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特殊型浸润性与伴髓样特征乳腺癌浸润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表达差异对预后影响研究

    作者:张玲玲;王晓琳;王小玲;丁妍;杨会钗;刘月平

    目的 肿瘤生长的微环境影响其生物学行为,乳腺癌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评估与临床关系日益密切.本研究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of no specific type,IBC-NST)与伴髓样特征癌中,TILs、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淋巴毒素 α(lymphotoxinα,LTα)表达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6-01-01-2010-12-30原发性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242例,其中IBC-NST 152例,伴髓样特征癌90例.采用免疫组化HRP法检测两种乳腺癌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细胞因子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伴髓样特征癌组相比,IBC-NST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瘤栓阳性率均较高,临床分期较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20、CD57及细胞因子IL-2、LTα,在伴髓样特征癌组的表达均高于IBC-NST组,均P<0.001.伴髓样特征癌组TILs表达为CD3表达高,CD20细胞次之,CD57细胞表达低,均P<0.05;且伴髓样特征癌组中CD8表达高于CD4,P<0.001.细胞因子IL-2和LTα 在伴髓样特征癌组阳性率分别为87.8% 和88.9%,高于IBC-NST组的68.4% 和85.5%,均P<0.001.伴髓样特征癌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5.6%,高于IBC-NST组的87.4%,P=0.038.CD8与伴髓样特征癌组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与IBC-NST相比,伴髓样特征癌中浸润性T、B、NK淋巴细胞较多且是其预后较好重要原因之一,其中T细胞特别是CD8+T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

  • Menin和CyclinD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龚静青;曹端荣;邹桂华;李晓鸣;柳玉红;邱立

    目的: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Menin蛋白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生物学行为和临床分期的关系,进而探讨Menin蛋白和CyclinD1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1例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Menin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然后研究其相关性.结果:Menin蛋白和CyclinD1在本研究乳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9.72%(14/71)和77.46%(55/71),两者表达存在负相关(r=-0.411,P<0.05).Menin蛋白和CyclinD1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和肿块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Menin蛋白和CyclinD1在存在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癌组织中,前者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后者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Menin蛋白和CyclinD1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Menin蛋白的失活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CyclinD1基因的过度表达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转移有关.

  • RNAscope技术对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D-1、PD-L1表达分析的应用

    作者:李莹莹;董丽儒;王欣;熊艳杰;唐慧;宋旭东

    目的 探讨RNAscope技术在检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PD-1、PD-L1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技术分别检测PD-1、PD-L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D-1、PD-L1的阳性率分别为55.0% (33/60)和28.3%(17/60),RNAscope技术检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D-1、PD-L1阳性率分别为56.7% (34/60)和30.0% (18/60),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1.000).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PD-1的Kappa值为0.831,一致性好;PD-L1的Kappa值为0.879,一致性好.结论 RNAscope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在检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PD-1、PD-L1表达的一致性接近100%,为今后临床筛选用药患者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的临床数据.

  •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造血祖细胞激酶1表达与超声征象的关系及其机制

    作者:王娇娇;宋瑞鹏;董刚;齐清华;李燕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DC-NOS) 75例患者术前资料的超声参数:肿块的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微小钙化、内部回声及腋窝淋巴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PK1在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超声参数的关系.选取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构建慢病毒pCDH-HPK1-puro重组载体.重组慢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株,获得HPK1过表达的乳腺癌稳定细胞株(过表达组),以感染空载体病毒及未处理的细胞株作为阴性对照组、空白组.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这6组细胞HPK1的表达水平.利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DA-MB-231和MCF-7两株细胞株中6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与癌旁组织(0.767 ±0.141)比较,HPK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0.349±0.058,P<0.05),HPK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征象负相关(P<0.01,r=-0.385),与肿块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微小钙化、内部回声等无明显相关(P>0.05).与阴性对照组、空白组比较,过表达组中HP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D<0.01),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HPK1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低表达,HPK1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HER-2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成玉霞;赫淑倩;董贺;孙青

    目的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quanti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石蜡包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的HER-2表达状况,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相应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qPCR技术检测HER-2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方法 采用FISH和qPCR技术对IHC检测结果分别为HER-2(0、1+、2+、3+)的乳腺癌标本各100例进行检测,用kappa检验分析三者的一致性. 结果 100例HER-2 (0)和HER-2(1+)的标本HSH和qPCR的检测结果均无扩增,符合率100%;IHC检测HER-2(2+)的标本,FISH和qPCR检测结果之间k=0.731 (P<0.001),二者一致性强;IHC检测HER-2(3+)的标本,HSH与qPCR检测结果k=0.634 (P<0.001),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IHC检测结果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三者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反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 qPCR方法简便、实用、有效,检测乳腺癌HER-2基因状况可与HSH法互为补充.

  •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apaf-1、caspase-3及ki-67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毕大明;张洁;史卫红;薛洪淼;梁立娟;刘娜娜;王磊

    目的:研究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正常乳腺组织、10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100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apaf-1、caspase-3及ki-673种蛋白表达,比较3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及正常乳腺组织中,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00%、80.00%、96.00%;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00%、69.00%、90.00%,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00%、57.00%、6.00%.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apaf-1、caspase-3阳性率低于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及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高于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P<0.05)和正常乳腺组织(P<0.01).不同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直径患者apaf-1、caspase-3及ki-6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f-1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52,P=0.000),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87,P=0.000),caspase-3与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apaf-1与caspase-3和ki-67表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

  • AR与Cyclin D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陈春兵;周正平;杨华;袁丹;刘俊江

    目的 研究AR与Cyclin D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88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AR与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AR与Cyclin D1蛋白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中的表达:AR蛋白在Luminal A型中表达高,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表达低,Luminal B型中表达高于HER2过表达型中的表达,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仅在TNBC与其余各分子亚型表达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蛋白在Luminal B型中表达高,TNBC中表达低,Luminal A型中表达高于HER2过表达型中的表达,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两比较,仅在TNBC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R与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AR蛋白在组织学Ⅰ级中表达高,Ⅲ级中表达低,但仅在组织学Ⅲ级与Ⅰ级、Ⅱ级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T1期中表达高,T2期中表达低,T4期中表达高于T3期中的表达,但仅在T2期与T1期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yclin D1蛋白在组织学Ⅱ级中表达高,Ⅲ级中表达低,但仅在组织学Ⅲ级与Ⅱ级表达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P>0.05).③AR与Cyclin D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二者呈正关联(P <0.001).结论 AR与Cyclin D1蛋白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子分型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二者均在TNBC、组织学Ⅲ级中表达低;AR蛋白的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AR与Cyclin D1蛋白异常高表达是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联合检测AR与Cyclin D1蛋白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指导临床判断肿瘤组织恶性程度、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