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同种属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史俊林;曹骥;苏建家;杨春;欧超;汪多平;李瑗

    目的:进一步验证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piderm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E-FABP)在不同种属的肝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E-FABP在肝癌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E-FABP在人、低等灵长类动物树鼩和啮齿类动物大鼠的肝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检测E-FABP mRNA在60例人肝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E-FABP mRNA表达水平改变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FABP蛋白在人、树鼩和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上调(F值分别为12.314、11.387和11.206,P值均<0.05); RT-PCR检测结果显示E-FABPmRN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F=12.815,P<0.05); E-FABP 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显示E-FABP在肝脏组织的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转移有关、E-FABP和AFP联合检测有可能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结论:E-FABP有可能作为新的生物标志应用于肝癌的预测转移和早期诊断;E-FABP在不同种属的肝癌组织中共同高表达这一现象,提示其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之一,有可能作为防治肝癌的分子靶标.

  • 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唐冰;胡志成;朱斌;陈斌;张凯;胡坤华;黎明涛;朱家源

    目的 通过比较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筛选出与瘢痕疙瘩产生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2010年1月至6月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瘢痕疙瘩组织和3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差异双向凝胶电泳(2D-DIGE),选择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2978和3053,其中表达差异超过4倍的斑点共有40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32种蛋白质,包括上调蛋白有20种,下调蛋白有12种.从功能上可分为载体蛋白(3种)、信号转导蛋白(4种)、增殖凋亡相关蛋白(2种)、细胞骨架蛋白(6种)、细胞外基质蛋白(8种)、免疫因子(3种)、肿瘤相关蛋白(2种)和未知功能蛋白(4种).结论 蛋白质组学能较好地显示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对这些差异蛋白质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也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和依据.

  • CRABPⅡ、E-FABP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化雷;包福德;王继文

    目的:探讨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 CRABP)Ⅱ、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E-FABP)及 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并对 IDC 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DC组织中CRABPⅡ、E-FABP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CRABPⅡ在Ki-67阴性表达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 Ki-67阳性表达组(67.6%比19.2%,χ2=24.761,P=0.000);E-FABP在K-i67阳性表达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Ki-67阴性表达组(84.6%比35.3%,χ2=27.245, P=0.000)。 IDC组织中CRABPⅡ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rs =-0.467,P=0.000),E-FABP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s =0.916,P=0.000)。 E-FABP与Ki-67共同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IDC淋巴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TNM分期均无关。结论 CRABPⅡ和 E-FABP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CRABPⅡ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E-FAB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E-FABP和Ki-67对IDC的进展具有协同作用,两者的共同表达对 IDC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

    作者:陈斌;陆旭;周志强

    目的:探讨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与脂肪酸合成酶(FAS)在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人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21例以及脾动脉标本13例(对照组),根据病理切片HE染色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组9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2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测定各组标本中E-FABP与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E-FABP与FAS蛋白及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3组中 E-FABP 与 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蛋白=35.554、125.843,P均<0.001;FmRNA=11.142、11.176,P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E-FABP、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高(P<0.05),不稳定斑块组E-FABP、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E-FABP与FAS蛋白及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蛋白:r不稳定斑块组=0.907,P=0.001;r稳定斑块组=0.675,P=0.046;mRNA:r不稳定斑块组=0.650,P=0.022;r稳定斑块组=0.778,P=0.014).E-FABP和FAS棕黄色颗粒主要沉积在炎性细胞和泡沫细胞浸润的区域.结论:E-FABP与FAS的表达上调可能与人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不稳定性有关.

  •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刁建升;张曦;郭树忠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piderm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E-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成员,已经证实E-FABP不仅在皮肤组织中的角质形成细胞有表达,还在多种细胞和组织中有表达.近研究表明,E-FABP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跨种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史俊林;曹骥;苏建家;杨春;欧超;汪多平;李瑗

    目的 应用跨种属肿瘤关键基因筛选策略,从已报道的大量肝癌相关基因中筛选、定位出影响肝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分子.方法 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实验数据及国内外文献数据,建立肝癌差异表达分子的跨种属数据集;对首批筛选出的候选分子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验证其在人、树鼩和大鼠的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情况.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初步建成跨种属肝癌差异表达数据集,RT-PCR检测结果显示E-FABP mRNA在人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14、0.64±0.12和0.67±0.07;在树鼩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25、0.73±0.19和0.68±0.19;在大鼠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7±0.22、0.78±0.16和0.80±0.13.人、树鼩和大鼠肝癌组织中的E-FABP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F值分别为20.910、3.807、4.482,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FABP在人、树鼩和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癌旁和正常肝组织显著上调.结论 跨种属肿瘤关键基因筛选策略可能有助于发现肝癌关键基因,E-FABP有可能是影响肝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之一.

  • 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Ⅱ、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孟红;刘倩;吴宁;蒋雪梅;何小艳;丁兀兀

    目的 研究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CRABP)Ⅱ、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01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1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RABPⅡ、E-FABP和Ki-67的表达.结果 在浸润性导管癌中,CRABPⅡ在Ki-67阴性组的阳性率高于Ki-67阳性组(P<0.05),相反地,E-FABP在Ki-67阳性组的阳性率高于Ki-67阴性组(P<0.05).CRABPⅡ和Ki-67表达呈负相关(rs=0.432,P<0.05);E-FABP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s=0.842,P< 0.05).E-FABP和Ki-67的表达具有协同性,E-FABP和Ki-67共同表达与肿瘤的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FABP的阳性表达患者、Ki-67的阳性表达患者以及E-FABP和Ki-67的共同阳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差(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E-FABP的表达(RR=4.223,P=0.012)和TNM分期(RR=8.412,P=0.000)是影响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RABPⅡ和E-FABP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关,CRABPⅡ抑制细胞增殖,E-FABP促进细胞增殖.E-FABP和Ki-67在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两者的阳性表达可能对评估肿瘤的转移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