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淡温和灸的灸量

    作者:蒋国庆

    灸疗应用十分广泛,种类繁多.临床上我们大都应用温和灸.温和灸具有独特的优点:①可以对同一穴位和部位多次重复使用,无论是灸或针,其作用均是逐步积累,即应用次数越多,其效果亦逐步增强,但是如果对同一穴位反复进行针刺,针孔的疼痛逐步增加而感染的机会也逐步增多,疗效也会下降,每为患者所拒受.

    关键词: 温和灸 灸量 时间
  • 麦粒灸的灸量调控

    作者:王欣君;王玲玲;张建斌

    总结了古今麦粒灸灸量调控的临床经验.结果表明,临床可以通过大小、松紧艾粒的制作,以及施灸时对艾粒烧灼程度的掌控,造成艾火烧灼的强弱、缓急的不同刺激,从而达到适应防治急慢性病症、改善不同病理的需求.

    关键词: 灸法 麦粒灸 灸量
  • 正交设计研究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穴区温度和Cx43表达的作用

    作者:赵天平;口锁堂;马晓芃;刘慧荣;王金海;吴焕淦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观察麦粒灸三因素三水平不同灸量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穴区温度和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组,余82只大鼠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UC模型,在确认模型成功的基础上分为模型组与麦粒灸干预组,麦粒灸干预组又随机分为9个不同灸量干预亚组,以三因素(频次、疗程、壮数)三水平组成的灸量于UC大鼠双侧天枢穴施麦粒灸.结果 与结论麦粒灸三因素三水平组合的不同灸量对UC大鼠灸后即刻、灸后5 min穴区皮肤温度以及Cx43阳性表达具有不同的影响,对灸后10 min穴区皮肤温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艾灸壮数是影响灸后即刻穴区皮肤温度的主效应因素,2次/d、3壮/次、5 d的灸量组合作用显著;频次是影响灸后5 min穴区皮肤温度的主效应因素;疗程是影响灸后穴区Cx43阳性表达的主效应因素,1次/2d、3壮/次、10 d的灸量组合作用显著.

  • 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吴焕淦;严洁;余曙光;徐斌;常小荣;马晓芃;穆敬平;刘慧荣

    从灸材、灸量、艾灸的光热效应、艾灸的调节机制等方面综述灸法研究的现状,提出制约灸法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对灸法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 不同灸量温针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直昇;沈卫东

    目的:比较不同灸量温针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风寒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A组(温针1壮组)、B组(温针3壮组)、C组(温针5壮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项八针”针刺治疗,同时在大椎穴处给予温针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及颈椎功能评定表对患者的疼痛症状和颈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①疼痛:治疗后,三组患者的PRI、VAS、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P <0.01),且B、C两组患者的PRI、VAS、PPI评分低于A组(P<0.05),而B、C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颈椎功能:治疗后,三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P<0.01),且B、C两组患者的评分高于A组(P<0.05),而B、C两组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量3壮为治疗风寒型颈椎病的理想灸量.

  • 重灸量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海玉;杨丹

    目的:比较重灸量法与常规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5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和对照组20 例.2 组均取至阳、环跳、委中、昆仑.治疗组以3 支艾条施灸,每日2 次,7d 为1 个疗程;对照组以1 支艾条施灸,每日1 次,7d 为1 个疗程.2 组均治疗2 个疗程后记录症状体征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3.33%、15.00%,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灸量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灸法.

  • 温和灸不同灸量对治疗血脂异常佳灸量研究

    作者:丁凤;王婧吉;储浩然

    目的:探究临床艾灸不同灸量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脂异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15min温和灸组、30min温和灸组及45min温和灸组,每组各30例.3组均同时灸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丰隆穴和神阙穴.分别检测治疗前、一个疗程后、两个疗程后的血脂水平.结果:30min温和灸组和45min温和灸组要优于15min温和灸组(P<0.05),30min温和灸组与45min温和就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灸是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手段,30min是温和灸治疗血脂异常临床佳灸量时间.

  •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规律研究

    作者:魏新春;吴建贤

    目的 验证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究灸位与灸量在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灸位研究和灸量研究两个部分,每个部分60例,治疗结束后即刻统计疗效.结果 炙位研究: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消费品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传统灸法;灸位和灸量在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起着关键作用.

  • 陈日新"消敏定量"悬灸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夏七新;谢丁一;张超然

    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有效作用剂量,是艾灸疗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古代医家对灸量的认识、现代常用灸量标准、灸量新标准——"消敏定量"、临床应用及体会五个方面论述了陈日新教授"消敏定量"悬灸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消敏定量"的艾灸定量标准操作简便、临床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悬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灸量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张伟;张琳

    目的:比较不同的灸量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的影响,从而探查影响灸量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95例合格受试者,将其分为普通悬灸1组(温和灸30min)63例、普通悬灸2组(温和灸60min)63例及热敏灸组(热敏灸疗法)69例。结果:普通悬灸1组、普通悬灸2组与热敏灸组之间比较,在对COX痛经症状量表( CMSS)、经血中前列腺素F2α( 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加压素(AVP)含量的比较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0min普通悬灸疗效显著优于30min普通悬灸,说明灸时长短是影响灸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灸效;热敏灸的疗效显著优于普通悬灸,说明穴位对艾热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灸量,从而影响灸效。

  • 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付勇;章海凤;张波;李林;陈日新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的消敏饱和灸量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传统灸量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试验组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每次15 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结论:消敏饱和灸量试验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传统灸量对照组,消敏定量为热敏灸取得佳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 古代医籍中“灸随年壮”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王洪彬;崔建美;赵舒;孙娜

    采用文献计量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华医典》中“灸随年壮”的应用文献进行系统研究,明确采用“灸随年壮”作为施灸剂量的常用腧穴及疾病种类,为临床采用灸法治疗疾病时采取适宜的灸量奠定理论基础.

  • 艾灸的量效关系研究概况

    作者:曲雅琳;张晶;孙英霞;卢岩

    艾灸灸量是指施行治法时能到达的热度水平,即进行治疗时灸材在施灸处所产生的刺激大小.影响灸量的因素有艾炷大小、艾炷数量、施灸手法、施灸频次等.艾灸灸量直接影响疗效,分别从古代文献、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三方面内容入手,综述艾灸灸量对疗效的影响.参考文献27篇.

    关键词: 艾灸 灸量 量效关系
  • 浅谈瘢痕灸

    作者:翁瑜君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法,笔者根据对疲痕灸的学习,就其起源、施灸材料、操作方法、灸量、灸后调养、适应证、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 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康明非;章海凤;付勇;熊俊;徐涵斌;周小平;熊鹏;李原浩

    目的 比较热敏灸与传统灸法、常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纳入18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天枢-中极-对侧天枢区域内及肾俞-同侧次髎-对侧次髎-对侧肾俞区域内热敏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B组:上述区域选热敏强度强的2个穴位实施传统悬灸治疗,每次每穴15min,2穴共30min;C组口服前列欣治疗,6粒/次,3次/d.三组治疗30d,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计数(EPS-WBC)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B、C相比,A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WBC计数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P<0.01),A组显愈率为45.00%,与B、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消敏饱和灸量艾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灸量组及前列欣组.

  • 艾灸灸量影响因素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黄逸珠;肖明明;赵彩娇

    灸量的大小是艾灸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自古医家在运用艾灸法治疗疾病时,都注重灸量的变化.从艾灸时长、艾灸壮数、艾灸频次等方面,对近三年来有关艾灸灸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现代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并发展了历代医家对艾灸灸量的认识,不过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多数研究仅停留在观察阶段.今后的研究应采用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对灸量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针对不同病种、不同年龄、不同身形等在辨证之后按疾病程度、疾病部位、脉象来确定灸量的多少,为建立灸量规范化、系统化的临床艾灸用量指导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 艾灸 灸量 壮数 饱和灸
  • 承淡安先生灸法观阐微

    作者:姜劲峰

    承淡安先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医学高等教育的先驱.作为一代针灸名家,先生也是现代针灸学理论归纳与规范化的制定者,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对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认识颇为领先.

    关键词: 承淡安 灸法 灸量
  • 隔姜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理论探讨

    作者:曾传;谭慧月;肖志贤;孙香娟

    通过整理和分析中医文献中有关小儿遗尿症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隔姜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优势及疗效机制,探讨隔姜灸治疗小儿遗尿治疗方案中灸量、施灸持续时间、治疗间隔时间与治疗疗程等问题.认为通过辨证选穴,隔姜灸能发挥其温调气机、调整阴阳、补益脏腑的作用,终达到恢复津液正常输布、膀胱收摄有权的治疗效果.隔姜灸治疗小儿遗尿症应随着年龄变化而选择适宜的灸量,施灸时间以皮肤色泽的改变及患儿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再结合具体年龄段不同的壮数来确定.

  • 太乙神针对4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伴随症状即刻效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若暘;唐宜春;宦佳慧;莫慧;徐修竹;武九龙;张建斌;王玲玲

    目的:太乙神针(实按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规律研究.方法:将4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灼痛组和温热组,于十七椎穴施太乙神针实按灸;采用COX痛经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比较在两种不同灸量下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的即刻效应.结果:①两组均能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主症,小腹痛症状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均能缓解腰背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和面白症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均对眩晕、易激惹和全身疼痛症状无明显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抑郁、腿痛症状在温热组有明显缓解,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灼痛组反之.结论:太乙神针实按灸的两种不同灸量对于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有一定疗效,其中温热刺激对抑郁、腿病症状缓解更佳.

  • 治疗时间及灸量对灸脐疗法疗效的影响

    作者:齐萍;杨振杰;韩兴军;刘学平

    灸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脐疗法临床疗效肯定,现笔者从灸脐疗法治疗时间及灸量两个方面探讨其对疗效的影响.

61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