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金钗石斛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姜宁;范琳犀;杨玉洁;刘新民;林海英;高莉;王琼

    为了探讨金钗石斛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将BALB/c小鼠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帕罗西汀),金钗石斛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灌胃给药两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他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35天.造模结束后,通过糖水偏爱、新奇抑制摄食、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其行为学改变,采用LC-MS/MS测定各组小鼠应激后海马及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改变.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可显著逆转模型小鼠出现的糖水偏爱指数下降(P<0.01),其作用与阳性药帕罗西汀相当;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延长(P< 0.01);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各剂量组均可显著缩短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罗西汀及200 mg/kg金钗石斛均可缩短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无明显延长,各给药组的不动时间也未见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层和海马中的DA和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帕罗西汀能使模型小鼠海马和皮层DA、海马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金钗石斛低、高剂量组皮层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中、高剂量组海马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金钗石斛高剂量组皮层和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金钗石斛中剂量组仅海马5-HT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以上结果提示,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可导致小鼠的类抑郁样行为出现,而金钗石斛提取物能有效改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动物的抑郁样行为学表现,并提高小鼠脑内的DA和5-HT水平.

  • 不同刺激参数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行为的作用及大脑BDNF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子青;薛芬;陈冠婕;王化宁;彭正午;谭庆荣

    目的 观察不同刺激参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作用,并观察其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8只)和干预组(共6个亚组,每组8只).对照组正常饲养21d后连续7d给予rTMS假刺激;模型组在造模后连续7d给予rTMS假刺激;干预组在造模后每天给予不同频率和强度的rTMS刺激,连续7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体质量的变化,并采用运动箱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脑BDNF的水平.结果 (1)造模结束后,对照组大鼠的体质量、强迫游泳静止时间与其他两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比较没有上述差异(P> 0.05).各组大鼠水平运动距离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rTMS干预后,①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组(5 Hz,0.84/1.26 T和10 Hz,0.84/1.26 T) (P <0.05).②各组大鼠水平运动距离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组(P<0.05).③模型组BDNF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一定刺激条件的rTMS可以改善这一现象.④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刺激频率可能是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和调节BDNF的关键因素,而且5 Hz的抗抑郁效应更为显著.结论 不同刺激参数的rTMS对CUS动物抑郁行为的改善作用存在差异,大脑BDNF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这一改善过程.

  • 柴胡疏肝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孙珂焕;冯知涛;汤弋哲;王海霞;曹美群;吴正治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 CSS)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为学评分相近的32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 CON)、模型组( CUMS)、阳性对照组( FLU)和干预组(CSS).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CUMS抑郁模型,采用糖水消耗和强迫抑郁进行行为学评估;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同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otch1信号通路各因子( Notch1、Hes1、Hes5和Jagge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相比,CUMS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游泳时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UMS组相比,CSS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游泳时间显著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N组相比,CUMS组、FLU组及CSS组大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CUMS组相比,CSS组大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 CON 组[(750.00±27.51)个/mm2]相比,CUMS 组[(338.75± 29.61)个/mm2]、FLU组[(545.00±17.73)个/mm2]及CSS组[(529.38±13.74)个/mm2]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或颗粒细胞下层-颗粒细胞层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CUMS组[(338.75±29.61)个/mm2]相比,CSS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或颗粒细胞下层-颗粒细胞层BrdU阳性细胞数[(529.38±13.74)个/mm2]显著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ON组相比,CUMS组大鼠海马Notch1、Hes1、Hes5和Jagged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CUMS组相比,FLU组和 CSS组大鼠海马Notch1、hes1、hes5和jagged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障碍,CSS可能通过调控Notchl信号改善海马神经再生,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 喹硫平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行为及海马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怡环;王磊;杨帆;吴迪;彭正午;王化宁;谭庆荣

    目的 观察喹硫平(quetiapine,QUE)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US)、CUS+ QUE(5 mg/kg,L)组及CUS+ QUE(10 mg/kg,M)组,每组8只.除Control组外,余各组大鼠均接受CUS造模28 d,随后Control组和CUS组大鼠连续7d接受含1%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5 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CUS+QUE(L)组和CUS+ QUE(M)组大鼠腹腔注射QUE(分别为5 mg/kg和10 mg/kg体质量),连续7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体质量的变化并在给药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 (1)体质量测试:持续28 d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抑制了动物体质量的增长(F=7.969,P<0.05),而给予10 mg/kg的喹硫平可以改善这种现象(与CUS组比较,P< 0.05),给予5 mg/kg的喹硫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旷场和强迫游泳实验:各处理组大鼠在水平活动距离(F=17.846),进入中央区的总次数(F=4.720)以及强迫游泳静止时间(F=26.09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US组大鼠比较,Control组和CUS+ QUE (M)组大鼠水平活动距离和进入中央区的总次数均显著增加,静止时间明显减少[分别为:CUS组:(6696.30±1061.19)mm,(19.63 ±9.15)次,(110.73±15.98)s;Control组:(10824.61±1399.37) mm,(37.75±13.02)次,(66.13 ±5.18) s;CUS+ QUE(M)组:9637.51±1630.16) mm,(32.38±6.23)次,(73.40±11.99)s;均P<0.05].而CUS+ QUE(L)组与CUS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US组大鼠海马pERK1/2的表达水平低于Control组和CUS+QUE(M)组,而与CUS+ QUE(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641,P<0.01).结论 喹硫平能够改善CUS动物的抑郁行为,而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海马pERK1/2的表达有关.

  • 抑郁模型大鼠中枢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C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的影响

    作者:谢正;李恒芬;刘纪猛

    目的 分析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中枢腺甘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1组作空白对照.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氯米帕明、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加碳酸锂(联合干预)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以Y型电迷宫评价大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标记AC、 PKC并在额叶、海马CA3和纹状体部位拍片分析得出各脑区AC、 PKC的灰度值.结果 各模型组造模后的体质量增加量、摄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电迷宫学习与记忆错误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理盐水组、联合干预组额叶AC灰度值分别高于其余组(P<0.05);西酞普兰组、对照组的海马CA3和纹状体的AC灰度值均分别低于其余组(P<0.05).生理盐水组、联合干预组的海马CA3和额叶的PKC灰度值均分别高于其余组(P<0.05);西酞普兰组、对照组纹状体的PKC灰度值均分别低于其余组(P<0.05).结论 抑郁大鼠模型中枢可能存在第二信使系统(PKC,AC)表达的异常,PKC、AC的改变可能是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