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晶星Lenstar-900(LS900)与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近视患者角膜厚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延芳

    目的:比较晶星Lenstar-900(LS900)与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近视患者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LS900与Oculyzer测量101例201眼近视患者的角膜厚度,对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S900测得的角膜厚度为534.35±28.114μm,Oculyzer测得值为536.78±26.725μm,两者的差值平均为-2.423±7.159μm.两种方法测量角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8,P<0.01),同时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967,p=0.000).结论:LS900与Oculyzer对于测量近视患者的角膜厚度的差异虽然有统计学意义,但同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临床中可以相互参照.

  • 四种仪器测量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的比较

    作者:莫婷;沈政伟;姜黎;尹禾;李丽;吴金桃

    目的 比较Oculyzer眼前段分析系统、光学生物测量仪Lenstar LS900、角膜内皮镜与超声测厚仪测量屈光不正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方法 连续选取行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34例(68只眼),对每位患者分别用Oculyzer、Lenstar、Tomey内皮镜、超声测厚仪四种仪器测量其CCT,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简单线性相关、Bland-Altman分析.结果 Oculyzer、Lenstar、Tomey内皮镜、超声测厚仪测量CCT平均值为(557.69±32.99) μm、(546.75±34.44) μm、(539.44±33.58) μm、(555.87±34.97) μm.超声测厚仪与Oculyzer两种测量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厚仪与lenstar、Tomey内皮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线性相关显示超声测厚仪与Oculyzer、Lenstar和Tomey内皮镜三种仪器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0.965、0.968.Bland-Alunan分析显示超声测厚仪与Oculyzer、Lenstar和Tomey内皮镜比较95%一致性界限范围分别为(-24.71~21.07)μm、(-8.79 ~27.03)μm、(-10.74~23.60)μm.结论 Oculyzer测量值与超声测厚仪接近;三种仪器与超声测厚仪之间呈正相关;三种仪器与超声测厚仪的一致性均较好.

  • 眼前节分析系统和A超测厚仪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结果的比较

    作者:高彦;刘明娜;高华;高美丽;张涛;史伟云

    目的 比较眼前节分析系统(OCULYZER)和A超测厚仪(A超)对测量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OCULYZER和A超同时测量67例(134只眼)单纯屈光不正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用SPSS10.0和EXCEL表格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测量方法 间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同时比较了每组数据中不同眼别、性别和戴角膜接触镜时间CCT间的差异.结果 对OCULYZER和A超测量134只眼角膜中央厚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CT均值分别为(534.99±28.66)μm、(535.10±29.22)μm,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数据中不同眼别、性别之间CCT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戴角膜接触镜时间的长短与CCT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OCULYZER在角膜中央厚度测量方面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A超测厚无显著性差异.OCULYZER非接触性检查仪器在角膜屈光手术等角膜中央厚度测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眼前节处理系统个体化切削治疗复杂屈光不正

    作者:李凯军;高东鸿;张冬松;姜桂芳;路晖;尚惠芳;王荃

    目的 评价眼前节处理系统个体化切削治疗复杂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 63眼)复杂屈光不正患者应用眼前节处理系统的地形图引导,进行个体化切削,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前节分析系统的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图检查,以及主观视觉质量调查.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前角膜散光(2.46±0.36)D,术后残留(0.28 ±0.14)D:角膜切削量节省10%左右,有效增加了切削后角膜的厚度;主观视觉质量调查无不良反应;术后角膜地形图检查无偏中心现象.结论 眼前节处理系统个体化切削治疗复杂屈光不正安全、有效.

  • 飞秒激光制瓣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同梅;廖荣丰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探讨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纵向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1-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6例91眼,其中FS-LASIK组27例53眼,SBK组19例38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1周及1个月用Oculyzer系统测量角膜顶点(中央区)和直径2、4、6mm同心圆上(旁中央区、近周边区、周边区)共27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比较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 结果 FS-LASIK组术后1d、1周和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高度差分别为(-0.924±1.859)、(-1.151±1.586)和(-0.940±1.994)μm,周边区高度差分别为(1.046±1.667)、(1.172±1.566)和(1.023±1.622) μm,旁中央区和近周边区发生极微后移和前凸;SBK组术后1d、1周和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高度差分别为(-0.684±1.454)、(-1.053±1.723)和(-0.553±1.572)μm,周边区高度差分别为(1.207±1.317)、(1.327±1.529)和(1.208±1.415) μm,旁中央区及近周边区发生极微后移和前凸;2个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中央区、旁中央区、周边区和旁周边区高度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FS-LASIK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及旁中央区只有等效球镜度(SE)、手术切削深度(AD)2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他两区域自变量术前角膜中央薄点厚度(TCT)、SE、AD、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RBT)、切削比(AD/TCT)均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顶点发生轻微后移和周边部发生轻微前凸,术后1周时变化明显,术后1个月时有所恢复.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均发生轻微变化,但不足以引起角膜扩张,随着预矫正屈光度和AD增加,角膜后表面形态越容易受到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