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王翠;张楠;郭敏;聂立婷;殷秀敏;王功朝

    目的 评价吸气肌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吸气肌训练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9篇文献,共5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气肌训练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和大自主分钟通气量[WMD=0.37,95%CI(0.25,0.48),P<0.001;WMD=0.48,95%CI(0.37,0.58),P<0.001;WM D=11.26,95%CI(10.25,12.27),P<0.001],提高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WMD=43.11,95%CI (34.48,51.74),P<0.001],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WMD=-0.83,95%CI(-1.31,-0.35),P<0.001],降低患者的静息心率[WMD=-4.69,95%CI(-9.18,-0.21),P=0.0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WMD=-23.61,95%CI(-26.61,-20.61),P<0.001].结论 吸气肌训练可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降低患者的静息心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涉及本研究评价指标的纳入研究数量较少且部分评价指标间存在异质性,故未来仍需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评价吸气肌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吸气肌训练结合有氧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吸气肌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袁佳铭;陈晔;刘居然;李致衡;王培建;王思远

    目的:探索吸气肌训练结合有氧训练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吸气肌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6年9月怀柔中医院心内科住院CHF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例.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对照组给予有氧训练,治疗组在有氧训练的基础上加做吸气肌抗阻训练,2组均进行12周的干预.干预前后测量患者大吸气压(MIP)、吸气峰流速(PIF)和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干预后治疗组较对照组6-MWD、MIP和PIF均显著提高,治疗组Borg呼吸困难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休息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CHF患者有氧运动结合吸气肌训练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吸气功能和对呼吸困难的耐受,优于单纯有氧运动.

  • Powerbreathe 训练仪在高位脊髓损伤病人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宋佳牡;胡翠琴;纪婕

    [目的]探讨 Powerbreathe 训练仪在高位脊髓损伤病人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脊髓损伤后康复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 Powerbreathe 训练仪进行吸气肌训练,训练前及4周后采用呼吸肌肌力、呼吸流速、呼吸容量等指标对病人呼吸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周后两组病人的呼吸功能均较训练前有所改善,观察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Powerbreathe 训练仪能够改善高位脊髓损伤病人的呼吸功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琳琳;郝世杰;王万宏;徐朦婷;娄天伟;邹建鹏;毕鸿雁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约 109 / 10万人 ~ 216 / 10 万人,患病率约 717 / 10万人 ~ 745 / 10 万人,死亡率约 115 / 10 万人 ~ 141 /10万人,呈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1].脑卒中亦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伴有永久性残疾的约占脑卒中患者的 1 / 3.然而,脑卒中患者不仅存在肢体活动方面的缺陷,肺功能也会减弱,导致胸廓活动度受限以及呼吸肌肌力降低,但肺功能康复并未收到重视[2].

  • 吸气肌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郜莉;王敏;孙克富;黄叶建;杨广智;颜世显;韩成相

    目的 观察吸气肌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康复+吸气肌训练组(A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B组).记录手术前后患者吸气肌的大吸气压,观察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髋关节Harris量表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A组术后3、6、9、14 d吸气肌的大吸气压高于B组(P<0.05);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B组(5.0% vs.22.5%)(P<0.05);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于B组[(82.87±4.43)分vs.(74.97±5.22)分](P<0.05).结论 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促进髋部骨折肢体功能恢复.

  • 脑干出血后肺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个案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李琳琳;徐朦婷;郝世杰;王万宏;毕鸿雁;刘西花

    目的:探讨气道廓清技术结合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对脑干出血后肺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脑干出血后伴有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气道廓清技术、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观察训练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6个周的训练后,该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指数、肺的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内所呼出的气量(FEV1)、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气道廓清技术结合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干出血患者的肺功能,特别针对有肺功能障碍的脑干出血患者,临床操作相对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吸气肌力量训练对大学生VO2peak的影响

    作者:赵敬国;朱同乐;曹丽凤

    探讨吸气肌力量训练是否会影响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O2peak值.观察了为期4周的吸气肌力量训练(训练负荷为80% MIP,30次/30分/天,5天/周,共20个训练周期)过程中VO2peak值及运动能力的动态改变.VO2peak测定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CPX 运动肺功能仪.随吸气肌训练周期的延长,吸气肌力量、GXT运动持续时间及完成的大负荷值以及VO2peak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均呈显著性意义的增加(P<0.01),但RPE值则没有显著性意义的改变(P>0.05);而对照组则没有显著性意义的改变(P>0.05).说明4周吸气肌力量训练可显著性提高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O2peak值以及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的运动能力.

  • 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桂君;王秀丽;王超

    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锻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气肌训练;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SIS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吸气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影响

    作者:孙桂君;王秀丽;李景春

    目的:探讨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owerbreathe呼吸器增加吸气肌训练,比较两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康复患者坠积性肺炎发生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气肌训练的研究进展

    作者:梅桃桃;刘扣英

    综述吸气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包括理论支持、训练分类、使用方法、评价指标、临床应用以及研究展望.

  • 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郝世杰;李琳琳;毕鸿雁;刘西花;孙超;杨玉如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3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PT、OT),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气肌肌力训练,联合吸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六字呼吸训练.练习3个月后,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干预后的 FVC、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 FEV1、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干预后的 FEV1、MVV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均P<0.05);训练组与对照组间、联合组与训练组间的 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联合组和训练组患者的 MIP、PI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患者干预后的MIP、PIF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及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干预后的 MIP、PI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独的吸气肌训练相比,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六字诀联合吸气肌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吸气肌功能,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显著.

  • 渐进阻荷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徐建红;施加加

    目的:观察渐进阻荷吸气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轻至中度COPD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极低阻荷的吸气肌训练(压力为3cm H2 O ),观察组接受渐进阻荷吸气肌训练(压力为3~60cm H2 O )。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PImax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POD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6MWT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阻荷吸气肌训练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吸气肌肌力和呼吸困难的感觉,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体力活动水平改善不明显。

    关键词: 慢阻肺 吸气肌训练
  •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慢性心衰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黄晓芸;庄振中;江意春;邢辉;彭柳玲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对慢性心衰患者呼吸肌力量、心肺功能、功能能力、呼吸困难、疲劳感、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2014年8月到2016年1月,纳入60例慢性心衰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而ED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EDP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持续8周.在入院时和治疗8周后评估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心肺功能、功能能力、呼吸困难、疲劳、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EDP组有效改善了呼吸肌力量(大吸气压、大呼气压)、射血分数、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功能能力、生活质量,降低呼吸困难、疲劳感及抑郁的程度,但血清脑钠肽水平的改善较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都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训练前后的6 min步行测试和Borg评分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P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心肺功能、功能能力,降低其呼吸困难、疲劳感及抑郁程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将EDP作为心肺康复项目的一个标准组成.

  • 吸气肌训练联合缬沙坦对血透患者肺功能等的作用

    作者:韩素英;杨勤

    目的 探讨吸气肌训练联合缬沙坦对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根据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吸气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1 w内和治疗12w后的肺功能、肌肉力量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呼气流量(PEF)及肌肉力量Lovett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和PEF均显著升高,肌肉力量Lovett分级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吸气肌训练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改善ESRD血液透析患者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微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 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杨艳梅;金正慧;陈翠

    目的:探讨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低负荷(9 cmH2O)吸气肌阻力训练;观察组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大吸气压60%)吸气肌训练,每日早晚各15 min,每周6 d,训练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 MWD)和计步器步数、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mMRC)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运动耐力(6 MWD和计步器步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5,t=13.254,t=12.845;P<0.05);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mMRC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优于训练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5,t=4.021,t=4.325;P<0.05);观察组训练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FEV1/FVC%)明显优于训练前(F=3.265,F=2.985,F=2.963;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4,F=3.146,F=3.271;P<0.05).结论:对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深呼吸训练器大负荷吸气肌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