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翔宇;孙祥耀;鲁世保;孔超;郭马超;丁浚哲;孙思远

    目的 通过对接受颈椎手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矢状位参数分析,探讨其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 104 名无症状成人志愿者的颈椎矢状位参数作为对照,并纳入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1 月于我科手术治疗的 107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收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时间、手术入路、C2~7Cobb’s 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以末次随访 mJOA ( 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 改善率作为愈后效果评价指标,连续性变量采用 x- ± 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假设检验,分析颈椎矢状位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愈后的影响,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4 名无症状志愿者 C2~7Cobb’s 角平均值为 ( -15.29±8.31 ) °,T1倾斜角平均值为 ( 20.18±5.95 ) °,cSVA ( 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 ) 平均值为 ( 16.58±7.67 ) mm;107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平均 mJOA ( 10.16±1.82 ) 分,末次随访 mJOA 为 ( 15.20±2.26 ) 分,术前颈椎矢状 C2~7Cobb’s 角平均值为 ( -18.80±9.68 ) °,T1倾斜角平均值为 ( 24.25±7.71 ) °,cSVA 平均值为 ( 19.51±13.86 ) mm;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cSVA 较无症状患者更大 ( P<0.001 ),在不同 C2~7Cobb’s 角与 T1倾斜角的比值分组中,T1倾斜角 ( P=0.35 ) 以及 cSVA ( P=0.423 ) 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中比值组患者 mJOA 改善率大于低比值组与高比值组 ( P<0.001 ).结论 C2~7/ T1比值过大或过小与脊柱失平衡发生颈椎矢状位代偿有关,并影响脊髓型颈椎病的愈后,颈椎矢状位发生代偿可能预示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较差.

  • 颈腰痛患者颈椎矢状位序列的代偿机制

    作者:张光明;阮志勇;胡荣胜;陈农;高如峰;潘福根

    背景:颈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但对于颈痛的病因诊断仍然困难,颈痛和颈椎矢状位序列之间的关系仍旧有很多争议.目的:探讨颈腰痛患者颈椎矢状位序列可能存在的代偿机制.方法:颈腰痛患者行站立位颈腰椎正侧位X射线检查.对照组为单纯颈痛患者、无颈部症状志愿者,行颈椎正侧位X射线检查,每组50人.测量颈-胸椎矢状位形态及序列参数包括C0-C2角、C2-C7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T1倾斜角.所有参数均采用95%可信区间表示,各组所测参数以及C0-C2角+C2-C7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与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之间的距离分别进行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颈腰痛患者C0-C2角为12.4°-20.7°,C2-C7角为5.6°-15.1°,T1倾斜角为21.3°-25.8°,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为14.2-20.8 mm,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为9.5-17.5 mm,C0-C2角+C2-C7角为23.1°-30.7°,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与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之间的距离为1.4-6.6 mm;②颈痛患者C0-C2角的值为15.6°-18.6°,C2-C7角的值为7.7°-13.1°,T1倾斜角的值为23.1°-26.0°,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值为13.5-17.7 mm,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值为10.5-17.2 mm,C0-C2角+C2-C7角的值为25.3°-29.6°,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与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之间的距离为-0.5-4.6 mm;③无症状志愿者C0-C2角为11.8°-17.9°,C2-C7角为7.7°-13.9°,T1倾斜角为21.7°-24.5°,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值为12.1-18.5 mm,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为6.4-15.3 mm,C0-C2角+C2-C7角为24.1°-28.8°,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与头部重心-C7矢状面轴向距离之间的距离为1.9-7.4 mm;④各组内男女之间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各参数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综上,颈腰痛患者、单纯颈痛患者和无症状者颈椎矢状位所测参数无明显差异,颈腰痛患者的颈椎矢状位序列代偿无特异性,还需要进一步寻求更为敏感的矢状位参数.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研究

    作者:叶峰;施建雄;胡建新;黄博;邱浩;初同伟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颈椎矢状位参数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其改变原因及意义.方法 以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5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13~20岁,平均16.2岁.Lenke分型:1型16例,2型7例,3型4例,4型3例,5型4例,6型l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 ~ 36个月,平均10.9个月.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sis,CL)、T1倾斜角(T1 slope)、C2倾斜角(C2 slope)、C7矢状位垂直距离(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7 SVA)、C2-7矢状位垂直距离(C2-7 plumbline,cSVA).根据术前CL值将患者分为颈椎前凸组(CL<0°)及颈椎后凸组(CL>0°);根据颈椎后凸、前凸组术后颈椎曲度改变,对恢复前凸、后凸有改善以及前凸增大(A、B、C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颈椎前凸、后凸组术前CL与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35例患者手术前后PT、PI、SS、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前CL值,17例为颈椎前凸组,18例为颈椎后凸组.组内比较:手术前后颈椎前凸组PT、PI、SS、C2 slope、C7SVA以及颈椎后凸组PT、PI、SS、LL、CL、TK、T1slope、C2 slop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CL、TK、C2slope、C7 SVA、T1slop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仅T1slop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后凸者中,术后恢复前凸7例(A组),后凸有改善7例(B组),后凸增大4例;术前颈椎前凸者中,术后前凸增大9例(C组),前凸减小3例,出现后凸5例.手术前后A组LL、CL、T1slope、C2 slope、C7SVA,B组TK、CL以及C组CL、cS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后凸患者中,A、B组手术前后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前凸组术前CL与C2 slope强烈相关(P<0.05),颈椎后凸组术前CL与C2 slope、T1 slope强烈相关、与cSVA中度相关(P<0.05).结论 颈椎在维持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颈椎曲度的改变与胸椎后凸改变有一定相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应尽可能恢复或维持颈椎前凸生理曲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