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蚤类区系分布

    作者:郑谊;李超;魏绍振;罗军;魏荣杰;杨汉青;张珊瑚;吴海生;何健;杨宁

    目的 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蚤类种群区系分布.方法 结合鼠疫疫源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对捕获的小型兽类进行体外拎蚤,采集蚤类标本并分类鉴定.结果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共发现蚤类104种(含亚种),隶属于6科33属,以角叶蚤科、细蚤科、栉眼蚤科种类居多,分别占33.65%(35/104)、27.88%(29/104)和24.04%(25/104).羌塘高原亚区发现蚤类5科16属34种,青海藏南亚区蚤类6科33属100种,其中三江源地区特有蚤类28种.结论 进一步开展蚤类生物学调查,加强媒介生物控制研究,为鼠疫防治提供理伦依据.

  • 三江源地区食肉动物和小型兽类的种类与分布

    作者:汪元忠;李超;吴克梅;魏有文;郭文涛

    目的 了解三江源地区食肉动物和小型兽类的种类与分布.方法 整理收藏动物标本,查阅资料,采用鼠夹法调查.结果 在三江源地区有食肉动物和小型兽类4目ll科27属51种.结论 三江源地区喜马拉雅旱獭、根田鼠、小家鼠、长尾仓鼠、高原鼠兔、猫、犬、赤狐、沙狐、狼、艾鼬等广泛分布,其中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

  •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1954-2013年布鲁氏菌种群分布分析

    作者:田广;马丽;徐立青;胡桂英;魏荣杰;杨旭欣;赵延梅;薛红梅;秦豫民

    1954年青海省首次分离出布鲁氏菌,确定为布鲁氏菌病(布病)自然疫源地,到2000年青海省布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达到原卫生部颁布的布病“控制区”标准1,但在2006年疫情开始回升[2.本研究分析了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学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来源于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分离的27株布鲁氏菌数据.1.2 方法 运用硫化氢产生测定、硫堇和碱性复红的染料抑菌试验、单项血清凝集反应、噬菌体裂解试验鉴定菌株;菌株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三江源
  •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2012年鼠形动物及寄生蚤调查

    作者:罗军;宋志忠;郑谊

    目的 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的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夹捕法捕获小型鼠形动物,用弓形夹法捕获高原鼢鼠.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362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目5科12属15种,体外寄生蚤846匹,隶属6科18属36种.结论 初步掌握三江源地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的分布情况,为开展该地区鼠疫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三江源地区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及媒介昆虫细菌分离简述

    作者:吴克梅;李超;汪元忠;魏有文;罗军;郭文涛;吴海生

    简要论述三江源地区自然感染鼠疫菌的宿主动物及媒介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首次分离鼠疫菌的时间、地点等情况,以了解该地区染疫动物、昆虫的种类及其在鼠疫流行病学方面的作用等,为三江源地区鼠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5种血清学布鲁杆菌病检测方法在现场调查中的效果评估

    作者:胡桂英;马丽;徐立青;杨旭欣;田广;秦豫民;魏荣杰;杨宁海;赵延梅

    目的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5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青海省三江源地区6 310份人血清进行检测,通过几种方法的对比制定现场调查中有效、实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 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对三江源地区样本111进行布病血清学抗体检测,对RBPT阳性血清进行其它4种试验的检测,分别为试管凝集试验(SAT)、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用RBPT方法作为筛查方法对6310份血清进行现场检测,阳性结果为141份,对这141份RBPT阳性血清进行其它4种试验的检测.SAT与ELISA对比,阳性符合率为90.32%、阴性符合率为62.72%、总符合率为6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8,P<0.01),ELISA方法的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62.73%、约登指数为0.559.SAT与CFT对比阳性符合率为61.29%、阴性符合率为90.91%、总符合率为84.40%,两种血清学试验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5,P>0.05).结论 目前还没有能用某一种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出不同时期出现的抗布鲁氏菌抗体,为能够减少漏检率,建议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 当代女徐霞客刘穷:爱护环境的旅行者

    作者:

    自1982年以来,她基本上游遍了除港澳台以外的旅游景点,从漠河到三亚,从绥芬河到喀什.自2002年起,钟情于探险游.2004年独自一人,游历黄河源头巴颜喀拉山、三江源牛头碑;骑自行车走青藏线、阿里古国、班公错;骑马进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雪山;搭顺风车穿越藏北大草原、冈仁波齐神山、玛邦雍措圣湖、珠峰大本营、樟木、拉萨、纳木措等地;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三进可可西里无人区.2006年参加中国新闻媒体组织的"寻找彭加木,环保罗布泊"的探险活动.2007年参加无锡组织的"千里走运河"环保旅游活动.

  • 1954-2006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吴克梅;李超;汪元忠;罗军;祁芝珍;杨宁

    目的 分析三江源地区鼠疫流行动态,为鼠疫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三江源地区1954-2006年鼠疫疫源地调查,鼠疫监测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954-2006年三江源地区动物鼠疫流行主要分布布玉树,称多.曲麻莱,囊谦,治多,杂多6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乡.称多县还存在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染疫动物共8科12属15种,从动物体共分离到鼠疫菌336株,其中喜马拉雅旱獭体291株,占总数的86.60%(29/336),藏系绵羊13株.占3.87%(13/336),青海田鼠10株,占2.98%(10/336).从各类媒介昆虫体内共分离m鼠疫菌114株,其中,从斧形盖蚤体内分离出46株,占40.35%(46/114),谢氏山蚤38株,占33.33%(38/114).1960-2006年共发生人间疫情85起,发病238例,死亡134例,病死率为56.30%(134/238),流行季节为5-11月份,8,9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以后主要为藏系绵羊作为传染源引起的人间鼠疫.临床病型以肺鼠疫居多.占49.58%(117/238),但首发病例以腺鼠疫为主,占77.12%(91/118).结论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和青海田鼠鼠疫两块鼠疫自然疫源地,人间鼠疫病例由旱獭型菌株引起,尚未发现田鼠型菌种引起的人间鼠疫.三江源地区是青海省鼠疫流行的重点地区.

  • 1996-2015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王雪;李千;魏有文;吴克梅;杨汉青;周奎章;米宝玉;郑谊;魏绍振;王祖郧

    目的 探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近20年间鼠疫流行势态,为制定青海省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动物及人间鼠疫的三间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猛烈,主要地区分布在玉树州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流行季节贯穿旱獭营地面活动的整个时期,流行高峰在6~8月份.人间鼠疫主要分布在囊谦、兴海等地区,流行期为每年的5~10月份,高峰在7~9月份,以9月份高约占41.67%;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共人间鼠疫疫情14起,发病48例,死亡17例,病死率为35.42%,48例病例中以肺型居多,首发以腺型为高.结论 20年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疫源地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动物间鼠疫疫情连续不断,参与流行的动物及昆虫种类不断增加;人间鼠疫病情重,病死率高,但人间鼠疫发病形势总体呈下降趋势.

  •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螨类区系分布

    作者:郑谊;李超;魏绍振;马英;罗军;魏有文;吴海生;杨宁;王雪;郭文涛

    目的 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螨类种群区系分布.方法 结合鼠疫疫源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对捕获的小型兽类进行体外检螨,采集螨类标本并分类鉴定.结果 发现青海省三江源境内的革螨68种,隶10科24属;恙螨16种,隶7属;其中三江源地区特有螨类21种.结论 进一步开展螨类区系和生物学调查,为了解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资料.

  • 三江源地区布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胡桂英;马丽;徐立青;田广;杨旭欣;秦豫民;魏荣杰;赵延梅;杨宁海

    目的 分析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结果,描述该地区人群血清抗体在职业、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三江源地区的九县一镇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按《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试行)》中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聚试验(SAT)、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检测6310人份,RBPT阳性141人份,SAT阳性25人份,CFT阳性28份,SAT阴性、CFT阳性的有15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14,P<0.05),在141例感染者中,年龄小的10岁,大的74岁,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92,P>0.05)男女感染比例为1∶1.2,经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P>0.05);藏族占82.27%,蒙族占13.48%,汉族占2.84%,回族占0.71%,撒拉族占0.71%.结论 布病流行强度有增强趋势应加大布病监测力度,开展人畜防治合作,综合评价流行风险因素,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