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假撕裂MRI征象分析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蓼;江凯;成科;叶如卿;吴元华;邓生德;汪建华

    目的:明确板股韧带及膝横韧带所致外侧半月板假撕裂的发生机制,探讨外侧半月板假撕裂与真撕裂的鉴别方法.方法:对自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间72例(左膝44例,右膝28例)经关节镜证实的无外侧半月板撕裂的膝关节进行矢状及冠状位MR扫描,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25~61岁,平均33.7岁.观察板股韧带及膝横韧带的MRI表现.结果:膝横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前角及其中央腱性附着部之间以脂肪组织分隔,在MRI矢状像上,可见脂肪组织在膝横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形成的线样稍高信号裂隙,类似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称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假撕裂.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称为外侧半月板后角假撕裂.膝横韧带在MRI上的出现率约34.7%(25/72),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前角假撕裂18例,均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形态规则、撕裂线斜行,矢状位图像可连续显示膝横韧带,冠状位图像能显示该韧带的长轴.板股韧带显示率为73.6%(53/72),其中板股前韧带为23.6%(17/72),板股后韧带为70.8%(51/72),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16.7%(12/72).表现为外侧半月板后角假撕裂25例,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19/25)或垂直方向(6/25).结论:根据外侧半月板形状、撕裂线方向、观察矢状和冠状位图像,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的真、假撕裂.

  • 膝横韧带和板股前、后韧带的MRI观测及其在外侧半月板“假撕裂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康成为;黄克;李林;蔡敏;郑泽文;丁可

    目的:探讨膝横韧带( TLK)和板股前、后韧带( aMFL、pMFL)的MRI影像解剖学特征,及其对鉴别膝关节外侧半月板真假撕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MRI检查,且关节镜排除半月板真性撕裂的10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60例,女41例,平均年龄42(18~75)岁。行MR多序列、多平面扫描,观测TLK、aMFL、pMFL的出现率、中点径、走行方式及“假撕裂征”出现率等,应用χ2检验对“假撕裂征”出现率行性别及侧别间比较。结果 TLK的出现率为67.3%(68/101),横断面多呈卵圆形、圆形,其平均中点矢状径(1.88±0.35)mm、冠状径(1.79±0.60)mm,于外侧半月板前角“假撕裂征”出现率为2.9%(2/68)。 aMFL、pMFL的出现率分别为13.9%(14/101)、77.2%(78/101),横断面呈卵圆形、扁平形及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aMFL平均中点矢状径(1.53±0.39) mm、冠状径(2.8±0.92) mm,pMFL平均中点矢状径(2.04±1.03) mm、冠状径(3.10±1.08) mm;板股韧带于外侧半月板后角“假撕裂征”出现率为18.5%(17/92)。外侧半月板“假撕裂征”出现率在性别、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膝关节MRI检查中,外侧半月板有时显示“假撕裂征”;通过对TLK及aMFL、pMFL进行影像形态学研究,根据其在MRI上的形态、走行及外侧半月板假撕裂的方向、位置,可鉴别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的真假属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膝横韧带和板股后韧带的解剖观察

    作者:金理正;朱晞;周吉林;吕寒冰

    目的:观测膝横韧带和板股后韧带的起止和大小,为临床膝关节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6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膝关节进行大体解剖和测量,统计学处理数据.结果:膝横韧带呈圆索状,横行连结两侧半月板的前端,其出现率为(64.3±6.4)%长(38.4±4.2)mm,宽(4.2±0.3)mm厚(3.2±0.2)mm.板股后韧带起自外侧半月板的后缘,沿后交叉韧带的后方,斜向内上方,止于股骨内侧髁内侧面,其出现率为(85.7±4.7)%,长(24.2±4.4)mm,宽(5.2±0.3)mm,厚(4.2±0.2)mm.结论:膝横韧带和板股后韧带较为恒定,对膝关节的稳定起一定作用,临床上应予注意.

  • 板股韧带的MRI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于春水;李坤成;韩悦;廉宗澂;宣芸

    目的明确板股韧带正常MRI表现,建立由它所致假撕裂与外侧半月板后角真撕裂的鉴别方法.资料与方法采用60侧正常膝进行矢状和冠状位MR扫描,观察板股韧带的MRI表现.结果板股韧带显示率为88.3%(53侧),其中板股前韧带为26.7%(16侧)、板股后韧带为86.7%(52侧)和两条韧带同时存在为23.3%(14侧).板股韧带在矢状像上表现为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或后方的类圆形或短棒状低信号结构,而在冠状像上表现为自外侧半月板后角至股骨内侧髁外侧面的条带样低信号结构.在矢状像上,52.8%(28/53)板股韧带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之间显示出一线样高信号,被称为假撕裂,易与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混淆.但假撕裂仅有两种走行方向即后下斜行(21/28)或垂直方向(7/28).结论根据假撕裂位置、方向以及冠状像和连续矢状面的观察,可正确区分外侧半月板后角真假撕裂.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