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WI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秋霞

    目的:分析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MRI影像资料,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DSA或病理证实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的MRI影像资料,总结其在SWI序列的表现特征.结果:全部病例SWI上均能显示呈典型的"海蜇头征".结论: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在SWI序列具有特征性表现,可对其明确诊断.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表现(附23例分析)

    作者:费洪钧;陈为霞;胡海平;杨斐;李杰

    近年来随着先进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和健康查体的增多,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antal venous anomalies,DVA)的CT发现也有所增加.本病也称为脑静脉畸形(Cerebral venous malformation,CVM)、脑静脉性血管瘤[1].20~60岁发病者占多数,男女比例接近,可发生于脑部任何部位,以额叶前角周围和小脑邻近于四脑室区常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发现的23例DVA病例,旨在进一步提高对DVA的认识及CT诊断水平.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武琛;余新光;孙正辉;崔志强;许百男;周定标

    目的 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88年至2010年57例DVAs病例,分析总结头颅CT、MRI和DSA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指征.结果 DVAs表现为癫痫、出血、肢体活动障碍和颜面部血管瘤等.其典型影像学特点为脑深部髓静脉扩张,呈放射状伞样排列,汇聚成粗大引流静脉,向表浅或深部引流.57例中,保守治疗42例,手术治疗15例.开颅手术中2例单纯切除DVAs,2例切除伴发的动静脉畸形,11例切除伴发的海绵状血管瘤.结论 DVAs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过程趋于良性,多数未出血的患者可予保守治疗,有颅内出血者多因伴发的海绵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畸形所致,可以手术切除,但应尽量保留粗大的 引流静脉.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MRI条带征探讨

    作者:杨敏;邹同恩;施崇敏;余江;聂悦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DVA)条带征的形成原因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扫描证实的DV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8例DVA患者中,3例位于小脑半球,3例位于侧脑室体旁,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小脑半球及四脑室内且合并小脑半球海绵状血管瘤;8例T1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4例可见海蛇头征;5例T2WI呈三组黑白相间条带征,1例呈圆点状高信号,2例呈单组黑白条带征;4例FLAIR序列呈三组黑白相间条带征。结论 DVA条带征形成的原因为流动相位偏移伪影及血管搏动伪影,对DVA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诊断

    作者:李迎春;李乐才;刘军;李云

    目的:分析、总结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的MR典型表现,探讨其静脉解剖基础.方法:回顾分析了14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总结其典型MR表现,记录DVAs的部位、引流方向,并分析其静脉解剖.结果:14例共发现15个DVAs及16个引流静脉.5例位于皮层下,9例位于脑室旁或深部.位于额部3例,顶部4例,小脑半球7例.其中4个DVAs为深部引流,1个DVAs同时有深部及表浅引流,其余9个为表浅引流.结论:DVAs的头部和引流静脉有其典型的发生部位及MR表现,常见于脑室旁和皮层下区域,可由T2WI像发现病变,初步做出诊断,并由增强T1WI像得到证实.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附18例分析)

    作者:王文尚;雷建明;杨旭峰;麦远其;梁开文;蔡勇

    目的:分析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提高对脑DVA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脑DVA的CT和MRI资料,并复习近十年国内外文献,探讨脑DVA的CT、MRI和DSA表现及其在诊断脑DVA中的价值. 结果:18例MRI增强扫描共显示19个病灶,由增粗引流静脉及其汇入的扩张小髓静脉组成,形态多样.4个病灶CT平扫均为阴性,3个病灶MRI平扫为阴性,16个病灶MRI平扫信号表现多样.额叶和小脑半球各占5个病灶和6个病灶.由单条引流静脉汇入脑浅或深静脉分别为12个病灶和4个病灶,由2条方向相反的引流静脉同时汇入脑浅深静脉为3个病灶.10例3D-TOF MRA脑动脉系统未见异常,仅2例显示粗大引流静脉.病变区合并海绵状血管瘤者2个病灶,合并出血者1个病灶.结论:增强MRI可根据髓质静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而作出明确诊断,优于CT、MRI平扫和MRA而可代替DSA,可视为目前诊断脑DVA的佳影像学方法.

  • 磁共振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盛能洲;徐敬峰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6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分析46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表现.结果 46例患者均表现为单支静脉引流,引流至大脑大静脉9例(19.6%),引流至上矢状窦23例(50.0%),引流至直窦5例(10.9%),引流至乙状窦5例(10.9%),引流至海绵窦4例(8.7%).MRI平扫结果有28例(60.9%)显示引流静脉,18例显示扩张静脉区异常,其中有14例表现为长T1长T2,4例表现为等T1长T2.图像显示病变显示水母状有13例(28.3%),显示海蛇头状有9例(19.6%),显示轮辐状有4例(8.7%),显示星簇状有8例(17.4%),显示条形曲线状有12例(26.1%).结论 磁共振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的引流静脉和髓静脉异常,对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磁敏感加权成像发现发育性静脉异常1例

    作者:骆嵩;杨艳影

    发育性静脉异常(developmental venous abnormalities,DVAs)是脑血管畸形中的一种类型,以往由于检查手段等条件的限制,检出率很低,所以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但在尸检中可以经常发现,并且所占比例在2%[1].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很多无症状患者在偶然检查中被检出DVAs.2012年10月,我院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相应检查时发现其存在DVAs,现对该疾病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应用作一报道.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张宗军;王秀玲;朱宗明;季学满;卢光明

    目的:分析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MRI和DSA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17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患者中15例行MRI检查、CT检查6例、DSA检查4例.对DVA在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进行分析,对DVA的部位、分型、引流方式以及合并的其它异常进行探讨.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DVA,其中3例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21个DVA中幕上7个,幕下14个,根据其位置分为浅型(皮层和皮层下区)12个和深型9个,其引流静脉中单支引流14例,多支引流3例.增强CT、增强MRI和DSA静脉期均能清晰显示其特征性表现既"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结论:增强CT、MRI以及DSA检查均能正确诊断和评价DVA,DSA是诊断DVA并与其它血管畸形鉴别的金标准;多种序列组合使MRI能更全面的评价DVA及其合并的其它脑实质异常,是DVA检查的首选方法.

  • 胃壁静脉血管瘤一例

    作者:李嘉家;黄莹;朱露林

    病例资料 患者,女,27岁,数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呈阵发性,无其他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症状.查体:右中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质韧,边界清,活动性差,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AFP、CEA、HCG均正常.超声:右中上腹探及以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区,大小为9.2cm×4.6cm×9.4cm,边界清;CDFI示回声区周边及内部彩色血流信号.CT检查:平扫示右中上腹多房囊实性混杂密度影,大者大小约6.8 cm×8.6cm,CT值30~58 HU,病灶内部密度欠均匀,可见分隔及絮状实性成分,病灶与胰头部分界欠清,邻近肠管受推压、移位;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絮状实性稍高密度未见明显强化(图1~5).术中所见:肿瘤位于胃窦部大弯侧,自胃壁呈外生型向腹腔生长,大小约10 cm×10 cm×8 cm,呈椭圆形,质中,边界尚清;侵犯横结肠系膜、胰腺背膜及部分胰腺组织,与横结肠系膜形成粘连带;肿瘤切开呈多房囊性,流出大量暗红色液体后.仅剩囊壁及少许内容物.镜下病理示肿瘤组织由不规则囊性扩张的厚壁血管构成,部分管壁纤维化玻璃样变性,可见混合性血栓形成(图6).病理诊断:胃壁静脉性血管瘤伴局部血栓形成.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作者:黄娟;詹文峰;曾少庆;刘金武;李武铭

    目的:评估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的磁共振成像(MRI)形态特征,分析可能影响DVAs在MRI上显示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3例DVAs患者的MRI图像.评估DVAs位置、数量、引流静脉直径以及伴随的脑实质异常信号或病变,并评估MRI各序列上DVAs的显示效果.结果:本组DVAs发病率为2.5%.共观察到58个DVAs.48例为单发DVAs,5例多发(均为2个).45例位于幕上,13例位于幕下.结论:DVAs多为单发,好发于幕上,常见于额叶.引流静脉直径越大越容易在平扫MRI序列上显示,而细小的DVAs即使在增强MRI上,若不仔细研判亦容易被遗漏.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HRI诊断

    作者:马永华;许守利;孙建刚;刘华;张荣坤

    目的 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MRI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病理及DSA证实的DVA 38例,7例手术病理证实,31例DSA证实,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MRI表现.结果 发生于幕下11例,幕上27例.8例行CT检查中,4例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2例可见右侧小脑半球出血灶,1例右侧额叶见高低密度混杂病灶.1例增强扫描见右侧额叶条纹状异常增强血管影及粗大的引流血管相连.MR扫描显示清晰,T,WI,T,WI表现为条状血管流空影32例,并发海绵状血管瘤5例,表现为不均匀短T1长T2异常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的髓静脉及引流静脉,呈典型"水母头"状.幕下DVA引流静脉汇入脑表面静脉者4例,汇入第四脑室的室管膜下静脉7例,幕上DVA引流静脉经皮层静脉汇入脑表面静脉窦者15例,汇入室管膜下静脉者12例,即汇入脑表面静脉又汇入脑深静脉者1例.结论 CT诊断对该病特异性较小,MRI增强扫描多方位观察,可清楚显示DVA的典型表现,MR检查可完全替代DSA成为DVA首选及确诊检查手段.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CT及MRI诊断(附25例分析)

    作者:张荣;付兵;曹瑛;彭竹琴;闵维阳

    目的 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I、CT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近2年经部分手术病理及DSA证实的25例DVA,所有患者均行MMRI平扫及增强扫描,9例行CT检查,DSA检查6例,回顾分析其MRI、CT表现.结果 发生于幕上15例,幕下10例;CT检查9例,合并脑出血3例,有4例CT平扫未见明确异常密度改变,2例增强扫描见线条形异常增强血管影;MRI能清楚显示所有病变,T1WI、T2WI表现为线条形异常信号22例,合并海绵状血管瘤4例,增强扫描明显显示增粗髓质静脉及引流静脉,部分呈典型的“海蛇头”、“水母头”、“星簇状”等表现;幕上DVA引流静脉经皮层静脉汇入到脑表面静脉窦10例,汇入室管膜下静脉3例,汇入大脑深静脉2例,幕下10例汇入到脑表面静脉7例,汇入到四脑室膜下静脉3例.结论 CT对此病的诊断特异性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对99%的DVA作出准确定位定性诊断,故MRI检查能替代CT和DSA成为DVA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 I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李志勇;林飞飞;干芸根;孙洁;曹卫国;赵彩蕾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 MRI表现,分析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0例 DVA 病例,均行MRI平扫及3D-T1 WI增强扫描,其中6例行 MRA检查,4例行 MRV 检查,分别评价其对 DVA 的引流静脉、髓静脉的显示价值。结果10例均为单发病灶,幕上9例,幕下1例。MRI平扫6例DVA可见引流静脉,于 T2 WI呈流空信号;4例 DVA扩张的髓静脉有异常信号,其中3例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不具有特征性。3D-T1 WI增强扫描10例DVA的引流静脉及扩张的髓静脉均明显强化并呈典型的“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显示率100%。MRA 与 MRV 检查仅部分病例可显示引流静脉,髓静脉均不能显示。结论 MRI 能明确诊断 DVA。MRI 平扫对 DVA 的显示率较低且不具特征性,3 D-T1 WI增强扫描是诊断DVA准确、敏感的检查方法,MRA与 MRV对DVA的诊断价值不大。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在磁共振不同常规成像序列中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王文杰;王文广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在磁共振不同常规成像序列中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以磁共振增强扫描为对照标准证实的54例脑DVA患者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T1WI、T2WI以及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并计算各成像序列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在54例脑DVA患者中T1WI诊断准确率为75.9%(41/54), T2WI诊断准确率为68.5%(37/54),T2FLAIR序列诊断准确率为92.6%(50/54).脑DVA患者在MRI均表现出多条髓静脉引流汇入较粗的中心静脉,其中引流静脉较短者呈典型"水母头"征象;引流静脉较长者多条髓静脉呈"蜈蚣"样特征.T1WI上异常血管呈条状低信号影;T2WI上多数异常血管呈条状高信号影,少数呈条状低信号影;T2FLAIR序列扫描清晰可见较粗的中心静脉和周围分散的细小髓静脉,异常血管大部分呈条状高信号影,少部分呈等信号及低信号.T2FLAIR序列诊断的特异度为100%,无假阳性;准确率为92.6%,均高于T1WI的75.9%和T2WI的68.5%成像序列.结论:T2FLAIR序列技术对脑DVA的检测准确度较高,能够清晰显示出脑大部分异常血管,对脑DVA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