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震救援军人整合心理干预模式初探

    作者:杨国愉;戴琴;冯正直;宋新涛;王立菲;汪涛;张夔

    "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迅速作出反应,各级各类救援人员纷纷奔赴灾区抗震救灾.救援部队是整个救灾行动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对抢救生命、清理废墟、灾区重建,以及稳定民心等都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但广大救援军人在抗震救灾的同时,自己也承受着很大的身心压力,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

  • 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随访

    作者:章华;王亚丽;黄永兰;王晓萍;王高华

    目的 调查参加汶川地震救援的军人在震后7个月和14个月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在参与地震救援的部队中随机抽取600人,在震后7个月和14个月时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第一次调查的497份有效问卷和第二次的491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时点检出率,7个月为37.62%,14个月为26.28%,经卡方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14.633,P=0.000).但其中中重度症状的检出率,7个月为2.01%,14个月为1.4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x2=0.502,P=0.479).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7个月时(26.70±6.47);14个月时(25.77±5.86).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 对参与地震严重灾难救援的军人,应注意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尤其是有中重度症状者,并应予以个别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 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检出率及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武小梅;刘伟立;张迪;汪微

    目的:调查研究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阳性检出率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探索针对救援部队的PTSD预防措施。方法从汶川地震救援部队整群抽取2600名军人,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定量表( PCL-S)对救援军人的PTSD症状进行评定,采用自制救援军人一般情况问卷、军事群体应激预警检测问卷( ATQMGS)、状态-特质焦虑清单分析救援军人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救援军人中PTSD阳性检出71例,阳性率为2.9%;以人口学资料分组差异检验显示,不同职别、救援持续时间、家庭结构、创伤史、精神问题史和救援中伤病史的救援军人,PTSD症状差异显著;初始暴露强度不同的救援军人,PTSD症状差异不显著;PTSD症状与特质焦虑、士气、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与领导支持、控制感、晋升动机、任务认知、单位归属感、岗位价值感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特质焦虑、领导支持、创伤史、控制感、精神问题史、救援中伤病史、救援持续时间、职别是救援军人PTSD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与以往研究相比,此次救援军人的PTSD阳性检出率处于更低水平;职别、家庭结构、创伤史、救援持续时间、精神问题史、救援中伤病史以及特质焦虑、士气、自我效能、领导支持、控制感、晋升动机、任务认知、单位归属感、岗位价值感等因素与救援军人PTSD症状均相关;PTSD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特质焦虑、领导支持、创伤史、控制感、精神问题史、救援中伤病史、职别、救援持续时间。初始暴露强度不是救援军人PTSD发生的决定因素。

  • 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章华;王亚丽;黄永兰;王晓萍;王高华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在震后7个月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在参与地震救援的部队中随机抽取600人,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T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49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震救援工作7个月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重度症状的时点检出率为2%.回归分析显示,救援中接触伤亡多(B=0.242,P=0.010)、遭遇威胁生命的情境多(B=0.280,P=0.006)、EPQ-N分高(B=0.106,P=0.000)是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而社会支持利用度(B=-0.095,P=0.035)是保护因素.结论:EPQ-N高分特征的军人是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有效社会支持利用可减少PTSD发生.

  • 汶川地震救援官兵中PTSD患者负性情绪表达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金梅;王焕林;陈方斌;过伟;施建安;高志勤;孙剑;毕银花;闫同军;欧阳晖;赵彬

    目的 调查汶川地震6个月后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按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对1125名一线救援官兵进行调查,采用Davidson创伤量表(DTS)确定诊断PTSD组(DTS≥40分)和非PTSD组,分析两组Beck焦虑量表(BAI)、Beck抑郁量表-Ⅱ(BDI-Ⅱ)的测评结果,采用简单直线相关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实查1056人,共检出PTSD 69例(6.5%);②PTSD组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1);③PTSD组BAI/BDI-Ⅱ各单项症状发生率及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5或P<0.01);④军龄、独生子女、饮酒、吸烟、兵源、心理干预、地震经历总分与PTSD患者负性情绪表达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汶川地震救援官兵PTSD患者较非PTSD者具有更显著的焦虑、抑郁情绪,其症状发生率高、程度重,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与治疗.

  •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救援军人心理危机影响因素及干预经验总结

    作者:刘茂艳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面临紧急救援任务的压力和各种异常情境的刺激,救援军人的人格特质、认知模式、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利用度、成长史等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危机反应程度.应结合部队的实际,通过社会支持干预、认知模式干预、应对方式干预、心理自助成长干预等方法对易感官兵进行心理影响,尽量降低和避免军人在灾难性危机救援中的心理创伤,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

  •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救援军人心理危机表现及干预

    作者:刘茂艳

    新时期,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新使命决定了军人必然要直面各种突发事件的挑战.如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灾难性危机事件中,作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军人更是冲在救援第一线.

  • 地震灾害救援军人心理特征及干预策略

    作者:李权超;于泱;傅建国

    心理疏导,提高官兵对各种情境心理耐受力.

  • 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光涛;李学成;李敏;王国威;贺英;杨兰;陆地

    目的 调查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现患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晤谈法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 , PCL-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的部分因子组成调查表,于汶川地震1周年时对1 176名救援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1周年后救援官兵PTSD现患率为3.45%,PCL-C各症状因子均分<2分;SCL-90中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EPQ中神经质(N)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 (P<0.01),内外向(E)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SCSQ中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消极应对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不同救援单位军人在PTSD总分、再体验、回避、抑郁、焦虑、神经质、应对方式因子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CL-C总分与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性、积极应对等呈显著负相关.以PTSD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显示影响PTSD总分的主要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 焦虑、躯体化、神经质、消极应对、内外向.5个变量的决定系数为R2=0.371(Adjusted R~2=0.368), F=125.624, P=0.00. 结论 1周年后救援官兵应激症状已趋于缓解,焦虑情绪和神经质倾向是发生PTSD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救援官兵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素质训练能有效降低PTSD的发生.

  • 汶川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作者:安飞;王家同

    目的:评估汶川地震救援部队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状况与其人格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人口学状况调查,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16PF),PTSD自评量表(PCL-C),对武警某部174名士兵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PTSD再体验症状、回避/麻木症状和高警觉症状均有较高的发生率,PTSD的总检出率为5.42%;PTDS的发生与16PF中的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幻想性等因素呈负相关,而与有恒性、世故性、自主性、紧张性等冈素呈正相关;PTSD的发生与人口学调查中的与是否为士官呈正相关.结论:抗震救灾部队某些人格特征与其发生PTSD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加强部队官兵的人格教育和塑造,对于增强官兵的心理防护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减少非战斗性减员有积极意义.

  •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救援军人心理危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刘茂艳

    灾难性突发事件中,面临紧急救援任务的压力和各种异常情境的刺激,救援军人的人格特质、认知模式、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利用度、成长史等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危机反应程度.应结合部队的实际,通过社会支持干预、认知模式干预、应对方式干预、心理自助成长干预等方法对易感官兵进行心理影响,尽量降低和避免军人在灾难性危机救援中的心理创伤,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