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通腑方治疗.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活血通腑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脑出血急性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莉;凌立君;周玉春;夏国守;陈海燕;林娜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protein decompound production,FD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机制.方法: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4组,每组30只.分别进行胃内药物灌注,测定1、3、5、7、21 d的血FIB、FDP含量,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活血通腑方组降低术后血FIB含量,5、7、21 d(P<0.01);升高术后血FDP含量,3、5、7 d(P<0.01);降低腹腔粘连级别评分(P<0.01).结论:活血通腑方能使大鼠术后血FIB降低、FDP升高,防治粘连.

  • 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大鼠FIB水平的影响

    作者:钱丽;凌立君;莫惠;陈卫平;夏国守;陈海燕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大鼠血浆FIB、腹腔液FIB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机制.方法:将120只模型SD(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组、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进行药物灌胃,分别测定1、3、5、7、21d血浆FIB、腹腔液FIB含量,观察其变化情况,并结合粘连级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活血通腑方降低术后血浆FIB的含量,5、7、21dP<0.01;也能降低术后腹腔液FIB的含量,3、5dP<0.05,21dP<0.01,7d与模型组相比P<0.05;4组腹腔粘连程度比较P<0.01.结论:活血通腑方能通过降低术后血浆、腹腔液FIB水平,防治大鼠术后腹腔粘连.

  • 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颜帅;曾莉;李文林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效果,初筛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能力有影响的佳药物剂量和时间。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胰酶消化的方式建立RPMC细胞模型,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剂量的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细胞培养经鉴定成功后分组(空白组、空白血清组、活血通腑方低剂量组、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活血通腑方高剂量组),应用 MTT法检测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作用。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活血通腑方中剂量组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RPMC细胞增殖,作用时间在36 h时为显著。结论活血通腑方含药血清具有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 活血通腑方对术后腹腔粘连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CD40/CD40L的影响

    作者:曾莉;颜帅;李文林;毛春芹;宗阳;宁子琬;杨斓

    目的 探讨活血通腑方(大黄、桃仁、芒硝、延胡索、莱菔子、红花)对CD40、CD40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及其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影响.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150只,采用锉刀法建立术后腹腔粘连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活血通腑方低、中和高剂量组、四磨汤组5组,另取30只为假手术组.灌胃治疗2周,分别于实验第1、3、5、7和14天,观察腹腔粘连评分和粘连组织病理变化来评价疗效,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0、CD40L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粘连组织CD40、CD40L、MCP-1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腑方中、高剂量组肉眼腹腔粘连评分和镜下评分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明显低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在不同时间点能不同程度降低外周血中CD40和CD40L的水平;同时降低粘连组织中CD40、CD40L和MCP-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活血通腑方改善腹腔粘连程度的药理机制可能是有效抑制CD40/CD40L活化作用,降低MCP-1的表达,减少机体免疫及验证反应.

  • 活血通腑方对术后腹腔粘连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颜帅;乐音子;杨丽丽;卞尧尧;曾莉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对术后腹腔粘连早期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取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动物均采用锉刀法构建腹腔粘连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第3、6、12 h和24 h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术后48 h采血及组织样本,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 sIgA的含量和 CD4细胞数量,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下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12 h和24 h后模型组血浆中TNF-α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3、6 h模型组黏膜 sIgA表达明显下降;肠黏膜下淋巴细胞凋亡明显(P<0.01),12、24 h时 sIgA的分泌量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12、24 h与3、6 h相比,黏膜下淋巴细胞凋亡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模型组3 h肠道黏膜CD4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1);6、12、24 h时CD4细胞数量3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P>0.05).活血通腑方在术后3 h可显著降低模型鼠血浆中TNF-α水平;增高肠道黏膜 sIgA含量和CD4细胞数量;减弱黏膜下淋巴细胞凋亡.结论 活血通腑方组可通过降低血TNF-α的水平,减轻黏膜下淋巴细胞凋亡,增加肠道黏膜 sIgA 含量和 CD4细胞数量,提高局部免疫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 活血通腑方优选方对TNF-α诱导下腹膜间皮细胞TGF-β1、FN、CTGF蛋白含量的影响

    作者:曾莉;徐庆;陈卫平;金桂兰;钱丽;夏卫军

    目的 探讨活血通腑方优选方对TNF-α诱导下腹膜间皮细胞TGF-β1、FN、CTGF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TNF-α加入PMCs培养24 h,加入含药血清继续培养24 h.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TGF-β1、FN、CTGF蛋白含量,分优选处方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优选处方组腹膜间皮细胞TGF-β1、FN、CIGF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活血通腑方优选处方可提高TGF-β1,、FN、CIGF蛋白含量,具有抗腹腔粘连的作用.

  • 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FDP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卫平;莫蕙;金桂兰;毕蕾;周玉春;夏国守;陈海燕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实验性腹腔粘连血浆、腹腔液FDP水平及粘连程度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机制.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B(模型)、C(活血通腑方)、D(对照)4组,每组30只大鼠.进行胃内药物灌注,分别测定1、3、5、7、21 d外周血、腹腔液FDP含量,并结合粘连级别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活血通腑方能升高术后FDP水平,外周血C组与D组比较3、5、7 d P<0.01;腹腔液C组与D组比较5、21 d P<0.05.结论活血通腑方能通过调节术后外周血、腹腔液FDP水平,影响粘连程度而防治大鼠术后腹腔粘连.

  • 活血通腑方抗实验性肠粘连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宋宇;张慧;王爽;张崇;崔泰震;牛秉轩;海广范;张小毅;张婷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对肠粘连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肠粘连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 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磷酸钠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肠粘连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kg),活血通腑方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活血通腑方(0.65、1.3、2.6 g/100 g),连续给药1周.各组于术后第8天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β和TNF-α含量;取粘连组织,匀浆后试剂盒检测TGF-β1、CTGF的含量,同时记录大鼠肠粘连级别.RT-PCR检测粘连组织中F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Smad3的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增高,FN mRNA的表达增加,TGF-β1、CTGF含量增高.与模型组相比,活血通腑方低、中、高剂量组的肠粘连程度明显减轻,血清IL-1β和TNF-α及粘连组织中TGF-β1和CTGF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FN mRNA和p-Smad3表达降低(P<0.05~0.01).结论 活血通腑方可减轻肠粘连的程度,对肠粘连具有防治作用.

  • 活血通腑方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观察

    作者:曾莉;钱海华;赵群男;杨建华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粘连性肠梗阻病人5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28例在时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通腑方煎剂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就2组消化功能恢复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28例,治愈及好转26例,手术2例;对照组28例,治愈及好转18例,手术10例,2组治疗方法对患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消化功能恢复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通腑方可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 活血通腑方治疗脑梗死66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纪峰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腑方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活血通腑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腑汤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脑梗死 活血通腑方
  • 活血通腑方抗实验性腹腔粘连机理研究

    作者:曾莉;陈卫平;凌立君;钱丽;莫蕙;金桂兰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对大鼠实验性腹腔粘连血浆、腹腔液FIB、FDP含量、粘连组织病理变化、TGF-βmRNA表达水平及粘连程度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腹腔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活血通腑方组、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各30只,分别进行胃内药物灌注,测定第1、3、5、7、21日血浆、腹腔液FIB、FDP含量;粘连组织TGF-βmRNA表达;取回盲部肠粘连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比较;观察腹腔粘连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活血通腑方组术后FIB降低、FDP升高,TGF-β mRNA表达降低;第5、21日各组光密度比值、表达强度表现均为对照组>模型组>活血通腑方组>假手术组;活血通腑方组肠黏膜下、浆膜层的渗出、增生及浆膜的纤维化改善;四组腹腔粘连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活血通腑方能使大鼠术后血、腹腔液FIB降低,FDP升高,TGF-βmRNA表达降低,明显减轻肠损伤,影响粘连程度,从而防治术后腹腔粘连.

  • 活血通腑方治疗腹腔粘连处方优化的正交T值法研究

    作者:曾莉;徐庆;夏卫军;陈卫平;金桂兰;钱丽

    目的 优选活血通腑方.方法 应用正交T值法研究活血通腑方的抗腹腔粘连作用,以筛选其处方组成.结果 肉眼和病理观察均表明主药(大黄、桃仁、芒硝、红花)具有抗腹腔粘连作用,延胡索和莱菔子具有协同作用,三棱和莪术均有明显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 活血通腑方佳组合为大黄、桃仁、芒硝、红花、延胡索、莱菔子六昧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