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进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涛;高媛

    目的 探讨小主动脉瓣环患者进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主动脉瓣环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19 mm瓣膜组(选择19 mm瓣膜治疗)和21 mm瓣膜组(选择21 mm瓣膜),各6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21 mm瓣膜组的术后心功能情况优于19 mm瓣膜组(P<0.05).19 mm瓣膜组与21 mm瓣膜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两组患者的主动脉跨瓣压差、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表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3年,21 mm瓣膜组的主动脉跨瓣压差、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F及体表面积与19 mm瓣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主动脉瓣环患者采用小口径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风心病换瓣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与观察

    作者:李增芳

    对41例换瓣患者指导其正确应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PTT、PTA,用药后严密观察,以防用药不当出现瓣膜栓塞或出血等并发症.结果41例患者未发生栓塞,2例出现鼻衄,1例出现便血,通过调整药量症状均消失.

  • 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瓣膜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罡

    目的:观察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瓣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老年心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行机械瓣膜置换术,观察组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舒张末内径(LVEDD)、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瓣膜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

  • 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衰

    作者:张超;赵耘

    病例摘要:患者李某,32岁,主因"停经25周,伴二尖瓣置换术后8年,咳嗽20d,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10 d"于2004年5月14日入院.末次月经2003年11月18日,核实孕周相符.既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8年前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长期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从未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等.2003年7月曾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恢复好.

  • 机械瓣膜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作者:陈拿拉

    目的:探讨机械瓣膜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胸外科三病室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62例,给予机械瓣膜术同期射频消融术治疗,治疗过后给予相对应的护理。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手术后出现房性早搏的有11例,心房颤动的有10例,房室传导阻滞有16例,呼吸功能不全有2例,少量心包积液有8例,焦虑情绪有15例,手术之后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心脏自动复跳例数以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护理过程中注重观察及预防患者的心律失常、注重患者机械辅助通气的护理,同时还应当注重患者因心脏穿孔而导致的出血情况。结论通过比较发现机械瓣膜术同期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有效扭转、改善窦性心律稳定以及心房颤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瓣膜置换术后并发髂外动脉血栓形成及脑栓塞1例

    作者:陈明宝;阎兴治;向道康

    患者女,35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乏力半年,加重1周"于2006年6月22日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颤、心功能Ⅲ级收入院.术前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12.6 s(正常9.5~15.5 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6,纤维蛋白原(Fbg)1.88 g/L(正常2.00~4.00 g/L).于6月30日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中左心房未见血栓,手术顺利.

  • 四例长期华法林抗凝患者在妇科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杨丽

    例1 22岁,孕2产0,因"孕22周胎死宫内,要求终止妊娠"于2008年2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双下肢动脉血栓行人工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及双下肢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长期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本次妊娠早孕期用肝素抗凝,中孕期改用华法林每日3.00 mg及3.75 mg隔日交替.术前查凝血酶原时间(PT)31.9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72.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克赛)40mg12 h1次皮下注射.5 d后PT13.6 s、INR1.12,遂行依沙吖啶(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

  • 100例农村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作者:舒倩丽

    目的:调查分析100例农村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采用Morisky-Green测评表对此次研究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问答,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进行研究其影响因素.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孕产期的抗凝治疗护理

    作者:郑莹;刘雅玲;陈光献;张希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孕产期抗凝治疗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孕产期妇女进行孕早期、孕晚期及分娩期的抗凝治疗监测,根据孕期各阶段调整抗凝药物,观察抗凝治疗效果及出现的并发症,加强孕产期的抗凝治疗护理.结果:17例孕妇剖宫产顺利产下足月胎儿,1例20周出现死胎,2例胎儿早产死亡,孕产妇均无严重出血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中应掌握妊娠抗凝治疗的特殊性,加强对孕产妇抗凝治疗的合理指导及并发症的观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071例低强度抗凝报告

    作者:赖登祥;张俭荣;周素明;李稳发;靳云州;屈云飞;吴迪;冯林

    目的 评价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MHVR)患者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2012年1月-2016年5月对1 071例MHVR患者进行门诊监测,将INR控制在1.5~2.5范围,统计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和INR值.结果 门诊抗凝治疗患者1 071例共计随访8 826例次,随访时间1~47个月,平均8.24月.INR平均值1.99±0.69,中位值1.89,共发生抗凝相关不良事件59例次(0.67%),其中血栓相关事件10例次(0.11%),无死亡病例,有5例患者超过3个月未监测INR,有2例超过半年未监测INR.出血相关事件49例次(0.56%),死亡3例(0.28%),有27例超过3个月未监测INR,有9例超过半年未监测INR,有15例发生严重出血超过3 d才到医院救治,其中3例患者因大出血诱发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而导致死亡.本中心INR监测值为1.99±0.69.结论 MHVR患者实施低强度抗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及规范的定期监测.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二种抗凝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谭启明;刘锦屏;秦良光;于波;陈洪晔

    目的:建立连云港地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模型。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采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起始剂量3.75mg组(A组)和起始剂量5mg组(B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抗凝起始剂量、维持剂量、抗凝强度、术后到达抗凝达标时间、抗凝稳定时间、术后抗凝并发症等。结果:A、B组抗凝模型均取得良好的抗凝结果;相比而言,B组模型比A组模型更有利于抗凝达标和稳定,抗凝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建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模型,降低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 换瓣术后患者华法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关系

    作者:周婷婷;司在霞;周敏;王晨;曹广庆

    目的 调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社会支持现状及两者相关性,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56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结果 156例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得分为(7.25±0.93)分,88.4%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7.07 ±6.23)分;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年龄、文化程度是患者华法林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其中社会支持影响大.结论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受其社会支持影响,医护人员应通过针对性干预策略协助患者争取家庭、社会支持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 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服药信念对社会支持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中介作用

    作者:刘思含;周敏

    目的 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社会支持、服药信念和抗凝治疗依从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服药信念在社会支持和抗凝治疗依从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15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门诊、电话等形式的回访.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文版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和抗凝治疗依从性量表.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的患者社会支持与服药信念呈明显相关性(r=0.441,P<0.05),服药信念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r=0.441,P<0.05),社会支持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均有统计学意义(r=0.300,P<0.05).将服药信念与社会支持和抗凝治疗依从性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中,在服药信念的中介作用下,社会支持与抗凝治疗依从性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B=0.020,P>0.05).结论 服药信念在社会支持与抗凝治疗依从性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改善服药信念提高患者抗凝服药依从性.

  • 一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腰椎手术并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原因分析和护理

    作者:吴佳倩;孙佳丽;姜香云

    总结了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腰椎手术出现迟发性巨大硬膜外血肿护理经验。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心脏功能),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尤其每日监测PT和INR,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避免术后活动、搬运不当以及腹压增加,是应用抗凝剂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接受脊柱手术,防止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关键。

  •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过渡期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作者:辜玉磊;王翠丽

    目的:深入分析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过渡期自我管理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分析法,以目的性抽样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机械瓣膜置换术后6个月内的患者18例,就患者的自我管理体验进行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过渡期主要有以下3个领域的自我管理体验:(1)心理社会领域,包括情绪低落和消极、角色适应不良、缺乏家庭-社会支持;(2)健康行为领域,包括自我护理能力不足、用药依从性降低、失眠和不良生活习惯;(3)环境领域,包括收入限制就医行为、交通不便。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过渡期患者存在自我管理困难,需要家人及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医护人员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关心与支持,以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晨;周敏;司在霞;周婷婷

    目的:调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状况,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外科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64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164例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好,平均得分为(620.97±136.46)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共10个,目前心功能(Ⅱ、Ⅲ)、婚姻状况(离异或丧偶)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整体水平较好,应依据影响因素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

    作者:司在霞;曹广庆;郭灵霞;周敏;李霞

    目的 评估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并探讨其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电话回访2011年1-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外科行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130例,对其进行华法林服药信念问卷及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的调查.结果 本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得分为(6.49±3.11)分,其中知觉受益维度得分为(16.18±1.76)分,高于知觉障碍维度得分[(9.68±1.96)分](P<0.01);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7.12±4.33)分,63.2%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 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与抗凝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评估患者的华法林服药信念,及时识别患者的不良认知并有效引导患者树立积极正确的华法林服药信念,从而提高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抗凝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司在霞;郭灵霞;周敏;李莹;曹广庆

    目的 评估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抗凝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抗凝依从性问卷及抗凝知识问卷对165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 165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的抗凝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6.44±3.70)分,33.6%的患者抗凝依从性差,抗凝知识平均得分为(13.52±5.86)分;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患者的抗凝知识、文化程度、月收入及年龄是抗凝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其中抗凝知识对患者抗凝依从性的影响大.结论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抗凝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增加患者的抗凝知识,加强对较低文化程度和收入及年轻患者的干预指导以提高其抗凝依从性.

  • "患者自我管理本"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顾晓婷;吴晓蓉;郑微艳;许莉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在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记录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者自我管理本";两组患者出院前1 d填写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知识问卷,出院6个月复诊时,采用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测量服药依从性;出院1周后至出院1年后复诊,统计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华法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NR值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有利于掌握抗凝知识,提高口服华法林依从性,控制INR值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抗凝治疗情况.

  • 疾病管理计划对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抗凝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陈朝红;李雪苹;陈艳丽;陈小华;林爱玲

    目的 观察疾病管理计划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长期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3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71例和观察组177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疾病管理计划干预.观察出院第12月及第18月两组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记录出院7~36月患者抗凝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服用华法林依从性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凝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 疾病管理计划能够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长期抗凝的依从性.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