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越鞠丸联合浅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观察

    作者:杨晓琳

    目的 研究越鞠丸加减联合浅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集我院门诊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92例,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越鞠丸加减联合浅针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9.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越鞠丸联合浅针是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有效方法.

  • 改良手法浅针治疗单纯性失眠60例

    作者:陈旭军

    目的:探讨浅针疗法在单纯性失眠防治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推广性,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失眠的非药物疗法。方法将60例单纯性失眠的患者随机分成浅针组(治疗组)与普通针刺组。浅针组采用浅针百会、山根穴治疗,普通针刺组为采用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浅针与普通针刺对治疗单纯性失眠均效果显著,且浅针疗法无痛、无创,简单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洪昆达;万甜;陈鸿;龚德贵;蔡树河;陈水金

    目的:探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82例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55膝,采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对照组40例(52膝,采用普通针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结果:收集82例(107例膝),完成治疗79例(103膝),其中,治疗组脱落病例2例(2膝),对照组脱落病例1例(2膝).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并有效降低血清中HA、C-RP含量,抑制关节滑液IL-1、IL-6、TNF-α及MMP-3的表达(P<0.05),其中,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P<0.05),降低C-RP、IL-1、IL-6的表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浅针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干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黄燕熙;郑樱

    目的:比较浅针疗法与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干预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浅针组和药物组,每组48例(浅针组脱落1例,药物组脱落2例).两组均口服统一剂量的帕利哌酮片,浅针组取百会、山根穴、额中线为主穴,根据辨证辅以配穴,施以浅针手法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药物组口服右旋佐匹克隆片治疗,于每晚睡前1次(3 mg).两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状况,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及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5,P<0.01),PSQI量表中,浅针组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较药物组下降更显著(P<0.05),而药物组入睡时间较浅针组下降更显著(P<0.05);在PANSS中,浅针组的病理因子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而药物组的阳性因子改善优于浅针组(P<0.05);两组PSQI及PANSS总分及其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周末,浅针组愈显率为63.9%(30/47),总有效率为95.8%(45/47);药物组愈显率为58.7%(27/46),总有效率为91.3%(42/4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浅针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P<0.05).结论:浅针法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疗效确切,与右旋佐匹克隆相当,改善日间功能障碍与病理因子作用明显,同时无创伤,无疼痛,安全性明显优于药物右旋佐匹克隆.

  • 局部浅针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面肌抽搐48例

    作者:王祥;王海郦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疑难病症,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容及社会形象,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痛苦.作者运用局部浅针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面肌抽搐48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浅针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58例

    作者:赵欲晓;庞青民

    目的:观察浅针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采用浅针配合针刺疗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42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结论:浅针配合针刺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小议浅针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林莺;许金榜;陈跃

    毫针针刺在各种眼科疾病治疗中卓有成效,临床选穴在配合远部取穴同时,眼周选穴必不可少.颜面部尤其是眼周是痛觉敏感区域,因此眼周穴位针刺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恐惧心理.探索一种更舒适同时又保持与针刺治疗等效的治疗方法代替或与毫针针刺交替使用,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源自古代"九针"之提针演变而来的浅针以其操作简便、无痛、安全等特点,成为我省各级中医院临床针灸的特色疗法之一.浅针治疗时针尖没有插入患者皮肤,因此无痛感,且其具刺激温和、安全等特点,尤适合于眼周穴位的操作.

  • 推拿配合浅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蔡耿辉;汪流;林秀瑶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浅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浅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的疗效及随访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有效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8例,复发率19.51%;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43.33%;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推拿配合浅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 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褪黑素的影响

    作者:郑美凤;何芙蓉;林煜芬;郑国尧;郑良朴

    [目的]观察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P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褪黑素(MT)的影响。[方法]36例PI患者为治疗组,运用浅针手法刺激山根穴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MT水平,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定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疗效评价,并对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T与PSQ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36例健康人为健康组,不做任何治疗,仅检测血清MT水平以及PSQI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后的PSQI总分低于治疗前(P<0.01),疗程结束3个月后PSQI总分较治疗后升高(P<0.01),但低于治疗前(P<0.01);患者治疗后的疗效高于疗程结束3个月后(P<0.01);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T水平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的血清M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并且接近健康组(P>0.05);治疗前血清MT水平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因子分值、睡眠效率因子分值、催眠药物因子分值、日间功能因子分值分别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浅针山根穴治疗PI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T水平调节有关。

  • 浅针合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4例

    作者:李建辉;陈丰;陈守芳;林源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并非指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总称,包括翼外肌功能亢进、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关节盘与髁状突相对移位、翼外肌痉挛、关节盘脱位、穿孔等.我院口腔科门诊自2015年12月以来用浅针合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34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浅针合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28例

    作者:曾丽莉;洪昆达;龚德贵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属于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方面,针灸具有比较肯定的疗效.笔者运用浅针合拔罐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2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1.1.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学》中面瘫的诊断标准[1].①起病突然,春秋季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②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③肌电图表现异常.

  • 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作者:庄璇;林银英;苏少云;张伟雄;吴明霞

    目的 观察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结合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2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疼痛强度、心理状态均有效,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甲钴胺片.

  • 浅针在治疗失眠中的特殊作用

    作者:龚德贵;黄国芳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各方面压力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睡眠质量不满意.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同家15个地区的25 916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27%的人有睡眠问题[1].椐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在现代化社会中,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第一问题是失眠,失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因此,失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 浅针治疗卒中后心脾两虚型郁病112例疗效观察

    作者:黄琰;杨斌

    目的 使用浅针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氢溴酸西酞普兰对比,以观察两者治疗卒中后心脾两虚型郁病临床疗效的差异,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将112例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已确诊的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使用浅针治疗,对照组使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于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2个月治疗,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得以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停药后睡眠改善持续时间长.结论 浅针治疗与西酞普兰具有相近的改善抑郁情绪、缓解病情的疗效,而针灸治疗方法简便易行,与其他药物无相互作用,患者易于接受,以其独特的优势已被愈来愈多的临床工作者所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 浅针治疗早期脓疱型粉刺33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美华;吴炳煌

    目的 评价浅针对早期脓疱型粉刺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66例患者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在芦荟洗面奶面部皮肤清洁和内服清肺枇杷饮的常规治疗下,治疗组以浅针在脓疱型粉刺的局部周围0.5 cm处上、下、左、右各点用泻法;对照组则在脓疱型粉刺局部进行挑刺挤脓.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5.8%. 结论 浅针组对早期脓疱型粉刺的临床效果良好.

  • 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郑美凤;郑国尧;何芙蓉;林煜芬

    目的 探讨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PI)的中枢作用机制. 方法 对10例PI患者(治疗组)在浅针治疗前后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flMRI)扫描,比较2组之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区功能连接差异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左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回、右豆状核、左侧尾状核.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脑岛、双侧脑干、左侧尾状核、双侧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 结论 PI患者存在情绪回路功能的异常;浅针刺激山根穴能改善情绪回路的功能,可能是浅针治疗PI的中枢机制之一.

  • 浅针治疗失眠45例

    作者:熊秀蓉;陈旭军;梁栋富;徐晓萍;方益

    以浅针疗法治疗失眠45例,与口服舒乐安定39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浅针疗法具有无痛、避免针刺感染、防晕针的优点.

    关键词: 浅针 失眠
  • 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心肌缺血60例

    作者:林芳;徐珊宁

    目的 观察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用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对照组60例用针刺治疗,12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3.3%,2组疗效和心电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温和灸加浅针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效.

  • 浅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

    作者:马玲;吴明霞

    浅针疗法属于针灸疗法之一,起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可促使经脉气血循行、脏腑功能平衡.浅针疗法具有无创伤、无疼痛、疗效显著、适应证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搜集整理浅针的相关理论及临床研究资料,以便更多同道了解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实践.

  • 浅针疗法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30例

    作者:张晓峥;陈立典

    目的:观察浅针疗法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浅针和经颅磁刺激交替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20d,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埃普沃思嗜睡量表(E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QI评分、E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针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地治疗原发性失眠,改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