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节镜下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政;卢启贵;李长树;黄东红;郑英慧;李雳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并获1年以上随访的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其中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30例(观察者),清除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30例(对照组),重建前交叉韧带均选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股骨端纽扣微孔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用生物界面螺钉固定,术前、术后及定期随访分别进行客观稳定性评估检查(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T-2000测量)、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和 Lysholm及Tegner评分).术后1年均行2次镜检观察滑膜覆盖及血管爬行情况,同时进行本体感觉角度重复试验测定.结果:本组研究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术后3、6、9和12个月及末次随访:术后2组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抽屉实验全部为阴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而2组之间术后定期随访在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Lysholm 、IKDC、Tegner评分对比2组在9个月内定期随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2个月及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2组比较测量侧-侧(患侧及健侧)KT-2000的差值均<3mm,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本体感觉的角度重复试验差异有显著性(P <0.05).2次镜检保残组重建交叉韧带滑膜覆盖及其血管丰盈要明显优于残端清理组.结论:保留残端重建膝前交叉韧带能更早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运动能力及本体感觉恢复,早期疗效优于非保留残端重建.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评价:股骨牵张保残法与标准方法比较

    作者:代辰飞;白伦浩;高琳;周秉正;王志强;王磊

    目的:比较股骨牵张保残法与标准方法在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方面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行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韧带重建术.按所施术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手术组)和试验组(保残重建组)两组.术前及术后进行Lysholm评分、IKDC评分、关节活动度测量、kneelax测量及本体感觉测量.结果:在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及术前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等方面,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在对照组,有3名患者术后胫骨隧道切口延迟愈合,其他患者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据术后MRI检查,所有患者均无独眼畸形出现.术后2年随访时,两组间比较,试验组关节活动度为(123.5±7.5)°,对照组为(121.7±8.2)°(P=0.302);试验组Lysholm评分为95.5±3.3,对照组为94.8±3.5(P=0.340);试验组IKDC评分达到A或B的患者43例,对照组为44例(P=0.773);试验组kneelax测量值为(0.6±1.0)mm,对照组为(0.6±0.9)mm(P=0.787);试验组关节被动活动感知阈值度指数为(8.8±2.1)°,对照组为(10.6±0.3)°(P=0.002).结论: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在本体感觉恢复方面效果明显优于标准术式组.

  • 保残重建与非保残解剖重建对“后交叉韧带愈合”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周敬滨;钱驿;席蕊;贺忱;高奉;吕婷;果森;李国平

    目的:比较保残重建和非保残解剖重建两种方式治疗“后交叉韧带愈合”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附属体育医院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手术的67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保残重建组35例,术中保留ACL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附着的残端,股骨止点选择解剖止点,胫骨止点选择解剖止点偏后位置进行单束重建;非保残解剖重建组32例,术中不保留附着于PCL的ACL残端,股骨胫骨骨道位置选择在解剖中心位置进行单束重建.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KT2000双膝前向松弛度差值、轴移试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两组术后较术前KT2000双膝前向松弛度差值明显降低,轴移试验阴性率明显增加,IKDC评分、Lysholm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双膝前向松弛度差值、IKDC评分、Lysholm评分、轴移试验阴性率、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PCL愈合”型的ACL损伤患者,胫骨止点偏后位置保残重建和非保残ACL解剖重建均可取得良好的术后短期疗效.

  • 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对膝关节稳定性的意义

    作者:冯馨元;白伦浩

    背景:前十字韧带保残重建被引入以改善预后,然而,残端的保存和受伤机制的影响,及其对重建的影响,这项技术的疗效还不确定.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在术中保留韧带残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以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其中保留韧带残端的40例为保留残端组,术中完全清理韧带残端的40例为非保留残端组.所有患者修复后随访12个月以上.评价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2组修复后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胫骨前移距离、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②保留残端组修复后3个月的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高于非保留残端组,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低于非保留残端组(P<0.05);③修复后3和12个月时,2组Kneelax胫骨前移距离及足底压力分析系统结果接近(P>0.05);④结果提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可加快本体感觉恢复速度,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自体单束腘绳肌腱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作者:李欢;高桂英;丁文鸽;王柯杰;徐鹏;严伟洪

    目的 探讨关节镜介导下单束自体腘绳肌腱保留前交叉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 选择ACL损伤患者28例,采用自体同侧腘绳肌腱单隧道重建ACL,保留ACL残端,股骨端用Endobutton悬吊固定,胫骨侧采用界面钉挤压固定.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4-33个月,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为95分,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 采用关节镜介导下单束自体腘绳肌腱保留前交叉残端重建ACL,创伤小,手术简便,效果好.

  • 关节镜下同时保留股骨及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王瑞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取同时保留股骨及胫骨残端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技术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住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52例,术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韧带残端重建ACL组(保残组)与不保留任何韧带残端重建ACL组(对照组)并按照单束重建ACL方法完成手术,每组26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客观功能及行为能力,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评估主观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8个月上述评分标准评估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磁共振,观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的愈合情况及有无其他关节异常信号.结果 保残组患者膝关节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7.21±5.05)分vs(89.43±4.12)分;(52.18±7.61)分vs(91.4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低于术后[(54.72±4.06)分vs(86.21±3.89)分;(56.24±6.59)分vs(83.56±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KDC主观评分保残组优于对照组[(91.43±4.52)分vs(83.56±5.0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保留胫骨及股骨侧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术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并发症,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保残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作者:黄东红;卢启贵;李长树;李政;郑英慧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保留残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ACL损伤患者,其中65例完全断裂,13例部分束支断裂,对ACL完全断裂的残端稍作清理后予以保留,部分束支断裂的残留束支予以保留,同时对断裂束支的残端予以保留,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固定,胫骨端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术后行相同的功能康复训练,术后定期记录患膝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15 ~ 24个月,平均20.5个月.术后1周的VAS评分(6.34±0.521)分,末次随访时降至(1.22±1.0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ROM由术后1周(75.37 ±6.79)°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35.43 ±8.56)°,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IKDC评分由术前的(20.24 ±2.72)分提升到末次随访的(62.68±2.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5.12 ±7.22)分提升到末次随访的(89.42 ±5.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保留残端重建ACL可以降低患膝疼痛评分、增加患膝活动度、提高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缩短了患者康复疗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