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康体检中内镜检查的应用价值

    作者:栾哲;李闻;刘迎娣;张晓梅;孟科;赵丽;冯青;孙刚

    目的 评价健康体检内镜检查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2年08月01~2016年08月01所有在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健康体检内镜检查者的内镜和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主诉、13C呼气试验结果、是否麻醉、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内镜诊断和病理结果等,评价健康体检内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接受健康体检内镜检查的患者共1173例,男865例,女308例,平均年龄(52.5±9.9)岁,1029例(88%)为无症状健康体检者;合计进行胃肠镜共2275例次,其中麻醉下无痛胃肠镜2130例次(93.6%);发现癌前病变28例(包括各种程度异型增生),明确消化道癌10例(0.85%),其中胃癌2例,结肠癌8例;10例癌症中早癌4例(40%),均经内镜或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经Logistic回归分析,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消化道癌与体检对象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诉等无统计学相关(P>0.05).内镜诊治过程中黏膜出血48例(2.1%),均经内镜治疗成功,无其他严重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健康体检内镜检查可以有效发现消化道恶性病变,尤其是消化道早癌.经内镜确诊的恶性病变与患者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症状等均无相关性.健康体检内镜检查具备较高安全性,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均可经内镜处理,严格的麻醉和监护可降低或避免相关风险.

  • 整合干部保健医学模式对老年人群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与诊治

    作者:许卫君;吴琳;季洪赞;潘士勇;汪芳裕

    目的 探讨整合干部保健医学模式对老年人群消化道早癌筛查及诊治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干部保健系统近10年来因消化道症状就诊,或者常规体检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70岁)3970例,按时间分近5年和前5年两组,其中近5年2462例,前5年1508例;常规胃肠镜检查,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浸润癌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早癌均给予内镜下切除,术后1、6和12个月复查胃肠镜,以后酌情每年随访.结果 共筛查出消化道早癌95例(2.39%,95/3970),其中胃早癌41例,肠早癌54例;浸润癌7例(0.176%,7/3970).前5年组早期癌31例(2.05%,31/1508),其中胃早癌15例,肠早癌16例;浸润癌7例(0.46%,7/1508).近5年组早期癌64例(2.59%,64/2462),其中胃早癌26例,肠早癌38例,浸润癌0例.两组相比较,消化道早癌检出率有显著提高(P<0.05).95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前5年组单次切除25例、多次切除6例;后5年组单次切除60例、多次切除4例.两组相比较,一次性手术切除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整合医学对于规范与优化干部保健和服务流程、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有一定积极意义,符合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作者:马钰辉;张治

    目的:对消化道早癌病患施行消化内镜技术,考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6例早期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两个组别,2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28例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技术手术,治疗后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均出现大幅降低趋势,组间结果比较差别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具有确定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术相比其术后并发症较少、愈后较好,恢复较快,作为临床值得推荐方法之一,进一步提高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作者:朱江源;刘有理;黄志刚;王光明;邓衍部;贺道兴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传统内镜技术诊断及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及治疗,对比两组的诊断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形态影像评分分别为(4.11±0.76)、(2.26±0.55),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分别为(3.93±0.68)、(1.75±0.46),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分别为(3.76±0.93)、(0.05±0.4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0.5±16.3)min、(80.8±17.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8.5±14.3)ml、(116.9±18.9)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2±1.4)d、(7.3±2.2)d,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进展

    作者:蓝婧

    消化道癌是我国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消化道早期癌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症状,但如果能够提高发现并治疗,其治疗有效率超过90%.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其已经逐渐取代常规外科手术,成为临床首选方案.本文对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治的作用进行综述.

  • 风险管理在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杨风华

    目的:研究探讨风险管理在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行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风险组,常规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例数与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故,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 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肖红霞;滕旭;刘宇;李菁雅;李欣

    目的:探讨在诊断和治疗消化道早癌过程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受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75例患者给予外科剖腹手术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给予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使用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用消化道内镜技术可以缩短住院和手术时间,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消化道早癌诊断的常用内镜及诊断进展

    作者:沙鹏

    消化道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消化道癌在进展期被确诊,即使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如以手术疗法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其5年生存率依然很低,且生命质量较差,给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消化道早癌经根治性治疗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进展期消化道癌,故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极为重要,也成为临床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之一.该文介绍了消化道早癌诊断的常用内镜及诊断进展,常用内镜包括化学染色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荧光内镜、超声内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等.

  •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作者:保雪东

    目的:进行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方法、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消化道癌变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进行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完全切除50例患者病变部分,其中20例患者采用EMR切除病灶、6例患者采用ESD分片切除病灶、24例患者采用ESD完整切除病灶.EMR手术时间平均为40.4min(s=4.7),ESD手术时间平均为80.2min(s =9.0).术后病理结果中胃息肉8例、胃早癌10例、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12例、结肠息肉20例.经ESD和EMR治疗50例患者的一次切除率96.0%(48/50)、出血率14.0%(7/50)、穿孔率10.0%(5/50).术后半年至一年随访中,50例患者复发率为0.结论:采用EMR和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具有较低的复发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消化道早癌诊治中消化内镜的应用价值初步研究

    作者:何娟

    目的:观察研究临床应用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76例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内镜及常规外科手术诊治,B组实施消化内镜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诊治,就组间效果进行比对.结果:B组患者的毛细血管、胃小凹分型及病变形态的影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在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方面,两组比对差异显著(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化道早癌的临床早期诊治,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

    作者:洪耀;白云飞;刘永东;宋华丽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收治消化道早癌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影像质量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毛细血管影像评分以及形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价值较高,安全可靠.

  • 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作者:王科佳

    目的 讨论双重染色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选取300例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消化道早癌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双重染色内镜)和对照组(常规内镜).结果 在结直肠黏膜病变检出率,结直肠早癌检出率,胃黏膜病变检出率,胃早癌检出率,食管黏膜病变检出率,食管早癌检出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 在消化道早癌的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双重染色内镜检测,可以有效检测出结直肠早癌,胃早癌,食管早癌等,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吕艺华;刘利国;赵子龙;郭永红;王小明

    目的 探究消化道早癌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技术予以诊断及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实验组纳入65例于该院确诊并接受消化内镜手术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参照组纳入65例同期于该院确诊并实施外科切除手术的消化道早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统计消化内镜消化道早癌检出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消化道早癌手术相关指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食管癌检出率为21.54%(14/65),早期胃癌检出率为44.62% (29/65),早期结肠癌检出率为18.46%(12/65),早期直肠癌检出率为15.38%(10/65).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费用较少,术后疼痛评分较低(t=22.974 1、18.684 1、18.365 5、12.937 1,P<0.05).实验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08%、1.54%)低于参照组(15.38%、12.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5 7、5.849 4,P=0.015 3、0.015 5).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检查、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患者手术创伤较小,其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应予以临床推广.

  • 胃肠镜诊断消化道早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周忠兴

    目的:探讨胃肠镜诊断消化道早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的疑似消化道早癌患者40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20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普通胃肠镜检查,观察组实施双重染色内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早癌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食道早癌检出率是86.67%,胃早癌检出率是71.43%,结直肠早癌检出率是80.95%;对照组食道早癌检出率是55.26%,胃早癌检出率是44.44%,结直肠早癌检出率是45.45%;两组患者的消化道早癌检出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胃肠镜技术诊断消化道早癌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能够明显提高其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颖

    目的:探讨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时选择内镜技术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为期,共挑选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消化道早癌,并伴有癌前病变,均为其采用内镜下手术治疗模式,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结果:采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患者一次切除率为90.91%(10/11),平均手术时间为(80.27±9.03)min,出血率为9.09%(1/11),穿孔率为0%。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患者一次切除率为100%(9/9),平均手术时间为(40.19±3.26)min,出血率为11.11%(1/9),穿孔率为11.11%(1/9)。经后续处理后出血和穿孔情况恢复良好,采取为期12个月随访复发率为0%。结论:利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低,短期内复发率低。

  • 探讨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诊断价值

    作者:姜哲

    目的:探究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42例接受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接受传统内镜技术诊断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37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分别有9例、13例、18例,诊断准确率95.24%;对照组患者检出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分别有6例、9例、12例,诊断准确率72.97%%,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2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47.62%,总有效率76.19%;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7例,有效1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8.92%、27.03%,总有效率45.9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使患者的检出率的明显提高,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 消化道早癌编码分析

    作者:郝冬芳

    目的 分析消化道早癌编码错误原因,提高消化道早癌编码正确率.方法 通过病案检索系统以手术操作"EMR"和"ESD"为检索条件,筛选出某三甲医院2014年至2016年消化内科诊治的主要诊断为消化道早癌的病案共440例.通过查阅440例病案终的病理结果,对消化道早癌编码的正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0例消化道早癌诊断的病理分型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编码正确的为393份,正确率为89.3%.导致错误编码的主要原因:没有认真阅读病理报告,对于临床诊断和国际疾病分类原则不够理解,对于编码工作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结论 疾病分类编码人员除了要掌握疾病分类编码的理论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熟悉解剖学、病理学及疾病诊断名称.建立完善的编码流程,在编码的过程中,通过阅读病理报告,将消化道早癌进行准确分类并加以审核.

  •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婵;马东升;于林芳

    目的 探讨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检查+常规外科手术;观察组采用内镜新技术检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记录比较两组影像质量评分、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毛细血管、胃小凹分型及病变形态的影像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及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消化道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新技术更有利于该病早期诊治,疗效切实,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ESD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肿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丽丽;黄留业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肿的优越性.方法 统计本院近一年来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消化道黏膜早期癌肿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治愈率、不良反应等,并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结果 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天数均明显小于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早期癌症,是一种更经济的方式,且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但其手术风险亦应注意.

  • 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蓝常明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微创手术的疗效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进展期癌1例、原位癌9例和癌前病变53例,分别占总数的1.59%、14.29%和84.13%;并发症情况为出血1例、穿孔4例和狭窄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70%.结论 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行内镜下微创手术疗效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8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