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房内心电图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作者:王超红;王子琴;侯鑫;熊竹;梅朝蓉

    目的 观察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83例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心房内心电图技术引导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进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导管尖端位置的到位率和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到位率观察组为97.6%,对照组为75%;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55%.结论 心房内心电图技术引导PICC置管能准确判断导管尖端位置,防止导管异位,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

  • 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老年患者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陈金凤;徐娜;姬伟

    目的:探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老年患者 PICC 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5月选取77例需行静脉化学治疗、输注高渗性脱水剂、连续输液超过1个月的老年患者,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导引PICC尖端定位。在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后,再行胸部X线片,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结果本组77例患者行PICC置管,75例置管成功,73例获得右心房直立性P波。结论心房内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波可提示PICC导管位于上腔静脉。

  • 自制铜导丝-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 ICC置管中的应用

    作者:杨占华;王亚娟;刘娟;胡金绘;武荣

    目的:观察自制导丝-心房内心电图定位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需要PICC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5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自制导丝-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征性P波变化进行定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定位,以术后胸部X线片定位为金标准,比较两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定位准确率92.6%,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4,P<0.05);观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为(20.85±12.5) d,对照组为(22.33±10.0)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1,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0.05)。结论采用自制导丝-心房内心电图的定位方法,具有定位准确率高、易操作的特点,可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中应用和推广。

  • PICC定位技术——心房内心电导联确定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应用

    作者:刘丹妮;姜红;刘红梅;范玲

    目的 探讨应用心房内心电导联技术确定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效果,提高导管尖端位于正确位置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5月的57例病例作为观察组,于PICC置管术中应用心房内心电导联定位技术,观察心房内心电图特异性P波,判断PICC尖端位置是否位于正确位置,并于24 h内拍摄X线胸片进行对比观察,计算敏感度与特异度.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选取2014年7月至9月的48例病例,于PICC置管术后24 h内常规拍摄X线胸片定位.结果 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1.2%,对照组的成功率为72.9%,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151,P<0.05),且观察组通过心房内心电导联定位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0% (P <0.05).结论 心房内心电导联技术提高了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于正确位置的成功率,有效避免导管异位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替代X线胸片定位,有临床应用价值.

  • 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卞鸿雁

    通过对50例神经内科患者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时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探讨该项技术的专科护理应用,观察效果满意.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能准确判断PICC尖端位置,防止导管异位,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其家庭的医疗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

  • 心房内心电图特征性P波的变异范围及其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意义

    作者:于新颖;张娇;赵京雷;范玲

    前瞻性研究296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心房内心电图进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及P波振幅达到大(特征性P波)时导管尖端的变异范围和临床意义.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法是一种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的定位方法,术中应用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导管定位新技术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红梅;谭洁

    目的:探讨导管定位新技术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需行周期性静脉化疗、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患者应用导管定位新技术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行PICC.操作在心电监护仪辅助下完成,以PICC导管内导丝为探测电极,监测导管头端位于右心房内时心电图P波改变,以确定PICC导管头端位置.结果:本组10例PICC置管时均获得右心房内心电图直立P波,并经X线胸片证实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结论:心房内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波可提示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的应用体会

    作者:邓琛;周香;吴荣华;晏春丽

    总结了40例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的普外科危重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新技术。包括先对选择的静脉血管实施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再以PICC导管内导丝为探测电极,在心电监护仪辅助下监测导管头端位于右心房内时心电图P波的改变,以确定PICC导管头端位置。认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的运用可对患者进行肘上穿刺置管,并可根据心房内出现的特征性P波定位导管尖端的位置。

  • 心房内心电图应用于PICC导管头端定位效果Meta分析

    作者:宋健;汪春林;胡君娥

    目的 评价心房内心电图在PICC导管头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维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JBI Library、PubMed、Ovid、Springer、Web of Science、Medline数据库,收集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1月20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法较传统X线胸片定位提高了导管头端到位准确率(RR=1.13,95%CI:1.07~1.19,P<0.01);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RR=0.41,95%CI:0.30~0.55,P<0.01).结论 心房内心电图定位可提高导管头端到位准确率且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房内心电图在中心静脉导管定位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江群;郭玲;黄敏;王久惠;董击夫;廖丽;余启艳

    目的:探讨在应用Peres’定位法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心房内心电图,在经颈内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中定位导管尖端位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1980例接受颈内静脉置管的成年肿瘤患者(18~88岁)参与研究,共有61例失访。终1919例患者进入研究,按随机实验法,分为实验组980例,对照组939例。实验组在Peres’公式定位基础上术中使用心房内心电图技术行导管定位,对照组仅使用Peres’定位法进行置管长度预估,通过胸部正位X线了解导管尖端到位情况。结果 Peres’定位结合心房内心电图与单纯使用Peres’定位法两种方法导管尖端到位率分别为99.6%和98.5%;两组终置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心房内心电图组导管异位率低于单纯Peres’定位组( P<0.05);心房内心电图组在上腔静脉内的导管X线投影深度较Peres’定位组浅( P<0.05)。结论在Peres’定位法基础上术中加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技术,可在术中及时发现异位,减少导管异位率,保证置管准确性和安全性。在颈内静脉置管中使用心电图技术,建议以体表定位为参考做适当调整,不建议单独以心电图波形变化决定导管置入长度。

  • 极低出生体重儿心房内心电图定位PICC位置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亚娟;刘娟;杨占华;黄萍;武荣;胡金绘

    目的 观察不同定位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尖端定位的比较.方法 选择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且需要PICC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根据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征性P波变化定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定位.以术后胸部X线片定位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方法的定位准确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定位准确率(95%)高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1,P=0.02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6,P=0.048).结论 根据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征性P波变化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方法具有定位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和且易操作的特点,值得在新生儿PICC中推广和应用.

  • B超引导下心房内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傅杰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心电定位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肿瘤外科的52例需行周期性静脉化疗、外科术后行静脉营养、晚期肿瘤伴多发转移、外周血管极差、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患者应用心电定位技术行PICC。操作在心电监护仪辅助下完成。利用PICC导引钢丝,借助心内连接转换器将静脉内心电图转换成体表心电图,在心电监护仪上观察域导P波的变化来判断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从而提高PICC置管的到位率,降低异位率的发生。结果本组52例PICC置管时均获得右心房内心电图高尖P波,并经X线胸片证实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结论心房内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波可提示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

  • 心房内心电图技术识别21例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的临床探讨

    作者:朱丽波

    目的:通过观察21例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发生异位时的心房内心电图来识别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以辅助PICC导管能及时调管.方法:总结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所置入PICC导管的新生儿发生导管尖端异位病例,置管后观察并记录心房内心电图的特异性P波形态和心电图的改变,同时结合X线的定位结果,得出心房内心电图在识别异位方面的结论.结果:在置管过程中发生异位的21例病例其中有6例异位至腋静脉,7例异位至锁骨下静脉,2例异位至颈静脉,5例从大隐静脉置入在置管过程中异位至肝静脉,1例误入胸主动脉,所有异位的导管在心房内心电图上显示出特异性P的异常形态和心电图的异常,所以心房内心电图在识别导管尖端异位时,与X线定位的一致性为100%.结论:在置管过程中根据临床经验和心房内心电图P波的异常形态可准确的识别导管尖端是否异位,能确保在置管中的及时调管,避免异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准确率高,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不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对导管的放置位置进行实时监测,使PICC穿刺和导管定位一次性完成.

  • 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钱兰芳;钱利

    探讨B超引导下PICC置入术中应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92例需行PICC置入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各46例,常规组使用传统方法实施B超引导下PICC置入术,术后胸片定位PICC尖端位置,研究组采取同样的置入方法,但置入过程中使用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术后再以胸片验证(但胸片不计入费用),比较两组定位方法的准确率、所需时间及费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尖端定位准确率为93.48%,高于常规组的82.61%,研究组尖端定位费用和操作使用时间分别为(3.65±1.34)元、(16.21±0.18)分钟,均少于对照组(83.78±3.56)元、(28.21±0.24)分钟,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心房内心电图引导的PICC尖端定位方法可提高置管的准确率,降低置管过程中所需费用及时间,值得推广.

  • 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徐晓梅

    目的:了解心房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60例,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PICC置管,实验组则使用心房内心电图技术引导PICC置管,分析两组的置管效果。结果研究组PICC导管尖端位置位于SVC下段和SVC与右心房交界处以及SVC的人数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内心电图技术引导PICC置管可以有效准判断导管尖端位置,降低出现导管异位的几率。同时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维护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探讨

    作者:殷显玉

    目的:探讨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被我院收入患者中的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传统方式置管)和观察组120例(心房内心电图辅助置管),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异位率为3.3%,对照组的异位率为10.0%,观察组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值得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