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HIS数据库中肠炎性疾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高茹;黎元元;谢雁鸣;杨薇;赵维;庄严;王永炎

    目的:了解肠炎性疾病住院患者人口学分布、亚型的年龄分布及治疗效果、住院患者例数与节气的分布等情况.方法:采集2006年6月30日-2011年8月23日入院的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第一诊断为肠炎性疾病的住院患者信息,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患者人口学信息、出入院情况、治疗效果、发病节气的分布情况.结果:14 758例肠炎性疾病患者中,有年龄纪录的为9 052例,年龄中位数为45岁,多集中于46-65岁年龄段,共2 813例(31.08%),其次集中于18-45岁年龄段,共2 667例(29.46%);有性别记录的为13 770例,男女比例为1.47:1.2008年-2010年患者发病多集中于夏至到白露时间,以大暑及小暑2个节气内入院多.有年龄纪录的9 052例患者中,儿童组(1-17岁)患者1 248例,患感染性肠炎1 018例(81.57%);老年组(66-99岁)患者2 224例,患感染性肠炎1 351例(60.75%),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所有西医诊断的10 891例肠炎性疾病患者中感染性肠炎患者多,5 502例(50.52%),]其中,治愈4 274例(77.68%),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肠炎性疾病中青年患者比例高,以男性患者居多,多发生于夏季,儿童组和老年组患者感染性肠炎患病率高,且治愈率高.

  • 浅谈泄泻病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邓晋妹;张琳;郁强

    通过泄泻病理论教学的讲解,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的临证思维能力,笔者对此有一些体会,进行了总结。重温中医脏腑生理功能,引入病机讲解,板书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深入透彻。提纲挈领抓重点,辨证要点为重心。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讲课中思索,深入理解病机、病症特点及组方思路。思考讨论名老中医医案,训练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还可学习名家经验。

  • 肉桂丁香干姜药饼贴脐配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泄泻虚寒证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义菊;王太丽

    目的:观察肉桂丁香干姜药饼贴脐(神阙穴)配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泄泻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肉桂药饼贴脐配合针刺天枢穴治疗.结果:治疗5天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总有效率93.3%.结论:在小儿泄泻病中通过脐部贴敷和针刺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泄泻病证治规律研究

    作者:姜德友;李阳光;张琳

    首次将泄泻病的古今医案进行全面总结、归纳后输入数据库,利用SA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等统计分析,运用文献学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泄泻病因病机、证候类型及用药规律内涵,对泄泻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的剖析,从整体上认识泄泻病的证治规律,期望为泄泻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方法,为泄泻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

  • 谢旭善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病经验

    作者:崔倩倩;刘晓燕;谢旭善

    谢旭善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病病位在肠,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与肝肾相关为密切;主要病因为湿邪,湿邪可化热、寒化;临床常见证型为寒湿困脾、胃肠积热、肝脾不调、脾肾两虚、食积伤中等;治当以祛湿为主,祛湿又有利湿、化湿、燥湿等不同.

  • 推拿疗法在小儿泄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彩琴;李生娥

    小儿推拿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在防治常见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事儿科10余年,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泄泻病,屡获良效,现报道如下:

  • 《医宗必读》治泻九法应用体会

    作者:孙蓓

    目的:分析总结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法,为临床治疗泄泻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医宗必读》相关文献,结合《内经》相关理论,收集临床运用治泻九法治疗泄泻的相关病例,进行阐述.结果:淡渗法、升提法、清凉法、疏利法、甘温法、酸收法、燥脾法、温肾法、固涩法均以相应的《内经》理论为指导,运用此九法辨证治疗泄泻病疗效肯定.结论:《医宗必读》治泻九法及《内经》相关理论,对辨治泄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泄泻病中的应用

    作者:黎柳桥;吴俏欢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该病的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根据制定好的中医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P<0.05)、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知识以及患者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展开,促进患者的自我调护行为,促使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姜树民治疗泄泻病经验总结

    作者:孙凯伦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表现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本病可见于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姜树民教授学医从医30余载,系辽宁省名中医,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其先后师承两位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和“周学文”教授,尽得其真传.在悬壶济世的工作之余,钩沉稽古,发微掘隐,针对泄泻病的治疗拥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观点,现将姜师治疗泄泻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 泄泻的定义病名和分类

    作者:陈悦泰;张丽丽

    泄泻作为一种疾病论述,见于我国早有文字记载的殷商甲骨文、在卜辞篇内有“腹不安句。”腹不安即指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中医学对泄泻病称谓之混乱、定义之不确和欠详是客观存在的。为此,笔者对泄泻的定义、病名及分类作以下探讨。1 泄泻病名混乱的历史状况 《内经》属于泄泻的病名有食泄、注下、溏泄、鹜溏、冷泄、濡泄;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有伤寒利候、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伤寒病后霍乱候、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温病下利候;《难经》有胃泄、脾泄、大肠泄;明*孙文垣医案,有称线泄泻者;清*程杏轩医案有称暑泻者;清*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中有气泄证者;在现代著作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将泄泻分为暴泻与缓泻,还有其他多种称呼。 从上面所举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历代医家对于泄泻之称谓名目甚多,或简略或冗繁,各行其是;名家对泄泻命名并无大体一致原则,全凭医家主见,有以病因命名为冷泄,时气热利候,热病下利候,有以脏腑命名为脾泄、胃泄,有以气血命名为气泄,有以疾病发展之势态命名为暴泻、洞泄、缓泻等;上述各种命名未能高度集中概括泄泻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程及辨证;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之,上述命名也与中医现代化所要求的语言结构有所差异不能相协调。

  • 刘开运小儿推拿治疗泄泻的经验总结

    作者:唐雨兰;李铁浪

    刘开运教授小儿推拿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结合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诊治.刘教授小儿推拿独具特色、疗效显著,尤其是对小儿常见的泄泻病的治疗常常立竿见影、手到病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