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碘染色及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东芳;王树俊;陈宏超;贾超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而中晚期仅为10%[1]。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降低死亡率[2]。而内镜检查及内镜下病理活检是诊断食管病变的重要方法,然而白光内镜下对黏膜外观不明显或不典型病变常易漏诊,尤其是平坦型病变(IIb),白光内镜下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难以识别。随着科技进步,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non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ICE)、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和色素内镜(主要是碘染色法)等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癌的发现率。目前FICE技术报道较少,本研究拟比较FICE模式及碘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

  • 醋酸染色与碘染色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国稚;梁燕梅

    目的研究醋酸染色法(VIA)联合碘染色法(VILI)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妇科就诊的30~60岁已婚妇女进行VIA和VILI法宫颈病变的筛查,对于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2011年初查VIA或 VILI阳性325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107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50例,检出率2.94%(50/1698);2012年首次复检VIA或 VILI阳性194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63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13例,检出率0.98%(13/1324);2013年第二次复检VIA或VILI阳性157例,其中阴道镜下组织活检42例,确诊为CINⅠ及以上的病例4例,检出率0.41%(4/996)。确诊的CINⅠ、CINⅡ、CINⅢ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9.74岁(22例)、42.56岁(18例)、46.28岁(22例)和49.80岁(5例)。结论VIA和VILI法适合经济条件不发达区域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

  • 染色内窥镜早期发现食管癌

    作者:康艳

    染色内窥镜指将染料喷洒在消化道黏膜上,或经静脉或动脉注射染料色素后再做内窥镜检查.食管染色常用的是复方碘溶液染色法,其原理是成熟的非角化的食管鳞状上皮内含有大量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食管癌细胞内糖原含量较正常为少,甚至消失,因而遇碘后不变色(不染区);食管炎或食管溃疡的鳞状上皮细胞受损,糖原含量减少,故呈浅染色区.碘染色法结合现代高分辨率的放大电子胃镜的应用可提高内镜下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 内蒙古地区醋酸/碘染色法筛查子宫颈癌的结果分析

    作者:段仙芝;乌恩岳苏;岑尧

    目的:评价基层医生采用醋酸碘染色法(VIA/VILI)在农牧区筛查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醋酸(VIA)和碘染色法(VILI)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科左后旗蒙古族聚居为主的农村牧区对30~59岁妇女人群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对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采用同样的程序对人群进行复查,通过比较1年筛查与连续2年筛查的结果,评价该方案的筛查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x2检验,t检验.结果:2008~2009年期间对6002人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6002)与第2轮(4609人)筛查CIN1、CIN2、CIN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92%、0.15%、0.07%、0.1%和0.43%、0.17%、0.02%、0.同样2009~2010年期间对6008例人群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6008人)与第2轮(4459人)筛查对于CIN1、CIN2、CIN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52%、0.23%、0.03%、0.12%和0.18%、0.02%、0、0.2008~2010年期间筛查全部人群(12010)的CIN1、CIN2、CIN3和子宫颈癌的累计检出率分别为0.95%、0.27%、0.06%和0.11%,其中75.44%的CIN1、72.88%的CIN2、85.71%的CIN3和100%的子宫颈癌是通过初次筛查发现的,累计检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166人,患病率1.38%.结论:宫颈癌的筛查重点应放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牧区,由经过培训的基层医生用VIA/VILI方法开展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

  • 醋酸染色法联合碘染色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钱杏仙;周红燕;张亚萍;泮少颖

    [目的] 评价醋酸染色法(VIA)联合碘染色法(VILI)对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采用VIA/VILI在杭州市萧山区农村28~55岁的妇女人群中开展宫颈癌筛查.VIA或VILI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阳性者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 2007~2009年期间,总筛查1 697人次,其中低级别CIN 17例、高级别CIN 10例、浸润癌2例.[结论] 在资源、设备有限的农村地区,VIA/VILI方法对妇女开展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及早诊早治.

  • 农村地区醋酸/碘染色法筛查子宫颈癌的3年结果分析

    作者:张永贞;马俊飞;赵方辉;向喜娥;马朝辉;石樱桃;胡尚英;乔友林

    背景与目的: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子宫颈癌防治计划,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更缺乏子宫颈癌的防治技术和经验.本研究报道山西省襄垣县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的人群筛查资料.评价基层医生采用醋酸或碘染色法(VIA/VILI)在农村地区筛查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醋酸染色法(VIA)和碘染色法(VILI)在山西省襄垣县30~59岁的妇女人群中开展子宫颈癌筛查,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采用同样的程序对人群进行复查,通过比较1年筛查、连续2年筛查和连续3年筛查的结果,评价该方案的筛查效果.结果:在2005~2008年期间,有7145名适龄妇女参加了筛查,平均年龄为42.16岁,筛查人群平均参与率为74.75%.其中2005~2007年期间,对1 287人连续筛查了3年,第1轮筛查CIN 2、CIN 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70%(9例)、1.01%(13例)、0.23%(3例);第2轮(976人)筛查检出率分别为0.22%(2例)、0.11%(1例)、0;第3轮筛查仪增加了1例CIN 2病例.2006~2007年期间对3 490人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3 490人)与第2轮(2 943人)筛查CIN 2、CIN 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26%(9例)、0.52%(18例)、0.15%(5例)和0.40%(14例)、0.40%(14例)、0.03%(1例).同样2007~2008年期间对2 368例人群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2 368人)与第2轮(2 040人)筛查对于CIN 2、CIN 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55%(13例)、0.25%(6例)、0.12%(3例)和0.42%(10例)、0.04%(1例)、0.2005~2008年期间筛查全部人群(7 145)的CIN 2、CIN 3和子宫颈癌的累计检出率分别为0.81%(58例)、0.74%(53例)和0.17%(12例),其中53.45%(31例)的CIN 2、69.81%(37例)的CIN 3和91.67%的子宫颈癌(11例)是通过初次筛查发现的,除了第2轮筛查发现的1例早期癌(Ⅰ a).在查出的宫颈早期病变中,CIN 1、CIN 2、CIN 3和子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8.65岁、40.61岁、44.10岁、46.73岁.结论:在资源有限、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经过培训的基层医生用VIA/VILI方法对30~59岁妇女开展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筛查一次可以有效检出50%以上的CIN 2和2/3以上的CIN 3及几乎所有的癌症:连续筛查2次,可以提高人群中CIN 2、CIN 3病变的检出率.

  • 醋酸/碘染色法在宫颈癌筛查中运用评价

    作者:邱惠;王冬;何美;张艳;周琦

    目的 评价基层医生采用醋酸/碘染色后肉眼观察法(VIA/VILI)在农村地区筛查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 采用醋酸染色法( acetic acid,VIA)和碘染色法(lugol's iodine,VILI)对重庆市涪陵区30 -59岁的的已婚妇女进行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VIA或VILI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病变处取活检并进行病理组织诊断;通过连续2年筛查的结果,评价该筛查方案的效果.结果 2006 -2010年对10 279人连续筛查2次,VIA/VILI阳性率14.50%,阳性者中1 487人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转诊率14.47%,32.28%在病变处取活检;首次病理确诊6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15例CINⅡ、25例CINⅢ、2例早浸/浸润性子宫颈癌,第2轮筛查病理确诊26例CIN I、11例CINⅡ、3例CINⅢ、0例早浸/浸润性子宫颈癌;经2轮筛查后CIN I、CINⅡ、CINⅢ、早浸/浸润性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85%、0.25%、0.27%、0.02%.结论 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经过培训的基层医生采用肉眼观察,以阴道镜检查作为技术保障,对30-59岁妇女进行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

  • PEG-EPO中残余聚乙二醇的碘染色法

    作者:张雪艳;陈智勇;王黔川

    目的:建立检测聚乙二醇化促红细胞生成素(PEG-EPO)产品中残余聚乙二醇(mPEG2-COOH)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采用碘染色法进行染色,根据染色带深浅分析样品中mPEG2-COOH的含量.结果:确定了测量PEG-EPO中检测mPEG2-COOH含量的实验条件,在本实验条件下mPEG2-COOH的检测下限约为5μg·mL-1.结论:本法便捷、重复性好,适合该mPEG2-COOH含量的检测要求.同时可运用于相关的聚乙二醇修饰蛋白质.

  • 液基细胞学技术与碘染色法在衣原体检测中的比较

    作者:魏家贵;方耀武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在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集98例患者眼结膜分泌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检测衣原包涵体,并与传统碘染色法作对比.结果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检测98例患者检出沙眼衣原包涵体71例,其中散在型为40例占56.3%,帽型为20例占28.2%,桑葚型为7例占9.9%,填塞型为4例占5.6%,总阳性率为72.4%(71/98),传统碘染色法检验98例患者检出沙眼衣原包涵体18例,散在型为10例占55.6%,帽型为4例占22.2%,桑葚型为4例占22.2%,总阳性率18.4%(18/98).TCT检测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碘涂片法(x2=33.37,P<0.01).结论 两种染色方法比较,TCT用于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敏感度高,可克服传统碘染色法假阴性率高的弊端,它是基层医院提高沙眼衣原体诊断率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