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发性过度睡眠10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丹波;张小娟

    目的探讨特发性过度睡眠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0例特发性过度睡眠患者进行多导睡眠仪检测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检查,结合临床特点进行诊断.结果10例患者均有过度或发作性的白天睡眠,多导睡眠仪检测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显示10例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为10min,睡眠始发的快速眼动相睡眠时段均<2个,日间睡眠主要由非快速眼动睡眠相组成.结论特发性过度睡眠是一种不同于发作性睡病的独立疾病,可根据临床特点及多导睡眠仪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 不同病因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嗜睡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杜好瑞;赵洪祖;严宏力;崔二龙;李冲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嗜睡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指导提供帮助.方法 病例按诊断分为特发性过度睡眠组(A组,n =2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组(B组,n =13)、发作性睡病组(C组,n =15),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Epworth嗜睡程度量表(ESS)进行睡眠质量和嗜睡程度评定,采用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3组患者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两因子分B组[(7.85±1.72)分,(1.77±1.01)分,(2.38±0.65)分]均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F =18.37 11.21 25.67,P <0.01),而C组显著高于A组( P <0.05).ESS评分3组间比较B组[(14.31±3.98)分]显著高于A组与C组,均差异有极显著性( F =5.67,P <0.01);且A组与C组ESS总分均>6分,而B组>11分,MSLT测试各因子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 <0.01).两两比较睡眠发作次数C组高于A、B组( P <0.05或0.01),B组高于A组( P <0.01);睡眠潜伏期C组短于A、B组( P <0.05或0.01),且B组短于A组( P <0.01);快眼动睡眠次数C组高于A、B组( P <0.01),快眼动睡眠潜伏期较A、B组显著缩短( P <0.01).结论 不同原因的EDS患者其睡眠质量、嗜睡程度、MLST各有特征,对患者采用PSQI、ESS评定和MSLT测试综合评价,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行为指导.

  • 白天过度嗜睡患儿的生理学检查方法评估

    作者:杜好瑞;李栓荣;穆俊林;张朝辉;崔二龙;李冲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图( PSG)和白天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2种牛理学方法对白天过度嗜睡(EDS)患儿的评估.方法 对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发作性睡病组及特发性嗜睡组共61例不同病因的EDS患儿行整夜PsG和白天MSLT检查.MSLT在PSG结束2 ~3 h开始第1次MSLT.以后以每2h行1次检查的间隔依次进行第2-5次试验,检查前1周禁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结果 44例发作性睡病中36例(81.8%)符合MSLT诊断标准;MSLT2指标中,3组平均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8,P>0.05);发作性睡病组入睡期快速眼动睡眠显著高于特发性嗜睡组和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F=21.81.P<0.01);PSG指标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非快速动眼动睡眠(NRFM)2期和3+4期比例、RFM比例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嗜睡组NREM 1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发作性睡病组REM潜伏期显著短于其他2组(P.<0.01),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低血氧饱和度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结论 MSLT/PSG任何单一的方法评价儿童EDS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二者联合可对儿童EDS做出更伞面客观的评估.

  •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及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在其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秀娥;郭晓红;李月春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 PSG)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在发作性睡病诊断中的应用,提高临床医生对具有不典型表现的发作性睡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科门诊诊断的20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资料,并同时进行PSG及MSLT检查。监测指标:睡眠结构及睡眠潜伏期,5次小睡的平均睡眠潜伏期及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s movement, REM)出现的次数,始发的REM及出现次数。结果白天过度嗜睡或发作性的日睡眠占100%,猝倒占65.0%,入睡前幻觉占35.0%,睡眠瘫痪占45.0%。20例患者PSG睡眠潜伏期及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有2例睡眠潜伏期小于5 min。有始发的REM睡眠8例。非快速期眼动睡眠III+IV期睡眠比例减少,I期睡眠比例增多。20例MSLT平均睡眠潜伏期均小于5 min。16例出现2次(包括2次)以上始发的REM睡眠。结论发作性睡病有明确家族史及具有典型四联征表现者少见,PSG有异常改变,但MSLT更有助于诊断。

  •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作者:黄颜;刘秀琴;孙鹤阳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在诊断发作性睡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发作性睡病的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有白天过度嗜睡,其中4例伴猝倒.首发症状为白天过度嗜睡5例,猝倒1例.以白天过度嗜睡就诊者3例,以猝倒就诊者3例.6例患者进行MSLT检查,所有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都小于5 min,其中5例出现≥2次的睡眠始发REM睡眠(SOREMS).结论:充分认识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是诊断的关键.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MSLT将有助于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