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东方肉穗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万春鹏;郑啸;陈海峰;邹秀红;宋子荣;周寿然;邱彦

    目的:系统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为异鼠李素(1)、槲皮素(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异鼠李素-3-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异鼠李素-3-O-(2"-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

  • 朝天罐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鸿升;王跃虎;石亚娜;李兴玉;龙春林

    目的:研究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根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朝天罐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lasiodiplodin(1),de-O-methyllasiodiplodin(2),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3),integracin(4),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l(5),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6),5-羟甲基糠醛(7),吐叶醇(8),白桦脂酸(9),2α-羟基乌索酸(10),(24R)-stigmast-4-ene-3-one(11),eugenitin(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小风鼓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别

    作者:卢伟

    小风鼓草为野牡丹科植物东方肉穗草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i.et Van.var.delicata (C.B.Robins.)C.Chen.,又名肉穗草、风鼓斗草(福建闽南)、肉穗野牡丹(台湾)的干燥全草.产于福建、台湾[1-2],常成群分布林下阴湿处,土壤肥沃、腐殖质层较厚的沟边、阴坡.小风鼓草是福建闽南珍贵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泻火之功效,用于急性肝炎、肺热咳嗽、蛇头疔、无名肿毒、胃肠炎等.东方肉穗草林下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育种苗,供生产使用[4].有关生药学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对小风鼓草的药材性状及根、茎、叶的组织构造和全草粉末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为准确用药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中国野牡丹科药用植物性能主治的研究

    作者:常章富;吴嘉瑞;滕云霞;周驰

    我国药用野牡丹科植物共有17属63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从西藏至台湾的各省区.野牡丹科植物大多味苦、辛,或甘、辛,归肝、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止痛等多种功效.野牡丹科植物不仅具有确切的药用价值,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光明.

  • 地稔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唐迈;廖宝珍;林绥;邓思珊

    地稔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全草.临床用于治疗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疔疮、毒蛇咬伤等病症[1].

  • 地菍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作者:张超;方岩雄

    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越南也有.

  • 金锦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赵友兴;杨丹;马青云;李宁;程忠泉;周俊

    目的 研究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金锦香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乙酸酯(8)、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6"-二-E-(4-羟基)-肉桂酸酯(9)、4'-hydroxyflavone-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10)、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E-(4-羟基)-肉桂酸酯(11)、3β-hydroxy-9(11)-fernen-23-oic acid(12)、1,2-dihydroxy-9(11)-arborinen-3-one (13)、cholest-5-ene-2,3,21-triol(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结论 除化合物5和1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浙江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作者:陶倩;张芬耀;王佳红;楼柯浪;张春椿;熊耀康;张水利

    目的 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浙江试点)对浙江省野牡丹科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资源特点及药用价值等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与标本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浙江省植物资源.结果 浙江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共有8属,16种(包含2变种),首次在浙江省发现新药用植物肉穗草.野牡丹科药用植物具清热解毒、活血止血、补脾益肾、清热利湿及清肝明目等功效.结论 对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 福建泉州野牡丹科药用植物的资源状况

    作者:黄秀珍;邹秀红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为多年生草本、灌木、小乔木,直立或攀援.全世界约240属30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我国有野牡丹科植物25属160种和25变种,大部分产于长江以南,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1].

  • 广西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

    作者:胡营;唐美琼;冀晓雯;缪剑华;赵以民

    目的 通过资料查阅及野外调查,基本明确广西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药用功效,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科药用植物奠定基础.方法 野外调查、标本查阅、资料考证.结果 广西野牡丹科药用植物共有13属39种(含种以下单位),占全省该科总种数的比重为62%,大多数药用野牡丹科植物未能开发利用.结论 野牡丹科植物在广西分布广泛,民间药用历史悠久,亟待深入研究,以期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 野牡丹科 资源 分布
  • 广东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

    作者:陈红锋;邢福武;刘东明;易绮斐

    目的:查清广东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方法:野外调查、标本查证和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广东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共有24种(含1变种),基本查清其地理分布与药用功效.结论:为加大野牡丹科药用资源的开发力度提供科学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