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0例临床观察

    作者:魏爱翔;安玉兰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针刺治疗,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连续治疗21 d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经Ridit检验,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呛咳、进食困难等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组.

  • 天突深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袁盈;蔡向红;陈枫;陈东晓;高莹;刘子祯;凌梦馨;许平

    目的:观察天突深刺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天突深刺,对照组采用指南推荐的针灸组穴(风府、双侧百劳、双侧人迎、廉泉、双侧夹廉泉)进行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3周.于入组前及治疗后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KWST)、藤岛一郎吞咽评分(FIRS)及动态吞咽检查(VFSS).根据以上3项评分计算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KWST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KWST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IRS和VFS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优于对照组的74.29%(26/35,P<0.05).结论:天突深刺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优于使用指南推荐的针灸穴组.

  •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评价与分析

    作者:黄银兰;梁繁荣;吴曦

    本文从临床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入手,总结近10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内容.按文献报道的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并依据临床研究中使用的随机方法、对照治疗、盲法实施、疗效评价、随访记录及统计方法等,分析评价了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针刺治疗本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为了更好地证实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为临床研究者及实践者提供可靠的高质量临床证据,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有必要采用设计严谨科学的临床试验方法.

  • 不同频率电针廉泉、风府穴治疗中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作者:张立志;许能贵;李如良;王琳

    目的:在西医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低频(2 Hz)组与高频(100 Hz)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穴取风府、廉泉,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分别为2、10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14 d.主要评定指标为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检查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次要评定指标为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电针后,两组患者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咽期通过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且低频组均少于高频组(均P<0.05),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本组电针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低频组优于高频组(P<0.05),两组治疗后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低频组治疗后SS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高频组(P<0.05),电针治疗后,低频组与高频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针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的疗效优于高频电针.

  • 中风后吞咽障碍诊疗技术推广的方法与模式

    作者:郑鹏;张为民;吕志国;王健

    在中风后吞咽障碍诊疗技术推广的工作基础上,通过经验回顾和工作实施成效分析,初步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方法、模式,即以教、调、研相结合金字塔式辐射形式为方法,体现政府主导、协同市场价值体现为模式.为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在各级医院、广大农村、社区推广的模式研究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 针刺配中药点舌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75例

    作者:黄敏

    笔者运用针刺与中药点舌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7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 康复护理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柱兰

    目的 探究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得到有效好转,而且观察组患者好转程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静

    目的 研究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8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数据差异进行比对.结果 实验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水平、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具有显著价值.

  • 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灸康复疗法临床研究

    作者:田风

    目的 探究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灸康复疗法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加针灸康复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7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VFS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给予针灸康复疗法的效果较好.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作者:李菡;朱涛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每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采用饮水试验评定治疗前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者生活质量.

  • "解语利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甄世锐;李蕾;韦玲

    目的 观察"解语利窍" 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静脉输注治疗基础上,给予"解语利窍"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药物静脉输注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痊愈率为6.7%,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语利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吞咽障碍功能.

  • 中风后吞咽障碍采用康复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影响观察

    作者:黄梅香

    目的:观察在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2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吞咽优良率及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吞咽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 《回回药方》失苔剌知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占涛;贾孟辉;苏丹;左艳丽;于凌志;王佩佩;刘丽

    目的:研究《回回药方》失善刺知丸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吞咽训练与电刺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口服回药失苔剌知丸.两组治疗28天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3.6%.结论:回药失苔剌知丸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

  • 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王莹

    从局部取穴(颈项、头颈、颈枕、舌、咽)、远端配穴(八脉交会穴、背俞穴)两方面综述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应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积极乐观心态.不同患者病程、病情不同吞咽障碍程度也不同,针刺时很难采用统一标准,应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远近配穴整体治疗.

  • 针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邵中军

    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偏盲、失语、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咽部感觉及咽反射存在,无舌肌萎缩和震颤,常有下颌反射、掌颏反射亢进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讲话不清,流涎,强哭、强笑等,为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严重者往往危及生命。假性延髓麻痹是脑中风后遗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笔者在脑中风后遗症的吞咽困难单元中,应用针刺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并与同期单纯应用针刺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以观察针刺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 用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洋

    目的:探讨分析用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康复治疗,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试论中风后吞咽障碍与中气的关系

    作者:陈红霞

    现代医学认为吞咽的过程需要吞咽肌强有力的收缩才能完成.中医虽无吞咽障碍病名,但从脾主肌肉及患者临床表现来看,表明它与中气关系密切.这一认识可为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17例

    作者:郭建萍;刘锦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7例,均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日1次,14 d为1个疗程.结果:17例患者中,痊愈5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甚佳.

  • “冰火疗法,重建阴阳”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作者:张金生

    中风后吞咽障碍虽是中风病的症状,但其有独特病理演变过程,吞咽困难虽源于中风之因,但又别于中风之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是在中风病机气血冲逆,痰瘀胶结脑络,蒙蔽清窍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导致咽喉神机失用,咽部阴阳升降失职而现吞咽功能失约或失用引起,“冰火疗法,重建阴阳”之“冷”疗法,冰的刺激不仅可使阴精引阳气下潜,同时促进阴精化阳;“热”疗法,通过温灸作用于局部,不仅使阳气导阴精上承,同时促进阳气化阴.刺激日久,可使浅部之得气,逐渐推至深部,将阳分之气引致阴分,推内入阳,疏利阴分,深而留之,使冷热相济,阴阳相调,促进吞咽运动恢复.“冰火疗法,重建阴阳”这种反复冷热交替治疗,一可以调节咽部之经气,疏通十二经经气,有利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症状的改善,二可使神机复原,气血通畅,有利于吞咽功能恢复.终达到疏通经络、痰消瘀化、升降有序、阴阳平衡、通关利窍之目的.

  • 舌针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孙晶;万长秀;黄蓓;秦世菊;周琼;张丽华

    吞咽障碍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据统计,在中风急性期约45%患者可发生吞咽障碍,并且有50%患者发病6个月后吞咽功能仍难以恢复[1].目前没有特效药物针对中风以及中风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往往容易产生不利的心理应激甚至不良行为,不利于其疾病的康复.因此,尽早重建吞咽功能对预防吸入性肺炎,避免因饮食摄取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2].为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正常的心理状态接受康复治疗,我们采用舌针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吞咽障碍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