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导管碎栓溶栓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葛坤元;程宝亮;余超;陈秀峰;蒋晓东

    目的:探讨导管碎栓溶栓治疗高危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44例,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和局部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处理前后肺循环改善情况,分析心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44例高危肺栓塞患者,术前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和血压分别为(120±26.86)次/min、(72±10.48)mmHg和(88.12±10.86)mmHg。术后分别为(81±7.84)次/min、(93.76±6.14)mmHg和(130.22±14.16)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7~60个月,36例疗效持续,1例复发,3例因原发肿瘤死亡,4例失访。结论肺动脉导管碎溶栓治疗对肺栓塞患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合介入治疗高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评价与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张青云;丁萌;陈磊;高建国;杨植

    目的:探讨综合介入治疗在高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确诊高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4例,采用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肺动脉、下肢深静脉造影,并通过导管机械性处理和置管溶栓开通肺动脉和下肢深静脉,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开通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前休克指数和动脉血氧分压分别为(0.95±0.09)和(69.7±7.2)mmHg,术后1d分别为(0.74±0.22)和(80.6±1.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与Miller评分分别为(57.2±8.5)mmHg和(18.3±3.1),术后7d分别为(32.7±2.9)mmHg和(3.4±2.5),术后14d分别为(27.7±3.4)mmHg和(2.1±2.4),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1例血尿外,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对高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导管碎栓联合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高危肺动脉栓塞

    作者:宋锦文;王志宏;王新林;张经国;魏旋;刘彩霞

    目的:探讨导管碎栓联合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高危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26例,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和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处理前后肺循环改善情况,分析心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26例高危肺栓塞患者,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和血压分别为(63.78±6.89)mmHg、(73.23±11.51)mmHg 和(87.35±10.92)mmHg。术后分别为(26.23±10.27)mmHg、(93.48±6.17)mmHg和(127.14±13.15)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36个月,25例疗效持续,1例复发。结论肺动脉内导管碎栓联合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能迅速改善高危肺栓塞患者肺循环梗阻状况和临床症状,无明显并发症,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很好作用。

  • 肝脏肿瘤术后高危肺栓塞的救治

    作者:张红艳;李根;曹梅利;孙玉明

    目的 探讨肝脏肿瘤术后高危肺栓塞的救治方法 .方法 对1例肝脏肿瘤术后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因肝癌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动脉结扎术和肝右后叶切除术+脾切除术.术后第1天突发心率快、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X线胸片显示右中下肺渗出阴影,B超检查显示右侧大隐静脉血栓形成,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伴高乳酸血症,中心静脉压升高,诊断为肺栓塞.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和盐酸多巴胺维持,肺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见右肺动脉部分充盈缺损,造影术中导丝开通部分肺动脉分支,保留猪尾巴导管于右肺动脉内,缓慢注射尿激酶,之后两日经导管向右肺动脉持续泵入尿激酶加强溶栓,同时每日两次皮下注射速碧林.患者呼吸、循环逐渐稳定,予以控制入量及利尿减轻右心负荷处理,出现血小板明显下降后将速碧林调整为利伐沙班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脱离呼吸机,后好转出院.结论 肝脏肿瘤术后肺栓塞的治疗要点是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过程中要积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出现并发症应早期识别并及早处理,合理使用止血药及抗凝药.

  • 介入治疗在急性高危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张青云;陈磊;丁萌;高建国;张弘;杨植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急性高危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对21例确诊为急性高危肺栓塞的患者,在积极纠正全身状况及抗凝的基础上,采取导管祛栓联合置管溶栓的介入治疗方法,其中,14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同时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开通及并发症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术后动脉血氧分压、平均肺动脉压改善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脉血栓部分或全部再通,Miller评分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急性高危肺栓塞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能迅速改善肺循环灌注,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低氧血症,安全有效.

  • 路径式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中的价值

    作者:崔艳丽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应用路径式护理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路径式护理(观察组,n=50)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50)并发肺栓塞率、住院情况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花费均少于对照组,肺栓塞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加强路径式护理干预,可缩短病程,节约医疗费用,降低肺栓塞率.

  •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高危肺栓塞介入溶栓治疗经验

    作者:靖胜杰;周建明;陆启同;楚鑫;何伟;蒋杰;薛新;刘志勇;薛涛

    背景与目的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sis embolism, PTE)是肺癌根治术围术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中高危PTE因伴有休克、低血压具有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这类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是胸外科医生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我院2例肺癌术后早期并发高危PTE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此类病例的诊疗策略,为广大胸外科医生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7年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术后早期并发高危PTE患者两例.1例予静脉联合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1例予单纯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总结分析两例病人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6岁、61岁,发生PTE的时间分别为术后48 h、45 h,接受介入溶栓时间分别是发病后70 min、50 min,介入治疗时间分别是120 min、100 min,介入溶栓后引流分别是4,690 mL、520 mL,溶栓后住院时间分别是21 d、14 d,随访6个月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肺癌术后早期发生高危PTE建议尽早行肺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相对于静脉溶栓治疗,肺动脉内介入溶栓具有给药精准、药物用量容易控制、疗效快、出血风险小等优点.

  • 高危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作者:宋锦文;王志宏;王新林;张经国;魏旋;刘彩霞;杨斌妮

    目的:探讨高危肺动脉栓塞进行肺动脉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危险分层为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26例,经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和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的综合介入治疗,观察处理前后肺循环改善情况,分析心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26例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和血压分别为(63.78±6.89)、(73.23±11.51)和(87.35±10.92)mmHg.术后分别为(26.23±10.27)、(93.48±6.17)和(127.14±13.15)mmHg,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36个月,25例疗效持续,1例复发.结论:肺动脉内导管碎栓联合局部灌注瑞替普酶溶栓的介入治疗方法能迅速改善高危肺栓塞患者肺循环梗阻状况和临床症状,无明显并发症,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很好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