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献血服务对保留献血者的重要性

    作者:刘丹

    为了保障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我国于1998年10月1 日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 ~55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在 《献血法》颁布实施的这16年间,各地血站都做了大量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及正确的舆论引导工作,全民献血意识己逐渐形成.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也要求我们为献血者提供更人性、更优质、更贴心的献血服务,不仅将工作重点放在献血者招募和无偿献血常识的宣传上,还要把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同时要将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贯穿于整个献血过程中,使献血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被社会需要,使之心灵得到慰藉.为保留献血者队伍提供必要的保障,献血者会通过一次愉快的献血经历,使之转变为固定献血者.献血者的保留及固定献血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对保障临床用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玥;周倩

    目的 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到北京市血液中心成功捐献血小板的10 160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每个献血者的特征信息,即献血者献血时年龄、性别、献血状态(初次、非初次)和是否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分析其与下一年度献血者保留相关的两个变量的关系,即再次献血(是,否)和重复捐献的次数.结果 年轻献血者(<25岁)献血返回率(26.4%)低于非年轻献血者返回率(47.2%),返回后献血次数低;女性献血者返回率(22.5%)低于男性献血者返回率(3.5%),返回后献血次数低;初次献血者返回率(24.3%)明显低于非初次献血者返回率(58.8%),返回后献血次数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与献血者返回无关(P>0.05).结论 年轻、女性、初次献血与献血者返回呈负相关.建议针对这3类献血者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单采献血保留率.

  • 精细化服务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李军

    目的:为献血者提供精细化的采血服务,提高再次献血率,建立稳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对本单位献血者满意度调查、献血不良反应和重复献血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与血液采集服务相关的可改进项目,并针对相关问题细化服务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精细化服务措施,献血者综合满意度由93.7%提高至98.1%,献血反应率由0.98%降到0.48%,再次献血率由34.5%提高至48.6%.结论:为献血者提供全方位的精细化服务,可有效提高再次献血率,对保留献血者能够起到明确的促进作用.

  • 优质护理在血小板捐献者保留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卢红娣;朱阳泉;黄金娥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血小板捐献者中的满意度及保留为固定血小板捐献者的效果。方法:以血小板捐献者为服务对象,从人员培训、服务模式、服务流程、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把自愿来本站的716例首次血小板捐献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0例为开展优质护理前的捐献者,观察组386例为开展优质护理后的捐献者。调查两组满意度及成为固定血小板捐献者统计,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前、后血小板捐献者满意率分别为95.15%和98.19%,两组中保留为固定的血小板捐献者分别为16.06%和29.79%,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8.68,P<0.01)。结论:血小板捐献者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率明显上升,保留为固定的捐献者效果显著,能进一步充实固定捐献者队伍,对保障成分血源有重要意义。

  • 整体护理应用于机采成分血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的效果分析

    作者:叶惠芬;么俊卿

    目的:整体护理应用于机采成分血献血者招募和保留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2013年在东莞市中心血站虎门总站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所有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献血者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2012年和2013年献血者为观察组,实施整理护理。结果:2012年和2013年的献血人数均比2011年少,但是献血人次均比2011年多,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415,v=2,P﹤0.05);2012年和2013年重复献血率均比2011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2336,v=2, P﹤0.05);2012年和2013年献双份比率与2011年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6448,v=2,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机采成分血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中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 成分献血招募模式优化的效果评价

    作者:詹霞华;来海凤;冯晴;孔福仙

    目的:分析成分献血招募模式对献血者保留和血液安全的影响,为制定成分招募和采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成分献血招募模式优化前后的成分采集人次、成分献血者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对成分献血前初筛检测合格率和献血后血液检测反应性比例进行分析,对不同成分献血者类型的初筛检测合格率和血液检测反应性比例进行比较。结果成分献血招募模式优化现场保留献血者比例由17.6%上升至31.9%,互助献血率由24.3%下降为13.4%;献血前初筛检测合格率由66.5%上升至74.5%(x2=195.4,P<0.001),献血后血液检测反应性比例由0.88%下降为0.44%(x2=13.01,P<0.001)。结论成分献血者主动招募是稳定并不断壮大固定成分献血者队伍有效的手段和策略,现场保留则是相对高效、安全和经济的主动招募方式。

  • 柳州市多次无偿献血者保留情况及原因的调查

    作者:吴敬林;罗保红;周素;周仲民

    目的 对广西柳州市多次无偿献血者保留情况及保留主要原因进行调查,为稳固多次献血者队伍的招募提供依据.方法 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利己原因和利他原因,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保留情况,总体保留率为18.69%,男女性别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低于女性;年龄间、文化程度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保留原因,利他原因占59.23%,利己原因占16.53%,复合原因占24.23%,主要为“积德行善奉献社会”占45.77%、“响应献血呼吁”占13.46%、“献血后身体有爽朗感受”占8.85%.③主要保留原因对保留的影响,“积德行善奉献社会”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响应献血呼吁”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身体有爽朗感受”对性别、文化程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柳州市多次献血者保留率偏低,大部分多次献血者信奉行善奉献的利他精神而保留,女性、≤35岁、大专以上多次献血者对紧急献血呼吁响应较好,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多次献血者更能体验到献血有利于健康的快乐.

  • 2008-2012年张家口地区固定献血者调查分析

    作者:李贵丽;李天君;陈莉;杨建强

    目的:调查分析张家口地区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情况,探究固定献血者发展和改进策略。方法根据固定献血者2008-2012年的采供血数据,分年度筛选出固定献血者,并对固定献血者人数及构成、年龄分布、献血年限和职业构成进行统计。结果固定献血者人数从2008年4678名到2012年的7469名,连续固定人数从2008年的2101名到2012年的3306名,归队人数从2009年的518名到2012年的886名,新增人数从2008年的2577名增加到2012年的3277名,3类固定献血人群均呈逐年增长态势,固定献血者献全血、单采血小板人数逐年增长,农民和工人较其他职业人员固定献血人数较多。结论张家口地区固定献者队伍呈增长趋势,但固定全血献血者比例与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且每年增长不平衡,应有针对性加强招募宣传力度,保留固定献血者。

  • 单采成分献血者献血反应分析及预防

    作者:殷国美;沈卓岚;徐健;吕杭军

    近年来的调查显示,首次献血的年轻人是献血不适等献血反应的高发人群~([1,2]) ,尤其是单采成分献血反应,绝大多数是由血管迷走神经和枸橼酸引起的功能性反应~([3]),有2%-5%的献血者有血管迷走神经症状,有0.08%-3%发展为献血晕厥~([1,2]).

  • 关于固定献血者比例概念的应用和思考

    作者:张燕;常缨;赵凤绵;李文策;崔玉兰;张颖萍

    目的 通过对河北省血液中心近年来固定献血人群及采血量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固定献血者比例概念的应用效果和实际意义,为发展固定献血者队伍,提高采血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2016年河北省血液中心固定献血者人数、献血人次和献血量进行公式定义并提取数据,与对应年份献血总人数、总人次和总血量做比例测算,将有关数据做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近年来,河北省血液中心采血量逐年增长,固定献血者人数比例、人次比例和血量比例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各不相同,与总量增幅呈负相关性.结论 单纯以固定献血者人数比例为指标不能准确评价血液有效采集能力,以固定献血者献血量比例作为考量献血者保留效果和当地血液满足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献血者保留:建立安全与稳定的血液供应长效机制的思考

    作者:高东英

    近几年来,血液供应紧张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去年以来,血液供应紧张呈现了从个别省市到多个省市的态势.一些媒体(有传统的大众媒体、更多为网络新媒体)对直接或间接“涉血”事件的负面报道,个别“公众人物”、“意见领袖”对现行“献血-用血”制度的质疑,导致社会对血液行业的疑惑与拷问纷纷而起,甚至使无偿献血的公信体系有动摇之虞.

  • 欧洲献血者管理手册主要内容及其启示(二)——营销原理在献血者动员和保留中的应用

    作者:洪缨;郭永建

    献血者动员和保留是世界各地血液机构的主要工作.在献血者动员和保留工作中需要应用新的营销原理,安全血液供应才有保障.与“传统”的市场营销不同,血液机构处于非营利的环境中,献血者营销不是销售或提供产品,而是使献血者拥有好的体验和感受.献血者营销的目的是动员和保留献血者,使献血者与血液服务机构建立“终身”关系.献血者营销是1个促进献血的过程,通过告知公众血液需求,改变公众对献血的态度等措施,使更多社会成员成为献血者(献血者动员),献血者营销也是鼓励献血者重复献血的强有力措施(献血者保留).献血者营销不给予任何报酬,献血者动员和保留不同方法的成效也难以评估,因此献血者营销必然较为复杂.本部分介绍营销原理在献血者动员和保留中的具体应用.

  • 精细化服务在献血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陈涵薇;张清

    无偿献血者捐献血液、奉献爱心的过程,也是感受血站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献血服务的过程.优质高效、细心体贴、真诚感恩的献血全程服务,将会带给献血者带来令人难忘、愉快轻松、充满成就感的快乐献血经历,对于献血者选择再次无偿献血、多次无偿献血、定期无偿献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精细化服务提倡服务人员用热心、爱心、诚心、耐心向客户提供超值服务,通过超值化服务去感动客户,保留客户;强调的是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全程化、创新式及理解尊重客户,并特别注重服务过程中的细节、真诚和感恩,将精细化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引入至无偿献血服务工作中.

  • 保留血液筛查假阳性献血者献血资格的探讨

    作者:张哲;杜勇;周建霖

    对于血液检测发现HBsAg、抗-HCV、抗-HIV、TP呈反应的献血者,国内血站目前采用永久屏蔽或淘汰的方式,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此举的弊端越加突显.如何允许其中的假阳性献血者再次献血,是血液行业和众多的献血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对此做了初步思考,现抛砖引玉,目的是与同行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 单采血小板流失献血者情况调查

    作者:叶兰;胡萍;洪缨;冯伟;康建勋

    目的 调查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流失情况,以便做好单采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方法 采用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9.0统计查询功能,查阅流失献血者的个人信息,用SPSS17.0软件按流失献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献血次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电话回访以了解和分析流失原因.结果 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处于正常献血状态的10696名单采献血者中有流失献血者6372名,占59.6%;其中男性流失率(60.5%)高于女性(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9,P<0.01);各年龄段的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7,P<0. 01),其中26~35岁流失率较高为61.9%;不同职业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33,P<0.01),其中自由职业流失率为64.4%;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流失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1,P<0.01),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献血者人群流失率较高为65.3%;献血次数≤2次的献血者(60.0%)较≥3次的献血者(54.8%)流失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P=0.008);6372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主要原因是手机号码变更或空号1902人(29.85%);其次是工作忙、没人通知、忘记了等1537人(24.12%).结论 本地区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较高,需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和献血者满意度,加强献血后联系,尤其是初次献血者,以保留更多的献血者,满足临床需求.

  • 参与式管理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保留中的应用

    作者:杨春燕

    采血部门是献血者接触到无偿献血的第一线,尽管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献血相关知识、新闻等,但第一次献血的体验决定了献血者对血液中心的第一印象,甚至决定了献血者在今后对无偿献血的选择[1].传统管理模式下,采血工作人员被动接受工作,停留在按操作规程安全采血层面,对献血者招募、保留意识不强,导致献血者流失率较高.参与式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赋权及建立组织管理构架,为采血工作人员创造平等的沟通与合作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主动参与到组织与决策过程中,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及自我负责精神,提供高质量的献血体验,从而达到保留更多献血者的目的[2].

  • 常州市固定献血者年龄和人员结构的调查分析

    作者:陈晓

    目的:调查我市某一范围内献血者的年龄分布和人员结构,制定针对本地区合理、有效的无偿献血招募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有关献血者的相关数据,对常州市固定献血者的年龄和人员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常州市固定献血者的特有规律性.结果捐献全血为44884人次,其中出生地为常住户籍的市民献血为14596人次,占总献血人数的32.52%,非常住户籍的献血市民为30288人次,占总献血人数的67.48%.献血者年龄以18—25岁和26—35岁多,约占总人数的65.06%.结论2015年捐献全血的市民中,非常住户籍的献血市民占总献血人数的67.48%.已超过本地常住户籍的市民.从年龄上来看,18—25岁和26—35岁这两个年龄阶段的献血人数多,约占总人数的65.06%,年满18周岁的在校大学生和创业80后将是这类人群的献血主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