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基松;刘佰成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在早期采用针灸结合康复的治疗对其肢体功能疗效的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医院治疗急性缺血的患者124例,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62例,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康复治疗,试验组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BI指数的变化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NIHSS评分和BI指数的变化.以了解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工作的能力.结果: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组BI指数在75分以上的比例明显增加,且试验组患者的BI指数在75分以上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早期采用针灸加康复治疗能明显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降低残障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玲;沈玮;张洪瑞

    目的:探讨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早期介入,包括心理介入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等;对照组60例,只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肢体运动功能、患者的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进行评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实施康复早期介入,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探讨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旭艳

    目的:研究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按随机分类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早期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时进行早期的康复介入有利于患者中风症状的减轻,且有效减少了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针灸加康复对急性缺血中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立群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实施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6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以及BI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以及BI指数>75分的患者数量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早期实施针灸加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明显患者的NIHSS评分,提升患者的BI指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练登明

    目的:探究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每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下再使用早期针灸的治疗方法,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康复效果,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结论:对于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使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适合临床推广.

  • 康复加针灸治疗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鹏军;邓伟;胡彦红;张路路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康复加针灸治疗,将2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治疗后的BI指数、FIM评分、NIH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I指数、FIM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实施康复加针灸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 益脑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中风大鼠脑组织和血液ICAM-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彦红;朱磊;陈杰;黄燕

    目的:探讨益脑康对动脉粥样硬化(AS)性急性缺血中风(AIS)大鼠脑组织和血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与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Vit D3)联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AS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法建立AS+ AIS复合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干预组大鼠脑组织和血液ICAM-1表达和含量,并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脑组织ICAM-1的表达减弱,以及血液ICAM-1含量降低.结论:益脑康可能通过减弱脑组织ICAM-1表达和降低血液ICAM-I含量,达到抑制AS性AIS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探析

    作者:周艳;张久强;宗轶

    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以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NIHS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明华

    随机将8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 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5和30d BI指数超过75分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和生存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 早期针灸与康复治疗应用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郑维波

    目的:评估早期针灸与康复治疗应用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05月-2016年02月接收的71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治疗组(36例,实施早期针灸与康复治疗),对照纽(35例,实施单纯的康复治疗),比对两纽治疗有效率、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36例:治疗有效率97.22% (35/36),对照组35例:治疗有效率77.14% (27/35), (P<0.05);治疗前后两纽NIHSS评分做比对,结果差异明显, (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患者展开救治工作时,建议选择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改善机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Delphi法在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的可靠性分析

    作者:招远祺;赵敏;吴大嵘;夏萍;蔡业峰

    目的:检验Delphi法在构建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的可靠性.方法:确定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关键问题项目,建立咨询问卷,选择的专家涉及中医内科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基础、西医临床三个领域,地区涉及华北、华南、华中、华西、华东各地区,具有较好领域代表性及地区代表性.采用Delphi法对33名专家进行2轮调查,用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协调系数检验专家咨询的可靠性.结果:专家总体权威系数0.84,第1、2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为分别为100%,91%.第1、2轮专家咨询W值分别在0.151-0.329及0.187~0.412.结论:专家意见协调性好,对评估的内容及关键问题的权威程度高,对于指标的重要性意见比较统一,预测结果可取.

  • 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中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蔡业峰;付于;郭建文;尤劲松;王立新;梁伟雄;黄燕;黄培新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剔除15例、脱落54例),并观察生活能力水平BI、残障水平mR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90天严重致残加病死率(BI<75)降低(P<0.05);90天完全康复和轻微残疾率(BI≥95)提高(P<0.05);90天残障评分(mRS)分段比较,残障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可改善本病患者90天的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率,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

  • 益脑康胶囊对AS性AIS大鼠血清中内皮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朱磊;陈杰;秦秀德;周喜燕;黄燕

    目的 研究益脑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性急性缺血中风(AIS)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等内皮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评价益脑康对AS性AIS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复制AS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内皮素-1诱导法建立AS+AIS复合模型.分别检测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主动脉病变程度,血清NO、VEGF、PDGF-BB的水平.结果 益脑康预防组、益脑康治疗组和立普妥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AS+MS模型组(P<0.01).益脑康预防组、立普妥治疗组血清NO水平高于AS+AIS模型组(P<0.01,P<0.05).三个干预组血清VEGF、PDGF-BB水平低于AS+MS模型组(P< 0.01,P<0.05).结论 益脑康胶囊预防或治疗性用药能够提高血清NO水平,降低VEGF、PDGF-BB水平,可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纠正内皮功能紊乱、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形成,可能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缺血中风具有防治作用.

  • 急性缺血中风四诊信息采集规范化研究

    作者:文龙龙;许越;招远祺;蔡业峰;黄燕

    目的 初步建立急性缺血中风中医常见症状、体征的标准化/客观化测量方法,并进行应用.方法 初步建立了急性缺血中风四诊信息采集表,并使其计算机信息化,以及对其实用性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急性缺血中风四诊信息采集表具有较高临床实用性.结论 四诊信息数据平台的建立规范了证候诊断,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一定的实用性.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练登明

    目的:探究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每组5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下再使用早期针灸的治疗方法,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康复效果,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结论:对于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使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适合临床推广.

  • 针灸结合早期康复治疗126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海泉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26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两组各63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明显, BI指数则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庆彬

    目的 探究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应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方式展开治疗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测评表对应评分.结果 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测评表对应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应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方式展开治疗,相较于单纯应用康复治疗方式,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慧志;吴玉良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113例,按照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7例,接受康复加针灸治疗,对照组66例,仅接受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I指数、NIHSS评分、FIM评分相差不大,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BI指数、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康复加针灸运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当中,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划)

    目的 分析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中抽取的6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抽取时间为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6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分别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康复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HSS和BI分数较为接近,经过比较后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和BI分数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治疗时选择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成继寿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在早期行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0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早期单行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n=50)与加行针灸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70%,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经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缺血中风合并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早期行针灸加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促肢体功能大程度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