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脑损伤借助床旁颅脑B超诊断的价值分析

    作者:许文慧;王云花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损伤借助床旁颅脑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收治新生儿156例,使用床旁颅脑B超进行早期检查。结果:正常声像图117例,异常声像图39例。结论:新生儿脑损伤借助床旁颅脑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

  • 颅脑B超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卢清辉;戎秋雁

    目的 研究颅脑B超检查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4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研究组);并选取同期4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在出生后24h内与出生后1 ~ 3d之间对其进行一次颅脑B超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新生儿的颅脑B超检查结果. 结果 全部入选对象的检查操作均完成后,观察分析组间的检查结果,对组间新生儿首次颅脑B超检查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显示,研究组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Vs(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时间平均血流速度)、RI(阻力指数)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大脑中动脉Vd(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对比组间的第二次B超检查结果,研究组大脑中动脉Vs、Vm与Vd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的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患儿首次检查,有27例患儿检出异常(55.10%),而第二次检查,有45例患儿检出异常(91.83%). 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应用颅脑B超检查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为患儿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性依据.

  • 颅脑B超在5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曹立杰;于金玲;侯春蕾

    目的 探讨头颅B超与头颅CT或头颅核磁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对大庆龙南医院新生儿病房2008 年1 月~2008 年12 月收治的58 例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且应用头颅B超与头颅CT或头颅核磁辅助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 例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均在生后第1、2、3天床旁应用头颅B超检查.其中,在生后第3天应用头颅CT检查的有49例、在生后第3天应用核磁检查的有9例.49例患儿中,头颅B超阳性为38例,头颅CT阳性为44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9例患儿中,头颅B超阳性为5例,头颅核磁阳性为7例,经统计学Fisher's Exact Test 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头颅B超与头颅CT、头颅核磁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阳性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头颅B超具有可动态观察、床旁检测、价廉、无放射性损害等优点,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推广.

  • 37周早产儿与足月儿颅脑B超回声强度对比研究

    作者:季菊花

    运用颅脑超声专用探头对58例纠正胎龄37w的早产儿及54例胎龄37w的足月儿,通过囱门进行扫查,观察两组患儿二维切面脑a组织的结构,脑白质、脑灰质B超回声强度定量分析。所测纠正胎龄37周早产儿不同部位如丘脑基底核、额叶白质、枕叶白质背景回声的平均灰度值与足月新生儿对比所测值偏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新生儿脑回声平均灰度值的测定,可借助头颅B超进行,且能够将其作为评价早产儿脑发育的关键临床指标,控制由于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分析误差。

  •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孙丽;周卫萍;曹明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分娩后收住新生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早产儿126例,根据床旁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脑室内出血组(72例)和无脑室内出血组(54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胎龄≤32周或体质量≤1500 g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 32周或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x2=9.78,P<0.05;x2=18.81,P<0.01).②阴道分娩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x2=13.21,P<0.01);存在高危因素早产儿的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x2 =21.30,P<0.01).③围生期窒息和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 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围生期窒息、机械通气等是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减少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出生率,可有效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颅脑B超可做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筛查、早期诊断和跟踪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孙丽;周卫萍;曹明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PIVH)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西安高新医院分娩后收住新生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126例,根据床旁颅脑B超、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脑室内出血组(72例)和无脑室内出血组(54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6例早产儿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为57.1%(72/126),其中重度PIVH发生率29.2%(21/72)。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PIV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2周或体重>1500g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81和9.78,均P<0.05)。与无PIVH组相比,PIVH组患儿在宫内窘迫(20例vs 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vs 7例)、血小板减少(12例vs 4例)、生后感染(23例vs 11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0、5.62、11.23、13.40,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w、窒息、机械通气、血小板减少、生后感染是发生PIVH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机械通气、宫内窘迫、血小板减少和生后感染等因素相关;加强产前监护、提高产科技术,综合防治可减少PIVH发生,提高早产儿抢救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的B超影象学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作者:周丛乐

    对有明确围产期缺氧史的163例新生儿进行了颅脑B超动态观察,有脑损伤影象改变32例(19.63%),以产前、产时各种缺氧因素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影象改变表现为局部缺氧缺血,合并脑水肿及出血,93.75%在生后24小时内即有异常改变,1周内好转者96%,恢复者76%.B超影象改变的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及远期预后明显相关.提示,颅脑B超的动态观测可作为围产期缺氧性脑损的有效检查手段.

  • 颅内出血早产儿B超诊断及围产因素分析

    作者:方明晓;魏莉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早产儿B超诊断及颅内出血与围产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003年1月~2004年6月广州白云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2例早产儿,在生后3~7d内常规进行床边颅脑B超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围产因素,与同期无颅内出血的36例早产儿进行比较.结果 62例早产儿中26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42%(26/62),出生时Apgar评分<7分窒息儿共21例,颅内出血发生率13/21(62%);胎龄<32周共28例,颅内出血发生率17/28例(61%);出生体重<1500g共22例颅内出血发生率14/22例(64%).出生时窒息、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高.结论 早产儿窒息是引起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为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出生,可有效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颅脑B超可作为新生儿早期颅脑损伤的诊断、筛查、跟踪随访的重要手段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