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黄散加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述;胡晓梅;许勇钢;杨晓红;王洪志;刘锋;麻柔

    目的 观察青黄散加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MDS患者给予青黄散、补肾健脾汤药及雄性激素等治疗.结果 55例MDS患者中,完全缓解11例(20.0%),总有效4l例(74.5%).根据FAB分型,RA/RAS型34例,完全缓解9例(26.5%),总有效28例(82.4%);RAEB型21例,完全缓解2例(9.5%),总有效13例(61.9%),两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定标准,中危Ⅰ组36例,有效25例(其中完全缓解10例),无效11例.中危Ⅱ组7例,完全缓解1例,有效4例,无效2例.高危组6例,完全缓解O例,有效3例,无效3例.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者41例,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染色体异常组16例,有效11例(68.8%);染色体正常组33例,有效24例(72.7%);染色体异常与否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瘀补肾为主综合治疗MDS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疗效与FAB分型、IPSS积分及染色体异常与否无明显相关性.

  • 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作者:罗娟;胡永善;吴毅;孙莉敏

    目的:观察大豆和补肾健脾中药制成的抗骨质疏松药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患者服用补肾健脾中药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及骨密度改变,并对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症状积分平均值及骨密度T值平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补肾健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对骨痛症状的总有效率达到70%,对腓肠肌痉挛症状的总有效率达到86.6%,治疗前后骨痛和腓肠肌痉挛的症状积分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补肾健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值也有改善,总有效率为62.9%,治疗后骨密度T值平均值较治疗前增加,但和治疗前骨密度T值平均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无新鲜骨折发生,也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健脾中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品.

  •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骨质疏松骨折骨痂中CTGF、 Osterix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龚辉松

    目的 分析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骨质疏松骨折骨痂中CTGF、Osterix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6月龄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20只.骨质疏松骨折模型成功后,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和阿伦磷酸钠混悬液灌服,模型组进行常规培养,1个月后取各组骨折的骨痂,进行体外培养,各组骨痂给予对应含药血清进行培养.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CTGF、Osterix因子的表达.结果 在CTGF表达方面,中药组和西药组中的CTGF mRN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sterix表达方面,中药组和西药组中的Osterix mRN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的Osterix mRNA含量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痂的生长,从而促进骨折愈合,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机制和防治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及IL-2的影响

    作者:霍世春;孔爱莲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激素及IL-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患50例,为病患配置中药,主要包括:党参10g、合欢皮10g、白术10g、菟丝子15g、杜仲15g、山药20g、熟地黄20g、20g肉苁蓉等,每日煎熬1剂,口服,每天服用2次,每8周为1个疗程.通过放免法对病患治疗前后的促卵泡素(FSH)、白细胞介素—2(IL-2)、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等进行测定.结果:在使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后,病患血清中的雌二醇(E2)出现明显的上升,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病患的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的数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病患的白细胞介素-2(IL-2)有下降的趋势,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类中药复方可以有效的对卵巢起到调节与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补肾健脾中药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伟莉;熊程俏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及补肾健脾中药干预,从血管的角度探讨中药补肾安胎冲剂的保胎作用机制,为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自然流产的患者提供依据,并为今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西药(黄体酮)组(C)、中药(补肾安胎冲剂)组(D);从妊娠第一天开始,A 组、B 组给予蒸馏水灌胃;C 组予黄体酮胶囊(0.4 mg·kg -1·d -1)灌胃;D 组予补肾安胎冲剂(3.0 g·kg -1·d -1)灌胃,各组均15 d。进行不同的干预,比较蜕膜中 VEGF 及 MVD 表达的差异及中药干预结果。结果B 组流产率高于 A 组及 C 组、D 组(P <0.01);与 A 组比较,B 组中 VEGF、MVD 表达减少(P <0.05或 P <0.01);与 B 组比较, C 组及 D 组中 VEGF、MVD 表达增加(P <0.05或 P <0.01)。结论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存在 VEGF、MVD 表达不足,补肾健脾中药能上调蜕膜中 VEGF、MVD 的表达,改善血管形成,促进胚胎发育。

  • 补肾健脾方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性腺功能及病理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静;王娟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肾病大鼠性激素和性腺功能及病理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阿霉素大鼠尾静脉注射建立实验性肾病综合征大鼠,分别观察环磷酰胺(CTX)单用及与补肾健脾方联合使用对肾病大鼠性激素的影响,观察肾组织和睾丸切片病理学改变。结果补肾健脾方和 CTX 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 CTX 相比,二者联合使用可使大鼠的血清睾酮(Ts)含量明显高于 CTX 致性腺损伤大鼠的 Ts 含量,同时具有降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节性激素水平趋向正常。且二者联合使用组大鼠睾丸组织切片无明显病理学变化。结论补肾健脾方可保护和促进生殖机能,并可能通过促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调节其内分泌、以及清除自由基,发挥对抗或减轻 CTX 的性腺毒性的作用。

  • 补肾健脾中药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肥胖妇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史志萍;陆君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肥胖妇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肥胖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及促卵泡生长激素(FSH)的水平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与生殖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体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腰臀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LH与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指数与E2呈负相关,与LH、FSH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健脾中药能够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肥胖妇女生殖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补肾健脾中药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肥胖妇女体重指数与生殖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史志萍;刘霄霞;陆君;李英;卢丽;王静馥;李焕丽;薛有萍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肥胖妇女体重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并研究体重指数与生殖激素水平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将在本院体检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肥胖妇女120人,采用随机自愿原则选60人作为观察组(中药治疗组),60人作为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用药后体重指数、腰臀比下降(P<0.01;P<0.05),E2水平明显升高(P<0.01),FSH、LH水平均降低(均P<0.01);对照组体重指数、腰臀比、E2、FSH、LH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用药后两组体重指数与E2呈负相关(P<0.01),体重指数与FSH、LH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补肾健脾中药能降低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的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能改善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的生殖激素水平.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作者:赵立祥;陈秀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单纯用雄性激素、环孢素A等西药治疗,治疗组19例加用补肾健脾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5%、对照组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