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隔物温和灸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裳;李建武

    目的:观察隔物温和灸对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RA )患者关节功能、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并且观察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我院40例就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片配合隔物温和灸,对照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片,对症状指标、实验室指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总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隔附子饼温和灸配合来氟米特组对疾病疗效优于来氟米特组。结论:隔物温和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 温和灸治疗胃下垂48例

    作者:孙永胜

    胃下垂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笔者自1992年至2003采用温和灸治疗胃下垂4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灸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疗效观察

    作者:陈燕;贲定严;朱文姣;罗菁

    目的 观察温和灸配合口服固肾定喘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90例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艾条温和灸治疗,B组采用口服固肾定喘丸治疗,C组采用艾条温和灸配合口服固肾定喘丸治疗.3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M)含量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6.7%,B组为80.0%,C组为93.3%.C组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ACT评分及血清IgE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ACT评分及血清IgE含量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温和灸配合口服固肾定喘丸能提高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的免疫功能.

  • 温和灸干预异体质女大学生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作者:陈淑琪;邹楚冰;邵瑛

    目的: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评表,辨识女大学生乳腺增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观察在何种体质背景下温和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更佳。方法对118例患者实行温和灸,以肩井穴为主,针对9种中医体质(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特禀质),配以调整体质的穴位,遵循前后对照原则,观察易感体质,比较治疗前后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伴随症状情况。结果9种体质乳房肿块前后变化不大(P>0.05);乳房疼痛评价和伴随症状中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阳虚质有较好疗效(P<0.05),其他体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部分体质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但器质性病变短期内单纯艾灸手段难以逆转并具有局限性。

  • 温和灸治疗陈旧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李维华;丁晨光;梁玉磊;徐建超;张治方;崔金贤;孙鹏飞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陈旧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温和灸治疗,每次20~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用TDP照射治疗,每次20~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达优率分别为56.7%、36.7%,总优良率分别为83.3%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和灸治疗陈旧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显著。

  • 中极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作者:卢莹

    目的 观察中极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极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极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是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 穴位温和灸配合中药治疗药流后出血75例

    作者:赵建春;宋亚光

    目的观察穴位温和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75例治疗组采取清艾条温和灸隐白、大敦两穴位的方法配合内服中药(生化汤加减)治疗;75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 5 d后统计,治疗组痊愈率为93.3%,对照组为81.3%,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配合内服中药对药流后阴道出血有显著效果,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 针刺治愈急性乳腺炎1例

    作者:蒋传义

    患者,女,24岁,哺乳期间因婆媳争吵,盛怒而患急性乳腺炎.头晕,发热,体温39℃.两乳房作胀作疼,乳汁点滴不出.自乳头至腋窝各有大如乒乓球、小如杏核三枚硬块,依次排开.曾口服和静脉滴注消炎、退热药(具体药物不详),无济于事.于2004年农历3月3日来诊.因乳头黑晕处属肝,又为足阳明胃经所循行,两腋窝属于厥阴心包络经所循.郁怒则肝胀,厥阴风木失其舒畅条达之性,心包与肝具属厥阴,同气相求.手足阳明为多血多气之经,壮热之因.故取双侧太冲、内关、合谷、内庭、支沟,均用泻法,并加大其刺激量;双侧三阴交、阳陵泉均取补法,留针20 min,行针3~4次.起针时热退痛止,胀消,1次而愈.

  • 雀啄灸治疗足跟痛38例

    作者:宋宇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足跟及足底有酸胀疼痛感,严重时呈针刺样痛,难以举步,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痛苦.笔者从2000年开始用雀啄灸治疗本病,现报道如下.

  • 刺络疗法治疗疖肿28例

    作者:王占慧;刘凌

    疖肿是一个或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感染,多为葡萄球菌所致,常发于毛囊皮脂腺内,好发于经常磨擦的部位,如颈项、头顶、面部、枕部、背部及臀部等,其发病原因多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而成.是临床上常见皮肤病之一,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本文采用刺络放血方法治疗此病,现报告如下.

  • 针刺加艾灸治疗慢性鼻炎86例

    作者:董纪翠;吕晓华;崔玉芝

    笔者于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运用针刺加艾灸法治疗慢性鼻炎86例,现报告如下.

  • 针刀治疗背肌筋膜炎120例

    作者:王英姿;王栋

    背肌筋膜炎,俗称"背痛"、"背寒痛",多见于背部软组织(菱形肌、岗下肌等)的慢性损伤,是引起肩背及上肢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科采用针刀疗法治疗本症,并与传统针灸方法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 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网球肘40例

    作者:高红;王昕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肘关节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影响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上常迁延不愈.笔者采用曲池穴穴位注射加艾条温和灸治疗难治性网球肘40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网球肘 水针 温和灸
  • 针刺治疗聤耳验案

    作者:王省;张西安;杨艳

    患者,女,69岁,于2003年12月8日来诊.自诉左耳流脓至今30余年,有时头晕耳鸣,左耳听力减退,经多方治疗,反复发作,患者非常痛苦,已丧失治疗信心.经他人介绍来我科治疗.查患者忧郁面容,时时叹气,左耳道有黄色脓液,臭味甚浓,每日须用棉花沾三四次,诊为聤耳.由于病程太长,对患者说明效果很慢,一定要有信心,先试治1个疗程,以观效果.

  • 长时间温和灸治疗胃肠病临证举要

    作者:尚秀葵

    灸法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艾绒点燃后产生的热力由外向里传导,在治病强身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艾条温和灸又有经济简便、易于操作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临证中采用温和灸治疗不同的胃肠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兹略举数端,分述如下.

  •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沁春;黄青林;梁雪芳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致血尿酸增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而引起炎症.临床多采用消炎止痛、排尿酸、抑制尿酸合成等药物治疗,由于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疗效降低;且毒副作用大.自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针灸治疗本病,现报道如下.

  • 浅淡温和灸的灸量

    作者:蒋国庆

    灸疗应用十分广泛,种类繁多.临床上我们大都应用温和灸.温和灸具有独特的优点:①可以对同一穴位和部位多次重复使用,无论是灸或针,其作用均是逐步积累,即应用次数越多,其效果亦逐步增强,但是如果对同一穴位反复进行针刺,针孔的疼痛逐步增加而感染的机会也逐步增多,疗效也会下降,每为患者所拒受.

    关键词: 温和灸 灸量 时间
  • 艾灸、电针足三里对腓总神经横断术后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

    作者:宋家薇;陈果;方倩;范萍;曽富坤;蒋全睿;田楚宁;江承;李铁浪

    目的 探讨艾灸、电针启动相关内源性保护信息对胃黏膜的保护效应以及与腓总神经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艾灸组(C组)、手术模型艾灸组(D组)、模型电针组(E组)和手术模型电针组(F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灌胃制备胃黏膜损伤模型,其中D组和F组在行腓总神经切断术后进行造模.C组和D组采用艾灸双侧足三里穴治疗,E组和F组采用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治疗3 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形态学变化,计算胃黏膜溃疡指数(UI),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与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B组、C组、D组、E组和F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β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D组、E组和F组血清IL-1β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和D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β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F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β含量与E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灸和电针足三里穴均可通过腓总神经途径传递信息,促使NO、IL-1β释放,从而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相近.

  • 不同施灸频度温和灸对亚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春华;胡玲;王健平;吴子建;蔡荣林

    目的:比较不同施灸频度温和灸对亚健康状态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调治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性和量效关系。方法选取受试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Ⅰ组(36例)、Ⅱ组(36例)和Ⅲ组(36例)。每组所选穴位相同,均为关元、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距皮肤3~4 cm 施灸,以受试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0 min,以皮肤潮红为度。3组分别采取每日灸、隔日灸、每星期灸,施灸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亚健康症状积分量表,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 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87.9%,Ⅱ组总有效率为84.8%,Ⅲ组总有效率为34.3%。3组组间两两比较,Ⅰ组与Ⅱ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Ⅱ组分别与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治疗后 IgA、IgM、IgG 及 SOD 均有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治疗后无明显上升(P>0.05)。结论温和灸调治亚健康状态的疗效与灸频有关,每日灸与隔日灸疗效显著,优于每星期灸。

  • 实时监测穴位皮肤温度微型艾灸器的研制

    作者:高明;杨华元;刘堂义;顾训杰;胡银娥;徐刚;唐文超

    目的 研制一种具有对温和灸过程中穴位皮肤表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功能的艾灸器.方法 根据传统温和灸的原理及操作特点,结合机械设计、温度检测和单片机等现代技术和方法,研制微型艾灸器.结果 微型艾灸器包括艾灸器主体、温度监测装置、显示装置、控制电路及固定器件等,可以代替人手完成温和灸,并对艾灸过程中穴位皮肤表面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艾灸器,并具有定时和超出温度范围提醒作用.结论 微型艾灸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易操作,保持了传统灸疗的特点,且操作者或患者可根据温度数值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调节调距旋钮,保证艾灸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温度”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推进温和灸技术的规范化实施.

271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