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5例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外科治疗

    作者:孙江华

    目的 对胃肠道间质瘤诊疗的探讨.方法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2009年至2011年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45例,对这些病例的诊断、检查、治疗及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次讨论的所有病例中43例患者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呈阳性,占95.6%;28例CD34阳性患者,占75.6%,CD117、CD34均为阳性的患者24例,占53.3%.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所有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且痊愈出院,对40例患者随访,半年至3年.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显著特性,术前诊断率较低,免疫化验对此病起着独特的作用,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

  •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国彬;张文祥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8例病例均是通过内镜或手术取活检,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证实为GIST。结果其中密度均匀者7例;所有肿瘤瘤体内均未见钙化影;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者4例,14例呈不均匀强化,5例伴有囊性变。结论 MSCT是诊断GIST的重要的方法,并可通过增强扫描了解内部血供情况,对术前指导GIST分期、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很有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分析

    作者:张玉红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肠道间质瘤(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IS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将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7例IST中良性病变7例,恶性病变18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4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IST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28例临床体会

    作者:李强;李硕贤

    目的 探讨对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28例患有胃肠间质瘤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质量,患者的肿瘤直径为3-10cm之间,采用腹腔镜切除方法的5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超声内镜胃楔形切除8例、远端胃部分切除3例、近端胃部分切除3例、腹腔镜辅助下部分小肠切除4例.结果 所有的患者都顺的将手术治疗完成,胃间质瘤患者CD34的表达率,其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之间,以及恶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之间,所表达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且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治疗方法.

  • 10例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

    作者:俞薇薇;刘繁荣;熊小亮;肖雯

    目的:阐明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与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10例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抗体为CD34、CD117、VIM、S100、NSE.结果:间质瘤的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二者混合存在,常排成束状、车辐状或栅栏状,CD34和CD117的阳性率分别为80%和60%.结论:肠道间质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CD34和CD117联合使用有利鉴别诊断.

  • 肠道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致分水岭脑梗死1例

    作者:刘玮玮;彭海

  • 肠道间质瘤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树志;于洋;孟荣贵

    目的:探讨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长海医院1991年至2001年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了的10例病例.结果: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便血、腹部或直肠包块.病理类型:良性间质瘤2例、恶性间质瘤8例.结论:肠道间质瘤表现无特殊性、易误诊,内镜和X线钡灌肠检查是术前常用的方法,腹部核素扫描、超长型电子小肠镜可提高诊断率.治疗上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肠道间叶源性肿瘤3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子杰;李印

    为探讨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34例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CD117、CD34,Vimentin、SMA、S-100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确诊肠道间质瘤7例,平滑肌瘤25例,神经纤维瘤2例.肠道间质瘤占同期间叶源性肿瘤的20.6%(7/34),其中良性5例,恶性2例.结果表明,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少见肿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依靠免疫组织化学.

  • 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季万里;陈常召

    为探讨肠道间质瘤(IST)的组织起源,临床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了20例IST中CD117、CD34、SMA及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本组IST患者均为成年人,年龄18~73岁,平均53.2岁.发生于小肠者11例,结肠5例,直肠4例.镜下瘤细胞为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与上皮样细胞混合存在;细胞巢团形成,呈编织状、旋涡状、栅栏状,常见间质或血管壁透明样变.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85%和90%.IST可能是起源于肠道原始间叶细胞,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的一类独立非定向分化的肿瘤.CD117和CD34等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IST的病理诊断准确率.

  • 肠道间质瘤15例分析

    作者:赵国栋;刘金龙

    肠道间质瘤(IST),是一种低恶性潜能的肠道粘膜下肿瘤,起源可分别来自平滑肌、神经、间质或基质,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近10年我们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