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周秀姣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0.5 h、术后1 h,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7%(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

  • 右旋美托咪啶对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全身麻醉深度的影响

    作者:邹代卿;陈林;高昌艳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全身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全身麻醉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两组.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进行心电监护,用麻醉机行面罩吸氧,麻醉诱导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咪唑安定,然后静脉注入顺式阿曲库铵,术中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中维持七氟醚呼气末维持(50±5),稳定15 min.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右旋美托咪啶.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结果:①Narctrend指数(NI):T8、T10、T15低于T0(P<0.05);②平均脉压(MAP):T2、T4、T6、T8、T10、T15高于T0(P<0.05);③心率(HR):T2、T4、T6、T8、T10、T15慢于T0(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全身麻醉时加入右旋美托咪啶能够加深麻醉深度,是脊柱等外科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作者:杨增峰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ASAⅠ-Ⅱ级,将其随机列入丙泊酚TCI组( P组) 与七氟醚吸入组( S组) ,每组各为30例. 术中行麻醉, P组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μg/ml的丙泊酚,S组则持续吸入2%的七氟醚,观察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结果:与S组相比,P组患者T4时点的MAP显著较低,而HR则较慢(P<0.05),其余时点的MAP和HR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停药后2组患者完全清醒的时间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是术后24小时PONV的发生率相比,P组要显著低于S组( P<0.05). 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术相比,丙泊酚TCI麻醉下患者的效果显著,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青华;赵军

    Schwilden 以 BET 方案为基础,于1983年首次报告用计算机辅助指数衰减输注方式进行依托咪酯和阿芬太尼静脉麻醉[1]。1985年 Alvis 在 BET 方案的基础上,报道了基于三室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目标药物浓度可调的 TCL 系统[2]。1986年,Maite 对 BET 方案提出了质疑,其认为 BET 方案要求初始药量必须为0,而且仅适用于所预定药物浓度固定的靶控输注,当静脉输注给药一定时间后,有效调整目标药物浓度时,根据体内药物的清除和再分布这一特点,通过外周室与中央室之间的药物转运,可以影响到实际药物浓度。此后,Shafer 采用药代动力学模型实现了目标血药浓度随时可调的给药方案[3]。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通过药代动力学模拟的 TCL 技术渐渐成熟起来,这一技术拓宽了静脉麻醉药的安全使用范围,大大增强了静脉麻醉药的可控性和安全性。然而,由于 TCL 技术本身的误差,药代学参数的匹配性,反馈系统不完善等因素仍然是其临床应用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原理、组成、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喉罩置入时效应室浓度半数有效剂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志永;陈金红;虞雪融;黄宇光

    目的 序贯法测定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诱导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按序贯法设置丙泊酚TCI靶浓度,观察喉罩置入是否顺利.入选病例从顺利置入喉罩病例的前一个无效病例开始计算.结果 在复合1.5μg/kg芬太尼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2.99 μg/ml(95%CI 2.85 ~3.12μg/ml).结论 在复合1.5 μg/kg芬太尼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喉罩置入时丙泊酚的ED50为2.99μg/ml(95% CI为2.85 ~3.12μg/ml),可以作为临床参考.

  •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在喉罩通气下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崔清茹;付志强;吕国义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通气下输尿管镜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采用相同诱导置入喉罩,以丙泊酚效应室浓度2mg/L,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维持,记录心电图、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辅助用药、体动情况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唤醒的时间.结果:瑞芬太尼剂量为:0.1 μg/(kg·min)时,术中心率、血压波动大,患者体动发生率高(50%);0.2 μg/(kg·min)时,术中心率、血压波动较小,术后患者苏醒较快:0.3 μg/(kg·min)时,术中心率、血压抑制作用明显,术后患者苏醒时问较长.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2mg/L复合瑞芬太尼0.2μg/(kg·min),是输尿管碎石手术的较佳配伍剂量.

  •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高竑野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手术麻醉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人工推注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观察组采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观察2组患者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时、插管后1min和5min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糖( Glu)和皮质醇( Cor)水平。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MAP、HR、Glu、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插管时MAP、HR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观察组插管后1min Glu、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较小,可稳定患者全麻诱导时的生命体征,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法对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效果评价

    作者:许芳芳

    目的:探讨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中,采用七氟烷吸入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镇痛评分、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的时间和应答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镇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的时间和应答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术中的镇痛效果,缩短其术后苏醒的时间和应答的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明旺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2011年3月我院接收的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输注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持续输注丙泊酚辅助吸入异氟烷的方法来维持麻醉.在手术的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速度以及芬太尼的使用量.记录有关手术过程中的循环变化,以及术后的康复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进行气腹后即刻、实施插管后即刻、以及手术后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Glu和AAI,观察和记录患者在接受麻醉前以及气腹后30分钟的Co和NE浓度.结果 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个时刻内的AAI值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后以及插管即刻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NE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lu在手术完毕后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为主的静脉手术麻醉与辅助异氟醚吸入同时结合芬太尼为主的麻醉方法相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更能有效地抑制一些应激性反应,提高手术的质量.

  •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维持在老年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福强

    目的 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维持在老年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1例.甲组患者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维持、乙组患者采取七氟烷吸入.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切片后5 min、手术30 min、手术第60 min、停药即刻以及出手术室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结果 甲乙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后心率、血压指标发生明显的下降,对比麻醉前的差异显著,手术第60 min的各项指标开始回升,对比甲组和乙组各个时间点的指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与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乙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维持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术后苏醒时间短,在老年胃癌根治手术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 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叶凯宏;杨慧纯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丙泊酚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行全身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II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采取随机分配方式分组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组(Ⅰ组)和丙泊酚手控输注组(Ⅱ组)。麻醉过程中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于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切皮即刻(T4)、切皮后5min(T5)以及拔管即刻(T6),7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心血管指标进行组内比较:患者的SBP和DBP值在诱导后T1比诱导前T0显著降低,(P<0.05);手控输注组患者的SBP与DBP值在插管时T2和拔管时T6显著高于诱导前T0(P<0.05);手控输注组患者的HR值,在插管时T2和拔管时T6显著高于诱导前T0( P<0.05),而诱导后T1的HR数值明显低于诱导前T0( P<0.05)。组间比较:在插管时T2,手控输注组患者的SBP和DBP值明显高于靶控输注组患者( P<0.05)。结论: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技术对老年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的麻醉诱导时血液动力学更平稳,麻醉过程更平稳,安全性更大。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邱玉明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92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统计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情况(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后、气腹后5min 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3/46)低于对照组19.5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能缩短拔管时间,术后苏醒快,安全性高.

  •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效果

    作者:符永强;徐彩萍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短小手术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化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诱导麻醉,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患儿麻醉效果以及产生呛咳、躁动、咽部不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0时刻与T1、T3、T4、T5时刻的RR、HR以及MAP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T2、T3、T4时刻的RR、HR以及MAP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相应指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送返病房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停药15min后清醒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停药10min后清醒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术中躁呛咳、躁动、咽部不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与七氟烷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均能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中,而前者应用疗效确切. 可促进患儿清醒,减少其苏醒时间,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 靶控输注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联合硬化治疗术中的麻醉效果及护理配合

    作者:罗淑君;陈汉文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术中的麻醉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70例,术中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根据患者术中情况设置目标靶浓度,观察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患者各时间点的MAP、HR、SP02情况和麻醉苏醒时间,并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70例患者的麻醉效果充分,手术过程中10例患者在诱导时出现MAP和HR一过性降低,但术中各项指标平稳.结论:靶控输注法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术中麻醉安全有效,围术期采取严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 脑电双频指数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徐伟民;林泉;刘德功;刘国庆;葛冬梅

    近年来,脑电双频指数(BIS)技术应用于临床麻醉的监测日益广泛,但应用于无痛胃镜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选择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用BIS作为反馈控制变量,旨在观察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丙泊酚TCI时BIS的影响

    作者:廖亿粦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ropivacaine,RPC)硬膜外用药后对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生理盐水组(GC)和硬膜外RPC组(GR),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BIS,设定丙泊酚TCI的效应室浓度2.5μg/mL维持麻醉,手术开始前15 min硬膜外给药,GC组用0.9%的生理盐水,GR组用0.75%的RPC,首次剂量10ml,然后以5 ml/h持续硬膜外注射,记录患者麻醉维持时的BIS值.结果 清醒状态两组BI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GC组30 min BIS值平均85.46、GR组BIS值平均80.33,60 min GC组BIS值80.19、GR组BIS值72.51,两组患者BIS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硬膜外RPC阻滞显著降低丙泊酚TCI麻醉时的BIS值,增强了镇静深度,可适度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盐酸羟考酮用于宫颈锥切术的的麻醉效果

    作者:方蔓;王江玲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恢复情况.方法:ASA分级I~Ⅱ级的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组(F组,n=30)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羟考酮组(O组,n=30).统计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5min,手术开始时、术中和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和麻醉深度(BIS);观察呛咳、循环抑制、呼吸抑制、体动情况.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量,术后疼痛,术后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在一般情况,一般生命体征、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O组发生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和使用血管活性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O组术后30 min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显着降低,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羟考酮应用于宫颈锥切中能平稳地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并发症更少,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更舒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