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凯荣

    目的 观察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海门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79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双腔组与单腔组,单腔组3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单腔心脏起搏器,双腔组44例患者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79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随访显示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其中双腔组患者术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单腔组(P<0.05).双腔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单腔组(97.8%vs 91.5%)(χ2=5.982,P<0.05).双腔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单腔组为8.5%(χ2=5.008,P<0.05).结论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可明显改善个体心功能.

  • VVI起搏心电图

    作者:李学斌

    VVI起搏心电图属单腔心室起搏心电图,是熟悉和学习起搏心电图的基本功,我国目前VVI起搏器仍占起搏器植入总量的50%以上.因此,心电图和内科医师必须首先掌握VVI起搏心电图.

  • 单腔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治疗手汗症中效果分析

    作者:安鲁毅;林善昌

    目的 探讨单腔气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59例手汗症患者,单腔气管插管麻醉下行电视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小潮气量通气配合短暂停止通气模式维持呼吸,观察麻醉效果,并监测麻醉诱导前(T1)、钻孔前(T2)、切断一侧胸交感神经即刻(T3)、完成缝合入镜孔即刻(T4)、切断另一侧胸交感神经即刻(T5)、缝合切口后即刻(T6)及麻醉苏醒拔管后6 min (T7)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气管插管顺利、麻醉效果满意;各时间点MAP、心率、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T5时患者PETCO2 [(5.20±1.04) kPa]高于T1时[(4.29±0.78)kPa] (P<0.05),其余时间点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腔气管插管麻醉用于胸腔镜下双侧胸交感神经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

  • 一种新型多功能心脏临时生理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范寿年;俞杉;蒋晨曦;刘志琴;蔡运昌;杨天和;吴强;Steve Yang;Roland L.Terjung

    目的 对作者自行研制的PACE3000型多功能心脏临时生理起搏器,作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对12例严重过缓型心律失常患者在无X线的环境下,用PACE3000型仪作多种方式的床旁起搏.结果 PACE3000型仪配备的液晶显示器可清晰显示腔内心电图和体表心电图,从而指引临时起搏导管到位,该仪的感知、起搏、心电监护等功能运行良好,12例患者(2例AAI、6例VVI、2例VAT、2例DVI)实施临时心脏起搏,均获成功.结论 使用PACE3000型仪可在任何环境下实施临时单腔或者双腔临时心脏起搏,具有开发价值及推广前景.

  •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单中心经验

    作者:蔡彬妮;黄卫斌;孟凡琦;周法光;郭晋村;王焱

    目的 评估本中心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生及治疗状况.方法 连续入选本中心于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置入ICD或CRTD并规范随访的患者,收集术前资料、术后VT/VF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 共分析76例患者,其中一级预防32例,二级预防44例,43例(56.6%)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0.35).随访13个月至10年,无一例死于VT/VF.22例(28.9%)发生ICD恰当治疗,15例(19.7%)发生不恰当治疗.一级预防患者VT/VF发生率低于二级预防组(9.4% vs 43.2%,P=0.001).冠心病亚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VT/VF发生率无差别(20%vs 55.6%,P=0.21),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一级预防低于二级预防(8% vs 50%,P=0.009).不同病因的二级预防患者VT/VF发生率无差异.单腔与双腔(包括三腔)ICD的不恰当治疗率分别是28.1% vs 13.6% (P=0.11).结论 ICD能有效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性死亡,二级预防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恰当治疗率高,而一级预防患者中扩张型心肌病VT/VF发生率较低.双腔ICD的不恰当治疗率较单腔有减少的趋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