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及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作者:李宁红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及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锐针穿刺,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比较两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疼痛评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为(276.76±22.77)mL/min,对照组为(277.86±24.91)mL/min,两组血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4,P=0.839);观察组VAS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下血肿、动脉瘤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在降低患者疼痛感知、血管狭窄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 血液透析内瘘扣眼穿刺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赵敬娜;李华;苏香彪;柳竹青;张东亮

    目的 对比钝针“扣眼”(buttonhole,BH)穿刺与锐针“绳梯”(rope ladder,RL)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MHD治疗的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BH组11例患者采用钝针BH穿刺法,RL组15例患者采用锐针RL穿刺法.对比随访13个月期间2组患者在发生感染、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平均有效血流量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未发生局部与系统性感染.BH组共进行2073例次钝针穿刺操作,RL组2392次锐针穿刺操作,BH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9.5%显著高于RL组的96.0%(x2=57.591,P<0.001),穿刺点渗血率2.9%明显低于RL组的4.1%(x2=5.008,P=0.029),2组间平均有效血流量(285.2±21.1ml/min对300.2±24.6m1/min,t=--1.673,P=0.107)和Kt/V差异无显著性(1.4±0.2对1.5±0.2,t=-0.256,P=0.800). 结论 BH钝针穿刺与RL锐针穿刺相比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拔针后出血几率低的优势,而且并不增加感染的发生.

  • 48例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作者:王婧;矫健梅;彭影;王越媛;王滢;于洪梅;荆艳辉

    目的 探讨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钝针扣眼穿刺法实施方法与效果分析,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借鉴. 方法 回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用扣眼穿刺法穿刺动静脉内瘘的48例透析患者,总结隧道形成、钝针穿刺的方法及技巧,分析在穿刺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通过扣眼穿刺法使用钝针穿刺;有2例患者内瘘栓塞,在对侧肢体质量新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后,改为绳梯穿刺法;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其中1例感染症状消失后改为绳梯穿刺法;2例患者假隧道形成,改为绳梯穿刺法. 结论 扣眼穿刺法的要点主要包括隧道形成、锐针穿刺更换为钝针穿刺时机、钝针穿刺方法、去痂方法.如以往己形成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应用扣眼穿刺法时,需避开瘤体建立隧道.钝针穿刺中断使用,如需重新启用,需用锐针沿原隧道穿刺几次后再改为钝针.当穿刺部位发生感染时,不得在感染部位穿刺,需每日3次碘伏消毒感染部位,当感染症状消失后可继续使用;当发生钝针穿刺困难时,勿盲目进针,需分析穿刺困难原因后,再行钝针穿刺;一旦发生皮下血肿,停止血肿部位穿刺,更换穿刺点;发生渗血时,及时分析渗血原因并进行干预.

  • 扣眼穿刺角度架辅助扣眼穿刺的效果

    作者:颜新艳;陈杏;龚放华;吴鹰;殷明媛;李丽珍

    目的 通过对扣眼穿刺角度架辅助扣眼穿刺建立隧道的效果进行探讨,为扣眼穿刺角度架在扣眼穿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湖南省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8例,扣眼穿刺角度架辅助扣眼穿刺组19例,常规徒手扣眼穿刺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隧道形成所需锐针穿刺次数和隧道形成后钝针穿刺一次到位率,应用长海痛尺疼痛评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在隧道形成后钝针穿刺时穿刺疼痛感.结果 扣眼穿刺角度架辅助扣眼穿刺组较常规徒手扣眼穿刺组隧道形成所需锐针穿刺次数明显减少(6.63±1.46 vs 8.42±1.80,P<0.01),隧道形成后钝针穿刺有较高的一次到位率(93.71% vs 84.61%,P<0.01),隧道形成后钝针穿刺时穿刺疼痛感明显降低(1.92±0.68 vs 2.49± 0.66,P<0.01).结论 扣眼穿刺角度架辅助穿刺能明显减少建立隧道时所需锐针穿刺次数,显著提高钝针穿刺一次到位率,明显较低钝针穿刺时患者的疼痛感.

  • 不同品牌填充注射用钝针的显微结构及血管穿刺性能比较

    作者:陈淇;童兴野;胡筠;李伟;谢利;王杭

    目的 探讨不同品牌填充注射用钝针的显微结构及血管穿刺性能.方法 对临床常用不同品牌的钝针,如Pix'L cannula(瑞士),Micro cannula(中国),Micro cannula(韩国),Injection cannula(法国)及普通锐针BD HypointTM(新加坡)进行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检测,特别是观测其针头开口处的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差异,推测其原材料选择及加工工艺的差异,并使用推力计检测不同针头刺破大鼠主动脉升支所用的推力值,后对钝针的血管穿刺力与针头显微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品牌的钝针针头及开口处的显微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加工工艺的差别.不同钝针刺破血管能力差异明显,钝针刺破血管能力与针尖的截面积和圆润情况有关.结论 不同品牌钝针的显微形貌存在明显差异,其血管刺破力与之相关,反映出品质的差异.钝针的生产加工工艺决定了其使用性能,整形医师在使用时当审慎选择.

  • 钝针与锐针穿刺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比较

    作者:乔时秀;张蕾

    目的:比较钝针穿刺与锐针穿刺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时的影响。方法透析的患者43例,将其按内瘘穿刺方法分为两组,钝针组(19例)患者采用钝针扣眼穿刺,锐针组(24例)患者采用锐针穿刺,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穿刺失败,血肿形成及渗血的不同。结果钝针组患者血肿发生率低,穿刺成功率高,无渗血,均优于锐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穿刺使疼痛控制在小范围,保护内瘘,提高透析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钝针 锐针 内瘘穿刺
  • 红霉素软膏应用在钝针扣眼穿刺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时云亚;张金霞;丁晓仙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将红霉素软膏外涂于内瘘穿刺点处,从而观察去痂的效果,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有无内瘘感染的发生.从而寻找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钝针扣眼穿刺时,佳的护理方法.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金莉;祁爱蓉;杨栋;程静刁;路遥;傅博;谭静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钝针扣眼法,对照组采用锐针区域法穿刺内瘘,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渗血例数、穿刺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口渗血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穿刺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内瘘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渗血,减轻穿刺疼痛感。钝针扣眼法手法较复杂,适宜于穿刺难度大、对疼痛敏感的患者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者。

  • 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秀芬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实施扣眼穿刺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锐针穿刺法,观察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穿刺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渗血、血管瘤及血管狭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技术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但其实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陈林燕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此类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内瘘的合理使用及保护是血透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因扣眼穿刺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不高,任何术式的动静脉内瘘都可使用,临床开始广泛使用[1]。本研究选择2013年11月-2014月9月40例采用不同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以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钝针扣眼穿刺法实施效果分析

    作者:韩晓苇;张秀芳;张桂燕

    [目的]通过对钝针扣眼穿刺法实施效果分析,探讨适合透析病人的穿刺方法。[方法]将60例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实施钝针扣眼式穿刺方法,不能成功实施的,改为锐针穿刺,尽量使用绳梯式方法。24个月后对退出钝针扣眼穿刺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对不同穿刺方法的并发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3例病人可继续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占38%,37例病人由于穿刺点瘙痒、硬结、感染、穿刺不顺等各种原因退出。所有病人对钝针扣眼穿刺法认同度比较高,认为减轻疼痛、止血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锐针绳梯法在血栓形成方面优于钝针扣眼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臂高位内瘘、肥胖病人、穿刺血管短、位置深、痛觉特别敏感的非糖尿病病人适合选择钝针纽扣穿刺法。血管表浅、长度适宜、依从性差的内瘘病人适合选择锐针绳梯式穿刺法。区域式穿刺不被推荐,但无法完全避免。

  • 鼻唇沟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术:应用钝针与锐针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

    作者:张岩崑;范巨峰;钱维;侯莹;吕伟;曹迁;李岩祺;祝文浩;陈永军;李宁

    目的 对比应用钝针与锐针对鼻唇沟行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应用透明质酸对60例鼻唇沟凹陷求美者行鼻唇沟注射填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求美者.钝针组应用27 G钝针进行注射,锐针组应用27 G锐针进行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维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求美者获随访1~9个月,两组修复效果均较明显,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肿胀发生率钝针组高于锐针组(P<0.05);淤青、局部不平整和丁达尔现象的发生率锐针组高于钝针组(P<0.05).结论 通过透明质酸注射填充可以安全、有效地修复鼻唇沟凹陷,锐针注射可以对皮肤表面形态进行更精细的雕刻,钝针注射更有利于降低血管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赵海珠;黄海萍;方少样;何美青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区域穿刺组)和研究组(钝针扣眼穿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0.82±0.46)分]低于对照组[(3.72±1.08)分],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大大减轻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痛苦,内瘘的血流量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改进持针部位在动静脉内瘘钝针穿刺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张成亮;荣晓珊;柴冬雪;钱晓灵

    目的 探讨钝针不同持针部位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1-11月,在上海曙光医院血液净化室行钝针扣眼穿刺法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手持针翼部位,B组手持穿刺针后部据针柄1 cm处的软管,C组手持穿刺针后部据针柄2 cm处的软管,比较三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疼痛耐受性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疼痛耐受性方面比较,B组患者均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对不同年资穿刺者在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疼痛耐受性方面的比较,A、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差异(P>0.05).结论 手持穿刺针后部距针柄1 cm处的软管的持针部位,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疼痛,对护理人员年资要求相对较低.

  • 动静脉内瘘钝针与锐针扣眼法穿刺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余美芳;徐青;张青春

    目的 探讨钝针与锐针扣眼法穿刺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方便性抽样选择金华光福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0例共100个扣眼法穿刺针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钝针扣眼法和锐针扣眼法进行穿刺.比较2个月后两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以及内瘘血管瘤、穿刺失败致皮下血肿、透析过程皮下血肿和疼痛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透析血流量及静脉压、KT/V测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钝针扣眼组内瘘血管瘤及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锐针扣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采用钝针可有效地保护血管,降低穿刺技术难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钝针扣眼穿刺法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钱文艳;余兢兢;郑金微;陈素春;赵松龄;李乐敏

    目的 观察钝针扣眼穿刺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利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70例,按住院床号数分为A组40例、B组30例,A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B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疼痛程度.结果 A组血管瘤的发生率、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和对穿刺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较为理想的穿刺方法.

  • 扣眼穿刺法合并钝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作者:胡祎

    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主要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局域穿刺法.通过对扣眼穿刺法的研究,认为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及护理操作更能保护患者的内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 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影响

    作者:安克润;罗小兰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净化室新成熟的内瘘患者90例,随机分成 A 组、B 组和 C 3组各30例,分别接受绳梯穿刺法、区域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状况,比较3组内瘘并发症和穿刺疗效等指标。结果B 组 VAS 评分高于 A 组和 C 组(P <0.05);A 组的 VAS 评分高于 C 组(P <0.05)。3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的血流量降低、渗血、血肿和血管弹性变差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 A 组和 C 组(P <0.05);A 组和 C 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的内瘘狭窄、内瘘阻塞、内瘘感染、血管瘤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 A 组和 C 组(P <0.05);A 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采用钝针可有效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 钝针皮下层扇形注射透明质酸矫正面颊部凹陷

    作者:陈波;路会;马力;齐慧颉;齐彦文;周洋;孙诚;高占巍

    目的:探讨采用钝针皮下扇形注射透明质酸矫正面颊部凹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科室对24例面颊部凹陷就医者,采用钝针在面颊部皮下层扇形注射透明质酸,分析术后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就医者面颊部凹陷得到明显改善,面部轮廓呈现饱满流畅外观,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2例出现局部瘀青,2周内恢复,均无硬结、感染、栓塞、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钝针皮下扇形注射透明质酸能安全、有效地矫正面颊部凹陷,临床效果满意.

  • 钝针扇形连续注射法在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中的应用

    作者:郑旭东;柳大烈;麦跃

    目的:探索一种损伤小、不良反应少、效果稳定的新型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注射方法.方法:对60例咬肌肥大的患者,双侧咬肌分别使用27G钝针扇形连续注射和30G锐针多点注射法治疗,对术后局部瘀青和肿胀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3天复诊,钝针扇形连续注射后出现局部瘀青的2例,肿胀2例,锐针多点注射后出现局部瘀青11例,肿胀8例;术后4周复诊,60例咬肌肥大患者对肉毒毒素治疗均有效,无特殊不良反应.治疗局部触诊,仍可触及一定量咬肌的,钝针扇形连续注射后有7例,锐针多点注射后出现12例.结论:钝针扇形注射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肉毒毒素治疗咬肌肥大的方法,相比于锐针多点注射法,对局部皮肤损伤少,可明显降低术后瘀青肿胀的发生率,并获得更加稳定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