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微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PICC导管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感染痊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ICC导管感染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肿瘤内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甜

    目的:进一步分析肿瘤内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168例病患,对以上病患的临床资料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非计划拔管因素进行总结.结果: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8.33%,其中8例为女性,占比57.14%,6例为男性,占比42.86%;有2例拔管原因为导管堵塞,占比14.29%;3例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占比21.43%;2例为血栓,占比14.29%;2例为导管滑脱,占比14.29%;2例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占比14.29%;3例为其他,占比21.43%;年龄≥60病患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病患;置管部位在肘窝下病患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高肘窝上病患;置管时间≥30d病患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高于<30d的病患;高浓度高营养病患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药物.结论:年龄、置管部位、置管时间以及药物浓度等均是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应该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 PICC导管在卵巢癌静脉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中群;张莉

    目的:探究PICC导管在卵巢癌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以及其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作为本研究时间段,将时间段内80例卵巢癌静脉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使用PICC导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常规留置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效果并总结有效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少于对照组27.5%,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ICC导管在卵巢癌静脉化疗中应用时,可减少其并发症,保证置管的安全性.

  • PICC导管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刘晓莉;白云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于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挑选,将100例分成不同组: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给药)、研究组(PICC导管给药),治疗后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高烧、呕吐、头痛、昏迷等症状消退时间及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PICC导管给药措施作用突出,可加快症状消退,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 PICC导管标准维护流程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观察

    作者:罗希

    目的:观察分析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标准维护标准流程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150例需长期输液的PICC置管患者,按照不同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75例,应用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方法)和对照组(75例,应用常规PICC导管维护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需长期输液的PICC置管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病原菌定植、血液感染)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结果:实验组需长期输液的PICC置管患者的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病原菌定植、血液感染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需长期输液的PICC置管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导管标准维护流程能够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总满意率.

  • 6例妇科肿瘤患者PICC导管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居红英;邱丹丹;刘孟

    目的:分析PICC导管脱管的原因,寻找降低PICC脱管发生的可行性措施.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病房行PICC穿刺置管术患者46例,发生不同程度脱管6例,其中院内发生脱管3例(重度脱管1例,轻度脱管2例)院外带管期间发生脱管3例(中度脱管1例,轻度脱管2例).结果:分析发生脱管的原因为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导管的因素.针对原因分别提出了相应措施:规范PICC操作技术的培训与管理、优化PICC维护技术、特殊情况下的PICC维护处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及脱管的应急处理.结论:提高护士专业操作水平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降低穿刺部位感染、渗血、皮肤过敏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脱管的发生.

    关键词: PICC导管 脱管 护理
  • 护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陆留仙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诊治的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白血病患者能够提高对PICC导管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新生儿科PICC导管堵塞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

    作者:周治玉

    目的 探讨新生儿科PICC导管堵塞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PICC导管的患儿一共有100例,其中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导管堵塞,对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PICC导管堵塞因素主要包括有置管因素、导管应用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血液高凝状态,同时通过护理干预,16例患儿的导管复通,1例出现静脉血栓拔管.结论 新生儿科PICC导管堵塞因素包含置管、导管应用等,一旦出现堵塞,则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发生堵塞的几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探讨互动达标护理对置入PICC导管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效果

    作者:王道翠

    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护理对置入PICC导管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PICC带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互动达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置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达标护理可有效提升置入PICC导管患者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增加患者对护理计划的认同感,值得临床推广.

  • 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张红

    目的 分析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的临床价值以及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行大剂量化疗的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治疗和护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PICC导管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观察组患者低2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需要行大剂量化疗的肿瘤患者而言,使用PICC插管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PICC导管在急危重患者中的使用与护理

    作者:杨燕玲;王艳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置管时间为7-180d[1]然而PICC毕竟不同于周围静脉穿刺,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插管失败,被迫放弃治疗.

    关键词: PICC导管 使用 护理
  •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贺芳草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临床使用PICC置管(自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6年1月~2017年4月时间段内至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患者,总计4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或术后通过PICC导管接受化疗治疗,总结分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体会.结果 总计8例(17.7%)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感染,1例静脉血栓,3例静脉炎,2例穿刺后渗血,1例导管堵塞,经及时护理及干预后,所有研究对象化疗效果满意.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时通过PICC置管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通过有效干预护理后有利于患者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其依从性,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 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金娜

    目的 通过对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出现非计划拔管问题的24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查询并剖析与其有关的明显将产生风险的要素,并提出有关的管理方案.方法 挑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280名运用PICC导管的乳腺癌病人,之中含24名非计划拔管者,将病人的基础临床资料以及后续的置管方法与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年纪高于60岁的病人(包括60岁)非计划拔管几率明显大于年纪还在中年、青年的病人;使用肘窝上四横指置管方法的病人非计划拔管几率显著低于使用传统盲穿肘窝下两横指方法的病人;置管时间在30d以上的病人的非计划拔管几率明显高于置管时间在30 d以内的病人;营养高、浓度高的药物,譬如输血、脂肪乳、血制品、甘露醇等药物,在使用之后的非计划拔管的几率均高于一般药物.结论 年纪、置管部位、置管时间以及药物浓度等皆是PICC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大风险要素,所以我们应当根据这几个要素采取针对性的方案,从而真正行之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

  • 浅析舒适护理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留置PICC管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冰野;霍晶;李雨诗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留置PICC管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数字随机原则,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于留置PICC管的依从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仅有73.3%(11例)的患者接受PICC置管操作,且有2例患者在置入后有因携带不便而有取出意向;观察组患者则有93.3%(14例)的患者接受PICC置管,且置管后积极配合相关护理工作,未见有取出意向.结论 浅析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对留置PICC管的依从性,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值得推广.

  • 护患一体化护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作者:阿孜古力·吐尔逊;王湘君

    目的 分析护患一体化护理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使用PICC导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患一体化护理组(护患一体组),每组38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的PICC导管护理措施,护患一体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护患一体化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堵管、感染、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患一体化护理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开口型PICC导管在上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静

    目的 将开口型PICC导管应用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进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我科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溶栓前后的疗效对比.结果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皮温正常,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肱静脉血栓再通.结论 通过床旁超声引导置入开口型PICC导管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痛苦小、费用低、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化疗病人PICC并发症讨论及预防

    作者:张星

    本文基于对PICC植入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记录,总结了PICC导管常规维护与院外维护的注意要点.对PICC导管的感染因素进行了辨识,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临床发现的PICC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并介绍了临床护理应当采取的措施.

  • PICC导管外固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龚媛

    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PICC在1997年被美国BD公司引进中国,近十年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得到广泛临床应用[1]。但长期留置,可发生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异位等并发症。PICC脱出的发生率为5%-31%[2]。我科于2012年3月为一肿瘤患者置入PICC,使用过程中自行滑出,为保证患者的使用,我们改进了PICC的外固定方法,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

    关键词: PICC导管 外固定 护理
  • 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塞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宽燕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导管内血栓性堵塞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发生堵管情况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行PICC导管发生血栓性堵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筛选48例.根据导管内血栓性堵塞的处理方法分为回抽挤压法护理组与尿激酶再通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再通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通管成功率及再通花费时间,结果:显示回抽挤压法的通过成功率为明显高于尿激酶再通组,通管所花费时间明显低于尿激酶再通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回抽挤压法组患者满意度为95.8%,尿激酶再通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83.3%,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内血栓性堵塞行回抽挤压法护理法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宿英洁

    目的 探讨PICC导管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从中随机挑选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其余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经过相同的治疗阶段后对两组的治疗结果 进行评价.结果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较低,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前者为92.86%,后者为7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PICC导管治疗,疗效良好,再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安全性.

345 条记录 15/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