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VMAT与IMRT剂量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王蓓蓓;李克新;纪韩丹;陈伟;汤乐民

    目的 对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VMAT和IMRT靶区与OAR剂量行Meta分析.方法 文献检索纳入相关研究,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参数.结果 11项研究的154病例纳入Meta分析.PTV-全乳和PTV-瘤床的Dmean、均匀性指数均相近(P>0.05),VMAT计划中PTV-全乳、PTV-瘤床适形性指数值较IMRT计划高(P=0.000、0.002).当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心脏Dmean、V5、V20、V30,左肺Dmean、V5、V20,右肺、右侧乳腺Dmea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心脏Dmean、V5、V20 IMRT计划优于VMAT(P=0.037、0.005、0.030),V30 VMAT计划优于IMRT(P=0.001).左肺Dmean、V5、V20及右肺Dmea IMRT优于VMAT(P=0.013、0.000、0.000及0.001).右侧乳腺Dmean也相近(P>0.05).结论VMAT和IMRT靶区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对于危及器官,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VMAT和IMRT受量无明显差异;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IMRT在心脏、肺的保护上有一定优势.

  •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加量IMRT前瞻性研究

    作者:彭冉;王淑莲;金晶;刘跃平;王维虎;宋永文;任骅;刘新帆;李晔雄

    目的 前瞻性评估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IMR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2010年共入组128例Ⅰ-Ⅲ期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剂量分割方案为全乳50 Gy分25次(2Gy/次),瘤床同步加量至60 Gy分25次(2.4 Gy/次).不良反应评估采用CTCAE3.0标准.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依据哈佛系统.Kaplan-Miere法生存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5年LRRFS为98.4%、DMFS为95.3%、OS为97.7%.急性皮肤反应1级65.6%、2级15.6%、3级2.3%;放射性肺炎1级22.5%、2级4.7%.37例(28.9%)患者出现1、2级上肢水肿.远期1例(0.8%)患者出现全乳色素脱失,4例(3.1%)出现色素沉着.放疗前、放疗后5年美容效果评价为优或良的分别为85.9%、77.3%.21.9%为一般,1例为差.结论 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接受同步加量IMRT 5年疗效理想,急慢性不良反应较轻,整体耐受良好,美容效果较好.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IMRT及瘤床大分割同期加量的临床Ⅱ期研究

    作者:杨昭志;俞晓立;梅欣;马金利;潘自强;陈星星;张丽;吴炅;邵志敏

    目的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IMRT及瘤床大分割同期加量的临床Ⅱ期研究.方法 2010-2013年本中心前瞻性收治20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采用IMRT全乳45Gy分25次同期瘤床加量0.6Gy/次总量60Gy5周完成方案.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检验发生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预测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患侧乳腺和瘤床平均PTV为529.2cm3和92.9cm3.同侧肺V20为17.2%.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Dmean为531cGy.根据CTCAE3.0标准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0、1、2级分别为8.0%、63.0%、29.0%,其中发生湿性脱皮者占10.5%.因素分析显示影响2级皮肤反应因素为瘤床PTV、全乳PTV (P=0.031、0.000).185例患者完成了美容效果自评,其中优、良、一般患者分别为50例(27.1%)、111例(60.0%)、24例(12.9%).患者中位随访38(2~56)个月,3年LC率为98.7%.结论 全乳放疗同期大分割瘤床加量技术可以取得较低的急性皮肤反应和较好的美容效果,3年临床结果显示LC率良好.

  • 1999-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乳腺癌保乳术及术后放疗情况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王淑莲;李晔雄;张保宁;宋清坤;李静;范金虎;张斌;杨红健;谢小明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乳腺癌保乳治疗和放疗情况.方法 随机纳入7家医院在1999-2008年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中230例保乳治疗者的一般临床病理因素和检查治疗情况,及术后放疗使用及部位情况.对结果采用Wilcoxon分析、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x2检验等.结果 198例(86.1%)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6例(7.0%)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15例(6.5%)未行腋窝手术,1例不详(0.4%).165例(71.7%)接受术后放疗,术后放疗的使用率随不同治疗年代变化不明显(P=0.212),不同医院之间有差别(P =0.000).全乳放疗后134例(81.2%)瘤床补量.除导管内癌患者,152例放疗者中31.6%照射同侧锁骨上下区、7.9%照射同侧腋窝、5.3%照射同侧内乳.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0、1~3和≥4个者接受锁骨上下区照射的比例分别为31.5%、54.2%和100% (P =0.000).结论 国内地区乳腺癌保乳术的开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使用率低.保乳术后放疗范围选择较规范,但使用率需要提高.

  • 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者锁骨上淋巴结复发风险分析

    作者:李帅;王淑莲;李晔雄;宋永文;王维虎;金晶;刘跃平;房辉;任骅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率(SCFR)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14年本院收治的保乳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乳腺癌患者,病理证实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无内乳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56例均行全乳腺放疗,剂量46~ 50 Gy(2 Gy/次)或43.5 Gy(2.9 Gy/次),瘤床总剂量50 ~ 70 Gy.245例接受了辅助化疗,45例Her-2受体阳性者18例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Kaplan-Meier法计算同侧SCFR、LRR、DM及OS,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时间满5年的样本量为101例.全组5年SCFR、LRR、DM、OS分别为2.1%、2.1%、5.0%、98.0%,2~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P=0.010)、脉管瘤栓(P=0.030)、Luminal B型(P=0.006)为锁骨上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腋窝淋巴结阳性数为2~3个和1个者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2.8% (P=0.010);脉管瘤栓阳性和阴性的5年SCFR分别为5.3%和1.8% (P =0.030);Luminal B型、三阴性、Luminal A型和Her-2阳性型的5年SCFR分别为7.1%、3.2%、1.2%和0% (P=0.006).有0、1、2~3个高危因素患者的5年SCFR分别为0%、3.0%、10.6% (P =0.000).结论 在接受现代化疗前提下,乳腺癌保乳术后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者SCFR较低,不需要全部行锁骨上区预防照射.有高危因素患者是否行预防性锁骨上区照射需进一步研究.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低分割瘤床同步加量放疗方法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作者:马家宝;范羽;许敬辉;郑敏;李睿;罗杨坤;彭瑛;王捷

    目的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低分割模式的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美容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76例分期为TisT1~2 N0 M0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行低分割同步加量调强适形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患者,放疗剂量分割方式为患侧全乳2.65 Gy/次,42.4 Gy/16次,共22 d,瘤床区给予同步加量3.1 Gy/次,49.6 Gy/16次,共22 d.乳房美容效果评估依据哈弗系统,不良反应评估采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3.0标准.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发生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位随访29(16~40)个月,随访率为100%.1、2、3年的生存率均为100%,无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1、2级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76(68.4%)和6/76(7.9%).放疗后晚期1、2级皮肤及皮下组织晚期反应发生率为10/76(13.1%)和2/76(2.6%).美容优良率为61/74(82.4%).瘤床的平均剂量与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反应相关.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全乳同步瘤床加量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 美容效果及急性/晚期不良反应均可接受,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