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

    作者:隋立荣;吕英志;孙立斌

    目的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上唇的微囊性附属器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微囊性附属器癌镜下表现多样,肿瘤上部角质囊肿较多,看似良性,并向毛发方向分化,中部有鳞状细胞岛等,深部有腺样结构,似汗管瘤,并见细胞簇及细胞条索,组织结构有明显异型性并累及横纹肌.结论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需与良性及其他恶性的皮肤肿瘤相鉴别.

  • 鼻唇部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报道

    作者:王红群

    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皮肤附属器肿瘤,1982年由Goldstein等[1]首先报道,具有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特点和丰富的硬化性间质,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01工作中遇到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周舜辉;于伟;张良德;何向蕾

    微囊性附属器癌(MAC)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及汗管瘤样癌,是一种具有向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局部浸润性生长和硬化性间质的低度恶性肿瘤.本病组织病理可见较多角质囊肿、管状和腺样结构,基底样细胞条索同时存在,肿瘤细胞常侵袭神经周围及骨骼肌.1982年由Goldstein等[1]首先报告,好发于成年入的头、颈部皮肤,多见于面部、头皮和眼眶周围.迄今国内报道甚少,国外报道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现报告1例MAC并作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并通过对免疫组化的分析加深对本病的了解.

  • 左上唇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

    作者:张玮;宋晓陵;陈盛;王三锡

    患者女性,41岁,因发现左上唇唇红上缘肿物2年余入院,肿物略高于正常皮肤表面,颜色稍红,无疼痛、破溃.口内外双合诊,可扪及一2.5 cm×2.0 cm×1.0 cm肿物,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不活动,无触痛.行左上唇病灶扩大切除术,术后予抗炎治疗.

  • 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3例

    作者:成志明;沈肖俐;赵丽华;田中华;张仁亚

    对3例发生于面部的微囊性附属器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微囊性附属器癌镜下呈多向分化,典型的肿瘤表浅部角质囊肿较多并向毛发方向分化,真皮中部为线样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团,导管明显,而角质囊肿减少,深部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腺样结构、细胞簇及细胞条索,组织结构有明显异型性并呈浸润性生长.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伴有导管分化并以局部浸润及破坏为主的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发生转移.

  • 额部皮瓣旋转移植修复罕见鼻尖微囊性附属器癌一例的护理

    作者:孙乐琪;陈丽梅

    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 of skin)属于汗腺癌的一个亚型,又称硬化性汗腺导管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部和颈部,特别是鼻唇沟和眶周,男女发病机会均等,40~50岁为高发期.肿瘤表现为硬性斑块、局限性结节或囊性肿物,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偶有胀感及麻痹感,该瘤生长缓慢,其生长方式是深在限局性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常侵袭神经周围,常规切除后局部复发率为50%,转移罕见.我科于2010年2月收治一例微囊性附属器癌导致鼻部畸形的患者,运用额部旋转皮瓣移植修复畸形组织,术后恢复良好,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朱旭友;易祥华;梁军;范德生;顾俊;邱维喆

    目的 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观察1例MA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分析手术标本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为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腋下肿物伴有疼痛;CT示团片状稍低密度软组织影,增强见不均匀强化;病理示肿瘤细胞呈条索、细胞簇及腺样结构,异型性显著;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AE1/AE3,CK19和EMA染色阳性.结论 MAC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不易彻底切除,复发率较高;对于活检的标本极易误诊,明确诊断依赖手术切除标本.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