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滚轮微针处理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桡动脉穿刺疼痛的影响

    作者:刁枢;师小伟;张立超;周宇豪;夏伟

    目的 观察滚轮微针处理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后行桡动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按照实施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1h后桡动脉穿刺)和滚轮微针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再行滚轮微针处理后15 min桡动脉穿刺)各30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穿刺疼痛情况,统计穿刺总成功率和穿刺满意率,穿刺后24h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滚轮微针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1.1±0.4)分vs (1.9±0.5)分,P<0.05],穿刺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3.3% vs 70%,P<0.05);两组穿刺总成功率和皮肤不良反应(发红,淤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后行滚轮微针处理安全性好,可减轻桡动脉穿刺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不同密度滚轮微针对曲安奈德的透皮促渗作用

    作者:张娟娟;朱全刚;张立超

    目的 探讨不同密度滚轮微针对曲安奈德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考察体外经皮渗透特性,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对照组、192针、540针滚轮微针处理组分别于2、4、6、8、10、12h取接收液0.2 ml,用HPLC法测定曲安奈德含量,计算累积渗透量,并测定皮肤内曲安奈德滞留量.采用测定血药浓度法考察在体吸收特性,在体给药2h后HPLC法测定各组皮肤及血浆中曲安奈德的含量.结果 两种密度滚轮微针对曲安奈德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透作用.离体透皮实验结果显示,192针微针处理组和540针微针处理组的累积渗透量Q分别是对照组的1.3倍和2.2倍,相应的皮肤内滞留量也分别是对照组的1.9倍和2.8倍.在体实验结果显示,192针微针和540针微针组的皮肤滞留量是对照组的2.1和2.3倍,同时也将血药浓度提高了1.3倍和1.4倍.结论 结论 两种不同密度滚轮微针均能有效提高曲安奈德的经皮渗透量,提高皮肤内药物含量,同时也导致血药浓度的增加,且不同密度微针的促透作用有所不同.

  • 滚轮微针技术对黄柏提取物乳膏中盐酸小檗碱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

    作者:茅婧怡;张娟娟;穆耶赛尔·麦麦提力;李福伦;李斌

    采用回流法制备黄柏提取物,再制成o/w型乳膏.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考察乳膏中盐酸小檗碱的体外透皮性能,探讨滚轮微针技术对黄柏提取物乳膏中盐酸小檗碱体外经皮渗透行为和皮肤滞留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用或采用微针处理组乳膏中盐酸小檗碱12h的累积渗透量为(0.161±0.008)、(0.978±0.034) mg/cm2,经皮渗透速率为(0.035±0.007)、(0.197±0.018) mg·cm-2·h-1,皮肤滞留量为(0.373±0.021)、(1.364±0.342)mg/cm2.可见,滚轮微针技术能显著提高外用黄柏提取物乳膏中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量(P<0.05),增加皮肤内药物滞留量(P<0.05).

  • 改装滚轮微针促进人增生性瘢痕皮肤对醋酸曲安奈德的吸收

    作者:李雅;张娟娟;张立超;朱全刚;于海;吴志宏

    目的 考察改装滚轮微针在人增生性瘢痕皮肤中对醋酸曲安奈德的促透作用.方法 采用亚甲蓝和H-E染色法观察不同针长的微针刺人人增生性瘢痕皮肤的形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曲安奈德含量;采用洗脱法、匀浆法分别考察给药1、12 h时增生性瘢痕皮肤醋酸曲安奈德在体吸收特性;采用经皮水分流失(TEWL)测量法、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法考察其皮肤刺激性.结果 所优选的针长500 μm滚轮微针能有效穿透角质层,形成的微孔分布相对均匀;微针处理1、12h后,分别有27.42%、60.64%药物吸收进入皮肤.给药12h,皮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皮肤中滞留药量较给药1h下降至45.98%,而微针、直接涂布醋酸曲安奈德乳膏分别增加到2.73、4.18倍,微针组皮肤中滞留药量是直接涂布乳膏组的3.56倍(P<0.05).皮内注射12h皮肤药量分布并不均匀,均值为(4.83±5.51) μg,微针组均值为(0.93±0.14) μg,分布相对均匀.TEWL法显示微针处理与皮内注射的皮肤刺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法显示皮内注射的皮肤刺激性是微针处理的8.40倍.结论 改装滚轮微针处理后涂布醋酸曲安奈德乳膏较皮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在人增生性瘢痕中吸收均匀、皮肤刺激性较小,但其瘢痕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 不同长度滚轮微针预处理对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桡动脉穿刺的镇痛效果

    作者:刁枢;师小伟;张立超;夏伟;刘奇

    目的 观察不同长度滚轮微针预处理对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入3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以浸满2%利多卡因1 mL的吸水棉覆盖15 min后行桡动脉穿刺,微针500预处理组和微针750预处理组患者分别采用长度为500和750 μm的滚轮微针预处理和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行桡动脉穿刺.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穿刺疼痛程度,统计穿刺一次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记录穿刺前后即刻生命体征变化,穿刺前后皮肤情况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桡动脉穿刺后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呼吸频率均较同组穿刺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微针500预处理组和微针750预处理组穿刺前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微针500预处理组和微针750预处理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判定结果0~2级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3~4级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穿刺一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微针500预处理组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微针750预处理组(P值均<0.05).微针500预处理组预处理后皮肤发红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针750预处理组预处理后皮肤发红和48 h后穿刺部位皮肤瘀青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微针500预处理组(P值均<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处皮肤破损和感染.结论 长度为500μm的滚轮微针预处理的安全性好,可增强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的镇痛效果.

  • 中胚层疗法在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静;黄威;王燕;郑晓辉

    目的 观察滚轮微针,射频微针,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中胚层疗法治疗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滚轮微针组31例、射频微针组39例、微滴皮内注射组23例、药物对照组29例.前三组分别采用滚轮微针,射频微针,微滴皮内注射的方式治疗;药物对照组,外用吡美莫司药膏治疗,观察患者面部皮损的消退情况.结果 滚轮微针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2例,好转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4.8%;射频微针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5例,好转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6.4%;微滴皮内注射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3例,好转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5.2%;药物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1例,好转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34.5%;中胚层疗法总有效率(58.1%)高于药物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滚轮微针,射频微针,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中胚层疗法是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方法之一,有效率高,值得关注.

  • 改装滚轮微针用于醋酸曲安奈德经皮给药的特性试验

    作者:张娟娟;张立超;朱全刚

    目的:评价改装滚轮微针用于曲安奈德经皮给药的力度可控性、释药重现性和皮肤刺激性.方法:改装市售滚轮微针;石蜡切片、HE染色法观察不同微针使用力度(2.5,5.0,7.5,10.0,12.5,15.0,17,5,20.0 N)时的皮肤微孔深度,探讨改装前后其力度可控性;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Franz扩散池法考察改装前后曲安奈德经皮渗透特性;评分法测定皮肤刺激性.结果:皮肤微孔深度随微针使用力度的增加而加大,微孔深度范围由65,28~106.25 μm收窄为改装后的71.53~97.92 μm,其RSD范围由10.45 %~19.69%显著下降至改装后的2.33%~9.21%.在相同微针使用力度下,曲安奈德的累积释药量RSD范围由改装前的34.75%~55.92%,显著下降至改装后的14.29%~29,73%.改装滚轮微针用药1h时出现轻度皮肤刺激性,之后消失.结论:与市售滚轮微针相比,改装滚轮微针具有较好的力度可控性、释药重现性,以及较小的皮肤刺激性.

  • 滚轮微针、皮下分离术及CROSS技术联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琪;屈新华;李飞;崔晨斌;陶诗沁

    目的 探讨滚轮微针、皮下分离术及CROSS技术联合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至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激光美容中心治疗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20例,皆同时具有车厢样、冰锥样及浅碟样瘢痕,进行联合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3次.于治疗前、3次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疗效对比(包括ECCA评分,医生疗效评估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并记录恢复过程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ECCA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98.0±17.4)分、(82.2±12.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4.4%的患者改善率超过50%,94.4%的患者认为治疗满意或非常满意,100.0%患者认为联合治疗中度以上疼痛,常见副作用包括疼痛、血肿、红肿、结痂及色沉.结论 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方法,并在治疗后3个月仍有作用.

  • 滚轮微针预处理对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影响分析

    作者:陈文清;刘丽华

    目的 探讨在桡动脉穿刺中采用滚轮微针预处理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择期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穿刺前采用单纯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滚轮微针预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7%,平均VAS评分为(1.7±0.2)分,Wong-baker评估中0~2级51例(96.2%),3~4级2例(3.8%),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桡动脉穿刺中采用滚轮微针预处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并抑制穿刺疼痛程度,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射频微针、滚轮微针和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的中胚层疗法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效果

    作者:夏秋

    目的:研究射频微针、滚轮微针和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的中胚层疗法治疗敏感性皮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美容皮肤科进行诊治的78例敏感性皮肤患者,随机分为射频微针治疗组、滚轮微针治疗组、微滴皮内注射治疗组以及药物治疗组,分别采用射频微针治疗、滚轮微针治疗、微滴皮内注射治疗以及外用吡美莫司药膏治疗.结果:射频微针治疗组、滚轮微针治疗组、微滴皮内注射治疗组以及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射频微针、滚轮微针和微滴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的中胚层疗法均对敏感性皮肤具有较好的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