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析护理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柏宁

    目的:探讨护理对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眼科收治的3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实行长期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作为护理组,另外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视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且93.33%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 探讨血栓通联合胰岛素等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野缺损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萍

    目的 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血栓通和胰岛素联合治疗后的视野缺损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根据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的20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血栓痛和胰岛素联合治疗的治疗方式,催照着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血常规、肝肾功能、视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质量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67.6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视野平均缺陷值是(4.05±2.91)db,对照组是(7.74±3.27)db,两组结果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其他检测指标,组间以及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和血栓通联合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比较高的有效率,血栓通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方式,可以让患者的眼底出血量以及渗出量获得改善,患者的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均不会受到影响,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也比较高,所以临床中推介使用.

  • 卡托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分析

    作者:董仲富

    目的:探讨研究卡托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效果,为今后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卡托普利,62例62眼,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80眼。结果采用卡托普利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2.9%,健康教育对照组有效率为36.25%,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8个月后,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血肌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卡托普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今后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作者:闫俊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在早期缺乏症状.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许多因素对DR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探索DR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作者:许南翔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济效果,找出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案.方法:对日前临床常用的4种不同治疗方案(导升明、胰激肽原酶、复方血栓通胶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时间均为90 d)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4种方案所需费用分别为1417.50元、810.00元、891.00元、656.10元;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5%、85.09%、85.17%、83.53%;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04、9.52、10.46、7.8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成本低廉.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研究

    作者:米丽芬;刘光辉;郭芳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门诊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DR患者88例为DR组,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44例。研究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B组患者在研究A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比较DR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同时比较研究A组和研究B组相关指标。结果 DR组患者FBG、HbA1c、hs-CRP、ICAM-1、ET-1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BG、HbA1c、hs-CRP、ICAM -1、ET-1、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B组患者FBG、HbA1c、hs-CRP、ICAM-1、ET-1低于研究A组,FMD高于研究A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HbA1c、hs-CRP、ICAM-1、ET-1低于治疗前, FMD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 DR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R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疗效确切。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

    作者:李秋菊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和依帕司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视网膜病变好转: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及早期病变的证型研究探要

    作者:刘求红;余杨桂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FFA)表现,建立早期DR的FFA亚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早期DR进行FFA检查,按其分布的主要部位划分为中央型、中周型、混合型;将病例进行中医分型.研究FFA亚分型与病程进展、视力预后、误诊漏诊率及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DR的FFA亚分型中以混合型为多占61.9%,中周型的漏诊、误诊率高;中央型的视力较差且病程进展快,且多为中医的阴阳两虚证.结论:中央型患者多属中医的阴阳两虚证.

  • 社区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康复的影响

    作者:顾苏予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分别接受社区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5±0.5)mmol/L,三酰甘油为(8.2±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2±0.6)%,视力为(0.7±0.1);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2±0.7)mmol/L,三酰甘油为(9.4±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3±0.7)%,视力为(0.5±0.2).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趋于正常,视力恢复情况也越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作者:路春;朱鸿;施彩虹

    目的 应用抗体芯片技术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及其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6例合并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16例未合并视网膜病变(DM组).应用Raybiotech人类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同步检测血清中42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DM组相比,NPDR组中性粒细胞活化剂(ENA-78)、生长相关基因(GRO)、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α表达水平下降(P<0.05).在芯片所包含的42种细胞因子中ENA-78的水平变化明显,NPDR组是DM组的1.88倍和正常对照组的3.6倍.结论 早期DR患者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提示炎症反应在DR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有可能成为DR临床早期预警的标志物.

  •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庞玉蓉;刘婷;戎琳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疗效及对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 =40,76眼)和观察组(n=40,74眼).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依帕司他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DR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于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 vs 80.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水平降低[(9.28±2.04) vs (12.17±2.13) nmol/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升高[(93.18±10.02) vs (82.53±9.27)u/ml],[(20.52±3.84) vs (18.28±3.55)u/ml],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降低[(11.51±2.12) vs (16.36±2.45)ng/L],[(70.48±12.14)vs (82.56±11.37)ng/L],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64.52±8.97) vs (57.38±8.47)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是早期DR的有效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辨证论治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敏洁;喻仲华

    目的 探讨中药辨证论治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DR患者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在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时照组24例40眼给予明目地黄丸口服.另可予复方丹参、脉络宁等输液治疗.治疗组24例38眼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分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脾虚湿困型、阴阳两虚型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共2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2.1%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DR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 胰岛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付红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的早期DR的患者106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单纯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患眼视网膜睫状后短动脉和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SV)、平均缺陷值(MD)、视野的刺激丢失方差值(sLV)、视野丢失方差(LV)、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情况;3月后随访DR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眼PSV、EDV分别由(30.71±8.11cm/s)、(5.6±1.3cm/s)升高至(38.51±9.65)cm/s、(10.2±2.5)cm/s,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D、LV、sLV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MD、LV、sLV降低不明显(P>0.05);观察组Hs-CRP、VEGF和IGF-1分别由(11.2±2.9)mg/L、(151.3±25.5)pg/mL、(175.3±35.3)ng/mL降至(4.2±1.1)mg/L、(82.1±13.4)pg/mL、(90.3±23.6)ng/mL,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4%)显著高于对照组(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恶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岛素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延缓血管增殖,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减少眼底出血量及渗出量,还能降低Hs-CRP、VEGF和IGF-1等炎症细胞的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