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髓内与髓外定位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力线分析

    作者:王波;温宏;王咏梅;许心弦;叶陆游;杨翔

    目的 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法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获得胫骨假体力线的情况.方法 测量106膝膝骨性关节炎(髓内定位组54膝,髓外定位组52膝)行TKA术后胫骨假体后倾角及胫骨角,并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 髓内定位组、髓外定位组术后假体胫骨角平均度数分别为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术后胫骨假体后倾角分别为3.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0.05).结论 胫骨髓内定位法获得假体力线优于髓外定位法.

  •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胫骨髓内与髓外定位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边焱焱;翁习生;林进;金今;钱文伟;翟吉良;赵丽娟

    目的 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10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10膝),根据术中胫骨截骨定位方法将其分为髓内定位和髓外定位,其中髓内定位组40例(80膝),平均年龄(66.65±9.57)岁;髓外定位组65例(130膝),平均年龄(65.29 ±9.27)岁,观察术后下肢力线改变、胫骨平台后倾角、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术前下肢力线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髓内定位组下肢力线为(179.69±2.91)°,髓外定位组为(178.26 ±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其中髓内定位组患者术后中立位及外翻位的患者共68例,占85.00%,髓外定位组共94例,占7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髓内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79.46±12.06) min,髓外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84.68±8.02)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内定位组为6.25%,髓外定位组为3.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结论 髓内定位法在下肢力线改善、术中止血带时间方面优于髓外定位法,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髓外定位高.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固定角度外翻截骨会影响置换后下肢力线吗?

    作者:马路遥;郭万首;马金辉;岳德波

    背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来说,股骨远端截骨的髓内定位往往选用固定外翻角度截骨,由于股骨解剖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固定外翻角度截骨会对术后下肢力线产生影响吗?目的:分析国人股骨外翻角的情况,探讨其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角度及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纳入2组医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例109例148膝,A组56例76膝选择固定5°外翻截骨,B组53例72膝根据术前膝关节畸形情况选择截骨角度(严重内翻6°,轻度内翻及中立位5°,轻度外翻4°,严重外翻3°).术前测量患者髋膝踝角、股骨外翻角;术后测量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度及胫骨假体角度.术后177°<髋膝踝角<183°认为是力线良好,股骨及胫骨假体角度在88°-92°为良好.结果与结论:①A组术后髋膝踝角为(178.78±3.57)°,优良率为62%;B组术后髋膝踝角为(178.23±2.78)°,优良率为65%,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2);②所有患者术前股骨外翻角平均(6.70±1.34)°,根据7°分组,股骨外翻角<7°组术后髋膝踝角良好率为69%,≥7°组术后髋膝踝角良好率为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08);股骨外翻角<7°组股骨假体对线良好率为76%,≥7°组仅为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术前股骨外翻角与术后髋膝踝角存在中度负相关(r=-0.42,P<0.01),术前股骨外翻角与术后股骨假体角度也存在中度负相关(r=-0.58,P<0.01);④结果表明,术前股骨外翻角对术后股骨假体角度及髋膝踝角会有一定影响,常规所选外翻截骨角度小于股骨外翻角时,易引起股骨假体内翻,从而影响下肢力线.因此对于股骨外翻角较大的患者,建议根据术前测量结果适当增加外翻截骨角度.

  • 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测量股骨外翻角

    作者:肖建林;刘潼;秦彦国;李学州;刘亮;王晓玲;王金成;高忠礼

    目的 利用mimics重建股骨的三维图像,通过模拟膝关节置换术来确定解剖轴线机械轴线来测量股骨外翻角的一种方法.方法 利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下肢CTA扫描的扫描数据(35岁 男膝关节无疾病、无畸形的成年人).通过使用mimics软件对其CT图像进行二维阈值分割及切割、数据填充等预处理,获得三维股骨模型,并在二维横断面上找到髓内定位杆的入针点,于此点向股骨近端做一直径为4 mm长度为200 mm的圆柱,通过调整圆柱的方向,找到髓内定位杆的佳位置,可得出进针点及股骨近端该圆柱的中心的三维坐标.将mimics重建的三维模型导入geomagic软件中,通过对股骨的平滑处理,将与髋臼接触的股骨头面拟合成球形,找到该球体的球心三维坐标.使用以上三点的坐标测出其夹角,即外翻角.结果 建立了一种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准确的获得膝关节轴线的方法.结论 通过此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出提供术中参考的股骨外翻角,以指导术中截骨,乃至于外翻角术前个体化.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髓内导向杆不同入钉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裴晓东;黄林;韩刚;李锐;王忠文;韩晓亮

    目的 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roplasty,TKA)中,采用传统以胫骨平台中心为入钉点以及数字化技术设计入钉点的胫骨髓内定位方法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 2012年10月60例行单侧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采用以胫骨平台中心为入钉点的胫骨髓内定位方法,B组30例采用Mimics10.01软件模拟胫骨髓内导向杆的个体化入钉点方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因、病程以及术前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于X线片上测量胫股角及正、侧位胫骨角,随访期间行HSS和WOMAC评分,并评估关节活动度. 结果 B组数字化技术设计的入钉点均位于胫骨平台中心前方,与传统入钉点位于胫骨平台中心不一致.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1周X线片测量示,A、B组胫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65,P=0.72),但A组正、侧位胫骨角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时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时亦显著优于3个月时(P<0.05).术后3个月两组HS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B组评分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3个月时B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A组(t=2.13,P=0.04),但术后6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56). 结论 与传统髓内导向杆入钉点定位比较,数字化设计的个体化入钉点定位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更精确,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关节活动度能更早到达90°,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