导管专用服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卉;吴治敏;王晶晶;刘娟

    PICC是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因置管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导管留置时间长,广泛适用于临床肿瘤患者.其导管的使用时间长短与导管的规范化使用、维护,利于操作以及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密切相关,目前随着PICC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穿刺部位位于手臂的肘部或上臂内侧,为方便患者因秋冬季患者穿衣较多,避免穿脱衣物时造成导管的意外脱出,进行导管维护时较好的暴露穿刺部位,利于导管的观察和维护,同时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暴露,以及在进行治疗时便于操作使用.

  • 研究新生儿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于淼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NICU收治并实施PICC导管治疗新生儿150例,依据新生儿PICC置管护理措施差异性分组做前瞻性研究,A组75例,仅开展常规护理,B组75例,依据新生儿生理特点给予PICC置管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B组新生儿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并发症降低率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PICC置管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避免静脉反复穿刺,减少新生儿机体疼痛,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老年食管癌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的研究

    作者:刘志敏;张静;徐立霞;王玉栋;吕雅蕾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在置入PICC导管过程中,采取措施干预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上腔静脉系血栓发生的风险。方法 PICC置管专科护士筛选6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入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34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0例,对照组17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在肘上穿刺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置管后科学指导患者运动方式,局部热敷贵要静脉体表投影解剖位置,连续7天,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每天1次,连续14天,随访12周。对照组采用盲穿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置管后指导患者运动方式,连续7天,随访12周。随访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见穿刺静脉血管腔内实性回声作为确诊静脉血栓的标准,记录静脉血栓发生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165例,成功率97.14%,其中7例发生腋静脉血栓,对照组穿刺成功143例,成功率84.28%,其中16例发生腋静脉及颈内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1)。结论在置入PICC导管过程中,采取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上腔静脉系血栓发生的风险。

  • 1例乳腺癌患者应用PICC导管行静脉化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姜俊仙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传统的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加之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可造成静脉炎、血管变硬呈条索状;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血管损伤,甚至坏死,影响继续治疗.

    关键词: PICC导管 化疗 护理
  • 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

    作者:蒋一峰

    晚期肿瘤患者、老年长期慢性病患者由于疾病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大多数营养不良,血管质量普遍较差;而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些需要长期进行治疗的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极易出现外漏、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而且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我科自2003年起开始使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至今,已成功完成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

    关键词: PICC导管 护理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中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作者:杨蓉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中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基础研究资料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门诊患者,患者均需要进行PICC导管维护,结合患者意愿将其进行分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n=62)给予患者日常性基础护理,观察组(n=62)则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经过集束化护理后整体的护理满意率提升1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降低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维持较为理想的护理状态,降低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

  • 探析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作者:周春霞

    目的 探析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方法,提升我医院医疗水平.方法 选择我医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0月需要进行PICC导管置入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观察组3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粗针穿刺法进行穿刺,观察组采取改良塞丁格方法进行穿刺.在穿刺后,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炎产生率、导管异位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进行差异化的穿刺后,发现观察组在患者静脉炎产生率、导管异位率等观察指标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改良塞丁格(Seldinger)方法进行PICC导管置入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广泛应用和保持研究.

  • PICC导管局部感染甲硝唑湿敷与葡萄糖氯已定抗菌敷料效果对比

    作者:朱彩娟

    目的:研究甲硝唑湿敷与葡萄糖氯已定抗菌敷料两种湿敷方法 对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发生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临床分析资料,按随机数据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氯已定抗菌敷料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硝唑湿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3.85±1.30)d,且所有患者均在2~7d有所好转;对照组治愈时间为(5.48±1.75)d;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对PICC导管局部感染的患者给予甲硝唑湿敷与葡萄糖氯已定抗菌敷料两种湿敷方法进行治疗,葡萄糖氯已定抗菌敷料用于轻度感染有效,但在化疗粒缺期尤其夏季出现的中度感染甚至重度感染建议运用甲硝唑湿敷,防止感染加重,诱发导管相关性感染严重并发症.

  • 肿瘤日间病房PICC导管三防维护

    作者:朱佳;徐雅敏

    目的:探讨肿瘤日间病房行PICC导管化疗中的三防维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41例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行防感染、防堵管及防血栓的三防维护,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41例患者维护良好38例,堵管及穿刺肢体肿胀各1例,化疗期间无1例感染情况,结论:对于肿瘤患者,规范PICC导管维护与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感染情况,并避免堵管及防治血栓形成.

  • 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管再通方法的研究

    作者:张春兰

    目的:分析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管再通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到2016年收治采用经外周静脉入中央静脉置管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进行本次研究,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管患者10例,分析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管的尿激酶再通应用价值.结果:10例患者中应用尿激酶再通管的一次性通管人数达9例,处理无效人数1例.结论:尿激酶应用在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管再通疗效良好.

  • PICC导管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

    作者:杨佩;丁艳妮;沈斐;杨红

    本文旨在探究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和护理的成效,提到了2015年到2016年106例乳腺癌术后置入PICC导管的实例进行剖析.在进行化疗的同时采用一定的护理干预,这样做的结果是成功的.没有一例患者出现如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顺利结束整个治疗.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有效避免的了化疗的不良反应.

  • PICC导管在骨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孙大千;孙莹;阙纤沛

    目的 探讨骨科重症患者PICC导管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39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和留置针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炎、渗出、静脉器材花费情况.结果 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留置针组的100%(P<0.05);PICC组渗出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留置针组的53%(P<0.05);PICC组日花费为(15±2.2)元,显著少于留置针组的(35±2.9)元(P<0.05).结论 骨科重症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静脉炎、渗出的发生,降低治疗费用.

345 条记录 17/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