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婧婧;金燕;曾德繁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 P protein antibody,ARP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了解其与SLE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欧蒙酶免疫斑点法检测SLE患者及疾病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NuA及核糖体P蛋白抗体,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90例SLE患者中64例血清ANuA阳性,阳性率为71.1%,ARPA阳性23例,阳性率25.6%,疾病对照组仅6.7%及4.4%,SLE患者ANu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结论 ANuA、ARPA是SLE诊断的重要的血清学指标,其中ANuA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ARPA与神经系统损伤和关节炎的发病有关,联合检测能对SLE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关允;李宝全;巩路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LN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肾活检的6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LN的关系及与LN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1)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LN(临床指标)存在关系(OR=3.48,P<0.05),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抗Ds-DNA抗体协同时也与LN相关(P<0.05).(2)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组与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阴性组相比较,Ⅴ型LN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组有更高的发生频率(分别为75.0%和32.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5,P<0.05).结论: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和活动性LN可能具有一定的联系,且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Ⅴ型LN也存在一定联系,此结论对临床医生判断是否有LN活动及可能的LN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测定在神经精神狼疮中的意义

    作者:王靖媛;赵阴环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在神经精神狼疮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69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包括神经精神狼疮患者35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狼疮患者34例)和12份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中的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结果 血清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在神经精神狼疮患者中的阳性率为57%,在无神经精神症状狼疮患者中的阳性率仅为3%,二者在抗体水平和阳性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神经精神狼疮患者抗体阳性率为67%,显著高于局灶性神经精神狼疮患者的14%(P<0.05).神经精神狼疮中20例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显著高于15例阴性患者(P<0.05);阳性患者精神症状(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出现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12例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血清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水平与神经精神狼疮的精神症状及病情活动度高度相关.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嗅觉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陈麒麟;李洁;邱凤;宋立军;刘花香;李兴福

    目的 检测SLE患者的嗅觉功能,并探讨嗅觉功能受损与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病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康涅狄格州化学感受临床研究中心(CCCRC)检测法检测65例SLE患者和50名健康人的嗅觉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ARPA水平.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活动组SLE患者CCCRC得分[(62±16)分]低于非活动SLE组[(80±13)分]及健康对照组[(8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52,P均<0.01),非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②在SLE患者中,ARPA阳性16例(阳性率25%),阴性49例(阴性率75%),ARPA阳性组和阴性组CCCRC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17)分,(74±16)分;t=2.681,P=0.009].③SLE患者CCCRC得分与ARPA血清水平呈线性相关关系(r=-0.327,P=0.008),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14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ARPA水平越高,CCCRC得分越低.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存在嗅觉功能障碍,年龄和ARPA与嗅觉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

    作者:李王霞;谢文;宁勇;沈钢

    目的:通过检测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RNP),探讨它们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对93例SLE患者及12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简称非SLE组)进行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组间率比较用R×C表χ2检验.结果:三种抗体阳性率无论是单项检测还是联合检测都明显高于非SLE组(P<0.01),任一种抗体阴性的SLE患者血清中,多数可以检测到一种或几种抗体,三种抗体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相比,灵敏性与阴性预测值有所降低,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除anti-dsDNA+anti-rRNP外)有所提高.结论:三种自身抗体在SLE的诊断中的意义不尽相同,联合检测将更有利于S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中的价值

    作者:洪小平;谭艳红;肖学吕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和抗心磷脂抗体(ACL)检测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19例NPSLE患者和38例无神经精神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清Rib-P及ACL,同时根据临床及其他实验室资料评估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所有患者均做脑电图、头颅MRI(或CT)检查.结果 NPSLE患者血清中Rib-P、ACL阳性率(分别为57.9%及73.7%)均高于无神经精神症状的SLE患者(23.9%及39.5%)(P<0.05).血清Rib-P阳性组患者SLEDAI(40.2±7.0)较阴性组(31.5±7.8)患者高(P<0.05).结论 NPSLE患者血清中Rib-P、ACL的阳性率升高,Rib-P阳性患者病情活动性较高.

  • 血清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细宏;朱书奇;胡义忠;吴芬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 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线性免疫法(LIA)检测了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2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67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谱,同时检测了30例健康体检人员ANA谱作为对照组,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的ARP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对诊断SLE的敏感性为32.5%,特异性100%.SLE患者血清中ARPA、抗dsDNA、抗Histone、抗U1-snRNP 、ANuA和抗Sm抗体中一项阳性的有31例,阳性率为77.5%.结论 ARPA与SLE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ARPA、抗dsDNA、抗Histone、抗U1-snRNP、ANuA和抗Sm抗体对SLE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检测

    作者:王春燕;王许娜;朱伟涛;刘东伟;刘章锁

    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2.1,22,2,P<0.05).结论:抗核小体抗体及抗rRNP抗体检测可作为抗Sm抗体的重要补充,尤其对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可减少漏诊率.

  •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同宏

    目的 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三者联合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8例SLE患者、46例其他系统性风湿病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ARPA、抗Sm抗体和抗dsDNA.结果 68例SLE患者中ARPA阳性10例,对诊断SLE的敏感度为14.7%,特异度为100%,与其他系统风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PA、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其中一项阳性的患者有52例,阳性率则提升至76.4%.结论 ARPA与SLE具有高度相关性,可用于SLE的临床诊断;联合检测ARPA、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可以提高血清学诊断SLE的检出率.

  • 3种血清学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作者:李彤;文锐;曾衡军

    目的探讨3种血清学指标,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P)和抗脂蛋白酶抗体(anti-LPL)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性肾炎的关系.方法分析该院自2001年以来71例SLE患者各主要相关血清学指标与SLE肾炎的关系.结果SLE肾炎anti-dsDNA、anti-P和anti-LPL有较高的阳性率,而且它们之间存在较高的协同相关性(P<0.05).结论anti-LPL的升高和anti-LPL与anti-P的协同相关性,及anti-LPL与anti-dsDNA的协同相关性可以作为诊断SLE肾炎的依据.

  •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婧婧;金燕;梁日初;张运丽

    目的探讨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了解其与SLE以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斑点(条带)实验检测SLE患者、其他风湿性疾病对照组(包括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进行性硬化征,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ARPA的阳性率;分析ARPA与它们的关系.结果SLE患者血清中的ARP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RPA阳性组中神经系统损害和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ARPA阴性组(P<0.05).ARPA的表达与抗SSA、抗SSB和抗nRNP抗体表达相关(P<0.05),而与ANA、抗dsDNA和抗sm抗体的相关性不强(P>0.05).结论ARPA是SLE血清学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SLE的神经系统损伤和关节炎的发病有关;与抗SSA、抗SSB和抗nRNP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能对SLE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参考范围调查

    作者:蔡艳娟;王强;王东生;凡瞿明;汪光蓉;杜琴;卢小岚;张国元

    目的 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P)的参考范围.方法 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118人,按性别和年龄层次进行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以及检测参数检测其血清Anti-Rib-P浓度.结果 Anti-Rib-P检测系统的天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度良好,其他性能参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40岁年龄组血清Anti-Rib-P浓度为(2.15±0.50)IU/ml,明显低于≥40岁年龄组的(2.80±1.00)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72,P=0.000);而不同性别之间血清Anti-Rib-P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8,P=0.713).血清Anti-Rib-P参考范围在<40岁年龄组为0.00~2.90 IU/ml,≥40岁年龄组为0.00~5.02 IU/ml.结论 Anti-Rib-P参考范围应按年龄分别设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人群的Anti-Rib-P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SLE患者抗核糖体P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红;胡志刚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紊乱的疾病,常导致残疾和较高的死亡率.免疫调控紊乱的累加对B细胞产生激活作用,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nsome P protein antibody,ARPA),主要是针对磷酸化的核糖体蛋白P0、P1和P2 (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8、19和15×103),这些蛋白位于核糖体60 S亚基.作为自身抗体谱之一,抗核糖体P蛋白1985年被提出,在大约10%~20%的SLE患者中被检测出,并发现与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的并发症相关.近年来,它在SLE中的致病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三种自身抗体和补体C3水平检测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诊断意义

    作者:姜波;徐兆珍;姜振忠;郭欣;韩丽;林春艳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3种自身抗体与补体C3水平检测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 2005年7月-2010年12月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 122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AC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核小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C3水平.结果 ACA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在LN组均为21.31%,在非LN组分别为17.61%、1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小体抗体在LN组为56.56%,在非LN组为39.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和非LN组3种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LN组、非LN组和对照组补体C3水平分别为(0.52±0.22)、(0.67±0.29)、(1.28±0.32) g/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LN组ACA、抗核小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同时阳性率(10.66%)高于非LN组(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A、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及补体C3的联合检测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 维吾尔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罗德梅;朱震宏;葛金莲;刘学磊;马秀敏

    抗核糖体P蛋白(ribosomal P protein,RPP)抗体是抗核抗体的一种,由核糖体60 S亚单位的3种蛋白组成,为P0[相对分子质量(Mr)38 000]、P1(Mr19 000)、P2(Mr17 000),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usus,SLE)的特异性自身抗体之一,在其他疾病及正常人群中则少见,抗RPP抗体水平可反映SLE活动情况[1-4].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振彪;朱平;王彦宏;冷南;樊春梅;张惠琴

    目的: 观察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P蛋白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及其意义.方法: 以含有核糖体磷酸蛋白P0、 P1、 P2全序列的合成蛋白作为抗原, 采用欧盟斑点法(EURO blot), 测定150份SLE患者血清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 并分析其与其他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等), 以及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50份患者血清中, 有36例(24%)抗P蛋白抗体呈阳性.抗P蛋白抗体阳性组肾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而与皮肤、关节、 血液及肝脏的损害无关, 也与病情活动指数(DAI)不相关.抗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抗RNP抗体的阳性率相关.结论: SLE患者抗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高于欧美人群(13%).该抗体与SLE患者的肾脏及中枢神经损害具有相关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