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核细胞LOX-1、CX3CR1表达与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狭窄的关系

    作者:刘军锋;敬锐;刘雅宁;霍茜瑜;刘志礼;贾克刚;李永姝;韩雪晶;林文华;刘运德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表达与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近段/中段狭窄组(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近段或中段狭窄≥50%,简称狭窄组;47例)和病变不明显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11例).以26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3个组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CX3CR1荧光表达强度,以Gensini积分系统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单支病变、2支病变及多支(3支及以上)病变患者单核细胞LOX-1、CX3CR1的荧光表达强度.分析单核细胞LOX-1、CX3CR1荧光表达强度与各项指标及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狭窄性疾病的影响因素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狭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CX3CR1荧光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病变不明显组及对照组(P<0.01).狭窄组中单支病变、2支病变、多支病变之间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CX3CR1荧光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LOX-1、CX3CR1荧光表达强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Gensini积分均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显示,CX3CR1是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狭窄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1.771,95%可信区间(CI)1.200~2.616],且具有一定的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733).结论 单核细胞LOX-1、CX3CR1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狭窄的病变过程,但与其狭窄程度无关.单核细胞CX3CR1高表达是冠状动脉近段/中段狭窄的影响因素,且对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效力.

  • CX3CL1和CX3CR1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永姝;张宝欢;贾克刚;刘军锋

    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L1)及其特异性受体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CX3CL1-CX3CR1轴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并改变了斑块成分和斑块的稳定性。CX3CR1 V249I和CX3CR1 T280M与冠状动脉损伤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X3CL1、CX3CR1通过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进行表达,VSMC和单核细胞间相互作用需通过CX3CL1-CX3CR1轴,这种相互作用调节了单核细胞的生存及分化。抵抗素可能通过一系列涉及核因子-κB(NF-κB)、活化蛋白-1(AP-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1/STAT3的机制使CX3CL1和CX3CR1表达上调,进而产生平滑肌细胞的促炎性状态。在不稳定性冠心病及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中,血清CX3CL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X3CR1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相关性。通过CX3CL1/CX3CR1的相关研究,可揭示某些炎性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潜在机制和致病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策略及干预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及方向。

  • 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对尼古丁戒断大鼠脊髓背角Iba-1和CX3C趋化因子受体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淑静;丁永红;逯素芬;刘献文;张宗旺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对尼古丁戒断大鼠脊髓背角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chemokine receptor 1,CX3CR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50 g,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Normal组)、尼古丁组(NT组)、尼古丁注射前预先给药组(M+NT组)、尼古丁戒断后给药组(NT+M组)、尼古丁+溶酶剂二甲基亚砜组(NT+DMSO组).Normal组不作任何处理;NT组、M+NT组、NT+M组和NT+DMSO组连续7d每天7:00,15:00和23:00皮下注射尼古丁9 mg·kg-1·d-1.末次注射后60 min皮下注射美加明1 mg/kg.NT+M组和NT+DMSO组在戒断后分别鞘内注射米诺环素50 g/10 L和二甲基亚砜10 μl,1次/d,连续3d.M+NT组于尼古丁开始注射前1h,鞘内注射米诺环素5 g/L,以后每天给药直至戒断后3d.观察大鼠尼古丁戒断后各组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PWL)的变化.戒断后第4天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其L4~L6脊髓节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背角CX3CR1和Iba-1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X3CR1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Normal组比较,M+NT组PWL无明显变化(P>0.05),脊髓背角Iba-1(小胶质细胞)和CX3CR1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T组比较,NT+M组鞘内注射米诺环素第2天开始,大鼠的PWL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Normal组(P<0.05);与Normal组比较,NT组尼古丁戒断后第4天Iba-1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NT组比较,NT+M组Iba-1、CX3CR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表达量仍多于Normal组(P<0.05). 结论 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可以明显抑制尼古丁戒断大鼠的热痛敏,并引起脊髓背角Iba-1和CX3CR1的表达变化,表明小胶质细胞和CX3CR1均参与了尼古丁戒断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和发展,并提示CX3CR1可能作为小胶质细胞的下游机制参与了尼古丁戒断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发展过程.

  • 沉默CX3CR1对炎性痛小鼠痛阈的影响

    作者:王爱桃;姚尚龙;武庆平;徐建军;任志坚

    目的 探讨沉默CX3CR1后炎性痛小鼠的痛阈变化.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20只,体重30~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沉默CX3CR1组(S组)和阴性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右侧跖底皮下注射完全氟氏佐剂50μl的方法制备小鼠炎性痛模型.S组于造模后12h鞘内注射PEI/CX3CR1-siRNA,C组鞘内注射PEI/NC-siRNA.分别于造模前(基础值)、造模后1、3、5和7d时测定右侧机械缩足阈值(MWT)、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和跖底厚度;造模后7d处死小鼠观察脊髓fractalkine及其CX3CR1的表达以及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在造模后1d起右侧MWT、TWL升高,右侧跖底厚度降低,造模后7 d CX3CR1的表达降低,IL-1β、TNF-α含量减少(P<0.05).结论 fractalkine/CX3CR1和炎性疼痛关系密切,沉默CX3CR1基因可以有效缓解炎性痛小鼠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状态.

  • LOX-1、CX3CR1与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PCI手术前后的关系

    作者:霍志晓;于争;贾克刚;刘军锋;刘运德

    目的 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评估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行PCI手术的冠状动脉狭窄疾病患者(病例组)在术前、术后1d~3d和术后30 d~60 d及40例对照组均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LOX-1、CX3CR1水平.记录2组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CI术后1 d~3dLOX-1、CX3CR1开始明显下降,到术后30 d~60 d其水平均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水平.经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表明,LOX-1是PCI术前、术后1d~3d冠脉狭窄病变的危险因素,并且具有一定的诊断效力.结论 LOX-1、CX3CR1与PCI前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关系密切,可用于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从而对PCI术后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及治疗发挥作用.

  • 脊髓CX3CR1在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张亚军;田玉科;杨承祥;王汉兵;刘希江;张涛

    目的 观察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CX3CR1在骨癌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与小胶质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吗啡耐受组(BM组)、BM+米诺环素组(BM+m组).C组不作任何处理;S组大鼠仅手术暴露右侧胫骨上段;BM组大鼠右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10 μL(4×105个细胞/mL)制作骨癌痛模型,第9天开始鞘内给予20 μg/kg吗啡,2次/d,连续7 d;BM+m组在BM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手术后第16天再连续3 d鞘内注射米诺环素250 μg /kg.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6、9、12、15、18天测定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和机械缩足持续时间(MWD),各组于术后18 d处死大鼠,取脊髓L4~6节段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X3CR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水平.结果 BM组大鼠在鞘内给予吗啡第7天(即术后第15天)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表现为MWT值下降,明显低于C组和S组(均P<0.01),而MWD上升,明显高于C组和S组(均P<0.01),术后第18天两指标与BM+m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组大鼠吗啡耐受形成后脊髓背角CX3CR1蛋白和OX-42表达明显高于C组和S组(均P<0.01),而BM+m组注射米诺环素后脊髓CX3CR1蛋白和OX-42表达低于BM组(均P<0.05).结论 脊髓CX3CR1可能在骨癌痛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活化使脊髓CX3CR1蛋白表达上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