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哮喘患儿生命质量表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阳

    目的 探析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哮喘患儿生命质量量表在支气管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其中对照组仅在进入发作期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儿哮喘知识教育,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随访调查.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C-ACT与PAQLQ量表填写,并采取肺功检测.结果 管理前两组患者C-ACT得分与PAQLQ得分均无显著差异,管理后上述指标观察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管理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C-ACT与PAQLQ在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中,能为临床有效、快速发做出评价哮喘疗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氨溴索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友红;焦贝蓓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息儿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值、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喘息、咳嗽、气促、哮鸣音、湿罗音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值和C-ACT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FeNO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理化指标及C-ACT评分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IL-4水平及外周血Th17/Treg比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IFN-γ、IL-4和Th17/Treg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可迅速减轻患儿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改善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病情.

  •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在儿童哮喘控制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马利锋;刘长山;王雪艳;郝长锁;张园园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儿童哮喘控制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0例初冶4周的哮喘儿童,收集惠儿测定的FENO值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C-ACT<20分为哮喘未控制组;C-ACT≥20分为哮喘控制组,收集同期的40例正常儿童测定的FENO值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未控制组FENO(38.44± 16.76)ppb高于哮喘控制组(17.25±6.38)ppb及对照组(12.57±4.65)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85,P<0.01);哮喘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FENO值与C-ACT评分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62,呈负性相关(P<0.001).结论:FENO值可以作为监测哮喘病情控制状况的指标,动态监测FENO值可以为哮喘临床诊治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 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相关性研究

    作者:骆学勤;刘恩梅;符州;龚财惠;罗健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48例,年龄5~12岁,根据2009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分为控制组17例、部分控制组14例和未控制组17例,分别完成FENO测定、肺功能检查及C-ACT问卷,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合格的患儿完成支气管激发试验,记录出现FEV1下降超过20%的乙酰甲胆碱浓度(PC20),分析三组间的FENO、C-ACT、FEV1%、BPT结果及其相关性.结果 哮喘儿童FENO几何均数(22.5±2.0)×10-9 mol/L,未控制组FENO明显高于控制组和部分控制组.三组间的C-ACT、FEV1%、BPT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ENO与FEV1%呈弱的负相关,PC20与FEV1%有弱相关,而FENO、C-ACT、PC20三者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哮喘的管理和评估中,FENO需与肺功能、BPT、C-ACT等其他指标联合应用.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博;刘恩梅;任洛;张小宁;罗征秀;罗健;符州

    目的 探究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与哮喘患儿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273例哮喘患儿,测量肺功能并同时完成C-ACT评分,以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作为通气功能指标与C-ACT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乙酰甲胆碱激发实验将气道反应性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极轻度4级,比较各级间C-ACT得分及大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的差异,研究C-ACT与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结果 C-ACT与FEV1%、P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和0.34(P< 0.01),去除就诊前4周患上呼吸道感染和小于7岁的患儿后,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2和0.52 (P< 0.01);气道反应性重度和极轻度组间C-ACT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和轻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CT评分与哮喘患儿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就诊前4周内是否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年龄是影响其相关性的两个主要因素.

  • 支气管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哮喘模块)与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严银英;何小霞;潘宝莹;张密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哮喘模块)与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相关治疗信息记录表、儿童生活质量(哮喘模块)量表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对在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90例哮喘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儿童哮喘未控制为62例(68.8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儿童生活质量(哮喘模块)量表的总分及哮喘症状维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被动吸烟、因哮喘加重就诊次数和儿童生活质量中的哮喘症状维度是儿童控制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哮喘儿童目前整体控制水平不容乐观。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哮喘模块)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有密切联系,医务工作者在为哮喘患儿进行药物治疗时,也应把哮喘儿童生活质量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轻中度哮喘患儿中的应用

    作者:丁国玉;虞琳;李昌崇;陈慧君;张海邻;蔡晓红;叶乐平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在轻中度哮喘患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轻度及22例中度哮喘患儿分别在初诊、1个月及3个月复诊时进行C-ACT及肺功能检测,记录每次C-ACT得分、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分析两组患儿C-ACT分值、FEV1%、PEF%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在随访过程中两组患儿C-ACT得分、FEV1%及PEF%值均有显著升高.C-ACT得分与PEF%、FEV1%存在相关性(r=0.363和0.348,均P<0.05);在轻度组中,C-ACT得分与PEF%、FEV1%呈正相关(r=0.738和0.545,均P< 0.05),与PEF%的相关性更显著;而在中度组中,C-ACT得分与PEF%、FEV1%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ACT能动态反映出哮喘的控制水平,且与中度哮喘患儿相比,其在轻度哮喘患儿中的应用可靠性更高.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及哮喘患儿生命质量量表的临床效用性研究

    作者:陈菊萍;周晓;王夙

    目的:探讨C-ACT和PAQLQ在儿童哮喘控制评估中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儿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138例哮喘患儿,进行哮喘控制评估、肺功能测试、填写C-ACT、PAQLQ问卷表.分析C-ACT、PAQLQ与临床客观指标之间,以及C-ACT与PAQLQ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儿C-ACT得分、PAQLQ得分与FEV1%、PEF%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CT和PAQLQ两套问卷均可用于国内儿童哮喘控制评估,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呼出气一氧化氮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管理

    作者:李岚;吴爱民;朱双桂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门诊确诊为哮喘的患儿(6~11岁)60例,经规范治疗2个月以上。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纯组和混合组,每组各30例。单纯组依据 C-ACT 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即根据患者连续3次 C-ACT 评≥23分,给予降阶梯治疗;混合组依据 C-ACT 评分及 FeNO 值调整治疗方案,即根据患者连续3次 C-ACT 评分≥23分且连续3次 FeNO<20 ppb(1 ppb=1×10-9 mol·L-1)或连续2次相邻访视间 FeNO 值变化在20%以内(当FeNO≥20 ppb时),给予降阶梯治疗。观察2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急诊/住院次数、晨间 PEF 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的变化。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 FeNO 值。结果单纯组、混合组 FeNO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混合组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急诊/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单纯组(P <0.05);且晨间 PEF-pred%改善明显高于单纯组(P <0.05)。结论动态监测 FeNO 值可以为哮喘临床诊治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C-ACT 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两者联合应用更有助于哮喘患儿的管理。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控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碧君;章成伟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将144例哮喘患儿按照发病时病情程度分为轻度间歇组(n=35例)、轻度持续组(n=36例)、中度持续组(n=48例)及重度持续组(n=25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及对照儿童血清25-(OH) D3水平;治疗4周后按照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对患儿哮喘控制情况给予评价,将所有患儿分为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及完全控制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3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轻度间歇组、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重度持续组5组之间血清25-(OH)D3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从对照组到重度持续组血清25-(OH) D3水平逐渐降低(P<0.0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三组血清25-(OH)D3水平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从完全控制组到未控制组血清25-(OH)D3水平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P<0.05);等级资料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 =-0.489,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C-ACT评分亦呈负相关(rs=-0.4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血清25-(OH)D3水平下降程度的加重,患儿发生重度持续发作、出现C-ACT评分<19分的风险值(OR)则逐渐增大.结论 血清25-(OH)D3水平与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控制情况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早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于评估哮喘患儿病情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对哮喘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作者:康春华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对哮喘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按GINA治疗规范,治疗前后采用问卷调查,由专家评估C-ACT得分,PEF%肺功能测定、FEV1%预计值数据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与C-ACT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后C-ACT得分在不同PEF%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CT评分等同于FEV1%、PEF%,具有良好的趋同性.结论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评价哮喘控制的方法,值得在医疗机构中推广.

  • 药学服务辅助干预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效果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理;蒙晓;刘亮辉;于力;陈爱欢

    目的:制订并实施药学服务计划,探究其在儿童哮喘治疗过程中对肺功能情况和哮喘控制的影响,为药学服务计划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儿童120例,按哮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同等严重程度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药学服务干预,内容包括建立药历、患者教育、门诊咨询、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和电话定期随访6个方面;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6个月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EV1%、PEF%和C-ACT评分均显著提高(t=2.07、2.34、2.52,P<0.05);中度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EV1%、PEF%和C-ACT评分均显著提高(t=2.34、2.83、2.99,P<0.05);重度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FEV1%、PEF%和C-ACT评分均显著提高(t=2.41、2.07、2.38,P<0.05).结论:药学服务干预儿童哮喘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情况和哮喘控制水平.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标准控制分级的比较

    作者:袁姝华;王薇;殷勇;张磊;杨珍

    目的:探讨利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区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中哮喘控制分级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采用哮喘专家评估GINA控制分级,患儿及家长进行C‐ACT评分,确定C‐ACT诊断哮喘控制分级的临界值,评估C‐ACT与GINA分级的一致性,以及采用不同评估方法随访的患儿用药的变化。结果 C‐ACT诊断GINA哮喘未控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灵敏度93.2%,特异度71.1%,临界值为19分;诊断GINA哮喘控制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灵敏度77.8%,特异度85.9%,临界值为24分;C‐ACT评分与GINA标准在哮喘控制分级的一致性检验 Kappa值为0.67,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亚组中 Kappa值均大于0.53。结论 C‐ACT可准确区别GINA标准哮喘控制程度,有助于儿童哮喘管理,可作为儿科哮喘专科医师的一个有效评估工具。

  •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哮喘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斌;王成秀;唐晓燕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肺功能检测在中国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急性发作期83例哮喘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进行C-ACT评分.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结束时的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ACT评分及PEF、F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43例(51.8%);治疗后3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72例(86.7%).C-ACT评分与肺功能检查指标PEF、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ACT简便易行,可作为哮喘专科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可行方法,肺功能检测是指导儿童哮喘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 中药序贯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

    作者:项李娥;尚莉丽

    目的 观察中药序贯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中药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急性发作期吸入氟替卡松,治疗组急性期予温肺止咳平喘方、缓解期予健脾补肺化痰方口服,总疗程为6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C-ACT,ECP,IgE的变化情况.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健康对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发作期治疗前血清ECP,IgE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发作期治疗前、缓解期治疗前血清ECP,IgE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缓解期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缓解期治疗后EC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期治疗后Ig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药序贯治疗能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C-ACT评分,降低哮喘患儿体内异常增高的ECP,IgE水平;中药序贯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ECP,IgE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