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癌患者全麻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敏华;廖礼平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全麻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复苏记录单及电子病历.结果:年龄、ASA分级、合并糖尿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术中输液量、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苏醒延迟有显著影响;年龄≥60岁、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术中输液量≥3000 mL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癌手术患者苏醒延迟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60岁、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术中输液量≥3000 mL.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王学庚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抽取2013年8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38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组,开腹组采取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腔镜组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转移淋巴结数、清扫淋巴结数、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指标: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输尿管损伤、排尿困难、肠梗阻、尿储留.观察2组术后随访指标:死亡病例、复发转移病例、无瘤生存病例;以电话、门诊开展随访,约1~60个月.结果 两组相较而言,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9.41±2.33)枚,开腹组(8.92±2.27)枚,腔镜组较多(t=2.07,P=0.039),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13.35±17.23)mL、手术时间(167.32±42.71)min、住院时间(11.83±3.91)d,开腹组术中出血量(132.46±23.42)mL、手术时间(142.61±45.95)min、住院时间(13.33±6.04)d,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较少,手术时间也有优势(t=-9.06,5.43,-2.87,P<0.05);转移淋巴结数与术后3 d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数与术后3 d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较而言,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尿储留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5、5、15例,开腹组分别为14、14、28例,腔镜组较低(x2=4.49、4.49、4.43,P<0.05);吻合口漏、输尿管损伤、排尿困难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较而言,死亡病例、复发转移病例、无瘤生存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式应用于直肠癌手术,治愈率相当,但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状况上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在临床中能够大力实践、推广.

  •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不同麻醉处理临床研究

    作者:曹亚飞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处理方式对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术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探讨本术式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按照麻醉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Ⅰ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40例与Ⅱ组(单纯全麻组)30例,比较两组病例麻醉处理效果.结果:Ⅰ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Ⅱ组,硬膜外局麻药物用量少于Ⅱ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镇痛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Ⅱ组73.3%,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T0)两组病例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差异不显著(P>0.05),但气腹后30min(T1)、拔管后2h(T2)Ⅱ组MAP与HR水平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引导下接受直肠癌术治疗者,采用复合硬膜外麻醉处理,麻醉见效快,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尿管留置护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小磊;牟绍玉;刘月;赖俊莉

    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由于盆腔神经丛的损伤、膀胱移位及膀胱周围炎症、麻醉药物对排尿反射的抑制以及术后切口的疼痛、患者不习惯卧床排尿等[1]因素,术后排尿障碍的发生率为7%~70%,尿管留置时间为7 ~14 d.2007年更新的《美国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DC指南》报道:开放留置尿管4d以上,泌尿道感染率为100%[2].因此,导管源性尿路感染仍是直肠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3].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成为直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现将直肠癌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循证护理预防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杨丽慧

    目的 分析对于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于预防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DVT发生率为2.38%,较对照组DVT发生率的11.90%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长,而Fbg指标则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对于直肠癌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有助于降低DVT形成风险可为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良好基础,循证护理值得在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应用推广.

  • 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俐

    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直肠癌手术患者性功能障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作者:郑敏华;郭云萍

    目的:调查分析直肠癌手术患者性功能障碍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无性功能障碍的162例男性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统计,并比较不同疾病分期、手术方式、文化程度患者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同时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162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共发生67例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1.36%,其中Dukes分期较高、Miles术及小学和初中患者的发生率分别高于其他患者,且经Logistic分析上述方面均为其危险因素,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其受疾病分期、手术方式及文化程度的影响均较大,因此在围术期应给予充分重视.

  •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逸川;陈小勋;黄克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8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4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的40例患者只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不保留自主神经。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自主神经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利于患者及时恢复,并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 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作者:张巨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的比较结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时,治疗能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治疗较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预后更好.

  • 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手术患者体内应激反应因子的影响

    作者:邵建军;董勇杰

    目的 探析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机体的应激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2013年6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切皮后1 h(T1)、切皮后4 h(T2)、切皮后24 h(T3)的血清IL-4、IL-8、皮质醇含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T1、T2、T3的血清IL-4、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25.33、21.77、4.64、5.11、12.77,P<0.05);实验组T1、T2、T3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24.09、12.45,P<0.05).结论 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保功能手术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

    作者:张鹏年;孙琳;朱志强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52例)和加速康复外科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加速康复外科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具体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不同的禁食水和肠道准备,不同的置管处理及术后镇痛、早期活动饮食方案等.结果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体重下降及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且安全可靠.

  • 直肠癌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作者:蒲英

    外科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近15年来共收治直肠癌患者234例,男140例,女94例.术后并发造瘘口回缩 4例,造瘘口坏死3例,造瘘口狭窄4例.随着手术术式的改进和发展,我们应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改善护理质量,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47例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何媛;肖红兵

    目的:传统观点认为术后3 d不补钾,临床普通肛门手术患者手术后不补钾,但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补钾,本实验通过血钾的监测验证传统观点的正确与否,通过测定普通肛门手术和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钾的结果提示临床血钾监测的意义.方法:测定16例普通手术患者和31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钾的浓度.结果:普通肛门手术患者平均血钾较术前为高(P<0.01),术前有3例低血钾,术后有1例低血钾;直肠癌手术患者平均血钾较术前为低(P<0.01),术前有1例低血钾,术后有3例低血钾.结论:普通手术患者的补钾符合传统观点,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补钾不符合传统观点,同时提示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有必要进行血钾监测.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比较

    作者:葛洪奎

    目的 探讨临床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及莱西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手术患者中选取58例参与本组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9例,对参照组行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对实验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除个数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0%(2/29)和34.48%(10/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小.

  • 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作者:柳建梅

    目的:针对直肠癌患者展开术后护理研究,了解延续护理对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理及行为两方面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在心理还是自护能力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以及自护能力,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曾范慧

    目的 探讨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全程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55/6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8/6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阴道瘘患者施行全程优质护理,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 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后对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凯;侯远发;陈炳光;胡燕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辅助放化疗后手术间隔期差异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5月进入本院进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将患者分为①单纯放疗组(A组75例),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手术治疗;②同期放疗组(B组75例),在给予希罗达+同期放疗后再予以手术,对两组患者保肛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随访的第3个月发现,A组患者共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B组患者共出现6例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肠压力比较结果显示显著,B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 同期放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肛门功能失禁率,是术后的保肛效果得到有效的执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不同通气模式效果比较

    作者:周慧珍;胡序凯;沈华春;王秋生;陈骏萍

    目的 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与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的效果.方法 该院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V-VG组和VCV组,各20例.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实测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动态肺顺应性(Cdy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两组心率在各时间段均没有明显波动,MAP、VT、Ppeak、Raw、PETCO2、PaCO2、PaO2呈先升高后回落的趋势,Cdyn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与T0时比较,两组T1和T2时MAP、VT、Ppeak、PETCO2(PCV-VG组T2除外)、PaCO2均明显升高,Cdyn明显降低,VCV组T2时Raw明显升高,PCV-VG组T3时Raw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V-VG组T0时Ppeak明显低于VCV组,T1和T2时Cdyn明显高于VC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VCV模式相比,PCV-VG模式在保证满足氧合需求的同时能改善Cdyn,是合并肺部疾病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通气模式.

  • 系统专业的健康教育在直肠癌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蓉蓉;刘莉;段培蓓

    目的:加强直肠癌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征服疾病的信心,更加重视健康教育直肠癌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入院健康教育、术前和术后宣教、造口专项宣教、出院健康指导等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必不可少,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生理-心理-社会-专业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有意义。

  • 4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王晓耽

    总结4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安全防范和肠道准备:术后针对常见并发症,如尿漏,吻合口瘘,伤口感染等,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7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